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分散系及其分類DISPERSION SYSTEM AND ITS CLASSIFICATION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溫故知新溶液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溶質:被溶解的物質。例如:醫用酒精、濃硫酸、空氣、鹽水溫故知新乳濁液不溶于水的且由許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例如:振蕩水和植物油得到乳狀渾濁液體水+植物油溫故知新懸濁液液體里懸濁著很多不溶于水的固體小顆粒,使液體呈現渾濁狀態。即固體小顆粒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三者共同點:由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混合物。例如:泥漿水分散系1、定義化學上把一種(或多種)物質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2、組成分散系分散質: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少)分散劑:另一種物質即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質(多)溶液溶質:被溶解的物質。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分散質分散劑分散系3、分類a.依據:分散劑和分散質的狀態氣氣分散質分散劑液液固固分散系分散劑 分散質 實 例液 氣 肥皂水泡沫、滅火泡沫、汽水、自來水液 白酒、醋、煤油在水中形成乳濁液,牛奶,豆漿,石油固 食鹽水、糖水、硫酸銅溶液固 氣 饅頭、面包、木炭、磚塊、泡沫塑料、冰箱吸味劑液 濕磚塊、珍珠、受潮的固體物品、干燥劑吸潮、含水的棉花或海棉固 合金、有色玻璃、有色的塑料制品、藍綠寶石、煙水晶氣 氣 空氣、爆鳴氣,排氣法收集的氣體液 云、霧固 煙、塵常見的分散系b.依據:分散質粒子大小1nm100nm溶液膠體濁液膠體1、定義分散質微粒的直徑在1-100nm的分散系2、分類依據:分散劑的狀態膠體液溶膠:分散劑是液體氣溶膠:分散劑是氣體固溶膠:分散劑是固體膠體常見的膠體——液溶膠牛奶豆漿膠體常見的膠體——氣溶膠霧煙白云膠體常見的膠體——固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膠體的制備實驗1-1:Fe(OH)3膠體的制備FeCI3 + 3H2O Fe(OH)3(膠體)+ 3HCI方法:向40mL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實驗1-2:用激光筆照射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觀察實驗現象。膠體的制備注意事項2、用飽和氯化鐵溶液,濃度太小,不易形成膠體3、溶液呈紅褐色時停止加熱,加熱過度易形成沉淀1、用蒸餾水,不可用自來水,自來水中的離子會使膠體沉淀4、不能攪拌,易使膠體粒子相互碰撞形成沉淀膠體的性質1、丁達爾效應——特性定義:光束通過膠體時,在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看到一條明亮的“通路”。原因:由于膠體粒子(分散質微粒)對光線散射(光波偏離原來方向而分散傳播)形成的。當丁達爾效應出現的時候,光就有了形狀區分膠體與溶液的一種常用物理方法膠體的性質2、介穩性膠體屬于介穩體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① 膠體粒子由于吸附而帶電,同種膠體粒子帶相同電荷原因:② 布朗運動(微粒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聚沉:膠體粒子聚集形成較大的顆粒從分散劑中析出的過程膠體的聚沉加入電解質溶液加入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粒子過度加熱或劇烈攪拌膠體聚沉的應用(1)鹽鹵點豆腐(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膠體聚沉的應用(3)FeCl3溶液可用于止血(4)墨水混用容易堵塞膠體的性質3、吸附性膠粒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故其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明礬(KAl(SO4)2 · 12H2O膠體的性質4、滲析利用膠體粒子直徑>半透膜孔徑>離子和小分子粒徑,是提純膠體的方法。血液滲析總結分散系 溶液 濁液 膠體分散質微粒大小外觀穩定性能否透過濾紙(d=100nm)能否透過半透膜(d=1nm)<1nm均一、透明、穩定能能>100nm不均一、不穩定不能不能1~100nm均一、透明、較穩定能不能隨堂練習生成紅褐色沉淀,繼續滴加沉淀溶解思考1:如果向氫氧化鐵膠體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可能出現什么情況?能產生丁達爾現象的是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的是膠體思考2: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無色透明的膠體與食鹽溶液?小試牛刀1、膠體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濁液〕的本質區別是( )AA分散質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種穩定的體系C會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D粒子有沒有帶電荷小試牛刀2.下列物質中,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的分散系是( )BCD②⑧AB① 煙霧 ② 溴水 ③ 蒸餾水 ④ 沸水中加幾滴FeCl3飽和溶液⑤ 淀粉溶液 ⑥ 有色玻璃 ⑦ 雞蛋清溶液 ⑧ 乙醇水溶液②⑧②③⑤⑥⑦②③⑧⑤④⑥⑦謝謝觀看人教版(2019)必修一第一章第一節版權聲明課件版權歸屬“一起課件”,僅可自用,不可傳播,不得用作商業性使用,不得上傳至百度文庫、等盈利網站,任何侵權行為將被視為版權侵害,侵害者將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分散系及其分類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分散系分類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舉例說明膠體的典型特征,并學會區分溶液和膠體,培養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化學素養。