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6.1.1 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1.通過探究從化學反應的角度掌握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通過實驗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理解并初步學會控制變量的思想和方法。火——點亮藍星的文明化學變化物質能量反應類型微粒反應條件質量燃燒的調控與利用反應現象一、探究燃燒的條件1.如圖Ⅰ所示,在 500 mL 燒杯中加入 300 mL 80℃左右的熱水,在水底放入一小塊白磷。然后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側放少量的紅磷,另一側放一小塊已用吸水紙吸過水的白磷,分別用倒置的小燒杯罩住,觀察現象。2.如圖Ⅱ所示,在燒杯中的白磷上方通入氧氣,觀察現象。實驗操作 實驗 現象 實驗推論實驗Ⅰ實驗Ⅱ銅片上的白磷①燃燒、紅磷③不燃燒水中的白磷②不燃燒對比①②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接觸到充足的氧氣對比①③可知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在燒杯中的白磷上方通入氧氣,白磷在水中燃燒可燃物燃燒需要接觸到充足的氧氣方法引導控制變量法科學實驗中,如果發現某個事物或問題有多個影響因素(即多個變量),常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把對多因素的研究分解成對多個單一因素的研究。即每次實驗只改變其中一個因素(稱為自變量),而控制其他因素始終保持不變,從而可知被改變的這個因素對該事物(稱為因變量)的影響,然后綜合分析所有實驗結果,得出最終結論。上述關于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如果用數字化儀器來進行,是否會有驚喜呢 以下是借助氧氣傳感器做的兩組實驗:1.用氧氣傳感器測量木條在密閉容器內燃燒至熄滅過程中,容器內氧氣含量的變化。發現當容器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降到11.7%時,木條燃燒停止了。觀察思考6-2燃燒條件的定量探究2.用蠟燭代替木條進行上述實驗,發現當容器內氧氣的體積分數降為 15.8% 時,蠟燭熄滅了。思考:上述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 對你有何啟示 【思考】:上述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對你有何啟示?燃燒條件之一:可燃物與 氧氣(或空氣)接觸充足的燃燒需要氧氣,且不同的可燃物燃燒對氧氣的最低濃度要求不同。通過探究我們知道,物質跟氧氣發生的燃燒反應必須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發生:(1)物質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2)可燃物與充足的氧氣接觸;(3)達到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著火點)。同時具備,缺一不可通常所說的燃燒,都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劇烈的氧化反應。雖然不同可燃物的著火點各不相同,燃燒時產生的現象也不完全一樣,但都有氧氣參加,并且反應都會伴有發光、放熱的現象。學以致用:應用燃燒條件解釋現象1.室內起火時,如果打開門窗,火反而會燒的更旺。在居室內起火時,由于居室是相對封閉的環境,室內的可燃物燃燒會消耗大量的氧氣,若此時打開門窗,則會起到補充氧氣的作用,會使火越燒越旺。2.“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加熱時紙張不會燃燒。紙中盛放湯料、水等物質,水蒸發時能吸收燃燒產生的熱量,使紙表面溫度無法達到紙的著火點。2.“紙火鍋”是用紙張代替金屬材料做容器盛放湯料,當加熱時紙張不會燃燒。二、認識滅火的原理活動探究6-1下列著火的場景,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滅火 采用這些方法滅火的原理是什么 著火的場景 可以采用的滅火方法 分析與解釋炒菜時油 鍋著火森林著火1.直接蓋上鍋蓋2. 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卻滅火1.直接蓋上鍋蓋,使之缺乏氧氣的支持2. 向鍋內放入切好的蔬菜起到降低可燃物溫度冷卻滅火的作用迅速在距火場不遠處伐木,以形成隔離帶砍伐樹木形成森林隔離帶,起到移走可燃物達到滅火的作用著火的場景 可以采用的滅火方法 分析與解釋電器著火蠟燭著火先切斷電源后再用干粉或二氧化碳器滅火切斷電源,防止觸電,用滅火器可以隔斷電器與氧氣的接觸,使之缺乏氧氣的支持1.吹滅蠟燭2.用燒杯罩住蠟燭1.空氣流動帶走蠟燭上方的熱量,起到降低可燃物溫度的作用2.罩上燒杯可以隔絕氧氣,使之缺氧熄滅上述各種滅火方法,其目的歸結起來,無外乎下列三種:(1)移走可燃物;(2)使可燃物隔絕空氣(或氧氣);(3)降低可燃物的溫度(降至其著火點以下)。可見,滅火就是破壞燃燒所需的條件。同樣的,預防火災的措施也是提前破壞能引發燃燒的條件。滅火原理三種方法采取其中任意一種就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交流共享】如圖所示,分別點燃兩根火柴,將其中一根火柴頭豎直朝上,另一根火柴頭略斜向下。火柴在哪種情況下更容易持續燃燒?為什么?1.說一說下列情況怎么滅火,及其所涉及的原理?(1)煤氣泄漏著火(2)油鍋起火(3)圖書報刊起火(4)沙發起火(5)酒精灑落起火蓋上鍋蓋--隔絕氧氣CO2滅火器--隔絕氧氣用水澆滅--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濕抹布蓋滅--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隔絕氧氣切斷煤氣后用滅火器滅火--移除可燃物;隔絕氧氣2.判斷正誤。(1)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就一定能燃燒 。 ( )(2)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所以可燃物燃燒都可以用水來滅火。( )(3)凡是發光放熱的現象都叫燃燒。( )(4)木炭放入氧氣中就可生成二氧化碳。( )××××3.有關燃燒和滅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嘴吹滅蠟燭—隔絕氧氣B.木柴架空—增大了氧氣濃度C.森林著火開辟隔離帶—清除可燃物D.煤爐火越扇越旺—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C4.一場大火往往由一個小小的煙頭引起。煙頭在火災發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C.提供氧氣D.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B控制反應物控制反應條件清除可燃物隔絕氧氣降溫到可燃物著火點以下燃燒燃燒模型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滅火原理:破壞燃燒條件之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