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教學設計)5.2 化學方程式第2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新課導入 [情境導入] 火柴曾經是一種常見的生活用品,輕輕地將火柴頭在火柴盒的側面摩擦一下就產生火苗,同時可聞到刺激性氣味,其中發生了硫燃燒的反應,你能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硫燃燒嗎 [情境導入] 詢問同學們是否在電影中看到,美軍發射照明彈,志愿軍利用照明彈熄滅的瞬間,發起進攻,獲得勝利的場景,設問照明彈燃燒時的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由化學方程式是否書寫正確引入課題。教學建言 [建言1]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通過剖析典型錯例可加深學生對化學方程式書寫原則的理解與掌握,另外小組同學間互相批改也是一種有效的糾錯方法,如: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 如果不正確,說明錯誤原因,并加以改正。①Mg+O2MgO2②H2O2H2↑+O2↑③4Fe+3O22Fe2O3④KMnO4K2MnO4+MnO2+O2↑⑤4Al+3O22Al2O3⑥2H2+O22H2O⑦2HgOHg+O2⑧Fe+CuSO4FeSO4+Cu↓[建言2] 化學方程式的配平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是本節課的難點,配平方法有多種,但需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建議介紹兩種或三種配平方法為宜,如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設“1”法,介紹有關方法后,需進行相應的鞏固練習。(1)以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配平為例,結合教材“資料卡片”的相關內容,讓學生閱讀并掌握最小公倍數法。(2)奇數配偶法先找短線兩側同種原子出現次數最多的元素,且原子總數為一奇一偶的,將最大的奇數配成偶數。例如,在C2H2+O2CO2+H2O反應中,觀察短線兩側發現氧原子出現次數最多,其原子數的最大奇數是1,所以先在水的化學式前配上化學計量數2,然后用觀察法配平氫原子,再配平碳原子,最后配平氧原子。(3)設“1”法設“1”法又叫原子守恒法,它適用于配平較復雜的化學方程式。配平時首先在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種化學式相對比較復雜的物質,把它的化學計量數看作1,以此作為配平起點。例如,在Fe+H2OFe3O4+H2反應中,Fe3O4是化學式較復雜的物質,把它的化學計量數看作1,則Fe的化學計量數為3,H2O的化學計量數為4,那么H2的化學計量數也為4。練習: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①C8H18+O2CO2+H2O②Sb2S3+O2Sb2O5+SO2情境素材建議 【新課標情境素材建議1】鐘乳石的形成鐘乳石,又稱石鐘乳,是指碳酸鹽巖地區洞穴內在漫長地質歷史中和特定地質條件下形成的石鐘乳、石筍、石柱等不同形態碳酸鈣淀積物的總稱。鐘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時間。由于形成時間漫長,鐘乳石對遠古地質考察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在石灰巖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入石灰巖縫隙中,與碳酸鈣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氫鈣,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洞頂上滴下來時,分解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和水。被溶解的碳酸氫鈣又變成固體(稱為固化)。由上而下逐漸增長而成的,稱為“鐘乳石”。考查點:(1)從分類角度,鐘乳石屬于 混合物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碳酸鈣的穩定性比碳酸氫鈣的 好 (填“好”或“差”)。 (3)碳酸鈣轉化為碳酸氫鈣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H2O+CO2Ca(HCO3)2 。 (4)固化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HCO3)2CaCO3↓+H2O+CO2↑ 。 【新課標情境素材建議2】用石灰石燒制生石灰 《天工開物 燔石》中介紹了“燒石成灰”的方法:凡石灰,經火焚煉為用。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先取煤炭泥和做成餅……鋪薪其底,灼火燔之……火力到后,燒酥石性,置于風中久自吹化成粉。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注釋] “燔”:煅燒;“沃”:澆。考查點:(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石灰石“經火焚煉”時碳酸鈣發生分解反應,得到生石灰(氧化鈣的俗稱)和另一種氧化物,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CaO+CO2↑ 。 (2)生石灰“以水沃之”時,發生化合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OCa(OH)2 。 (3)“成質之后,入水永劫不壞”的原因是氫氧化鈣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轉化為碳酸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2+CO2CaCO3↓+H2O 。根據“入水永劫不壞”可推知碳酸鈣具有的化學性質為 不能與水反應(或性質較穩定) 。 板書設計 [設計1] [設計2]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設計3]一、書寫原則: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二、書寫步驟1.寫:在式子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化學式,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畫一條短線,在短線上注明反應條件2.配:配平化學方程式,將短線改為等號3.注:標注生成物的狀態符號,如氣體(↑)或固體(↓),并檢查 H2OH2+O2 ↓2H2O2H2+O2 ↓2H2O2H2↑+O2↑ 三、配平方法第2課時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學設計 教學分析: 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物質的化學變化”主題下的重要教學內容,它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分化點之一,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貫穿于整個中學階段的化學學習中,是中學化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后續學習有重要意義。化學方程式是化學用語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書寫規范,它整合了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等相關內容,綜合性較強,同時化學方程式反映了化學反應的客觀事實,也體現了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前面所學的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等知識是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基礎,本單元課題1的知識是順利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前提保證。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體會,掌握常用的配平方法,通過嘗試書寫化學方程式,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判斷,學生自行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應該遵守的原則。 2.