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地球的運動》思維導圖+知識清單【思維導圖】【知識清單】1. 地球的結構由外而內依次是地殼、地幔和地核。2. 古代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天文學大成》中提出“地心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日心說”。無論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都有其時代的局限性。“地心說”和“日心說”觀點對比不同點(地心說) 相同點 不同點(日心說)地球處于宇宙中心;地球是靜止不動的;所有天體都圍繞地球做圓周運動。 地球是球形的 太陽處于宇宙中心;太陽是靜止不動的;所有天體都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地球在繞地軸自轉,地球24小時自轉一周。支持日心說的證據:①傅科通過傅科擺證實地球在自轉;②伽利略觀察到木星的衛星以木星為中心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說法。3. 圭表(1) 圭表是中國古代測量正午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夏天正午日影長度短(夏至最短),冬天正午日影長度長(冬至最長),人們根據日影長度確定季節,劃分了中國古代的二十四節氣。(2) 圭表由圭和表組成,其中立著的是表,有刻度的是圭。(3) 圭表測量影長時,圭表應正南正北放置,圭在表的正北方向。4. 北半球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影長最短;北半球冬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正午影長最長;北半球春分、秋分時,正午太陽高度角適中,正午影長適中。節氣時間 春分(3月22日前后) 夏至(6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陽高度 適中 最高 適中 最低正午影長 適中 最短 適中 最長中國節日舉例:太陽高度從高到低:端午節(6月5日前后)→勞動節(5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元旦(1月1日)正午影長從長到短:元旦(1月1日)→國慶節(10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勞動節(5月1日)→端午節(6月5日前后)5. 北半球夏季時,白晝長,黑夜短;北半球冬季時,白晝短,黑夜長;北半球春分、秋分時,晝夜長短相等。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節相反,最適合科學家在南極開展科學考察活動的是北半球的冬季。6. 晝夜交替對生物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光照,動物由此分成了晝行性動物和夜行性動物。晝行性動物主要在白天活動,夜行性動物主要在夜間活動。(1) 晝行性動物舉例:蝴蝶、蜻蜓、雞(2) 夜行性動物舉例:貓頭鷹、飛蛾、蝙蝠7. 誰先迎來黎明模擬實驗不同物體或動作 模擬對象 模擬實驗圖片紅色紙片 太陽圍成一圈的同學 地球貼有地名方位標志的同學 地球上不同地區的人們按某種方向轉動 地球的自轉先看到紅色紙片 先迎來黎明(1) 自轉方向不同,不同城市迎來黎明的先后不同;(2) 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轉動,越在東邊的城市,越先迎來黎明;(3) 相對運動原理:物體運動方向與看到的景物移動方相反。8. 在用塑料小球和圓盤模擬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時,圓盤模擬的是“地球公轉軌道”。9. 地球公轉軌道距離與時間地球與太陽的距離 地球處于不同公轉位置的時間點平均距離 1.49億千米 ——地球與太陽的近距點 1.47億千米 北半球每年一月初(北半球冬季)地球與太陽的遠距點 1.52億千米 北半球每年七月初(北半球夏季)(1) 從圖表信息可知,地球距離太陽近時,北半球是冬季;地球距離太陽遠時,北半球是夏季。因此,四季變化與地球距離太陽的遠近無關。(2) 同一時間,地球的南北半球的季節恰好相反。1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特點運動 地球自轉 地球公轉現象 形成晝夜交替 形成四季變化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周期 一天 一年旋轉中心 地軸(假想的軸,實際不存在) 太陽地軸 始終傾斜,且傾斜方向不變 始終傾斜,且傾斜方向不變軌道形狀 —— 橢圓形(1)晝夜交替現象形成原因:①地球自轉;②地球不透明且不發光。(2)四季變化現象形成原因:①地球公轉;②地軸始終傾斜,且傾斜方向不變。11. 地球自轉和公轉引起的現象地球自轉引起的現象 地球公轉的引起的現象不同地方的時間差異(各地迎來黎明時間的不同)晝夜交替現象日月星辰每天的東升西落植物花瓣白天打開,晚上合攏公雞打鳴等現象 不同季節正午時物體影長的變化四季變化現象晝夜長短變化極晝極夜現象動物遷徙、換毛、冬眠,植物落葉等現象12. 地球公轉示意圖(北半球節氣)由于地球繞太陽公轉,公轉時地軸始終傾斜且傾斜方向不變,使太陽有規律地直射和斜射南北半球,從而引起四季變化現象。13. 探究天體的運動,通常采用模擬實驗來檢驗假設?!敖⒛P汀痹诳茖W研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模型可以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宏觀事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