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9.2 提高防護能力新課導入公共衛生安全包括疾病預防控制、環境衛生、食品安全等多個方面。做好免疫接種注意手衛生勤開窗通風分餐制用公筷正確處理有害垃圾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和做法新課導入公共衛生安全保障著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們都要爭做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小衛士。思考:你還知道哪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知識和做法?提示: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打噴嚏時使用紙巾遮擋口鼻;保持適當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選擇干凈、安全的食品等。本節課我們一起走進9.2《提高防護能力》學習目標政治認同:認同國家在保障公民安全方面的努力和措施,增強對國家的信任和歸屬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珍惜生命,關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責任意識:培養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主動學習安全知識,提高防護能力,對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負責。鼓勵學生在遇到危險時,勇于擔當,積極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重點問題1. 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2.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探究一 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材料一:2024年5月1日2時10分左右,梅大高速大埔往福建方向,高速公路路面發生塌陷災害,造成54人死亡,30人受傷。材料二:2024年7月19日20時40分左右,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一高速公路橋被洪水沖垮,發現墜河車輛7輛、遇難者12人、31人失聯。材料三:2024年7月17日18時許,四川省自貢市高新區九鼎購物廣場發生火災,火災致16人遇難。2024年發生了很多令人心痛的災難:探究一 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思考 :1.面對上述突發事件,如果我們擁有防護能力,結果會怎樣?提示: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如果我們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2.從守護生命安全的角度,你能得出哪些結論?提示:守護生命安全,提高防護能力很重要。面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如果我們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1.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筆記 為什么要提高防護能力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條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輛車。車主們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當雨水開始灌進隧道時,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識到了危險。他知道當水位上漲到一定程度,人會被困在車里,有生命危險。時間緊迫,看著如瀑布般灌進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車門勸人們棄車逃生。許多人因為小侯的及時提醒而避免了一場災難。探究與分享:思考:這個事例給你哪些啟示 提示:提高危險預判能力。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5月1日凌晨2點10分左右,饒先生開車經過梅大高速公路大埔往福建方向。他記得,夜空晴朗,視線不錯。那也許是饒先生一生里最重要的一次判斷——他“看到前方有一塊地方是黑的”,以為是積水,于是變道至左側快車道,快速通過。“感覺車像飛了起來”。落地后,車胎爆了。材料:梅大高速塌方路段 他下跪“逼停”后來車輛下車后,饒先生震驚地發現,深色區域不是水洼,而是塌陷的車道……饒先生因為自己的預判,帶著家人逃過一劫。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提示:堅持生命至上,對生命敬畏的態度。對危險做出科學的判斷,不僅能夠拯救自己的生命,還能夠幫助他人。饒先生打完報警電話,后方車輛還在不斷駛來。他的妻子最快穩住心神,讓全家人拿起手機、打開手電不停地揮手,示意車輛不要通過。七口人“不要往前開了”的喊聲中,無人停車。一輛、兩輛、三輛……車接連從塌方位置掉下去。下一刻,饒先生的岳父翻過護欄,逆行至塌方路段另一側,揮手示意。饒先生的岳父眼睜睜地看著車掉下去,他沒有再猶豫,跪在了快車道中間。這一次,終于有車剎住。“膝下有黃金”,這一跪,是為比黃金更貴的生命。思考:饒先生一家人的行為體現了對生命怎樣的態度?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自然災害發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險大多可以預判;一些人為事故,經過得當考慮,本來可以避免。危險預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某地發生5.9級地震,當室內天花板將要掉落時,小洋迅速跑到墻角,躲在冰箱和斗柜之間的安全區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間。小洋的學校每年都會進行應急演練,他知道當地震來臨時,如果不能立刻撤離到安全空曠區域,可就近尋找牢固的掩體,如桌子、床、柜子等,躲在掩體與地面之間形成的三角區域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樓板、墻體砸傷。在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據演練中學到的方法來避險的。探究與分享:思考:你還知道哪些避險方法 提示:雷雨天氣時不能在大樹下避雨;火災發生時掌握正確逃生路線等。