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匯總準備單元 倒立的小丑1.提出問題和作出假設時,可以嘗試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原因等角度進行思考。2.提出的科學問題最好能通過實驗進行驗證。3.我們的猜想和假設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面對有說服力的證據,要勇于調整自己的觀點。4.提出的假設要有依據。問答題:探究科學問題的步驟有:1.提出問題2.猜想假設3.做實驗4.得出結論。第一單元 小小氣象員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2.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科學儀器。3.用氣溫計測量氣溫時,一般選擇沒有陽光直射、通風的地方。4.人體感官對物體的大小、輕重和冷熱的感覺常常不準確,需要科學儀器來幫助進行測量。氣溫計圖片:5.觀察氣溫計時要輕拿輕放。6.讀數時,眼睛要平視液面。7.如果發現氣溫計破裂,要立刻向老師報告。8.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通常用八個方向來表示風向。9.北風是從北向南吹的風,東南風是從東南向西北吹的風。10.風向標是測定風向的科學儀器。11.風向標箭頭的指向就是當前的風向。12.可以借助指南針確認方向。13.測定風向時,要用一段時間內出現最多的風向作為觀測結果。14.風力是指風吹到物體上所表現出的力量的大小。15.我們一般根據風速的大小把風力分為18個等級,最小是0級,最大為17級。16.氣象臺用風力計來測量風力的大小。 17.生活中,我們通常通過觀察戶外物體的狀態來估測風力的大小。 18.云塊占全部天空面積的多少叫云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天空中的云量來描述天氣。19.降雨量是指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沒有蒸發、滲透、流失而積聚的深度。20.降雨量通常以毫米為單位,根據24小時的總降雨量可以分為6個等級。小雨0-10、中雨10-25、大雨25-50、暴雨50-100、大暴雨100-250、特大暴雨250以上。21.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22.某地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冰雹等統統融化為水的量,稱為該地一年的總降水量。23.若把天氣分為10等份,則晴天(涂2塊)少云(涂4塊)多云(涂8塊)陰天(涂9塊)。24.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25.氣候是一個地區多年的天氣特征。 26. 24小時總降水量為50-100毫米的降雨稱為“暴雨”。27.非洲撒哈拉沙漠的氣候特點是終年炎熱,干燥少雨。問答題:1.在制作簡易風力計時,量角器上的度數與風力是怎樣對應的?答:1.量角器上的30度對應的是微風, 2.量角器上的60度對應的是中風, 3.量角器上的90度對應的是大風。2.制作《氣象科普小報》時應注意些什么? 答:1.選擇一些同學們想要了解的知識,2.配一些圖片在上面,會更直觀,3.版面要生動活潑。 3.怎么才能成為一名小小氣象員?答:1.要學會測量氣溫,2.會辨認風向,3.會判斷風力大小,4.會描述云量和雨量等。第二單元 動物的特征1.小鴿子是從鴿子蛋中孵化出來的,鴿媽媽產生的卵,要經過大約17天孵化,鴿寶寶就會破殼而出。2.雞和貓頭鷹都是先產卵,再孵化。小貓和小狗都是在母體內發育到一定階段后才生出來。3.像貓、狗這樣在母體內發育到一定階段后才出生的動物叫胎生動物。像雞、貓頭鷹這樣由脫離母體的卵孵化出來的動物叫卵生動物。4.像鴿子、燕子這樣身體覆蓋羽毛、長有翅膀、用喙取食、卵生的動物叫作鳥類。5.我們常見的動物分為鳥類、哺乳類、魚類、昆蟲類。6.哺乳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主要包括頭、頸、軀干、四肢等部分,身體表面有毛,體溫恒定,用肺呼吸,一般胎生、哺乳。7.魚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表面大多有鱗,用鰓呼吸,靠鰭運動,終生生活在水中,一般通過產卵繁殖后代。8.昆蟲類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對足,一般卵生。9.動物的一生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成熟——衰亡的生命過程,成熟的動物能夠繁殖下一代。10.蝴蝶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11.人出生后經歷了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階段。12.人的一生經歷了出生——生長發育——成熟——衰亡的生命過程。13.地球上的動物不斷減少會導置物種滅絕,還會造成生態不平衡,甚至人類也無法生存。14.大熊貓被譽為們的國寶,白鰭(qí)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15.我們通過建立保護區、人工繁殖等方式來保護珍稀動物。第三單元 溶解的秘密1.高錳酸鉀具有腐(fǔ)蝕(shí)性,要用藥匙取放。高錳酸鉀溶液也不能直接接觸。2.