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學評一體化】6.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課件+教學設計+分層作業(y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學評一體化】6.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課件+教學設計+分層作業(yè)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6.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分層作業(yè)
基礎練習
1.下列物質常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
C.碳酸鈉和稀鹽酸 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
2.使用如圖裝置可以進行下列實驗中的(  )
A.鋅與稀硫酸制取、收集氫氣
B.KClO3與MnO2制取、收集氧氣
C.KMnO4制取、收集氧氣
D.過氧化氫溶液與MnO2制取、收集氧氣
3.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檢查氣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鹽酸 D.收集二氧化碳
4.現(xiàn)有下列儀器:①錐形瓶②酒精燈③長頸漏斗④導氣管⑤水槽⑥集氣瓶。其中在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時肯定用不上的是( )
A.②④ B.②⑤
C.①⑤ D.①③
5.某同學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進行制取、收集、檢驗、驗滿的四步操作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檢驗 D.驗滿
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 O2,可選用裝置②④組合
B.用裝置①制取 CO2,分液漏斗中應裝稀硫酸
C.用裝置③收集 CO2,氣體應從管口 c 通入
D.要做鐵絲燃燒實驗,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
7.通過學習實驗室制氧氣和二氧化碳,可以總結出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確定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時,下列因素不需要考慮的是( )
A.反應所需的藥品及反應條件 B.氣體的收集和放置方法
C.整個反應體系是否安全、環(huán)保 D.氣體的顏色
8.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是( )
A.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 B.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
C.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 D.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
9.能證明某氣體是CO2的操作及現(xiàn)象是( ?。?br/>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熄滅
B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復燃
C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D 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變紅
10.某補鈣劑說明書的部分信息如圖1所示,化學興趣小組探究該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取20片藥劑制成粉末,加入稀鹽酸(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所得數(shù)據如圖2所示:
(1)實驗中生成二氧化碳   g;
(2)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3)若某人需補充0.6 g鈣元素,則需服用這種補鈣劑   片。
能力提升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連接儀器;③加入稀鹽酸;④加入大理石;⑤收集氣體,其中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④③①⑤
2.素質教育下的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特別強,學生們學習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在課后同學們設計了如圖幾個裝置,請你分析以下,下列裝置在制取二氧化碳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的裝置是( ?。?br/>A. B. C. D.
3.甲乙丙是某同學設計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對三套裝置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此時甲裝置中的止水夾M處于關閉狀態(tài)
B.甲裝置氣體導出過程中容器內外氣壓相等
C.甲裝置和丙裝置具有可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的功能
D.乙裝置N處添加止水夾可以與甲裝置具有相同功能
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 O2,可選用裝置②④組合
B.用裝置①制取 CO2,分液漏斗中應裝稀硫酸
C.用裝置③收集 CO2,氣體應從管口 c 通入
D.要做鐵絲燃燒實驗,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
5.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可選用稀硫酸和塊狀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立即開始收集
C.圖中裝置A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將長頸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D.用圖中裝置B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從b端通入
6.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中,不能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的是( )
A. B. C. D.
7.老師讓同學們自己動腦、動手設計能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室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如圖所示是小明、小紅、張強、李丹四位同學設計的裝置,其中你認為符合要求的是( ?。?br/>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 D.①③④
8.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②______。
(2)在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比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上述裝置中的______(填字母)。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如果用F裝置代替E來收集氧氣,可以先在該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氧氣從_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如果用F裝置來收集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應該從_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
9. 根據如圖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填字母)。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A 或 C,裝置 C 的優(yōu)點是______;若用裝置 G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學在學習氮肥時,查閱資料:
① 氨氣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氨水;
② 氨水在濃度大或受熱時易分解放出氨氣。
實驗室用生石灰和濃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氣的原因是______;制得的氨氣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裝置 D 收集。
10.實驗室部分裝置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要制備幾瓶CO2,并在制取過程中便于補充稀鹽酸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填字母)。
(3)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
(4)實驗室通過加熱亞硝酸鈉和氯化銨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純凈的N2時,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
(5)小明選用片狀的雞蛋殼和食醋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礦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導管,止水夾等組裝了如圖2所示甲、乙氣體發(fā)生裝置。
①比較甲,乙裝置,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  ?。ㄌ钭帜?,下同)。
A.反應過程中可以添加固體藥品
B.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②選用甲裝置還可以進行的實驗是   。
A.塊狀的胡蘿卜與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B.氯酸鉀固體制氧氣
C.粉末狀的鋅與稀硫酸制氫氣
D.濃硫酸與甲酸共熱制一氧化碳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6.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分層作業(yè)
基礎練習
1.下列物質常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
