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課前小游戲每人一筆:每個小組派一位同學參加,根據老師所說的詞語,每個代表依次畫一筆,禁止寫字。臺下同學根據所畫,猜測該詞語。課前小游戲每人一筆,詞語:熊 貓遵守規則第三課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文明觀賞國寶大熊貓目錄自由與規則的關系如何自覺遵守規則如何維護規則為什么要改進規則如何改進規則大熊貓參觀第一部分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由與規則不可分參觀過程中,你會怎樣表達對熊貓的喜愛?都這些游客為什么遭到“終身禁入”的懲罰?園區內的動物飲食有著嚴格的標準,為保障他們的健康和安全,禁止投喂自帶食物。禁止向動物投擲物品,拋物容易讓他們受到驚嚇,嚴重時會對他們造成傷害。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P27)入園參觀要求反 方選擇立場,說明理由。正 方處理正確,應遵守規定。處理過重,投喂是好心。據了解,自2023年4月份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開始發布不文明行為情況通報以來,已經有多人因向熊貓投喂、潑水、挑逗等不文明行為被禁止進入基地,禁入時間從1年、5年到終身不等。事實上,針對在旅游過程中發生的不文明行為,2016年實施的《國家旅游局關于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予以了明確規定,按照規定,對于實施了此類不文明行為的游客,經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評審委員會審定,將會被納入旅游不文明行為“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以下相關處罰說明了什么道理?如果不處罰,會有什么影響?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P28)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P27)大熊貓參觀第二部分自覺遵守規則自覺遵守規則你會怎么做?如果沒有工作人員和監控,你會投喂大熊貓嗎?大家都在投喂大熊貓,場面混亂,你會跟隨嗎?如果你的好朋友投喂大熊貓并沒有被工作人員制止,你也會投喂大熊貓嗎?如果你發現監控正在運行,工作人員也在監督,你會投喂嗎?如果你已經被制止了,你還會繼續投喂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孔子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P28)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把規則作為行動的準繩,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P29)2.如何自覺遵守規則大熊貓參觀第三部分維護與改進規則維護與改進規則我在行動HIGHLIGHTS參觀途中,面對不文明參觀行為,你會怎樣做?3.如何維護規則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一方面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如何提醒他人?勸導他人時最好先稱呼對方,語言文明,態度和善。有“禮”勸導時要曉之以理,最好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告訴他,不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有“理”勸導時要注意適可而止。勸導無效時,可以向公共場所的管理機構或管理人員反應情況。有“節”旅游黑名單的歷史擾亂航空器、車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壞公共環境衛生、公共設施;違反旅游目的地社會風俗、民族生活習慣;損毀、破壞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跡;參與賭博、色情、涉毒活動;不顧勸阻、警示從事危及自身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活動;破壞生態環境,違反野生動植物保護規定;違反旅游場所規定,嚴重擾亂旅游秩序;國務院旅游主管部門認定的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的其他行為。1234567899類行為將納入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出臺此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隨著國人出游次數的增多,見識的增長,游客文明素養得到普遍提升,但是部分游客不文明現象卻屢禁不止。比如,一些游客在公眾場合不遵禮儀、不講衛生、大聲喧嘩、亂涂亂畫、過度維權等不文明行為還時有發生;在埃及神廟刻畫、在境內外機場過度維權、在亞洲航空飛機上潑面以及當時陸續發生的強開飛機機艙安全門事件,在境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使中國游客在國際社會上留下了極壞的印象,旅游文明建設迫在眉睫。旅游黑名單的歷史2023年7月25日,四川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四川省旅游條例(修訂)》,該《條例》將于2023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條例圍繞文旅融合、新業態、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針對性調整,旨在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需求,增強四川旅游吸引力和巴蜀文化影響力,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修訂《條例》有什么積極意義?政策鏈接4.為什么改進規則(P31)社會規則HIGHLIGHTS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③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5.如何改進規則(P31)社會規則HIGHLIGHTS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新出臺法律社會規則HIGHLIGHTS相 關 鏈 接新修訂法律社會規則HIGHLIGHTS相 關 鏈 接廢止法律法規社會規則HIGHLIGHTS相 關 鏈 接自由與規則不可分自覺遵守規則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改進規則的原因我們要堅定維護規則維護和改進規則我們要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要積極改進規則遵守規則課堂小結1.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同學說,規則像道路上的斑馬線,像懸崖邊上的護欄,像過山車上的安全帶。