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四 促進法治建設序號 核心問題 自我評價1 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 我國的憲法原則有哪些 ★★★3 怎樣規范國家權力運行 ★★★4 憲法的地位是怎樣的 ★★★5 我們應如何增強憲法意識 ★★★6 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權利 ★★★7 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 ★★★8 怎樣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9 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 ★★★10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 如何做到珍視自由 ★★★12 如何踐行平等 ★★★13 為什么要堅守公平 如何堅守公平 ★★★14 正義的價值是什么 怎樣維護正義 ★★★續表序號 核心問題 自我評價15 我國為什么要選擇走法治道路 ★★★16 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17 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18 怎樣厲行法治 ★★★考點一 堅持憲法至上1.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八下:P4)(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3)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4)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2.中國共產黨與憲法法律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八下:P5)(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和法律,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2)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好執政興國的重大職責,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據憲法和法律治國理政。3.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八下:P5、P8)(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2)尊重和保障人權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4.我國是如何保證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 ★★(八下:P5、P6)(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4)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5)憲法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5.最大的人權是什么 ★(八下:P8)人民幸福生活。6.國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 ★(八下:P9、P10)立法機關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行政機關 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監察機關 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加強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審判機關 檢察機關 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分別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國家層面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7.為什么要規范國家權力運行 ★★★(八下:P16)(1)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2)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核心價值追求)8.怎樣規范國家權力運行 ★★★(八下:P16~P18)(1)國家權力必須在憲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圍內行使。(2)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3)憲法和法律規定了國家權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國家權力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途徑和方式行使。(4)國家權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9.憲法的地位是怎樣的 ★★★(八下:P21、P22、P24、P25)(1)憲法是根本的活動準則。①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②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③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④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行為準則。(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②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③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④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10.為什么說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八下:P25)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11.為什么要加強憲法監督 ★(八下:P26、P27)(1)監督是權力正確行使的根本保證,不受監督的權力將導致腐敗。(2)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我們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維護憲法權威。12.怎樣加強憲法監督 ★(八下:P27)(1)要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憲法監督制度,健全監督機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擔負起憲法監督職責。(2)要健全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加強對憲法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維護憲法權威。13.我們應如何增強憲法意識 ★★★(八下:P29~P31)(1)學習憲法。(2)認同憲法。(3)踐行憲法。考點二 理解權利義務1.憲法的核心內容是什么 ★★(八下:P33)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的核心內容。2.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 ★(八下:P35、P36)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等自由、監督權。3.為什么要珍惜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八下:P35)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4.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有什么意義 ★★(八下:P36)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監督權,有助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5.人身自由包括的內容和地位是什么 ★(八下:P36、P37)(1)內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6.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 ★★(八下:P38)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7.公民享有哪些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權利 ★(八下:P39~P41)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受教育權、文化權利。8.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權利 ★★★(八下:P43、P44)(1)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3)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9.公民維護權利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八下:P44~P46)和解 當事人之間通過協商自行解決糾紛的方式調解 通過調解組織解決糾紛的方式仲裁 通過仲裁機構解決糾紛的方式訴訟 通過人民法院解決糾紛的方式10.憲法規定公民的基本義務有哪些 ★(八下:P48~P52)(1)遵守憲法和法律。(2)維護國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納稅。(5)勞動。(6)受教育。(7)夫妻雙方實行計劃生育。(8)父母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等。11.維護國家利益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八下:P49)(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12.為什么要自覺履行依法服兵役的義務 ★(八下:P50)(1)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職責。(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公民的光榮義務。13.為什么要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 ★(八下:P52)(1)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2)任何逃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4.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是怎樣的 ★★★(八下:P54)(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15.如何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八下:P55)(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16.怎樣自覺履行公民義務 ★★★(八下:P57)(1)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考點三 崇尚法治精神1.自由具有怎樣的特點 ★★★(八下:P99)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2.法治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 ★★★(八下:P100)(1)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2)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八下:P101~P103)(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3)我國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違法或犯罪行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4.如何做到珍視自由 ★★(八下:P104)(1)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2)必須依法行使權利。5.如何踐行平等 ★★(八下:P105、P106)(1)要反對特權。(2)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3)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6.為什么要堅守公平 ★★(八下:P110)(1)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2)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7.正義的價值是什么 ★★(八下:P111~P113)(1)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2)正義是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3)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4)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8.如何堅守公平 ★★(八下:P115、P116)(1)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公平的環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對于立法而言,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②對于司法而言,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9.怎樣守護正義 ★★(八下:P117、P118)(1)個人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司法維護正義。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①司法機關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②國家積極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考點四 建設法治中國1.我國為什么要選擇走法治道路 ★★★(九上:P45~P48)(1)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讓人們建立起基本、穩定、持續的生活預期,保障人們在社會各個領域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使人們安全、有尊嚴地生活。(2)法治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發展市場經濟、實現強國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正義的有效方式。(3)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4)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九上:P45、P46)(1)實行良法之治。(2)實行善治。3.怎樣建設法治中國 ★★★(九上:P49、P50)(1)建設法治中國,要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使每一部法律法規都得到嚴格執行,使每一個司法案件都體現公平正義,使每一位公民都成為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2)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4.我國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九上:P51)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5.如何建設法治政府 ★★★(九上:P52、P53)(1)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2)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積極參與,獻計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3)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從而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進程。6.怎樣厲行法治 ★★★(九上:P53~P55)(1)指導方針: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公民: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3)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4)社會: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5)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7.建設法治國家,為什么要把法治與德治相結合 ★★(九上:P55)(1)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3)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