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火災逃生小貼士:撥打119火警與120急救電話;保持冷靜,控制情緒,不盲目亂跑;遇大火濃煙時,用濕毛巾掩住口鼻,匍匐前進;不用電梯逃生;選擇有水源,靠近窗口的位置,用濕床單堵住門縫;樓房中遇到火災如何逃生:探究一 如何做到愛護身體地震逃生小貼士:撥打110報警與120急救電話;保持冷靜,控制情緒,迅速判斷所處情況;在室外,可以向空曠、遠離高大建筑的地帶避震;在室內時要選擇三角區躲避;地震時要降低重心,抓住牢固物體;同時要注意關注余震。遇到地震如何逃生: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我們如何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 )怎樣提高防護能力?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上海外灘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23時35分,正值跨年夜活動,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灘迎接新年,上海市黃浦區外灘陳毅廣場東南角人行通道階梯處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繼而引發多人摔倒、疊壓,致使擁擠踩踏事件發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傷。慘痛教訓:思考:怎樣才能避免踩踏事故的發生或減小踩踏造成的傷害?調查報告:這是一起對群眾性活動預防準備不足、現場管理不力、應對處置不當而引發的擁擠踩踏并造成重大傷亡和嚴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責任事件。提示 學習和掌握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①上下樓梯、臺階時抓牢扶手;不湊熱鬧,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隨意喊叫,不搞惡作劇,不制造恐慌氣氛。②發現人群蜂擁而來時,應馬上避讓到一旁,靠墻或抓住牢固的物體,等待人群過去。③若已經被人流裹挾、無法自主控制前進方向,要展開自我救助:先穩住雙腳,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緊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通暢。④一旦摔倒無法站起,應盡量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護頸,手臂護頭,雙膝蜷縮至胸前,護住胸腔和腹腔。擁擠踩踏事件的預防與自護方法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怎樣提高防護能力?(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多掌握一些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在需要緊急救護時,就不會束手無策,并可以爭分奪秒地施救,為挽救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探究二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啟思導行我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數有50多萬,其中,大部分發生在醫院之外。心肺復蘇是恢復心臟規律舒縮和泵血功能的主要搶救方法。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有很大的概率能夠挽救生命。你在哪些公共場所見過心肺復蘇的儀器?你會使用嗎?我在學校見過這種儀器,知道心肺復蘇對于挽救生命很重要,但一直沒有機會學習。思考 :請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或請專業人士等學習心肺復蘇。筆記 如何提高防護能力怎樣提高防護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安全演練活動。在危險來臨時,保持頭腦冷靜,就近、快速逃離到安全地帶;有效利用各種資源,以便求救和逃生。)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安全知識,見微知著,對潛在的危險作出科學判斷,防患于未然。)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本課小結9.2 提高防護能力提高防護能力如何做原因掌握有效的應對方法,擁有科學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提高危險預判能力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本課小測1.現在各地特別重視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如緊急疏散演練、預防流感講座、防火防震演習等。開展這些活動有利于( )①增強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識②提高青少年的防護能力③牢記生命的寶貴,珍愛生命,善待生命④杜絕災害,讓成長之路一帆風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重要一步。遇到下列情況時,做法恰當的是( )①在擁擠的場合,如上下樓梯時,避開人流②去電影院或商場時,留意觀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③當火災發生時,通過跳窗、乘坐電梯等方式趕快離開火災現場④遇到大雨或洪災時,遠離堰塘、溪口、河流等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本課小測3.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事故,需要我們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技巧和方法,將損失降到最低。下列技巧和方法正確的是( )①聞到室內有強烈的煤氣味時,應立刻跑出家門②發生火災時,可用濕的毛巾、口罩捂住口鼻,按疏散指示逃離火場③遭遇泥石流時要沿著與泥石流流向相垂直的方向逃離④油鍋高溫起火時,立即用潑水的方式滅火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C本課小測4.對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如果我們能提高防護能力,就能保護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下列符合題意要求的是( )①提高危險預判能力②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③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④拒絕參加體育活動,避免發生安全事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本課小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