這一說法啟示我們( )①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違反規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③規則是在人們達成共識基礎上形成的 ④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詳解】本題考查遵守規則。①④:分析題文,規則像道路上的斑馬線,像懸崖邊上的護欄,像過山車上的安全帶,這啟示我們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①④符合題意;②:違反法律規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②錯誤;③:不符合題干主旨;③不符合題意;隨堂演練隨堂演練2.蘭蘭從交警部門了解到,在電動車、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傷亡人員中,絕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頭盔造成顱腦損傷的。針對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下列勸告語可取的是( )①遵守規則需他律,自由被限真無趣 ②戴好頭盔保安全,平安規則記心間③不戴頭盔受刑罰,懲惡揚善全靠法 ④交通規則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D【詳解】本題考查遵守規則、三種違法行為的相關知識。①:遵守規則既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自由不是隨心所欲的,故①說法錯誤;③:不戴頭盔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懲惡揚善除了法律,還需要道德、紀律,故③說法錯誤;②④:戴好頭盔保安全,交通規則伴我行,這都是在保障安全,故②④符合題意;隨堂演練3.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指出:依法支持行政機關對不合法、不文明養犬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等行政管理行為。尤其是要立足預防違法,防止危害后果發生,促進動物管理規范的落地落實,與行政機關形成合力,共同維護安全有序的社會環境。這是因為( )①規則劃定自由邊界,是自由的保障②遵守規則是人們行為的底線③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④他律能促進人們維護社會規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詳解】本題考查維護社會規則。①④:依法支持行政機關對不合法、不文明養犬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等行政管理行為,這是因為規則劃定自由邊界,是自由的保障;他律能促進人們維護社會規則,故①④說法正確;②: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故②說法錯誤;③:說法正確,但題文中未體現,故③不符合題意;隨堂演練4.近年來,“開門立法”已經成為全國人大的一種常態。普通公眾如何參與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進全國人大?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過程中,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對二次審議稿提出建議,其中一條被采納。這說明( )①全體中學生必須積極履行參與立法的義務 ②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變遷,規則需要改進③保護未成年人只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責 ④要參與規則的改進與完善,積極建言獻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詳解】本題考查規則的相關知識。②:未成年人保護法進行修訂,這說明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變遷,規則需要改進,②正確;④: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對二次審議稿提出建議,這說明我們要參與規則的改進與完善,積極建言獻策,④正確;①:參與立法不是中學生的義務 ,①錯誤;③: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③錯誤;課時教學設計課 題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三課第二框《遵守規則》一、教材解析 本框題旨在讓學生感受到規則對于個人以及整個社會的重要意義,認識到破壞規則要付出的慘重代價,從而發自內心地遵守規則以及力所能及地維護規則。學好本框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公共生活,逐步成長為一名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的合格公民。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則意識,大部分學生能夠做到遵守一些約定俗成的公共生活準則,如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隨意破壞環境等。但是部分學生在沒有他人監督或者大多數人違反規則的情況下,容易迷失自己,缺乏自律意識,做出一些破壞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自己遵守好規則就足夠了,他人是否遵守規則和自己無關,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生動的、真實的案例,觸發學生內在的感官體驗,喚醒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發自肺腑地敬畏規則,盡己所能地維護規則,同時關注社會生活,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社會規則的改進建言獻策。三、教學目標 政治認同:認同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樹立維護規則的意識,理性參與公共生活,為原有規則的完善和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 法治觀念:提高運用所學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度分析的能力;通過對案例的深度剖析和解讀,提高遵守規則和維護規則的自覺性;鍛煉參與公共生活,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的能力。 道德修養:正確認識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明白每個人都應自覺遵守規則;懂得應積極維護規則,參與改進規則。