高錳酸鉀溶解在水中,液體顏色會變成紫色。3.被溶解的物質最終都均勻地分布到水中.有的物質溶解得快,有的溶解得慢。4.猜想假設要以我們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知識為依據。5.制訂攪拌是否能加快白糖溶解速度的實驗時,在兩杯子里同時放同樣多的水和白糖,只有一個因素不同:一杯攪拌,一杯不攪拌。實驗證明,攪掉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6.制訂水溫能否加快溶解速度的實驗時,除了水溫外,其他條件都要相同且保持不變。實驗證明,升高水的溫度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7.嘗試運用多種材料、多種思路、多種方法進行探究,我們將體會到創新的樂趣。8.制訂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中,要把10克食鹽分成若干包,每次放一包,最后沒有溶解完的那一包不算在內。9.物質在100毫升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的物質在100毫升水中能溶解的量也是不一樣的。10.在20°C時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鹽、204克白糖、74克味精、9.6克小蘇打。11.在設計對比實驗時,要確定相同條件和不同條件,其中不同條件只有一個,其他條件盡量保證相同,這樣實驗才公平。12.在影響白糖溶解快慢的各種因素中,熱水對白糖溶解快慢的影響比正常攪拌對白糖溶解快慢的影響大得多。13.通過攪拌、升高水的溫度、把方糖研磨成更小顆粒的方法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14.可以溶解在水中的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快慢與液體是否被攪拌、水的溫度及顆粒大小有關。第四單元 流動的空氣1.套在瓶子里的氣球,只能吹大一點點,是因為瓶子里的空氣占據。2.在杯子底部緊塞一團紙,然后將杯子垂直倒扣著壓入水底,杯子里的紙團不會濕,是因為杯子里的空氣占據著空間,使水流不到杯子中。3.空氣占據著一定的空間,并且充滿各處。4.廚房里的排風口要設在高處是因為熱空氣向上跑,裝在高處方便熱空氣排出去。5.使用蠟燭時要注意安全,防止燒傷自己或他人。6.“放飛塑料袋”實驗可以在老師的協助下進行,并且注意不要讓電吹風的高溫部分靠近手和塑料袋。7.從“轉動的紙蛇”和“放飛塑料袋”的實驗中發現,熱空氣會上升。8.暖氣片旁邊的空氣受熱上升之后,留下的空間被冷空氣古據了。9.為了控制爐子里煤炭燃燒的火力,認們在爐子的下方安裝了一個風門,門開得大一些,流進爐子里的冷空氣就多一些.爐子里的火也就會旺一些。10.室外大樹的搖擺、施子的伸展、春天楊樹飛絮,這些都是空氣流動的蹤跡。11.大白然里流動的空氣就是風,風的形成和空氣受熱會上升有關。12.大自然里的室氣會流動,主要和大白然中不同地方的空氣受熱不均有關。13.白天陸地上氣溫高,海洋上氣溫低,陸地上空氣受熱上升,海洋上的冷氣就會沿著海面水平流向陸地,這樣就形成了風。晚上陸地上的氣溫下降得快,比海洋上的氣溫低,陸地上的冷空氣就會水平流向海洋,也形成了風。14.拉風箱、吹風機、擠壓氣囊等可以制造出風。15.風對我們有好處也有壞處。在舉例說明風的好處和壞處時要以事實為依據。16.風能是無公害的能源之一,而且風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17.在缺燃料、交通不便的沿海島嶼、草原牧區、山區和高原地帶.非常適合利用風力發電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第五單元 奇妙的聲音1.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振動一旦停止,聲音立即消失。2.聲音的傳播需要通過一定物質,聲音可在氣體、液體和固體中向各個方向傳播。3.物體振動的快慢是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快,聲音越大(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慢,聲音越低(弱)。4.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5.高低和強弱變化混亂,聽起來嘈雜刺耳且不和諧的聲音,被稱為噪聲;噪聲會使人心情煩躁,甚至危害健康。6.聲音的強弱可以用分貝來表示。當音量超過60分貝時就會使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音量高到一定程度時甚至會損傷聽力,所以保護聽力的最后方法就是遠離噪聲和控制聲源。問答題:1.影響物體聲音高低的因素是什么?答:物體振動的快慢是影響聲音高低的因素;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快,聲音越大(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慢,聲音越低(弱)。2.影響物體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什么?答:影響聲音強弱變化的因素是物體振動的幅度,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物體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