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 中和反應1. 在一定條件下化學反應可以實現物質轉化。2. 基于實驗事實進行證據推理、建構模型并推測物質及其變化的思維能力。3.初步形成認識化學反應的系統思維意識。4. 通過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與描述、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重點難點情景素材1蚊蟲叮咬以后,疼痛難忍,涂上一點肥皂水或牙膏即可緩解疼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無法從實驗現象觀察反應是否發生,需要借助指示劑。情景素材2向NaOH溶液中加稀鹽酸(1)現象: 。(2)化學方程式: 。(3)結論: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酚酞先變紅,后變為無色HCI + NaOH == NaCI + H2O實驗:中和反應[實驗10-10 ]【思考1】實驗中觀察到什么現象 為什么要加入酚酞溶液 什么時候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 【思考2】能用紫色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嗎?小結:此實驗是借助指示劑變色來驗證反映物消失,從而證明酸堿發生了反應。實驗:中和反應1.為什么在操作中必須逐滴滴入稀鹽酸?防止稀鹽酸滴加過量2.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什么?使酸和堿充分反應實驗:中和反應(1) 2HCl + Ca(OH)2 =(2) H2SO4 + Ca(OH)2 =(3) 3HCl + Al(OH)3 =(4) H2SO4 + 2NaOH =(5) H2SO4 + Ba(OH)2 =(6) 2HCl + Cu(OH)2 =(7) H2SO4 + Mg(OH)2 =CaCl2 + 2H2OCaSO4 + 2H2OAlCl3 + 3H2ONa2SO4 + 2H2OBaSO4 ↓ + 2H2O (生成白色沉淀)CuCl2 + 2H2O (藍色沉淀消失)MgSO4 + 2H2O (白色固體溶解)書寫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概念: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作鹽。鹽化合物分為四大類:酸、堿、鹽、氧化物(1)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 是中和反應。概念: 作用生成 的反應。中和反應的概念不一定(2)中和反應是 反應。中和反應不是基本反應類型。酸與金屬氧化物:H2SO4 + CuO == CuSO4+H2O堿與非金屬氧化物:2NaOH + CO2 == Na2CO3 + H2O放熱酸和堿鹽和水可溶性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的實質:H+ + OH- == H2O中和反應的實質酸滴入堿中開始時, ;加酸后, ;酸和堿完全中和時, ;酸過量時, 。溶液顯堿性,PH>7堿性變弱,向PH=7靠近溶液的PH<7中和反應的實質溶液的PH=7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而且成本高。【思考】為什么不選用氫氧化鈉來改良酸性土壤?農業上,酸性土壤中加入適量的 中和。熟石灰中和反應的應用處理工廠污水,如硫酸廠的污水加 中和,其化學方程式 ,印染廠堿性污水加 來中和。硫酸H2SO4 + Ca(OH)2 == CaSO4 + 2H2O熟石灰中和反應的應用患胃酸過多癥的病人服用 性藥物如 中和過多的胃酸。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原理: 。可以用氫氧化鈉嗎?氫氧化鋁3HCl+Al(OH)3 == AlCl3 +3H2O堿中和反應的應用螞蟻、蚊蟲、蜜蜂叮咬會分泌蟻酸(甲酸 HCOOH)使皮膚腫痛;可涂抹適量含堿性物質如 的藥水。肥皂水、氨水(NH3·H2O)中和反應的應用1.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無關的是( )A.用鹽酸除鐵銹B.用硫酸處理印染廠的堿性廢水C.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D.將熟石灰撒在土壤中改良酸性土壤A3.芋艿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在去皮時流出的汁液中含有堿性物質——皂角甙,皮膚沾上它會感覺到奇癢,下列物質止癢效果最好的是( )A.食鹽 B.肥皂水 C.料酒 D.食醋2.下列做法不科學的是( )A.用碳酸水澆偏堿性的土壤 B.用熟石灰給魚塘消毒C.用氫氧化鈉中和酸性土壤 D.用食醋除去水垢CD4.《奔跑吧,兄弟》中,隊員用水槍將酚酞溶液噴射到對方的“名牌”上,立即變紅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如果要使紅色褪去,噴射的液體可能是( ) A.水 B.檸檬酸 C.食鹽溶液 D.石灰水DB5.下列各組物質之間的反應中,必須要加入指示劑才能判斷反應發生的是( )A. CaCO3和HCl B. Zn和H2SO4C. NaOH和H2SO4 D. Ca(OH)2和CO2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