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6年中考思品《法律部分》考點梳理一、考點概要一、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三、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一)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二)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各司其職四、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特殊保護 (一)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二)四大保護領域 1.家庭保護2.學校保護3.社會保護4.司法保護(三)自我保護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一)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二)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三)做個成熟的消費者六、權利和義務 (一)權利 1.生命健康權2.人身自由權3.隱私權4.財產所有權5.繼承權6.受教育權7.智力成果權8.選舉權和被選舉權9.六項政治自由10.監督權(二)義務 1.受教育的義務2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3.依法納稅的義務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的義務5.父母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6.計劃生育的義務7.嚴守國家機密的義務(三)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一致的) 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2.正確行使公民權利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八、樹立法治觀念 (一)樹立守法觀念(二)樹立用法維權觀念九、法治和德治相結合 (一)法律和道德的關系(二)法治和德治是相輔相成的十、法律名稱二、內容梳理一、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1.法律的基本特征(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2)法律是對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3)法律是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法律的最主要特征)2.我國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二、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的原因(l)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3)制定和修改憲法的程序最為嚴格。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具體表現①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和基礎;②普通法律不得與憲法相抵觸;③憲法是一切組織或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3.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三、違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一)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1.違法行為的含義違法行為是指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法律規定應該做而不做的,是違法行為;法律規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違法行為。2.違法行為的類別(l)從違反法律的類別分:違憲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2)從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一般違法行為、犯罪(刑事違法行為)。3.犯罪應受刑罰處罰(1)犯罪的含義:犯罪是指具有社會危害性、觸犯刑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2)刑罰的種類: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二)公安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各司其職公安機關是我國政府部門中掌管社會治安和國家安全保衛工作的專門機關。檢察院行駛國家檢察權的法律監督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我國的最高檢察機關。人民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國的最高審判機關。四、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受法律特殊保護(一)法律對未成年人進行特殊保護1.保護未成年人的兩部專門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特殊保護的原因未成年人年齡小,發展不成熟,對事物的認識水平、行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權利更容易受到忽視和傷害。(二)四大保護領域1.家庭保護 2.學校保護 3.社會保護 4.司法保護(三)自我保護1未成年人自我保護包括三層含義(1)面對不良誘惑,能自覺進行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覺抵制社會不良影響。(2)面對非法侵害,能尋求法律的保護,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為。(3)面對意外事故,能冷靜、沉著、機智地進行自救。2.面對不法侵害的三種選擇第一種,忍氣吞聲。忍氣吞聲只會助長違法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第二種,非法報復。非法報復也是違法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三種,依法進行自我保護。我們在面臨險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冷靜、沉著、機智,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最佳方法,以保護生命為第一原則。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3.如何抵制不良的社會風氣和不良的行為習慣首先,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注意培 ( http: / / www.21cnjy.com )養自己對真與假、是與非、美與丑的分析和辨別能力。其次,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集體活動,自覺把自己置于正面教育的氛圍中,不進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不亂交朋友。4.幾個重要的電話號碼匪警:110 急救:120 火警:119 電話查詢:114 交通事故報警:122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一)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1.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專門法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全國統一的消費者維權電話123153.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二)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權益爭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當地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法院訴訟。(三)做個成熟的消費者1.消費前: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2.消費中:盡量到正規的商店購物,少到流動攤點購物;善于識別各種消費陷阱,提防上.當受騙。3.消費后:主動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發票(消費者所持有的發票是獲得售后服務必不可少的憑據,也是發生消費糾紛時維護自身利益的重要依據);發生消費權益爭議的,要通過法律途徑依法維權。六、權利和義務(一)權利1.生命健康權(1)生命健康權的重要性生命健康權是未成年人人身權利中最重要、最起碼的權利,離開了生命健康權,其他權利只能是一句空話。(2)青少年應懂得護佑自己的生命健康首先,要懂得生命的價值,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其次,要多學一些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在緊張的學習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中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再次,要杜絕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誘惑,糾正不良行為最后,當遭遇危險情境、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脅時,要沉著冷靜,采取最佳的應對措施。2.人身自由權利主要內容:公民的人身不受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逮捕、拘禁、剝奪或者限制自由;身體不受非法搜查;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重要性:人身自由權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先決條件。3.隱私權含義:隱私權,指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2)尊重他人隱私的表現尊重他人隱私,首先表現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蓄意打聽和刺探別人的秘密。尊重他人隱私還表現在,當你無意中聽到或看到他人的隱私,應當為他人保守秘密,不經他人同意,不得散布他人的隱私。(3)保護自己的隱私①保護個人隱私,就要提高防范意識。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②當自己的隱私受到非法侵害時,要尋求法律的保護,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為。