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二單元基礎達標卷時間:60分鐘 分值:50分題號 一 二 總分得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中華姓氏源遠流長,以國為氏的現象在周代較為普遍,如晉文公稱晉重、齊昭公稱齊潘等。這一現象普遍出現是緣于(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3.通過學習歷史,小華得出一個認識:統治者殘暴無道會導致國家的滅亡。他是從哪些統治者身上得出這一結論的( )①啟 ② 桀 ③湯 ④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考古學家發現了記有商王親自參與種粟的卜骨,其中還常有祈求禾、黍、稷獲得好收成的記錄,又有祈求降雨的相關記錄。這反映了商朝( )A.王權充滿了神秘色彩 B.手工業發達C.統治者重視農業生產 D.出現了大量的鐘鼎文5.考古學家通過比較廣漢三星堆遺址和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出土文物發現,兩者都有玉質禮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香、敞口觚,尤其是鑲嵌綠松石的銅牌飾只見于三星堆和二里頭,據此可知該時期( )A.兩地手工業制作工藝精湛 B.中華文化呈現大一統傾向C.跨區域之間文化交流顯現 D.兩地農業文明較為發達6.河南安陽殷墟商王陵及周邊遺存入選“2022年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殷墟自發掘以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包括( )A.司母戊鼎 B.五銖錢 C.鐵農具 D.勾踐劍7.小紅對《管子》一書非常感興趣,她從中了解到春秋時齊國已經開始使用一種新型材料制成的農具。這種農具應是下列哪種材料制成的( )A.木材 B.石頭 C.青銅 D.鐵8.《史記》記載:“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該材料說明東周時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諸侯國日益強大③諸侯之間經常進行爭霸戰爭④周天子權力很高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9.春秋時期是分封制逐漸走向解體的時期,由“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變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這一時期最顯著的政治特點是( )A.周王室衰微,諸侯勢力崛起 B.周王室得到五霸的支持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國 D.爭霸戰爭不斷,分裂趨勢加劇10.下列歷史人物中,以“尊王攘夷”為號召,擴充疆界,后來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的是( )A.晉文公 B.齊桓公 C.楚莊王 D.秦孝公11.《史記·商君列傳》記載:“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材料反映了當時( )A.實行分封制 B.建立縣制C.確立行省制 D.推行郡國并行制12.陜西西安櫟陽城遺址是“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經考古認定是商鞅變法的發生地。該遺址位于戰國時期的( )A.齊國 B.趙國 C.秦國 D.楚國13.使成都平原變得“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因而獲得了“天府之國”美稱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A.靈渠 B.都江堰 C.隋朝大運河 D.元朝大運河14.世界上有500多所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孔子學院”。通過“孔子學院”主要可以了解哪一學派的學說(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1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聘請了《今日說法》欄目主持人。假如時光穿梭回到秦朝時期,以下四位思想家都還健在,你認為最適合被秦始皇聘任為秦朝該欄目主持人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韓非 C.墨子 D.莊子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共20分)16.(1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歷史朝代(時期)更替示意圖(部分)材料二分封即分封土地建立國家之意..(西周)分封主要是由統治部族對被征服地區主行的武大大了對全國的校,圓了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與周明的一不、周的而,天子地位下諸侯地位上升,王室衰微,大國稱霸。——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材料三盡管這一時期社會動蕩,兼并戰爭不斷,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但也促進了中原地區的社會轉型及其與周邊族群的交流與交融……為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簡明中國歷史讀本》(1)材料一示意圖中的①②處應該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西周的建立者是誰?他實行了什么制度來穩固周初的政治形勢?(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的地域,并指出春秋相較于西周時期分封制的不同點。(2分)(3)結合所學知識,簡述分封制的特點以及分封制的目的。(2分)(4)材料三中“這一時期”是什么時期?“這一時期”的兼并戰爭具有什么特點?舉出兩個著名戰役。材料三認為,這一時期的兼并戰爭有什么積極的作用?(5分)17.(7分)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一個重要的歷史階段。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春時期一強大的侯國為了爭主相互戰,等一侯國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任用賢人,改革內政,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到戰國時期,魏、楚、秦等諸侯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改革。材料二材料三戰國時期,各國競相改革,社會急劇變化。擁有文化知識的人到處游說講學,針對各種社會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不同的學派,涌現出一批有開創性貢獻的思想家。(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春秋時期政治、軍事領域的突出特征。(1分)(2)春秋戰國時期雖戰火連綿,卻出現一些城市,商品經濟得到發展,人口有所增加,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其原因。(3分)(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一說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主要有哪些學派?(2分)(4)根據上述三則材料概括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展的總體特征。(1分)參考答案1-5 ABDCC 6-10 ADBAB 11-15 BCBBB16.(1)①東周;②戰國。周武王。分封制。(2)地域:被征服的地區。不同點:分封制逐步瓦解,王權衰微。(3)特點:層層分封;分而治之;最高統治者是周天子;分封的對象多樣。(答出任意兩點即可)目的:穩定周初的政治形勢,鞏固疆土,鞏固周王朝對地方的控制,擴大統治范圍。(4)戰國時期。特點:戰爭規模很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積極作用:為秦漢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礎。17.(1)政治:結盟爭霸。軍事:征伐擴展疆域。(2)一些侯國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任用賢人、改革內政、發展生產;鐵制農具的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興修水利設施,發展農業生產。(3)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學派。(4)社會變革、百家爭鳴。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