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專題1 揭示物質結構的奧秘物質結構研究的范式與方法1.認識物質結構研究的兩種范式及其相互關系。2.能舉例說明科學假說和論證、實驗方法、模型方法等在物質結構研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物質研究的范式歸納范式個別 → 一般演繹范式一般 → 個別一、物質研究的范式1.歸納范式過程為“從個別到一般”。即:根據事實進行概括歸納,抽象出共同點,上升為本質規律。【思考】在我們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有哪些知識是通過歸納法得到的?歸納范式的應用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丁烷(C4H10)飽和烷烴的通式:CnH2n+2通過1~20號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總結出元素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解釋同族元素性質相似原因研究含有雙鍵和三鍵的不飽和烴時,大量的實驗發現這類物質容易發生加成反應和氧化反應。分析出不飽和鍵具有不穩定的性質1.有機物通式的歸納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3.有機物通性的歸納一、物質研究的范式2.演繹范式過程為“從一般到個別”。即從某一個一般結論出發,向從屬于這一結論的多個要素進行推理的過程。【思考】在我們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有哪些知識是通過演繹法得到的?演繹范式的應用1.利用元素理論發現新元素門捷列夫建立了元素周期表,為人們提供了元素間聯系的一般理論。在元素理論的指導下,人們于1875年發現了“類鋁”(鎵),1879年發現了“類硼”(鉈),1886年發現了“類硅”(鍺)演繹范式的應用2.預測元素的具體性質根據鈉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特點和性質,推測與鈉同主族的元素性質。鉀、銣、銫應具有更強的還原性演繹范式的應用3.相似相溶原則水是極性較強的分子,水分子之間存在較強的氫鍵,水分子既可為生成氫鍵提供H,又有孤電子對接受H。因此,從分子的結構可以推知,凡能為生成氫鍵提供和接受H的溶質分子,極性與水相似,如ROH、RCOOH等,均可通過氫鍵和水結合,在水中溶解度較大;碳氫化合物極性較小,也難以和水形成氫鍵,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一、物質研究的范式3.歸納范式與演繹范式的關系兩者不是孤立使用的,在實際研究中常常融合在一起。一般先歸納后演繹。“實驗——假說——理論——新實驗”的本質就是從個別到一般,再到個別的過程。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①由元素周期表發現新的元素屬于歸納范式。( )②由硅是半導體材料推斷錫也是半導體材料。( )③歸納范式和演繹范式均為獨立的研究方法,不能融合。( )×××提示:從一般到個別是演繹范式。提示:硅在金屬與非金屬分界線上,而錫是典型的金屬材料。提示:研究物質結構需要各種范式結合。二、物質結構研究的方法物質結構研究的方法借助科學儀器等物質手段科學假說與論證借助化學研究的的方法實驗模型建構陰極射線的發現、α粒子散射實驗、氫原子光譜的發現和研究,對揭示原子內部結構的奧秘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道爾頓、湯姆生、盧瑟福、玻爾等人提出的原子結構模型對人類探索物質結構作出了巨大貢獻。二、物質結構研究的方法1.科學假說與論證即根據已有知識,對所研究的事物或現象作出初步的解釋。它是人們關于某一事物或現象的一種理性推測。1825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先發現了苯,但如何確定其結構成為化學家的難題。德國化學家凱庫勒經過大量猜想假設,于1865年提出了苯的六元環結構,再經過后人的驗證,最終形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凱庫勒式。科學假設和論證研究過程流程圖觀察假設實驗理論修正后的理論修正二、物質結構研究的方法2.實驗方法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人們往往需要借助實驗觀測的事實對假設的正確與否進行檢驗。為了進一步了解原子的內部結構,往往需要依賴新的實驗方法。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啟迪人們開始用轟擊和對撞的實驗來研究物質的內部結構,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思想方法。晶體的X射線衍射20世紀20年代,量子力學為化學研究提供了分析原子和分子結構的理論基礎,極大地推進了物質結構的研究,包括物質結構研究的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術,均取得很大的進步。測定物質組成和結構的儀器二、物質結構研究的方法3.模型方法(1)含義:科學家運用一定邏輯推理與模型思維對實驗結果進行處理。(2)方法:模型既可以是對原型的簡化和純化、抽象和近似,也可以是結合某種理論形態下建立的思維模型。實物模型微觀結構模型有利于人們對事物作出整體認識,如汽車模型、飛機模型和建筑模型等,都是可觀察到的物體的宏觀模型;物質的微觀層次結構,難以直接觀察到,需要通過思維加工使抽象的微觀世界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實心球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軌道模型(3)作用:①對溝通科學現象與其本質的認識過程,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②利用模型深刻地認識物質的微觀結構特點,揭示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是模型研究的重要功能。C1、化學工作者把烷烴、烯烴、環烷烴、炔烴……的通式轉化成鍵數的通式,給研究有機物分子中鍵能大小的規律帶來了很大的方便。烷烴中碳原子數跟鍵數的關系通式為CnH3n+1,烯烴(視雙鍵為兩條單鍵)、環烷烴中碳原子數跟鍵數關系通式為CnH3n,則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數跟鍵數關系通式為( )A. CnH3n-1 B. CnH3n-2 C. CnH3n-3 D. CnH3n-42、某同學想利用所學的知識去探究SO2的性質,設計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 )A. 觀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質)→分類(預測SO2的化學性質)→實驗(觀察實驗現象、驗證預測)→比較并得出結論,對于異常現象再預測,再實驗,再驗證B. 分類(預測SO2的化學性質)→觀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質)→實驗→比較并得出結論C. 觀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質)→實驗→分類(預測SO2的化學性質)→比較并得出結論D. 實驗→分類(預測SO2的化學性質)→觀察(得出SO2的物理性質)→比較并得出結論A3、類推的思維方式在化學學習與研究中經常采用。以下類推的結論正確的是( )A. Al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Mg也可以B. 金剛石的硬度大,則C60的硬度也大C. CO2與SiO2化學式相似,則CO2與SiO2的物理性質也相似D. Na常溫下與水劇烈反應,故K常溫下也能與水劇烈反應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