C.碳酸鈉和稀鹽酸 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
【答案】B
【解析】A、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鈣會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的進行,使反應慢慢終止,故不符合題意;B、實驗室制法是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符合題意;C、碳酸鈉和稀鹽酸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反應速率過快,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易收集,故不可用來實驗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故不符合題意;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也可生成二氧化碳,但由于反應速率過快,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易收集,故不符合題意。故選B。
2.使用如圖裝置可以進行下列實驗中的( ?。?br/>A.鋅與稀硫酸制取、收集氫氣
B.KClO3與MnO2制取、收集氧氣
C.KMnO4制取、收集氧氣
D.過氧化氫溶液與MnO2制取、收集氧氣
【答案】D
【解析】解:A、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和液態(tài),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此裝置的發(fā)生裝置;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B、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固﹣固加熱型的發(fā)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C、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固﹣固加熱型的發(fā)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D、反應物的狀態(tài)是固態(tài)和液態(tài),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此裝置的發(fā)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此裝置的收集裝置。因而能用此裝置。故選:D。
3.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部分操作,其中錯誤的是( )
A.檢查氣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鹽酸 D.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A、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為連接儀器,將導管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若氣密性良好,則燒杯中的導管口會有氣泡冒出,圖示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B、取用塊狀固體藥品應將試管橫放,將藥品放入試管,之后將試管緩慢豎立起來,如圖操作塊狀藥品會打破試管底部,圖示操作錯誤,符合題意;C、取用液體藥品應將瓶塞倒放于桌面,試管傾斜,試劑瓶標簽朝向手心,傾倒時試劑瓶口緊挨試管,圖示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D、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則應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收集時導管應伸入到集氣瓶底,圖示操作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
4.現(xiàn)有下列儀器:①錐形瓶②酒精燈③長頸漏斗④導氣管⑤水槽⑥集氣瓶。其中在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時肯定用不上的是( )
A.②④ B.②⑤
C.①⑤ D.①③
【答案】B
【解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該反應是固液常溫型,所以不需要使用酒精燈;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收集,所以不需要使用水槽,故選B。
5.某同學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進行制取、收集、檢驗、驗滿的四步操作如下圖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檢驗 D.驗滿
【答案】C
【解析】A. 用圖示裝置制取二氧化碳時,長頸漏斗尾管一定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產生的氣體由長頸漏斗逸出,操作錯誤,故A選項錯誤;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氣法來收集二氧化碳,且集氣瓶口應放置一玻璃片,圖示為向下排空氣法,故B選項錯誤;C.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水,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故C選項正確;D.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所以二氧化碳的驗滿方法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木條是否熄滅,不可伸入集氣瓶內,操作錯誤,故D選項錯誤。故選C。
6.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 O2,可選用裝置②④組合
B.用裝置①制取 CO2,分液漏斗中應裝稀硫酸
C.用裝置③收集 CO2,氣體應從管口 c 通入
D.要做鐵絲燃燒實驗,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
【答案】D
【解析】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fā)生裝置應選①,氧氣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可選④,不符合題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水的表面,阻礙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故分液漏斗中應裝稀鹽酸,不能裝稀硫酸,不符合題意;C、用裝置③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b端進入,不符合題意;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故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符合題意。故選D。
7.通過學習實驗室制氧氣和二氧化碳,可以總結出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在確定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時,下列因素不需要考慮的是( )
A.反應所需的藥品及反應條件 B.氣體的收集和放置方法
C.整個反應體系是否安全、環(huán)保 D.氣體的顏色
【答案】D
【解析】A、需要考慮反應所需的藥品及反應條件,藥品需容易獲得,且能生成所需氣體,反應條件需容易達到,反應速率適中,不符合題意;B、需要考慮氣體的收集和放置方法,是否溶于水,是否與水反應,可判斷是否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還是小,是否能與空氣中物質反應,可判斷用向上還是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符合題意;C、需要考慮整個反應體系是否安全、環(huán)保,不符合題意;D、無需考慮氣體的顏色,符合題意。故選D。
8.某氣體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該氣體具備的性質是( )
A.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 B.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
C.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 D.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
【答案】B
【解析】A、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符合題意;B、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符合題意;C、易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符合題意;D、難溶于水且比空氣的密度小,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B。
9.能證明某氣體是CO2的操作及現(xiàn)象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A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熄滅
B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 木條復燃
C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D 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溶液變紅
【答案】C
【解析】解: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熄滅,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氣等氣體,故選項錯誤。B、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木條復燃,說明瓶內氣體能支持燃燒,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選項錯誤。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某氣體是CO2,故選項正確。D、將氣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氯化氫等氣體,故選項錯誤。故選:C。
10.某補鈣劑說明書的部分信息如圖1所示,化學興趣小組探究該鈣片中碳酸鈣的含量,取20片藥劑制成粉末,加入稀鹽酸(其他成分不與鹽酸反應),所得數(shù)據如圖2所示:
(1)實驗中生成二氧化碳   g;
(2)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多少?