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規則與自由的關系、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規則 教學難點:積極改進規則五、資源與工具 多媒體教學、視頻資源六、方法與策略 教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 學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學習法等七、教學內容設計導入預設過程(約3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課前小游戲:每人一筆。組織學生參加游戲,多元化點評學生,并出示大熊貓的圖片。 播放大熊貓視頻,創設情境,提問學生:看到大熊貓有何感想?如何表達對大熊貓的喜愛? 引出本課主題,說明本課學習目標,提示學生做好學習準備。 學生積極參與課前活動,活躍課堂氣氛,拉近與課堂之間的距離,做好學習準備,聆聽教師言語導入,明確學習主題,了解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做好預習。環節一:自由與規則不可分教學內容:1.自由與規則的關系預設過程(10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出示新聞——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發布關于不文明行為情況的通報,有游客遭到終身禁入的懲罰,提問學生原因。 出示文明參觀要求,幫助學生理解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兩名游客均損害了公共利益。 辯論賽——引導學生思考正反方的立場及相關理由,開展課堂活動,塑造學生的是非觀。 出示熊貓基地的多起處罰通報,并提問:以下相關處罰說明了什么道理?如果不處罰,會有什么影響? 通過學生回答,結合教師相關講解,總結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了解新聞內容,獨立思考問題,主動積極回答個人想法。 了解文明參觀要求,理解違反規則,損害他人利益,則越過了自由的界限。 參與辯論賽,對兩類觀點作出深度分析與說明,澄清個人對規則的認識。 閱讀通報,思考問題,理解違反規則將會付出代價。 通過教師講解與自身思考,理解社會規則的重要性。環節二:自覺遵守規則教學內容:2.如何自覺遵守規則預設過程(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你會怎么做——設置相關提問,引導學生思考: 如果沒有工作人員和監控,你會投喂大熊貓嗎? 大家都在投喂大熊貓,場面混亂,你會跟隨嗎? 如果你的好朋友投喂大熊貓并沒有被工作人員制止,你也會投喂大熊貓嗎? 如果你發現監控正在運行,工作人員也在監督,你會投喂嗎? 如果你已經被制止了,你還會繼續投喂嗎? 通過學生的回答,理解遵守規則需要他律與自律,利用孔子的名言強調自律的重要性。 教師言語引導,總結如何自覺遵守規則。 積極參與活動,從活動中明確個人行為底線,獨立思考,主動回答問題,感受自律與他律的不同。 閱讀孔子名言,升華對自律的認識。 通過此活動,明確遵守規則的具體做法。環節三:維護與改進規則教學內容:3.如何維護規則,4.為什么要改進規則,5.如何改進規則。預設過程(15分鐘)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1.我在行動——出示熊貓基地中的不文明行為,提問學生:參觀途中,面對不文明參觀行為,你會怎樣做?以此活動幫助學生明確我們該如何維護規則,并提示如何提醒他人遵守規則的方法。 2.旅游黑名單的歷史——展示國務院關于《國家旅游局關于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的相關規定,并說明出臺此政策的背景,提問學生出臺此政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學生思考其背后原因及帶來的影響,理解規則的與時俱進。 3.出示2023年《四川省旅游條例》修訂的內容,播放視頻,提問學生:修訂《條例》有什么積極意義?幫助學生理解改進規則的重要意義,以及怎樣改進規則。 4.展示近期新制定、新修訂、廢止的法律法規,再次深化學生對改進規則的認識。 1.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說明自己面對相應情況的具體做法及原因,理解如何維護規則。 2.閱讀旅游黑名單制度的歷史,思考出臺此項制度的原因是什么,理解規則需要改進,更需要與時俱進。 3.了解《條例》修訂的目的、內容,思考此次修訂將會帶來的積極意義,明確改進規則的重要原因及做法。 4.緊跟時事,了解國家法律、規則的變化,深入認識改進規則的重要性。板書設計八、作業設計 1.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有同學說,規則像道路上的斑馬線,像懸崖邊上的護欄,像過山車上的安全帶。這一說法啟示我們( B ) ①規則劃定自由的邊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違反規則就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規則是在人們達成共識基礎上形成的 ④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蘭蘭從交警部門了解到,在電動車、摩托車發生交通事故的傷亡人員中,絕大部分是由于未佩戴安全頭盔造成顱腦損傷的。針對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下列勸告語可取的是( D ) ①遵守規則需他律,自由被限真無趣 ②戴好頭盔保安全,平安規則記心間 ③不戴頭盔受刑罰,懲惡揚善全靠法 ④交通規則伴我行,遵法守法保太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辦新聞發布會指出:依法支持行政機關對不合法、不文明養犬行為作出的行政處罰等行政管理行為。尤其是要立足預防違法,防止危害后果發生,促進動物管理規范的落地落實,與行政機關形成合力,共同維護安全有序的社會環境。這是因為( B ) ①規則劃定自由邊界,是自由的保障②遵守規則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③每個人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④他律能促進人們維護社會規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年來,“開門立法”已經成為全國人大的一種常態。普通公眾如何參與立法工作,民意如何走進全國人大?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過程中,上海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對二次審議稿提出建議,其中一條被采納。這說明( C ) ①全體中學生必須積極履行參與立法的義務 ②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變遷,規則需要改進 ③保護未成年人只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責 ④要參與規則的改進與完善,積極建言獻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遵守規則》教學設計.docx 《遵守規則》課件.pptx 四川省旅游條例 00_00_00-00_00_52.mp4 熊貓.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