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化學 九年級 上冊課題 1 燃料的燃燒(第一課時)第七單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火既是人類的朋友,也是人類的敵人,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燃料的燃燒。燒烤鉆木取火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火災火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課堂導入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一、燃燒的條件特點:發光、放熱、劇烈的氧化反應發光、放熱的現象不一定是燃燒,如燈泡通電發光、放熱是物理變化1、燃燒的定義新知探究下列物質都能燃燒嗎?紙張木材水煤塊玻璃石灰石酒精紅磷新知探究交流討論: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呢?——可燃物2、燃燒的條件燃燒條件的探究除了可燃物,燃燒還需要哪些條件呢?白磷:燃燒所需最低溫度40℃紅磷:燃燒所需最低溫度240℃實驗驗證注意:紅磷和白磷都具有可燃性,燃燒都產生白煙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會危害人體健康,實驗應在通風櫥或抽風設備下進行。實驗原理:運用控制變量法,通過比較銅片上的白磷、紅磷和熱水中的白磷產生的不同現象,分析歸納得出燃燒的條件。新知探究燃燒不燃燒不燃燒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對比說明燃燒需要氧氣討論:如何使銅片上的紅磷燃燒起來呢?如何使熱水中的白磷也燃燒呢?新知探究實驗結論:可燃物燃燒需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最低溫度且必須與氧氣(或空氣)接觸。熱水中的白磷燃燒控制溫度、氧氣等因素不變控制溫度、可燃物等因素不變在科學探究中,如果問題涉及多個因素(變量),可以只研究因變量與一個自變量的關系,控制其他的量不變。運用控制變量的方法,可將多變量問題變成多個單變量問題分別研究,最后再綜合解決問題。可燃物不同有氧無氧新知探究方法引導——控制變量要燃燒,三個條件同時具備,缺一不可燒烤時,為什么要先用木柴、木屑引火?通常狀況下一些常見物質的著火點700-750320-370250-33024040著火點/℃無煙煤木炭木材紅磷白磷物質注意: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可燃物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叫做該物質的著火點。3、燃燒的三個條件新知探究該裝置有什么不足之處嗎?要如何改進呢?設計實驗裝置時,要盡量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實驗反思白磷紅磷銅片80℃熱水玻璃板冷水空氣白磷80℃熱水空氣對 比新知探究 嘗試解釋以下生活中的現象: 1.火上澆油 油是常見的可燃物,燃燒時會放出熱量,向火中澆油會使燃燒更劇烈。學以致用 2.室內起火時,不能打開門窗。 室內可燃物燃燒會消耗大量的氧氣,打開門窗會補充氧氣,使火越燒越旺。學以致用 嘗試解釋以下生活中的現象: 3.“紙火鍋”是用紙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加熱時紙不會燃燒。 紙中盛放湯料等物質,水蒸發時能吸收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紙表面溫度無法達到紙的著火點。課堂小結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生成物+能量研究因素 (因變量) 控制因素 (控制變量) 氧氣 可燃物 溫度溫度 可燃物 氧氣控制變量探究/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滿足的條件(氧氣、一定溫度)設置實驗裝置及操作選擇可燃物 控制是否有氧 氣(空氣) 控制溫度 其他查閱可燃物著火點 有氧氣/ 隔絕氧氣 溫度低于/高于著火點 加熱時間相同、可燃物加熱距離相同等隨堂練習1.關于燃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凡是發光、放熱的變化都可以叫作燃燒B.氧化反應都伴隨著燃燒現象C.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D.呼吸作用是燃燒現象C2.木柴燃燒時,把木柴架空一些,目的是( )A.使熱量散失B.使木柴著火點降低C.使木柴與氧氣充分接觸D.使木柴變成易燃物C(1)罩上燒杯的作用是(2)能說明燃燒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的實驗現象是。(3)熱水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白煙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提供熱量,使銅片上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使水中的白磷與空氣隔絕。3.李老師在《燃燒的條件》教學中,改進了教材中的實驗,如圖,在銅片上罩上燒杯,請回答:隨堂練習學有所成 展翅飛翔主講老師:茜茜老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