(3)若某人需補充0.6 g鈣元素,則需服用這種補鈣劑   片。
【答案】(1)4.4;(2)50%;(3)3。
【解析】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g+80﹣95.6g=4.4g;
(2)設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20g×x 4.4g
解得:x=50%
答:補鈣劑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50%。
(3)該補鈣劑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100%×50%=20%
每天需服用這種補鈣劑的質量==3g。則需服用這種補鈣劑=3片。
能力提升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②連接儀器;③加入稀鹽酸;④加入大理石;⑤收集氣體,其中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②①④③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④③①⑤
【答案】A
【解析】根據實驗步驟中要先連接裝置再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加藥品時先固體后液體,再收集氣體然后才驗滿,則順序為②①④③⑤。故選:A。
2.素質教育下的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特別強,學生們學習了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在課后同學們設計了如圖幾個裝置,請你分析以下,下列裝置在制取二氧化碳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的裝置是( ?。?br/>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A、試管底部有缺口,只要放入燒杯中,稀鹽酸可以隨時進入試管產生氣體,不用時可以隨時移出試管,故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故A不選;B、雖然有帶孔的塑料片,但是稀鹽酸一直浸沒大理石,所有無法控制反應的進行,故B選;C、石灰石在有孔塑料片上,用氣體時,打開開關,U型管右邊液面上升,稀鹽酸就會浸沒石灰石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開關,右邊壓強增大,鹽酸又被壓到塑料片以下,控制了反應的進行,故C不選;D、原理同A,可以上下移動銅絲,就移動了有孔的塑料瓶,因此可以控制反應的進行,故D不選。故選:B。
3.甲乙丙是某同學設計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對三套裝置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此時甲裝置中的止水夾M處于關閉狀態(tài)
B.甲裝置氣體導出過程中容器內外氣壓相等
C.甲裝置和丙裝置具有可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的功能
D.乙裝置N處添加止水夾可以與甲裝置具有相同功能
【答案】B
【解析】A、由圖可知,此時甲裝置中固液分離,故止水夾M處于關閉狀態(tài),不符合題意;B、甲裝置氣體導出過程中,甲裝置內氣壓大于外界氣壓,氣體才會順利導出,符合題意;C、甲裝置可將固體置于多孔隔板上,通過開關止水夾,控制固液的接觸和分離,從而實現(xiàn)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丙裝置可通過抽拉銅絲,控制固液的接觸和分離,從而實現(xiàn)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不符合題意;D、乙裝置N處添加止水夾,將固體置于試管中,液體置于燒杯中,通過開關止水夾,控制固液的接觸和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故乙裝置N處添加止水夾可以與甲裝置具有相同功能,不符合題意。故選B。
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 O2,可選用裝置②④組合
B.用裝置①制取 CO2,分液漏斗中應裝稀硫酸
C.用裝置③收集 CO2,氣體應從管口 c 通入
D.要做鐵絲燃燒實驗,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
【答案】D
【解析】A、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屬于固液不加熱反應,發(fā)生裝置應選①,氧氣不易溶于水,收集裝置可選④,不符合題意;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鈣、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水的表面,阻礙反應的進一步進行,故分液漏斗中應裝稀鹽酸,不能裝稀硫酸,不符合題意;C、用裝置③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氣體應從b端進入,不符合題意;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故用④收集 O2時建議留部分水,防止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符合題意。故選D。
5.下列關于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可選用稀硫酸和塊狀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立即開始收集
C.圖中裝置A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將長頸漏斗伸入液面以下
D.用圖中裝置B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從b端通入
【答案】C
【解析】A、稀硫酸和塊狀大理石反應生成硫酸鈣微溶于水,附著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應的繼續(xù)進行。所以實驗室可選用稀鹽酸和塊狀大理石大量制取二氧化碳。A錯。B、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當觀察到導管口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才開始收集,否則收集氣體不純。B錯。C、為防止生成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圖中裝置A作為氣體發(fā)生裝置時應將長頸漏斗伸入液面以下。C正確。D、由于氧氣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圖中裝置B所示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從a端通入。D錯。綜上所述:選擇C。
6.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中,不能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向上抽動銅絲,銅網上的大理石和稀鹽酸分離,反應停止,向下推動銅絲,銅網上的大理石與稀鹽酸接觸反應開始,此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故A選項正確。B、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產生氣體時,打開止水夾,長頸漏斗內的稀鹽酸就會下降浸沒大理石,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止水夾,壓強增大,部分鹽酸又被壓到長頸漏斗內,使二者分離,反應停止,控制了反應的進行,所以該裝置能夠使反應隨時發(fā)生或停止,故B選項正確。C、大理石和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時,該裝置是控制稀鹽酸的滴加速率,但稀鹽酸總是會浸沒大理石,所以無法控制反應的停止。故C選項錯誤。D、捏動下面的軟管,稀鹽酸接觸無紡布包中的大理石,反應發(fā)生,松手后稀鹽酸與大理石分離,反應停止,故該裝置能進行反應的停止和發(fā)生。故選C。
