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十課保持身心健康2024年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新課導入你的精神狀態還好嗎?本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滋養心靈,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滋養心靈自主學習1為什么要滋養心靈?2如何滋養心靈?瀏覽課本P77-80頁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并將答案標記在課本上。3心理健康的含義表現?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新課講授活動一 體悟滋養心靈之意思考探討:請你談談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對我們有什么意義?教育部決定自2024年起,將5月確定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為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重大任務,通過全面貫徹科學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引導家長呵護孩子心理健康、精心組織首個宣傳教育月活動等,推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講授活動一 體悟滋養心靈之意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對我們的意義:對于個人的身心健康、學習工作效率、智力與個性發展、心理疾病預防、社會適應能力、人際關系以及生活質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總的來說,希望我們能擁有良好的生命狀態。什么是良好的生命狀態?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總結歸納1.為什么要滋養心靈(意義)?P77①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健康的身體,也需要健康的心理和豐富的精神。②擁有健康、和諧的內心世界,是我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柱。新課講授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小學時,小俊學習成績很好,上初中后,成績卻不太理想。他逐漸失去了自信,學習狀態很差。在發現自己的問題后,小俊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經過老師的疏導,小俊的狀態越來越好,上課注意力集中了成績也慢慢提高了。小俊為什么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 失去自信,學習狀態很差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含義: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而持續的心理狀態。P78表現: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并能有效地激發個人潛能。P78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現?新課講授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測一測:你的心理壓力測試結果合作探討:我們該如何滋養心靈,保持心理健康?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新課講授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都有助于我們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自我調節尋求專業幫助新課講授保持心理健康還需要我們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成長的道路不會總是鮮花鋪路,也會有一些坎坷和泥濘。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有清醒的認識,以頑強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勇往直前,戰勝挫折和困難。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天才也有痛苦:進化論之父達爾文與抑郁癥之間的斗爭在1831年至1836年期間的海洋航行中,達爾文受到了各種形式的自然環境影響,最終,他的發現了:進化論。他的理論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生命的看法,對于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不為人知的是,他一直患有抑郁癥,曾感到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感到“極端的悲傷和孤獨”,并曾在多年的時間里無法正常工作,也同樣擔心自己的成就不被人們認可。但正是這種痛苦,驅使他不斷地思考、研究,并最終創造出了進化論這一偉大的理論,也正是這段痛苦的經歷,塑造了他成為一位杰出的科學家。達爾文的經歷給你怎樣的啟示?方法與技能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總結歸納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自我調節的方法,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幫助,都有助于我們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②還需要我們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和目標有清醒的認識,以頑強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勇往直前,戰勝挫折和困難。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P78新課講授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十大讀書人物——郭恒勛“不是學者,卻藏書萬冊;不是詩人,卻寫下數千詩篇;不是老師,卻作了百場演講;不是文人,卻有12部專著;不是閑人,卻記了60多年日記,3000多萬字……”這是陽城民間流傳甚廣的一段順口溜,其傳頌的這位與詩書有情,與筆墨有緣的人便是獲評2019年全國“十大讀書人物”的郭恒勛。讀書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郭恒勛曾說,“光自己愛讀書還遠遠不夠。我想做一個‘行走的圖書館’,引導更多的人去讀書、愛讀書,讓大家能喜歡讀書。”思考探討:1.看了郭恒勛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2.生活中還有哪些滋養心靈的方法?閱讀參觀博物館致敬人民英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和發展的過程。我們要學知識、長見識、練膽識,提升自己的底氣與能力;要在生活實踐中擴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讓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啟思導行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并整理至少一種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小組合作,續寫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議書。身心健康不僅是個人的財富,也是家庭幸福的支撐。保持身心健康,需要科學的方法,也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動。總體歸納★2.