通過學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通過討論、指錯、糾錯等方法,掌握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培養學生發現規律、認識規律和運用規律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3.通過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發展學生對化學反應中物質變化、化學變化中微觀粒子變化、化學反應中物質間的質量關系、反應條件的認識和表達的能力。 4.通過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培養和強化學生的物質觀、微粒觀、元素觀、變化觀等化學觀念,發展學生對反應中重要物質性質的認識,發展學生用變化的觀點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教學重點: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教學難點: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教學思路:教學過程(第2課時)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任務一 知識回顧 以“2H2+O22H2O”為例,說明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思考,并回答問題: (1)反應物是氫氣和氧氣,生成物是水,反應條件是點燃。 (2)在點燃條件下,每2個氫分子與1個氧分子完全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 (3)在點燃條件下,每4份質量的氫氣與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 (4)氫氣具有可燃性,氧氣具有助燃性。 …… 通過復習化學方程式的意義,讓學生明確在化學方程式中需呈現的信息,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原則。任務二 探究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一、提煉化學方程式書寫的原則 【練習】 判斷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是否正確 如果不正確,說明錯誤原因,并加以改正。 ①Mg+O2MgO2 ②H2O2H2↑+O2↑ ③4Fe+3O22Fe2O3 討論: ①中氧化鎂的化學式錯誤,不符合反應事實。 ②中生成物不正確,不符合反應事實。 ③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不符合反應事實。 通過判斷化學方程式的正誤體會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④KMnO4K2MnO4+MnO2+O2↑ ⑤4Al+3O22Al2O3 【概括】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1)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體現化學反應中的物質轉化關系。 (2)遵守質量守恒定律:體現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二、掌握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步驟 【布置任務】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步驟。 【歸納】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描述反應事實:找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并用化學式表示,反應物之間、生成物之間用“+”相連,反應物與生成物間用短線“—”相連,在短線上注明反應條件。 (2)配平化學方程式:檢查式子左、右兩邊各元素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通過選取合適的化學計量數,使化學方程式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將短線改為等號。若化學計量數為“1”,“1”通常省略。 ①配平化學方程式的原理 配平化學方程式就是在化學式前面配上適當的化學計量數,使式子(短線)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相等,體現質量守恒定律(不能改變物質的化學式)。 ②配平方法 a.觀察法:對簡單的化學方程式有效,湊數進行配平。 b.最小公倍數法:找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最多的原子入手。 【練習】 配平: Al+ Fe2O3 Al2O3+ Fe。 c.奇數配偶法:出現最多尋奇數,再將奇數變為偶,觀察配平道理簡,二四不行再配六。 d.設“1”法:先將較為復雜的化學式的化學計量數設為1,再配平其他物質,若出現分數,最后取整數。 ④中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不相等,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⑤正確。 閱讀教材,歸納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 (1)描述反應事實。 (2)配平化學方程式。 (3)標注“↑”“↓”。 (4)檢查。 和老師一起對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進行歸納。 分析示例: S+O2SO2、 C+O2CO2、 2CO+O22CO2。 分析示例: 2H2O2H2↑+O2↑、 4P+5O22P2O5。 嘗試配平: C2H2+ O2 CO2+ H2O。 嘗試配平: C2H2+ O2 CO2+ H2O。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通過練習掌握最小公倍數法。【練習】 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CO+ Fe2O3 Fe+ CO2 C2H5OH+ O2 CO2+ H2O Al+ HCl AlCl3+ H2↑ (3)標注“↑”號和“↓”號:“↑”號和“↓”號都只能出現在生成物化學式的后面。 ①如果反應物中沒有氣體,但生成了氣體,則在氣體產物的化學式后面注明“↑”號。 ②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沒有不溶性固體物質參加反應,但生成了難溶性的物質,則在生成的難溶性物質的化學式后注明“↓”號。 【練習】 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硫酸銅溶液中,觀察到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已知藍色絮狀沉淀是氫氧化銅,此外還有硫酸鈉生成,試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分析】 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 2NaOH+CuSO4Na2SO4+Cu(OH)2↓。 (4)檢查:化學式是否寫錯,化學方程式是否配平,反應條件和生成物狀態是否標注了,標注是否恰當。 思考,書寫化學方程式: 2NaOH+CuSO4Na2SO4+Cu(OH)2。 聽講,并思考。 通過練習鞏固化學方程式的配平。 通過對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讓學生掌握化學方程式中“↑”號和“↓”號的使用。任務三 鞏固提升 【小結】 用網格形式小結本課時內容。 【討論】 書寫化學方程式時,什么地方最容易出錯 如何避免 化學式書寫錯誤;沒有配平;沒有注明反應條件或注錯,缺少“↑”“↓”號或標注錯誤。 讓學生知道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易出現的錯誤,在今后的學習中加以注意。布置作業 完成相關課時練習。 通過練習鞏固本節課的知識,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 教學反思:1.學生是否掌握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和步驟 2.學生能否較熟練地運用觀察法、最小公倍數法、奇數配偶法、設“1”法配平化學方程式 3.學生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還存在哪些不足 如何幫助學生改進 配套學案 詳見電子資源配套教學設計PPT 詳見電子資源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