7.老師讓同學們自己動腦、動手設計能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室溫下1體積水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如圖所示是小明、小紅、張強、李丹四位同學設計的裝置,其中你認為符合要求的是( ?。?br/>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解:①大理石在多孔塑料片上,要產生氣體時,打開止水夾,長頸漏斗內的稀鹽酸就會下降浸沒大理石產生氣體,不用時關閉止水夾,壓強增大部分鹽酸又被壓到長頸漏斗內,使二者分離,控制了反應的進行,符合要求;②沒開關,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符合要求;③通過試管的上下移動,也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符合要求;④通過粗銅絲的上下移動,也能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符合要求。綜上述分析,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所以,A正確,B、C、D錯誤。故選:A。
8.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取氣體,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編號所指儀器的名稱:②______。
(2)在實驗室中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比較純凈的氧氣,可選擇上述裝置中的______(填字母)。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如果用F裝置代替E來收集氧氣,可以先在該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氧氣從_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如果用F裝置來收集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應該從______(填“a”或“b”)導管通入。
【答案】(1)集氣瓶
(2) BE/EB b
(3) a
【解析】(1)圖中儀器②的名稱是集氣瓶。
(2)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是常溫,可選擇固液常溫裝置,即B,若想收集比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排水法,即E,則選用的裝置為B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用F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應長管進短管出,則將氧氣從b導管通入。(3)實驗室采用的是大理石和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則選用F裝置時,氣體應從長管通入,即a導管。
9. 根據如圖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_____;②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并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填字母)。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發(fā)生裝置可選用 A 或 C,裝置 C 的優(yōu)點是______;若用裝置 G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某同學在學習氮肥時,查閱資料:
① 氨氣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氨水;
② 氨水在濃度大或受熱時易分解放出氨氣。
實驗室用生石灰和濃氨水能快速制取氨氣的原因是______;制得的氨氣______(填“能”或“不能”)用裝置 D 收集。
【答案】(1) 分液漏斗 水槽(2)BF或FB
(3) 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a
(4) 生石灰與水混合發(fā)生化合反應且放熱,因溶劑水被消耗而導致濃氨水的濃度變大,因放熱而導致溫度升高,從而容易分解放出氨氣 不能
【解析】(1)由圖可知,儀器①是分液漏斗,儀器②是水槽,故填:分液漏斗,水槽;
(2)高錳酸鉀制氧氣需要選擇固體加熱型發(fā)生裝置,氧氣不易溶于水,收集較純凈的氣體選擇排水法,故填:BF;
(3)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故填:;
在裝置C中,固體藥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體藥品從長頸漏斗中加入。反應開始后,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打開開關時,氣體導出,試管中的氣體減少,壓強減小,液體和固體混合,反應進行,C裝置相對于A裝置可以控制反應發(fā)生與停止,故填:可以控制反應發(fā)生與停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應從a進,故填:a;
(4)生石灰溶于水放熱,減少溶劑同時降低了氨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可以得到氨氣,故填:生石灰與水混合發(fā)生化合反應且放熱,因溶劑水被消耗而導致濃氨水的濃度變大,因放熱而導致溫度升高,從而容易分解放出氨氣;氨氣密度比空氣小,應該選擇向下排空氣法,D是向上排空氣法,故填:不能。
10.實驗室部分裝置如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用裝置A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若要制備幾瓶CO2,并在制取過程中便于補充稀鹽酸發(fā)生裝置應選擇   (填字母)。
(3)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驗滿的方法是   。
(4)實驗室通過加熱亞硝酸鈉和氯化銨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并收集純凈的N2時,應選擇的裝置組合是  (填字母)。
(5)小明選用片狀的雞蛋殼和食醋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礦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導管,止水夾等組裝了如圖2所示甲、乙氣體發(fā)生裝置。
①比較甲,乙裝置,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  ?。ㄌ钭帜?,下同)。
A.反應過程中可以添加固體藥品
B.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
②選用甲裝置還可以進行的實驗是   。
A.塊狀的胡蘿卜與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
B.氯酸鉀固體制氧氣
C.粉末狀的鋅與稀硫酸制氫氣
D.濃硫酸與甲酸共熱制一氧化碳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
(2)C;
(3)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木條復燃,則瓶中充滿了氧氣;
(4)DG;
(5)①B;
②A。
【解析】解:(1)裝置A適用于固體加熱制取氣體,因為試管口處有一團棉花,所以是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同時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2)實驗室制取CO2,是在常溫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制取的,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為了方便添加稀鹽酸,則選擇裝置C來制取;故填:C;
(3)氧氣具有助燃性,用裝置F收集氧氣時的驗滿方法是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木條復燃,則瓶中充滿了氧氣;故填:把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木條復燃,則瓶中充滿了氧氣;
