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四年級上冊13.降水量濟南市歷城區興元小學 王學美濟南市歷城區小學科學教學支持資源四年級上冊13.降水量任務一:認識降水現象,知道降水量。任務二:自制雨量器并學會測量和記錄降水量。任務三:了解降水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學習任務快樂學習開始咯!思考:你會怎么描述這次下雨過程呢?下雨是一種降水現象,下雪、下冰雹屬于降水現象嗎?我們怎么知道降水的多少呢?下雨了第13課 降水量活動一、降水現象?雪雨冰雹降水是指從大氣中落到地面的液態或固態的水,主要有雨、雪、雹等。雨量器降水的測量工具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活動二、自制雨量器 測量降水量雨量器認識降水的測量工具---降水量的單位:毫米(mm)制作雨量器注意:使用小刀、剪刀時要注意安全!動手做起來簡易雨量器制作步驟1.制作刻度條。2.將漏斗粘貼在直筒杯上方的邊緣上,注意粘貼牢固。3.在杯子外壁貼上刻度條,從底部貼起,零刻度與容器內部的底面對齊,不要出現褶皺,不要傾斜。4、把小組的名字粘貼在杯子的背面。思考我們制作的雨量器口徑大小不同,這對測量降水量有影響?測量降水量與使用的雨量器的粗細、大小沒有關系,看的是雨水在雨量器中的高度。科學小實驗模擬降水 測量降水量1、實驗材料:自制雨量器、噴壺、水槽、抹布等。2、實驗步驟:(1)把雨量器放入水槽中;(2)噴壺里裝滿水,然后對著雨量器噴水1-2分鐘;(3)每組測量3次;(4)讀出雨量器上的水位數據并記錄在本子上。3、實驗結果:4、實驗整理:倒掉水,把桌子擦干凈。測量次數 第一次測量結果 第二次測量結果 第三次測量結果降水量毫米(mm)測量降水量時注意事項模擬降水 測量降水量降水量等級表等級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24小時的降水量 小于10毫米 10-25毫米 25-50毫米 50-100毫米 100-200毫米 大于200毫米氣象學家根據降水量的多少,來區分下雨的等級。下雨了如果今天(24小時)的降水量是20毫米,降水等級應該是?中雨猜猜看歸納:降水量是在一定時間內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經蒸發、滲漏、流失的情況下所積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測量工具---雨量器降水量等級劃分活動三、降水與我們舉例降水說明對我們的影響渴了淹了出行滑坡標準: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標準: 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標準: 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工作; 2.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3.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采取必要的排澇措施。板書設計:降水現象:雨、雪、冰雹等降水量:測量工具---雨量器單位---毫米(mm)3.降水影響生產生活拓展活動用自制雨量器測量最近一周/月的降水量測量降水量、記錄降水量星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雨量(毫米)等級1.雨量器應安置在相對開闊、不受障礙物影響的地方,并保持水平。2.先向雨量器中倒入一些水到達"0"刻度。3.準確記錄降水開始和結束的時間。4.降水結束后,及時讀出并記錄降水量。溫馨提示完成活動手冊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