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23課 內戰爆發第七單元 人民解放戰爭內戰爆發一、重慶談判二、國民黨發動內戰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重慶談判壹一、重慶談判(一)背景:蔣介石打內戰的決心已經定了,但他要發動全面內戰一時還有很多困難和顧忌。在國內,全國人民經過十四年抗戰后普遍反對內戰,渴望在和平環境中重建家園,建設自己的國家。誰發動內戰,誰就極端不得人心。在國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各國人民普遍希望和平,美、英、蘇等從各自的利益出發,也都不贊成中國發生大規模內戰。對蔣介石來說,更大的困難在于他的軍隊主力遠在西南、西北地區,把他運送到內戰前線需要時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連續三次致電毛澤東,邀請他到重慶商談。——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根據材料,概況蔣介石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國際國內背景。國際:各國人民希望和平,一些世界大國不贊成中國發生大規模內戰。國內:①全國人民反對內戰,渴望和平建國。國內:②蔣介石內戰部署尚未完成。1945年,蔣介石先后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面商國家大計。8月14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8月20日:“……大戰方告結束,內爭不容再有。希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8月23日:“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攜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接,特再馳電速駕!”蔣介石是真的“誠心誠意”“以國家利益為重”嗎?一、重慶談判(二)國民黨方面的目的:①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②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抉擇:去 ? 不去?劉少奇:主席想去重慶?這太冒險了!毛澤東(掃視眾人):歷史走到今天,總算出現了一次和平民主的機會,我們不能放棄這個機會啊!眾人略微相視、點頭。毛澤東:我看吶,這是利多弊少!(肯定地)朱德(站起身):我看吶,是兇多吉少!(肯定地)彭德懷(很確定的):南方局剛剛轉來一份報告,說戴笠搞了一個行動計劃,(手指向毛澤東)說是要對你下毒手啊!朱德:哎,蔣介石明明擺的是鴻門宴呀!毛澤東(笑著):呵呵呵……(站起)蔣介石公開在城門樓貼告示懸賞我毛澤東的頭,呵呵,已非一日了。然此次是爭取和平的最好時機,也是我黨向全國人民闡釋我黨政策的大好機會,我毛澤東將自己親自送過去,就看蔣介石敢不敢接!周恩來(會意的笑):我看,還是我先去呀,投石問路,以防萬一啊!”毛澤東:“路是擺在那里的,就看我毛澤東有沒有這個膽量。(反問語氣,并笑著)我毛澤東還不如劉邦,還不如關云長嗎?”警衛員走過來,遞上一封邀請函,離開。周恩來(笑著):我們蔣委員長還真是緊鑼密鼓啊,呵呵呵,瞧,第三封邀請函又到了!毛澤東:“事不過三,蔣介石禮數到了。重慶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了啊!呵呵呵……”一、重慶談判(三)共產黨方面的目的: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1945年8月28日上午,毛澤東離開延安,飛往重慶。你覺得毛澤東去重慶談判,能改變蔣介石發動內戰的方針嗎?不能那毛澤東親赴重慶和談有什么意義?①揭穿了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的誠意。③體現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和驚人的膽魄。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澤東抵達重慶一、重慶談判材料研讀:昨日下午三點多鐘,毛澤東先生到了重慶。毛澤東先生來了!中國人聽了高興,世界人聽了高興,無疑問的,大家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重慶《大公報》社評 《毛澤東先生來了!》為什么這是一件大喜事?因為當時國人期盼著國共雙方和平協商,創建新中國,毛澤東的到來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一、重慶談判現在抗日戰爭已經勝利結束,中國即將進入和平建設時期,當前時機極為重要。目前最迫切者,為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國內政治上軍事上存在的各項迫切問題,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以期實現全國之統一,建設獨立、自由、富強的新中國。——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在重慶機場的講話毛澤東認為“目前”最迫切的問題是什么?應如何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保證國內和平,實施民主政治,鞏固國內團結。解決措施:應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加以合理解決。一、重慶談判(四)時間:1945年8月—10月(五)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國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六)“雙十協定”的內容:①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②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請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一、重慶談判(七)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1、時間:3、內容:4、共同作用:1946年1月10日2、地點:重慶會議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的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決議,再一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為了順應民心,避免內戰,作出了哪些重要努力?努力①:毛澤東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簽署了“雙十協定”。努力②:參加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推動會議通過政協協議,再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國民黨發動內戰貳二、國民黨發動內戰(一)內戰開始的標志: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戰略防御形勢圖(1946年6年-1947年6月)向中原解放區急速推進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參謀總長陳誠揚言:“48小時消滅中原解放區,也許3個月,至多6個月,使能整個解決中共部隊”。二、國民黨發動內戰內戰初期國共力量對比國民黨 共產黨軍隊人數 430萬 127萬武器裝備 較好的海陸空軍 + 美式裝備 只有陸軍,裝備來自繳獲的武器 + 少數火炮占領面積 全國的76% 全國的24%人口 約3.39億 約1.36億1946.10,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后檢閱部隊在敵人占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人民解放軍是怎樣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的?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叁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一)背景:面對國民黨瘋狂進攻和敵強我弱的實際情況,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二)作戰原則和方針: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三)自衛反擊成果:成果①:解放區經過半年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在全面進攻受挫的情況下,轉而發動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山東陜北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指揮23萬國軍進攻陜北解放區,解放軍約2萬軍隊。1947年4月6日,動員了六十旅軍隊,逾四十萬人,進攻山東解放區。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成果②: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解放區的重點進攻。三、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三)自衛反擊成果:成果③: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孟良崮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的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粟裕視察前線陳毅“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從1946年6月起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在一年的作戰中,平均每月殲敵八個旅,共殲敵一百多萬人。解放軍的總兵力發展到一百九十多萬人。至此,解放戰爭的戰略防御階段結束。與國民黨戰略反攻的機會即將到來!解放戰爭的防御階段1946年6月,全面進攻中原解放區——1947年夏,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防御階段又分為全面進攻階段(1946年6月—1947年3月)和重點進攻階段。(陜北、山東)材料一:“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同敵在現地區再周旋一時期(一個月左右),目的在使敵達到十分疲勞和十分缺糧之程度,然后尋機殲之。” ——毛澤東材料二: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 ……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 ——摘自陳毅《孟良崮戰役》材料三:“共產黨的政府和軍隊,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受到有積極的廣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軍隊”。“中國之命運不屬于蔣而屬于他們”。 “未來的中國,共產黨將占有確定的和重要的地位”。 ——美國駐華使館的外交官戴維斯、謝偉思材料四:蔣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占領延安,他就輸掉了一切。首先全國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蔣介石背信棄義,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禍國殃民,不得人心……延安既然是一個世界名城,也就是一個沉重的包袱,他竟然要背這個包袱,那就讓他背上吧。而且話還得說回來,你既然可以打到延安來,我也可以打到南京去,來而不往非禮也嘛!——《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Q:結合下列材料,分析解放區軍民不斷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中共正確的戰略戰術解放軍的英勇作戰廣大人民的支持蔣介石背信棄義,發動內戰,不得人心課堂小結內戰爆發重慶談判時間:1945年8月—10月全面內戰開始標志:1946年6月,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結果:簽署“雙十協定”,召開政協會議內戰:國民黨發動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背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作戰原則和方針: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成果: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共同作用: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絲曙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