(4)實驗室通過加熱亞硝酸鈉和氯化銨的混合溶液的方法制取氮氣時,因此發(fā)生裝置應選擇D;收集純凈的N2時,用排水法收集;故填:DG;
(5)①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用片狀的雞蛋殼食醋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比較甲、乙裝置,甲裝置,可知二者的區(qū)別在于甲中礦泉水瓶底部有孔,乙沒有,將礦泉水瓶放入液體,固液接觸產生氣體,不需要氣體時,將礦泉水瓶移出,反應停止,所以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故填:B;
②甲裝置適用于塊狀固體和液體常溫反應制取氣體,BD需要加熱,所以不可行,C粉末裝的鋅放入礦泉水瓶會漏出,不可行,故選用甲裝置可以進行的實驗是:塊狀的胡蘿卜與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故選:A。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基于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設計--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內容 課題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教學分析 課標解析: 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認識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2.學生必做實驗及實踐活動:二氧化碳的性質。1.初步學習運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氣體。2.初步學習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與方法3.學生必做實驗及實踐活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教材分析:本課題主要研究實驗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安排在碳的氧化物之后,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質之后再來學習如何制取,具有由淺入深的作用。第一節(jié)學習的碳與氧氣,與某些氧化物反應的生成物里,雖然空氣中有二氧化碳,但在化學實驗中需要的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還必須使用本節(jié)課所介紹的簡便方法制取。由于學生已經在第二單元學習了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因此對于氣體的制取原理、裝置、收集還是比較熟悉的。本節(jié)課通過探究實驗既鞏固了初中化學常見氣體的制取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情分析: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掌握制取氣體時實驗儀器和收集方法的選擇。鑒于學生在第二單元已經學過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具備一些制取氣體的簡單知識,可以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實驗裝置的選擇,使學生盡快地從簡單模仿到有目的地選擇。
學習目標 1. 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2. 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3. 總結并領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裝置去制取一般的氣體。 達成評價 學生能夠知道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探究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通過二氧化碳的制備實驗,能夠領會到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方法,能夠選擇制備氣體的合理裝置。
重難點 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制取方法。 難點: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的培養(yǎng)。
先行組織 二氧化碳的性質、氧氣的實驗室制備、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
問題與活動 活動設計: 1.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項目,引入課題。 【新課引入】回憶氧氣的實驗室制法 【講解】氧氣的實驗室制備有加熱高錳酸鉀和分解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碳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廣泛,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實驗室中二氧化碳的制取吧! 項目任務一:探究實驗室制取CO2原理 【交流討論】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1)生物體的呼吸作用可產生二氧化碳 (2)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C+O2CO2 (3)木炭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C+2CuO2Cu+CO2↑ 【思考】這些方法中哪些適用于實驗室制取的二氧化碳? 【總結】上述3個反應中,前2個反應制取氣體不純,第3個反應條件是高溫,條件要求高,不易操作,都不適合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實驗室常用含碳酸根的化合物和酸在常溫下制取二氧化碳。 【查閱資料】含碳酸根離子的化合物能與稀鹽酸(HCl)或稀硫酸產生較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1)Na2CO3+2HCl = 2NaCl+H2O+CO2↑ (2)CaCO3+H2SO4 = CaSO4+H2O+ CO2↑ (3)CaCO3+2HCl = CaCl2+H2O+CO2↑ 【探究實驗】學生利用提供的藥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以下實驗,并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1:在試管①中取一定量碳酸鈣粉末,再加入適量稀鹽酸。 實驗2:在試管②中取一定量石灰石,再加入適量稀硫酸。 實驗3:在試管③中取一定量石灰石,再加入適量稀鹽酸。 實驗4:在試管④中取一定量碳酸鈉粉末,再加入適量稀鹽酸。 實驗報告如下表: 實驗藥品實驗現(xiàn)象實驗分析(是否適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1.碳酸鈣粉末和稀鹽酸2.石灰石和稀硫酸3.石灰石和稀鹽酸4.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小組交流實驗成果,并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藥品。 【思考討論】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總結與交流】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學反應很多,但不一定都適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這里首先要考慮可操作性,在可操作的前提下,再考慮哪個更方便易行、原料是否易得、是否利于收集等。 【分析實驗】實驗1和實驗4:反應的速率太快,產生的氣體不利于收集,故不便采用;實驗2雖然開始會產生二氧化碳,但由于生成的硫酸鈣是微溶物質,會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應進一步進行。故也不便采用;實驗3操作簡便,原料廉價,反應速率適中,氣體易于收集,反應條件易于控制且生成物無雜質。