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 1 碳單質的多樣性(第2課時)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1.了解碳單質的化學性質及應用,深化對“性質決定用途”的認識。(化學觀念、科學思維)2.通過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培養觀察現象、獲取證據、分析推理和評價反思等能力。(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思維)3.通過收集和查詢碳單質的信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科學態度與責任)教學目標清明上河圖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王羲之的《蘭亭序》(墨是用炭黑制成的)沿用至今:碳素墨水明唐寅落霞孤鶩圖明清時代祖先的古畫【提問】我國古代書畫作品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不變色,說明碳單質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單質碳與氧氣反應任務一:常溫下碳單質的穩定性【微觀分析】如圖為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試著從碳原子結構的角度分析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不活潑的原因。碳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4,既不容易得到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所以常溫下碳的化性比較穩定。所以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古字畫能長久保存而不變色。任務一:常溫下碳單質的穩定性需長期保存的檔案資料一般用碳素墨水書寫;木質電線桿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燒焦;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都說明了碳常溫下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鐵路枕木被炭化木頭線桿被埋入地下的部分被燒焦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穩定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檔案、重要文件的簽寫使用碳素墨水《天工開物》中記載關于煤炭:“以木炭少許引燃,嫫熾嫫熾:猛烈燃燒達晝夜”發生了什么化學反應?如果溫度升高,碳的活潑性又如何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煤炭的國家,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提問】這些資料中碳單質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體現了碳單質的哪些化學性質?第 六 單 元 課 題 1 金剛石 石墨 C60燃燒:(放熱) 化學方程式 結論 啟示充分燃燒不充分燃燒 冬天用煤取暖一定要注意通風,防止中毒。(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中毒)C + O2 CO2(O2充足)點燃2C + O2 2CO(O2不充足)點燃性質:可燃性用途:作燃料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單質(碳、金剛石、石墨、石墨烯、C60 、碳納米管等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都具有可燃性)C60 + 60O2 = 60CO2任務二:碳單質與氧氣的反應——可燃性點燃反應物相同時,反應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2.發生裝置:猜想生成物及檢驗方法:反應物狀態:反應條件:固體Cu:CO2:高溫黑色固體任務三:探究木炭與氧化銅反應1.藥品:CuO、C看顏色(紅色固體)澄清的石灰水網罩思考:1.試管為什么要略向下傾斜?2.火焰上罩網罩的作用是什么?3.實驗結束時,為什么要先從石灰水中取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精燈?4.反應的現象,化學方程式?與加熱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制取O2相同的發生裝置【反應裝置】固體由黑色變成紅色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2CuO +C 2Cu + CO2 高溫【現象】【反應方程式】任務三:探究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網罩或酒精噴燈:集中火焰,提高溫度實驗分析:1.試管口為什么略向下傾斜2.為什么酒精燈加網罩?3.實驗結束時,為什么先撤出導氣管,然后再熄滅酒精燈?4.為什么待試管冷卻后再把試管內的粉末倒在紙上觀察現象?2Cu + O2 = 2CuO△集中火焰,提高溫度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使試管炸裂防止生成的銅被氧化成氧化銅。任務三:探究木炭與氧化銅反應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任務三:探究木炭與氧化銅反應實驗分析:5.剛開始試管中出現氣泡,為什么石灰水不變渾濁6.木炭研細、研磨,與CuO粉末混合均勻, 目的是?剛開始的排出是試管中的空氣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充分反應C + 2CuO 2Cu + CO2↑高溫氧化銅失去氧變為銅單質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任務四:還原反應及其應用氧化反應:物質得到氧的反應CuO發生還原反應,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C發生氧化反應,具有還原性,作還原劑,用途:冶煉金屬碳得到氧變為了二氧化碳高溫任務四:還原反應及其應用對于煉鐵,《天工開物》中記載:“凡爐中熾鐵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請分析氧化鐵如何轉化為鐵?3C + 2Fe2O3 === 3CO2↑ + 4Fe應用1:碳的還原性可用于冶金工業。如,利用焦炭可以把鐵從它的氧化物礦石里還原出來。C + CO2 2CO高溫應用2:在高溫條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轉變成一氧化碳。請寫出木炭還原四氧化三鐵的化學方程式。任務四:還原反應及其應用高溫Fe3O4+2C 3Fe+2CO2↑課課堂小結碳單質化學性質穩定性:碳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可燃性還原性:C + O2 CO2點燃點燃2C + O2 2COC + 2CuO2Cu + CO2高溫↑1.常溫下,碳單質化學性質不活潑。下列用途沒有利用這一性質的是( )A.用墨汁繪畫寫字 B .用碳素筆書寫檔案材料C .鐵路枕木表面燒焦碳化 D .用作燃料D2.如圖是木炭與氧化銅反應的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實驗需要較高溫度B.木炭發生了還原反應C.實驗前應把木炭粉充分烘干D.該實驗中的木炭粉可以換成活性炭B課課堂訓練3.興趣小組同學將80g氧化銅和8.4g的炭粉在隔絕空氣的密閉裝置中持續加強熱,通過傳感器測得裝置內CO2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點炭粉一定完全反應B.t2時,裝置中氣體只有CO2C.t2時,裝置中木炭的質量為2.4gD.裝置中CO2的質量減少的原因是高溫下炭粉與二氧化碳反應D課課堂訓練4.若8g氧化銅被木炭還原,試計算能生成銅的質量是多少。解:設8g氧化銅被木炭還原,能生成銅的質量為x。C+ 2CuO = 2Cu + CO2↑160 1288g X160 8g128 X8gx128160= 6.4g答: 8g氧化銅被木炭還原,能生成銅的質量為6.4g。x==高溫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