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十單元:常見的酸、堿、鹽課題3 常見的鹽第2課時 復分解反應新課導入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都學過哪些化學反應的類型呢?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這些反應類型都屬于化學基本反應類型,今天還要學習一種化學基本反應類型。學習目標1.知道復分解反應的概念、特點及發生的條件;2.了解酸、堿、鹽的溶解性;3.掌握并歸納鹽的化學性質。知識全解1.復分解反應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記錄并分析實驗現象。現象分析化學方程式Na2CO3 + Ca(OH)2 CaCO3↓+ 2NaOH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H2CO3知識全解1.復分解反應分析下列幾個反應,你能發現什么?澄清石灰水變渾濁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CaCO3 + 2HCl === CaCl2 +H2O+CO2↑Na2CO3 + 2HCl === 2NaCl +H2O+CO2↑NaHCO3 + HCl === NaCl +H2O+CO2↑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知識全解(1)概念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作復分解反應。++AB + CD → CB + AD(2)特點雙交換,價不變知識全解(3)發生的條件【思考】 什么條件下復分解反應才能發生呢?向兩支分別盛有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實驗內容 現象 化學方程式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BaCl2溶液有少量藍色絮狀沉淀生成有白色絮狀沉淀生成CuSO4 + 2NaOH==Cu(OH)2↓+Na2SO4CuSO4 + BaCl2==BaSO4↓+ CuCl2知識全解【討論】①上述兩個反應是否屬于復分解反應?觀察到的現象有什么共同之處?②碳酸鈉、碳酸鈣等含碳酸根離子的鹽與稀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時,可觀察到的共同現象是什么?③前面學過的酸堿中和反應是否也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的生成物中,相同的生成物是什么?屬于,有沉淀生成屬于,有氣體生成屬于,有水生成知識全解反應物 反應物的溶解性 相互交換成分條件堿+鹽 二者都可溶 至少具備下列三個條件中的一個:(1)有沉淀生成(2)有氣體生成(3)有水生成鹽+鹽 二者都可溶 鹽+酸 鹽可溶或難溶,酸必須可溶 酸+堿 一種可溶即可 【結論】知識全解2.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20℃)OH- NO3- Cl- SO42- CO32-H+ — 溶、揮 溶、揮 溶 溶、揮NH4+ 溶、揮 溶 溶 溶 溶K+ 溶 溶 溶 溶 溶Na+ 溶 溶 溶 溶 溶Ba2+ 溶 溶 溶 不 不Ca2+ 微 溶 溶 微 不Mg2+ 不 溶 溶 溶 微知識全解OH- NO3- Cl- SO42- CO32-Al3+ 不 溶 溶 溶 —Zn2+ 不 溶 溶 溶 不Fe2+ 不 溶 溶 溶 不Fe3+ 不 溶 溶 溶 —Cu2+ 不 溶 溶 溶 —Ag+ — 溶 不 微 不Al3+ 不 溶 溶 溶 —知識全解【部分酸、堿、鹽的溶解性口訣】酸類易溶除硅酸;堿溶鉀鈉鋇鈣氨;鉀鈉銨鹽硝酸鹽,都能溶在水中間;鹽酸鹽中除去銀;硫酸鹽中鋇不溶;碳酸(鹽)只溶鉀鈉銨。知識全解3.鹽的化學性質(1)鹽 + 金屬 → 新鹽 + 新金屬Fe + CuSO4 Cu + FeSO4Cu + 2AgNO3 2Ag + Cu(NO3)2金屬鹽新鹽新金屬置換反應注意:金屬——強(鉀鈣鈉除外)置弱;鹽——可溶。知識全解(2)鹽 + 酸 → 新鹽 + 新酸鹽酸新酸新鹽復分解反應注意:鹽可溶或難溶,酸必須可溶;反應必須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知識全解(3)鹽 + 堿 → 新鹽 + 新堿堿鹽新鹽新堿復分解反應注意:反應物均可溶于水;反應必須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2NaOH + CuSO4 Cu(OH)2↓ + Na2SO4知識全解(4)鹽1 + 鹽2 → 新鹽1 + 新鹽2鹽1鹽2新鹽2新鹽1復分解反應注意:反應物均可溶于水;反應必須有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BaCl2 + CuSO4 BaSO4↓ + CuCl2課堂小結與某些金屬反應與酸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概念特點發生的條件鹽的化學性質與某些堿反應酸、堿、鹽的溶解性與某些鹽反應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復分解反應的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A.反應物中一定有堿B.生成物一定有水或沉淀或氣體C.反應物都必須溶于水D.反應過程中都有明顯現象B課堂練習解析:A.反應物不一定有堿,如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A錯誤;B.復分解反應的生成物一定有水或沉淀或氣體,B正確;C.反應物不一定都溶于水,如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C錯誤;D.復分解反應不一定有明顯現象,如氫氧化鈉和稀鹽酸的反應,D錯誤。課堂練習2.下列各組中的兩種物質,在溶液中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A.H2SO4與NaOH B.KNO3與NaClC.BaCO3與HCl D.NaOH與CuSO4B課堂練習解析:A.H2SO4與NaOH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鈉和水,能發生復分解反應;B.KNO3與NaCl互相交換成分,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C.BaCO3與HCl反應生成氯化鋇、水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復分解反應;D.NaOH與CuSO4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能發生復分解反應。課堂練習3.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鈣溶液與一定量的Na2CO3溶液混合后,過濾所得濾液仍顯紅色。濾液的溶質(酚酞除外)不可能是 ( )A.氫氧化鈣 B.氫氧化鈣、氫氧化鈉C.碳酸鈉、氫氧化鈉 D.氫氧化鈉A課堂練習解析: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若氫氧化鈣過量,則濾液中含有氫氧化鈣和氫氧化鈉,但不可能只含有氫氧化鈣,A錯誤,B正確;碳酸鈉過量時,濾液中含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C正確;若碳酸鈉與氫氧化鈣恰好完全反應,則溶質是氫氧化鈉,D正確。課堂練習4. 實驗室有一瓶無色透明的廢液。經同學們測定,其pH=2,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離子組合,推測合理的是( )A.Fe3+、Na+、Cl-、NO3- B.Na+、K+、Cl-、SO42-C.K+、Na+、Cl-、CO32- D.Ba2+、Ca2+、SO42-、CO32-B課堂練習解析:pH為2的溶液顯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含有Fe3+的溶液呈黃色,A不符合題意;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B符合題意;CO32-與H+能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兩者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題意;CO32-與H+能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a2+與SO42-、CO32-會結合生成沉淀,Ca2+與CO32-能結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題意。課堂練習5. 有A、B、C、D四種溶液,分別是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鋇溶液中的一種。小明為鑒別以上溶液,進行如下實驗:Ⅰ.觀察顏色,發現只有A呈藍色,其余為無色。Ⅱ.將A分別與B、C混合,觀察到:A+C 藍色沉淀,A+B 無明顯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A為 。 (2)鐵與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B與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現象為 。 硫酸銅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課堂練習解析:硫酸銅溶液顯藍色,銅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硫酸根離子和鋇離子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只有A呈藍色,其余為無色,所以A是硫酸銅溶液;A+C 藍色沉淀,所以C是氫氧化鈉溶液,A+B 無明顯現象,所以B是稀硫酸,D是氯化鋇溶液。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