故實驗室通常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講解】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鈣,稀鹽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氫和水,他們都屬于混合物,而當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和氯化氫是屬于純凈物。該反應的原理是,石灰石或大理石中的碳酸鈣與稀鹽酸中的氯化氫反應,生成氯化鈣和碳酸,CaCO3+2HCl=CaCl2+H2CO3,碳酸不穩(wěn)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H2CO3=H2O+CO2↑。將第一個反應式中的碳酸用水和二氧化碳加以替換,這樣,就得到了該反應的總的化學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 +CO2↑ 【思考】1.實驗室不用濃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的原因? 2.實驗室不用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的原因? 3.實驗室也不用碳酸鈉、粉末狀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講解】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使制得的氣體中混有HCl氣體,所以不能用濃鹽酸;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附著在石灰石表面,阻礙了反應的進行;碳酸鈉、粉末狀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時反應速率太快,不便控制。 項目任務二:明確實驗室制取CO2裝置 【過渡】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一般分為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兩部分,還記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圖吧!你能分清其中的哪些部分屬于發(fā)生裝置嗎? 【交流討論】確定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原理出發(f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如固體與固體反應、固體與液體反應、液體與液體反應等)、反應條件(如是否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來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完成下表。 【學生活動】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及相關性質比較 制取原理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發(fā)生裝置CO2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O2加熱高錳酸鉀加熱氯酸鉀分解過氧化氫溶液
【講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的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固液常溫型。 【交流討論】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排空氣法或排水法),確定氣體收集裝置,完成下表。 (1)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的大; (2)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的小; (3)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查閱資料】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若某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29,則這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若某氣體的相對分子質量小于29,則這種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 1.二氧化碳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 【總結】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氣法。 【學生活動】1. 根據提供的儀器,組裝實驗室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2. 小組代表展示,對比并評價裝置的優(yōu)、缺點。 【總結與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各組相互交流,總結各裝置的優(yōu)缺點。 【學生實驗】用上述實驗原理和下列裝置圖制取二氧化碳,并在實驗中思考下列問題: 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排出。) 2.集氣瓶內的導管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氣瓶底部?(排盡集氣瓶內的空氣,以收集到更純的二氧化碳。) 3.如何檢驗收集的氣體為二氧化碳?(將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氣體為CO2。) 4.用集氣瓶收集二氧化碳時,怎樣證明集氣瓶中已充滿了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CO2已滿。) 【延伸拓展】如何做到節(jié)約、安全、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或停止? 【講解】 【總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驟: 連接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 (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其中液面高于錐形瓶中液面,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先裝入大理石 再加入稀鹽酸 收集并驗滿 存放 項目任務三:梳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 【交流討論】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總結】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方法: 1.選擇適當?shù)姆磻ㄔ恚?,包括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確定實驗藥品和原理; 2.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選擇合適的實驗裝置,確定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3.驗證所得的氣體,確定氣體的檢驗方法以及如何驗證氣體已集滿。 教學評價 1.學生能夠回憶起制取氧氣的實驗原理與裝置,結合氧氣的制備認識二氧化碳的制備。 學生能夠完成實驗,能夠從三者對比實驗中找到最佳,學會分析對比實驗。 學生能夠明確選擇大理石與鹽酸的目的,知道其他反應不能用來實驗室制備二氧化碳的原因并能準備描述。 學生能夠明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知道碳酸易分解,會寫總的反應方程式。 5.學生能夠結合制備氧氣的裝置,選擇合理的制備二氧化碳的裝置,能夠會選擇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會選擇氣體的收集裝置。 6.學生能夠熟練掌握氣體的三種收集方法,能夠從給出的諸多儀器中選擇合理且高效的裝置。 7.學生能夠培養(yǎng)觀察能力,提高發(fā)散思維能力,能夠找到裝置的優(yōu)缺點并能應用或改進。 