2.通過對氫氧化鐵膠體性質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微觀粒子尺度和宏觀性質相結合的角度解釋相關自然現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分散系的概念和分類難點:膠體的概念和性質理解三、教學過程環節一、復習回顧[導入]上節課學習了對純凈物的分類,今天就來了解如何對混合物進行分類。首先,一起回顧初中學過的溶液、乳濁液和懸濁液。思考:這三種混合物之間有什么共同之處?[學生1]溶液是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且溶液分為溶質和溶劑。[老師]掌握得很好!常見的溶液有:醫用酒精、濃硫酸、空氣、鹽水等等。[學生2]乳濁液是不溶于水的小液滴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最常見的有油水混合物。[學生3]懸濁液是固體小顆粒分散到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液體會呈現渾濁狀態。[總結]三者共同點都是由一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混合物。環節二、分散系的學習[講解]化學上把一種(或多種)物質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提問]結合溶液的組成,思考分散系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生]分散劑和分散質。[講解]分散質是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質(少的部分)。分散劑是另一種物質即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質(多的部分)。[提問]依據分散劑和分散質的狀態,可以將分散系分為哪幾種呢?[學生]9種[圖片展示]不同狀態分散劑和分散系對應的實例。[講解]根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大小對分散系進行分類。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nm的是溶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nm的是乳濁液或者懸濁液,而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為1-100nm的分散系是膠體。環節三、膠體的學習[講解]膠體是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0nm的分散系。[提問]依據分散劑的狀態,可以將膠體分為哪幾種呢?[學生]3種[講解]膠體的種類很多,按照分散劑的不同,可分為液溶膠、氣溶膠和固溶膠。分散劑是液體的,叫做液溶膠,常見的有牛奶豆漿;分散劑是氣體的,叫做氣溶膠,常見的有霧、煙、白云;分散劑是固體的,叫做固溶膠,常見的有煙水晶和有色玻璃。環節四、膠體的制備及其性質的學習[演示實驗]向40mL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至液體呈紅褐色,停止加熱。[講解]在制備過程中有以下注意事項:用蒸餾水,不可用自來水,自來水中的離子會使膠體沉淀。用飽和氯化鐵溶液,濃度太小,不易形成膠體。溶液呈紅褐色時停止加熱,加熱過度易形成沉淀。不能攪拌,易使膠體粒子相互碰撞形成沉淀[思考]制備完成以后,用激光筆照射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鐵膠體,觀察實驗現象。[學生]光束不能通過硫酸銅溶液;在氫氧化鐵膠體中看到一條明亮的“通路”。[老師]這條光亮的“通路”是膠體粒子對光線散射形成的,叫做丁達爾效應。它可以被用來區分膠體和溶液。這也是膠體的特性。[講解]膠體的第二個性質是介穩性。指膠體介于穩定和不穩定之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處于介穩性的原因是膠體粒子由于吸附而帶電,使得同種膠體粒子帶相同電荷,且膠體粒子會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當膠體粒子處在一些條件下,不能穩定存在時的狀態稱為膠體的聚沉。聚沉就是膠體粒子聚集形成較大的顆粒從分散劑中析出的過程。下列是會出現膠體聚沉現象的條件:加入電解質溶液(里面有帶電荷的陰陽離子);加入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粒子;過度加熱或劇烈攪拌。[老師]下列是膠體聚沉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1)鹽鹵點豆腐;(2)河口三角洲的形成;(3)FeCl3溶液可用于止血;(4)墨水混用容易堵塞;[講解]膠體的第三個性質是吸附性。因為膠體粒子具有很大的表面積,故其具有很強的吸附性。比如:明礬可用來凈水,就是在水中生成的氫氧化鋁膠體具有吸附作用。[講解]膠體的第四個性質是滲析。利用膠體粒子直徑大于半透膜孔徑,半透膜孔徑大于離子和小分子粒子直徑,這也是提純膠體的方法。生活中血液滲析利用的就是這一原理。[總結]總結溶液、膠體、濁液之間的異同點。[隨堂練習]思考1:如果向氫氧化鐵膠體中逐滴滴加稀硫酸溶液,可能出現什么情況?回答:生成紅褐色沉淀,繼續滴加沉淀溶解。思考2: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無色透明的膠體與食鹽溶液?回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的是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的是膠體。[習題]1、膠體和其他分散系〔溶液、濁液〕的本質區別是( A )分散質粒子的大小 B.是不是一種穩定的體系C.會不會產生丁達爾效應 D.粒子有沒有帶電荷2.下列物質中,不能產生丁達爾現象的分散系是( B )① 煙霧 ② 溴水 ③ 蒸餾水 ④ 沸水中加幾滴FeCl3飽和溶液⑤ 淀粉溶液 ⑥ 有色玻璃 ⑦ 雞蛋清溶液 ⑧ 乙醇水溶液A.②⑧B.②③⑧C.②③⑤⑥⑦D.⑤④⑥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2 分散系及其分類 課件.pptx 1.1.2-分散系及其分類-教學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