(4)正確看待家長和老師看學生日記的行為未成年學生處于被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的地位,個別老師和家長為了解學生情況以弄清事實或者加強教育的針對性,采用翻學生抽屜、看學生日記、追問學生交往情況等手段,盡管出于善意,但這也是不尊重學生隱私的表現。(5)公民有嚴守國家機密的義務4.財產所有權(1)財產所有權包括財產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處分權。(2)依法維護財產所有權①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利遭到侵害時,可以向侵權人提出權利請求,要求對其侵權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與侵權人發生爭議時,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法院將以判決的形式責令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如承擔停止侵害、排除障礙、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5.繼承權(1)繼承的種類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遵循男女平等、養老育幼、和睦團結、互諒互讓的原則。(3)繼承人范圍: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4)繼承人順序:第一繼承順序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繼承順序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6.受教育權7.智力成果權——知識產權(1)智力成果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2)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重要意義完善我國的知識產 ( http: / / www.21cnjy.com )權保護制度,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激勵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大力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保障。8.選舉權和被選舉權(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重要性: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行使國家權力、參與國家管理的一項最基本的政治權利。(2)選民的條件:具有我國國籍、年滿18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9.六項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游行、示威、結社10.監督權(1 )監督權包括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2)我國的監督機制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 ( http: / / www.21cnjy.com )督、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的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社會輿論的監督、人民群眾的直接監督以及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含監察、審計等特別機構的監督)等多種形式的監督。(3)公民行使監督權的具體途徑當面反映、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向人大代表反映、通過媒體反映等。(4)正確行使監督權①可以當面反映、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向人大代表反映、通過媒體反映等,但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的方法;②發現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為,要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和檢舉,最常用的是用各種方式投訴、舉報,但不得捏造和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③對社會上特別是所在社區中存在的問題,要向有關部門反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二)義務1.受教育的義務(1)義務教育①年限: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②含義:義務教育,是指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③特點: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2)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公民在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教育權利的同時,必須自覺履行受教育的義務。青少年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以高度的責任感為祖國、為社會奮發進取,刻苦學習,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2.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3.依法納稅的義務△我國的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保衛祖國,依法服兵役的義務5.父母撫養和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6.計劃生育的義務7.嚴守國家機密的義務(三)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一致的)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權利是履行義務的前提,義務是享有權利的基礎。2.正確行使公民權利(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2)公民在行使權利和自由時,必須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七、依法治國基本方略1.依法治國的本質與根本目的(1)依法治國的本質,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權威。(2)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2.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16字方針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5.依法治國的核心——依憲治國6.依法治國的重要性①依法治國是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②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③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④依法治國是社會和諧、國家長治久安、人民群眾權益的重要保障。7.樹立依法治國觀念第一,法律具有最大的權威,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遵從;第二,法大于權,任何權力都要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的約束;第三,任何人在法律面前,在享受權利、履行義務方面都是平等的。八、樹立法治觀念(一)樹立守法觀念(二)樹立用法維權觀念1.青少年要勇于用法維權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 ( http: / / www.21cnjy.com )既不能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也不能采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要敢于挺身而出,尋求法律的保護,依靠法律阻止和制裁非法行為。2.青少年要樹立法制觀念,自覺學法、守法、用法、宣法。九、法治和德治相結合(一)法律和道德的關系1.法律和道德的區別第一,表現形式不同。第二,實現方式不同。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法律主要靠國家強制力。第三,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一般來說,在我國凡是違犯法律的行為,也都是違反道德的行為。而違反道德的行為,則不一定同時違犯法律。2.道德和法律相互聯系、相互補充(1)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只講道德不講法律,道德就沒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約束力。實行依法治國,通過對違法行為的制裁,使正義得到伸張、正氣得到弘揚,有利于營造良好的道德風尚,提高全體公民的道德素質。(2)道德是法律的基礎只講法律不講道德,法律就會失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眾的誠服,導致野蠻粗暴的管理。加強道德建設,人們道德水平提高了,不但自己會自覺守法,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態度維護法律的尊嚴,勇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從而才能真正地實行依法治國。(二)法治和德治是相輔相成的1.表現法治和德治相互聯系、相 ( http: / / www.21cnjy.com )互促進。法治以其權威性和強制性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和道德覺悟。2.啟示(1)對國家的啟示:必須把法治和德治結合起來。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另一方面要堅持不懈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2)對青少年的啟示:青少年既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地守法、護法,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質和道德水平,做一個好公民。十、法律名稱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科學技術進步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礦產資源法、森林法、草原法、節約能源法;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