學生能夠掌握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驗滿二氧化碳的方法,能夠進一步的改進裝置,培養(yǎng)思考力,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 9.通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過程,能夠明確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思路,能夠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夠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遷移運用(當堂檢測: 1.下列物質常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B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 C.碳酸鈉和稀鹽酸 D.大理石和濃鹽酸 2.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時,最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是( D ) A.試管 B.長頸漏斗 C.集氣瓶 D.水槽 3.下列實驗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B ) A.因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B.在發(fā)生裝置中加入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 C.因為CaCO3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即可反應,故氣體發(fā)生裝置不需要加熱 D.盛滿CO2的集氣瓶,蓋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備用 4.實驗室制取CO2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谙蜷L頸漏斗中注入鹽酸 ③按要求裝配好儀器?、苁占瘹怏w?、菹蚍磻萜髦蟹湃氪罄硎?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A ) A.③①⑤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①③⑤④② 5.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說法錯誤的是( D ) A.裝置①可作為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B.用裝置②收集CO2時,CO2氣體由a管進,空氣從b管出 C.裝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裝置 D.裝置④是收集CO2氣體的驗滿方法 6.在一次化學課上,老師提供了如圖裝置來探究制取氣體的方法。請回答: (1)可用于實驗室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是___B___。 (2)使用②裝置制取氣體,對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的要求是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 (3)某氣體只能利用裝置③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易溶于水或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小且常溫下不與空氣成分反應。 7.有如圖所示的儀器和KClO3、MnO2、稀H2SO4、石灰石、稀鹽酸等藥品供選擇,若在實驗室完成如下實驗,請?zhí)顚懴铝锌瞻滋帯? (1)制取并收集CO2氣體,你選擇的儀器是①②⑦⑧(填序號),藥品是石灰石、稀鹽酸。 (2)若再補充一種藥品,也可用上述制CO2的裝置來制O2,你補充的藥品是過氧化氫溶液。 (3)若再補充一種儀器,并選擇上述原有的儀器和藥品制取并收集O2,你認為需要補充的儀器是試管,你選擇的藥品是KClO3、MnO2。
成果集成: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課題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人教版)九年級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板書設計
學習目標
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01
02
探究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03
總結并領會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初步學會選擇合適的裝置去制取一般的氣體。
溫故知新
回憶在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有哪幾種?
嗯......................
新知導入
加熱
高錳酸鉀
KMnO4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K2MnO4
O2
MnO2
1.加熱高錳酸鉀(KMnO4)
過氧化氫 水 + 氧氣
二氧化錳
H2O2 H2O O2
2.分解過氧化氫(H2O2)溶液
探究新知
探究實驗室制取CO2原理
任務一
碳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木炭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二氧化碳
C + O2 === CO2
點燃
C + 2CuO === 2Cu + CO2
高溫
如何制備CO2?
收集呼吸出來的氣體?
不純吶
太難啦
查閱資料:
含碳酸根離子的化合物能與稀鹽酸(HCl)或稀硫酸產生較純凈的二氧化碳氣體。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CaCO3+H2SO4 = CaSO4+H2O+ CO2↑
CaCO3+2HCl = CaCl2+H2O+CO2↑
探究新知
探究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的選擇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xiàn)象
1 CaCO3粉末和稀鹽酸
2 石灰石和稀硫酸
3 石灰石和稀鹽酸
4 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
開始反應有氣泡,一會兒就無氣泡產生
產生氣泡速率比較適中
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可操作性
方便易行
原料是否易得
是否利于收集
探究實驗: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的選擇
編號 實驗內容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分析
1 CaCO3粉末和稀鹽酸
2 石灰石和稀硫酸
3 石灰石和稀鹽酸
4 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
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
開始反應有氣泡,一會兒就無氣泡產生
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反應一會兒就停止
產生氣泡速率比較適中
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
有大量氣泡產生,反應劇烈
反應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探究新知
制取CO2的反應原理
在實驗室里,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
H2CO3 == H2O + 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不穩(wěn)定
探究新知
制取CO2的反應原理
實驗室不用濃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的原因?
實驗室不用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制取CO2的原因?
