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5.2 基本政治制度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五課 我國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我國的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1. 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 含義、自治機關、意義6. 含義、自治組織、意義?2. 人民政協的性質、主題、職能3.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5.公民如何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5.2 基本政治制度“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執政黨各民族黨派(參政黨)黨派名稱與簡稱 成立時間 組成成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 1948年 與國民黨有歷史聯系的人士為主中國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級知識分子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 1945年 經濟界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 1945年 文教出版界高、中級知識分子中國農工民主黨(農工黨) 1930年 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中國致公黨 1925年 歸僑和僑眷為主九三學社 1946年 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臺灣民主自治同盟(臺盟) 1947年 臺灣省人士1.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團結、民主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性質主題職能民主和諧和平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3.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義?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機構,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職能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有利于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對分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主題團結民主優越性各民主黨派是我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共同執政人民政協是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機關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多黨合作的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參政黨夯實基礎,判斷并改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團結與民主近年來,各民主黨派把工作重點聚焦到中共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圍繞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問題,深人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這表明A.各民主黨派的權力不斷擴大B.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C.各民主黨派在反映民意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D.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職能1251965年建立西藏自治區1947年建立內蒙古自治區1956年建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8年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建立廣西壯族自治區34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 行使自治權。少數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內部事務。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我國的民族關系怎樣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不能說居住是國家統一領導下的自治不能說高度自治或完全自治我國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120個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分三級市級省級縣級例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吉林省延吉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吉首市)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西昌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貴州省凱里市)例如:廣東的三個自治縣乳源瑤族自治縣,隸屬于韶關市連南瑤族自治縣,隸屬于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隸屬于清遠市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我國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高度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少數民族對本地區事務的完全自治少數民族地區享有自治權聚居夯實基礎,判斷并改錯:基本一般自治權,必須服從中央領導聚居的地方有利于把國家的集中、統一與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國家的法律,政策與民族自治地方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的感情與熱愛自己民族的感情結合起來:在維護國家統一、領土完整,加強民族平等團結、促進發展、增強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勢5、怎樣自覺履行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①樹立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增強民族觀念;②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提高維護民族團結的能力;③自覺維護民族團結,與少數民族人民和睦相處;④堅決同一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含義:由居民或村民分別選舉產生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村民/居民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直接選舉主任副主任委員(共3—7人)組成設立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民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村民/居民匯報工作受居民監督注意:對本村或本社區的重要事務必須村民/居民召開會議決定,而不是由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決定。有利于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三、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意義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村民議事會是我國農村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居民委員會成員可由居民直接或間接投票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是由全體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居民委員會的最主要職能是自我監督夯實基礎,判斷并改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居民自治6、村民委員會能夠直接決定村里的各項事務7、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能使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8.村民委員會是地方行政機關夯實基礎,判斷并改錯:召開村民會議決定基層群眾自治組織1、2021年11月26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五十七次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圍繞“加大中醫藥資源的發掘和保護”協商議政。10位政協委員和特邀代表在會上發言,100多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臺上發表意見。召開協商座談會①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②說明協商民主就是政治協商③是人民政協積極履行職能的表現④說明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 ③④A無關2、1947年5月1日,中國第一個省級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從此,民族區域自治這一個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模式”,開始在中華大地普遍實施,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制度A.保障了民族地區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B.維護了民族自治地方行使高度自治權C.解決了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差距D.形成了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關系A平等、團結、互助、和諧3.為協助政府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居委會工作人員通過各種形式向居民宣傳垃圾分類知識,受到人們贊譽。這反映出A.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B.居委會是基層管理的重要國家機關C.自我教育是居民委員會最主要職能D.基層群眾自治組織有助于社會治理居民自治基層群眾自治組織D4.一張長桌,兩排椅子,社區干部、社區居民代表、黨員志愿者代表、社工、志愿者等圍坐在一起,商量社區“家務事”。在某市,許多社區都有像這樣的“睦鄰客廳”,百姓議事有了專門的平臺。這A.有效擴大了居民的民主權利B.有利于居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C.說明居委會主要調解矛盾糾紛D.說明居委會滿足群眾的一切要求B居民自治5.某村為了美化村容村貌,在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民委員會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并整合意見提交村民會議討論,形成改造方案。根據方案改造完成后,村莊的居住環境變得干凈整潔了,村民的歸屬感顯著增強了。這說明A. 村民委員會能夠直接決定村里的各項事務B.村民自治有利于民主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C.村民委員會是由全體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的D.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就是基層群眾自我管理B通過開村民大會決定無關6. 2021年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載入憲法67周年。下列對這一制度表述正確的是A.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B.有利于維護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C.是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區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D.自治機關在國家統一領導下,行使高度自治權聚居B7.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于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政協委員們聽取和審議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列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聽取并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下列對此認識正確的是A.我國堅持基層群眾自治制度B.我國一切權力屬于政協委員C.我國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D.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D無關無關人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