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十單元:常見的酸、堿、鹽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3課時 中和反應新課導入夏天,被蚊蟲叮咬以后,有人會用肥皂水來消痛止癢。你能利用學過的知識解釋其中的化學原理嗎?新課導入酸堿金屬氧化物活潑金屬酸堿指示劑非金屬氧化物NaOHCa(OH)2HClH2SO4紫色石蕊溶液無色酚酞溶液Fe2O3CuOCO2SO2Fe、Mg、Al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酸和堿的中和反應,學會運用指示劑判斷反應的發生。2.能從微觀角度了解中和反應的原理,并會正確書寫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化學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知識全解知識點1 中和反應1.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實驗探究【實驗步驟與現象】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可向其中加入酸堿指示劑,借助指示劑顏色的變化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并確定反應的終點。知識全解【實驗分析與結論】氫氧化鈉溶液能使酚酞變紅,當溶液恰好變為無色時,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Cl + NaOH NaCl +H2O。知識全解1.若采用先向稀鹽酸中滴加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方法來證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是否可行?2.若實驗前忘記加酚酞溶液,實驗過程中加入酚酞溶液,發現溶液未變色,是否證明二者恰好完全反應?1.不可行,當觀察到溶液變為紅色時,氫氧化鈉已過量。2.不能證明,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均不變色,溶液未變色也可能是鹽酸過量。知識全解【反應后溶液酸堿性的判斷】二者是否恰好反應加酚酞溶液溶液變紅氫氧化鈉過量,溶液顯堿性溶液不變色加紫色石蕊(或活潑金屬等)溶液變紅(或有氣泡產生)溶液不變色(或無氣泡產生)鹽酸過量,溶液顯酸性恰好完全反應,溶液顯中性知識全解如H2、O2、CO、CH4等【反應微觀實質】NaOH + HCl NaCl +H2O實質:酸中的H+和堿中的OH-結合生成H2OH+ + OH- = H2O知識全解2.中和反應HCl + NaOH NaCl + H2O2HCl + Ca(OH)2 CaCl2 + 2H2O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酸堿鹽水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實質:H+ + OH- = H2O知識全解交流與討論1.中和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嗎?2.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不屬于1.不屬于。2.不一定。如CO2+2NaOH=Na2CO3+H2O,不是中和反應。知識全解知識點2 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日常生活中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的鹽酸用來幫助消化。當人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大量的胃酸,造成胃酸過多胃部不適,此時醫生常給患者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來中和過多的胃酸。3HCl +Al(OH)3 AlCl3 +3H2O知識全解當人被蚊蟲叮咬后,蚊蟲會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使叮咬處很快腫大而疼癢。如果涂一些稀的含堿性物質的溶液,就可以減少痛癢。如肥皂水、稀氨水等。知識全解食用皮蛋時常加入一些食醋就可以將其含有的堿性物質中和,從而使澀味除去,變得可口。知識全解2.工廠生產中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排放的污水。若工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硫酸進行中和。H2SO4 + Ca(OH )2 ==CaSO4 +2H2O知識全解3.農業生產中農業生產中可以利用中和反應來調節土壤的酸堿性,以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例如人們常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來改良,改良堿性土壤時可加入酸性物質。在酸性土壤中撒熟石灰知識全解利用中和反應的原理,氫氧化也是一種堿,也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嗎?不可以 ,氫氧化鈉腐蝕性太強特別提醒應用中和反應時,酸、堿的選取通常要考慮對環境是否有污染、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危害以及價格是否合理等。課堂小結中和反應宏觀實驗驗證:無明顯現象借助酸堿指示劑微觀反應實質:H+ + OH- = H2O酸+堿→鹽+水應用①日常生活中的應用②處理工廠廢水③改良土壤酸堿性等課堂練習1.下列實際應用中,沒有涉及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治療胃酸過多B.蚊蟲叮咬處涂上肥皂水、稀氨水,可減輕痛癢C.用生石灰作干燥劑D.用熟石灰處理含硫酸的廢水C課堂練習解析:氫氧化鋁和鹽酸的反應,屬于中和反應;蚊蟲叮咬處涂上肥皂水、稀氨水,可減輕痛癢,該過程涉及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屬于中和反應;生石灰作干燥劑涉及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合反應;熟石灰處理含硫酸的廢水涉及酸和堿生成鹽和水,該反應屬于中和反應。課堂練習2.為了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小文同學做了如圖四個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BA.溶液仍為無色 B.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 C.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D.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課堂練習解析:A項,氫氧化鈉溶液能使酚酞變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仍為無色,可證明氫氧化鈉和HCl發生中和反應;B項,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無法說明反應物消失,也無法證明有新物質生成;C項,滴入稀鹽酸,紅色溶液變為無色,可證明氫氧化鈉和HCl發生中和反應;D項,向燒杯中倒入稀鹽酸,紅色溶液變為無色,可證明氫氧化鈉和HCl發生了中和反應。課堂練習3.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過量。水的質量、氫氧化鈉質量、硫酸鈉質量隨稀硫酸質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C課堂練習A.丙代表硫酸鈉的質量B.加入m克稀硫酸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C.a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種類為三種D.b點對應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課堂練習解析:氫氧化鈉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硫酸鈉的質量應該從零開始逐漸增大,至氫氧化鈉反應完全后不變,所以丙代表硫酸鈉的質量;加入m克稀硫酸時,甲對應的物質的質量減小到零,則甲代表氫氧化鈉的質量,此時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a點對應的溶液中氫氧化鈉還沒有完全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氫氧化鈉、硫酸鈉,共兩種;b點對應的溶液中硫酸過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課堂練習4.某化學興趣小組三位同學在學習了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分別結合自己在實驗室中所做的實驗,從不同方面對其進行圖像描述。圖A是實際操作圖,圖B是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圖,圖C是微觀粒子結合過程的示意圖。課堂練習根據以上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圖A、圖B可知,該實驗是將 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 (2)圖B中b點溶液中溶質是 。 (3)向pH=7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寫出圖C中方框內乙粒子的符號: 。硫酸NaOH、Na2SO4課堂練習解析:(1)由圖B可知,pH開始時大于7,逐漸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地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鈉溶液中。(2)b點溶液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氫氧化鈉有剩余,圖B中b點溶液中溶質是NaOH、Na2SO4。課堂練習解析:(3)pH=7時的溶液是硫酸鈉溶液,向pH=7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硫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4)中和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據圖C分析可知,甲是鈉離子,乙是硫酸根離子。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