實驗室也不用碳酸鈉、粉末狀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使制得的氣體中混有HCl氣體,所以不能用濃鹽酸
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鈣,附著在石灰石表面,阻礙了反應的進行
碳酸鈉、粉末狀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時反應速率太快,不便控制。
探究新知
實驗室制氧氣的裝置:
2KMnO4===K2MnO4 +MnO2 +O2↑

發(fā)生裝置
收集裝置
明確實驗室制取CO2裝置
任務二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的依據
從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原理出發(fā),根據反應物的狀態(tài)(如固體與固體反應、固體與液體反應、液體與液體反應等)、反應條件(如是否需要加熱、使用催化劑等)來確定氣體發(fā)生裝置,完成下表。
①固固加熱型
②固液常溫型
③液液常溫型
探究新知
制取原理 反應物的狀態(tài) 反應條件 發(fā)生裝置
CO2
O2
固體 + 液體
固體
固體
液體
常溫
加熱
加熱、催化劑
催化劑
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
加熱高錳酸鉀
加熱氯酸鉀
分解過氧化氫溶液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①固固加熱型
②固液常溫型
③液液常溫型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收集裝置
確定氣體的收集裝置:根據氣體的性質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排空氣法或排水法),確定氣體收集裝置,完成下表。
氣體 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比較(大或?。?是否溶于水,是否與水反應
二氧化碳
氧氣




密度比空氣的大
密度比空氣的小
不易溶于水;不與水反應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裝置
根據提供的儀器,組裝實驗室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探究新知
對比并評價裝置的優(yōu)、缺點。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裝置
裝置簡單
便于添加液體藥品
控制反應速率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裝置
探究新知
思考1: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為什么要伸入液面以下?
思考2:集氣瓶內的導管為什么要伸入到接近集氣瓶底部?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排出。
排盡集氣瓶內的空氣,以收集到更純的二氧化碳。
探究新知
思考3:如何檢驗收集的氣體為二氧化碳?
將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氣體為CO2。
探究新知
思考4:用集氣瓶收集二氧化碳時,怎樣證明集氣瓶中已充滿了二氧化碳?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CO2已滿。
思考:如何做到節(jié)約、安全、隨時控制反應發(fā)生或停止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CO2的步驟
①連接裝置,檢查裝置氣密性
②先裝入大理石
③再加入稀鹽酸
④收集并驗滿
⑤存放
夾緊彈簧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至其中液面高于錐形瓶中液面,若長頸漏斗中形成一段穩(wěn)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探究新知
實驗室里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藥品
原理
發(fā)生裝置
收集裝置
檢驗
驗滿
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條件
氣體的性質
(主要是物理性質:溶解度、密度)
梳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思路
任務三
探究新知
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常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大理石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
C.碳酸鈉和稀鹽酸 D.大理石和濃鹽酸
B
2.在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時,最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是(  )
A.試管 B.長頸漏斗 C.集氣瓶 D.水槽
D
課堂練習
3.下列實驗室制取CO2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為通常CO2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B.在發(fā)生裝置中加入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
C.因為CaCO3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即可反應,故氣體發(fā)生裝置不需要加熱
D.盛滿CO2的集氣瓶,蓋上毛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備用
B
課堂練習
4.實驗室制取CO2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①檢查裝置氣密性?、谙蜷L頸漏斗中注入鹽酸 ③按要求裝配好儀器 ④收集氣體 ⑤向反應容器中放入大理石
下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③①⑤②④ B.③①②⑤④
C.①③②⑤④ D.①③⑤④②
A
5.如圖所示,下列有關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裝置①可作為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
B.用裝置②收集CO2時,CO2氣體由a管進,空氣從b管出
C.裝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裝置
D.裝置④是收集CO2氣體的驗滿方法
D
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
6.在一次化學課上,老師提供了如圖裝置來探究制取氣體的方法。請回答:
(1)可用于實驗室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是______。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使用②裝置制取氣體,對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氣體只能利用裝置③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物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加熱
易溶于水或與水反應,密度比空氣小且常溫下不與空氣成分反應
課堂練習
7.有如圖所示的儀器和KClO3、MnO2、稀H2SO4、石灰石、稀鹽酸等藥品供選擇,若在實驗室完成如下實驗,請?zhí)顚懴铝锌瞻滋帯?br/>(1)制取并收集CO2氣體,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______(填序號),藥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⑦⑧
石灰石、稀鹽酸
課堂練習
(2)若再補充一種藥品,也可用上述制CO2的裝置來制O2,你補充的藥品是______________。
(3)若再補充一種儀器,并選擇上述原有的儀器和藥品制取并收集O2,你認為需要補充的儀器是________,你選擇的藥品是_________________。
過氧化氫溶液
試管
KClO3、MnO2
課堂練習
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課題3 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
1.實驗原理
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2.制取裝置
3.檢驗方法:將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變渾濁,則氣體為CO2。
4.驗滿方法: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CO2已滿。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墨玉县| 贺州市| 清镇市| 平阴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沛县| 洛川县| 唐海县| 唐山市| 调兵山市| 龙陵县| 雅江县| 色达县| 西城区| 富民县| 长宁县| 永春县| 乾安县| 岳阳县| 闽清县| 壶关县| 昆明市| 平乡县| 乐昌市| 巫山县| 霍州市| 射阳县| 禹城市| 那曲县| 宕昌县| 靖宇县| 育儿| 凌海市| 集安市| 当雄县| 勃利县| 洛浦县| 庆安县| 绵竹市|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