如何滋養心靈?P78-79①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保持心理健康。②滋養心靈,需要我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課堂小結課堂小結滋養心靈①保持心理健康③不斷豐富精神世界②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1.為什么要滋養心靈?2.如何滋養心靈?3.心理健康的表現?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課堂訓練課堂訓練1.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我們( )①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②關注奢華的物質生活③滋養我們的心靈④關注清閑、舒適的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C課堂訓練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該詩句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終有一天會到達理想彼岸②只有多經歷挫折,才能成功③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④只要保持樂觀心態,就不會遭遇挫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B課堂訓練3.古人云:“流水之聲可以養耳,青禾之綠可以養目,觀書繹理可以養心,彈琴學字可以養指,逍遙杖履可以養足,靜坐調息可以養筋骸。”這說明( )A.精神發育并不完全受物質條件制約B.精神發育根本就不需要物質支持C.沒有物質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文化D.我們要注重身體、精神雙重養護D課堂訓練4.某中學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在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同時,還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課程,深受同學們喜愛。話劇表演課上,同學們自編劇本上臺演出;手工課上,他們制作自己喜歡的各種小動物工藝品;繪畫課上,他們在校園的井蓋上、墻角處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社會實踐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學生( )①提升審美水平,放棄物質生活②滋養心靈,豐富精神世界③充盈心靈,體味真善美④拓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課堂訓練5.保持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變換,體驗生活的千姿百態。保持身心健康,既要愛護身體又要滋養心靈。下列選項體現滋養心靈的有( )①寒假期間注意飲食,適當鍛煉②周末去敬老院參加志愿服務活動③參加應急逃生演練,掌握自救自護技能④參加心理健康知識競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感謝觀看/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10.2《滋養心靈》同步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義和表現;2.理解滋養心靈的重要性。3.學會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磨煉意志,增強生命韌性。4.掌握怎樣滋養心靈的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重點】:滋養心靈的意義和方法。【難點】:保持心理健康,學會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二、預習導學知識梳理1.為什么要滋養心靈(意義)?①良好的生命狀態既需要_______________,也需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②擁有_________、_________的內心世界,是我們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支柱。2.如何滋養心靈?①滋養心靈,需要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滋養心靈,需要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心理健康的含義表現?含義:心理健康是一種_______________的心理狀態。表現:個人具有_______________、積極的_______________、良好的_______________,并能有效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保持心理健康?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學習_______________,掌握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必要時積極尋求_______________,都有助于我們改善心理狀況,促進心理健康。②還需要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們要對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有清醒的認識,以_______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_______的毅力,勇往直前,戰勝挫折和困難。預習反饋列出預習中的問題清單或列出困惑、讀不懂的內容。三、合作探究活動一 體悟滋養心靈之意教育部決定自2024年起,將5月確定為“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將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作為推進教育強國建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一項重大任務,通過全面貫徹科學教育理念、提升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引導家長呵護孩子心理健康、精心組織首個宣傳教育月活動等,推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探討:1.請你談談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對我們有什么意義?2. 什么是良好的生命狀態?活動二 探究滋養心靈之法(一)小學時,小俊學習成績很好,上初中后,成績卻不太理想。他逐漸失去了自信,學習狀態很差。在發現自己的問題后,小俊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經過老師的疏導,小俊的狀態越來越好,上課注意力集中了成績也慢慢提高了。提問:1.小俊為什么主動到學校心理咨詢室尋求老師的專業幫助 2.什么是心理健康?有哪些表現?(二)測一測:你的心理壓力觀看視頻,完成心里壓力測試并統計分數對照答案。合作探討:我們該如何滋養心靈,保持心理健康?(三)天才也有痛苦:進化論之父達爾文與抑郁癥之間的斗爭在1831年至1836年期間的海洋航行中,達爾文受到了各種形式的自然環境影響,最終,他的發現了:進化論。他的理論革命性地改變了人們對生命的看法,對于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不為人知的是,他一直患有抑郁癥,曾感到自己是一個“無用的人”,感到“極端的悲傷和孤獨”,并曾在多年的時間里無法正常工作,也同樣擔心自己的成就不被人們認可。但正是這種痛苦,驅使他不斷地思考、研究,并最終創造出了進化論這一偉大的理論,也正是這段痛苦的經歷,塑造了他成為一位杰出的科學家。達爾文的經歷給你怎樣的啟示?(四)十大讀書人物——郭恒勛“不是學者,卻藏書萬冊;不是詩人,卻寫下數千詩篇;不是老師,卻作了百場演講;不是文人,卻有12部專著;不是閑人,卻記了60多年日記,3000多萬字……”這是陽城民間流傳甚廣的一段順口溜,其傳頌的這位與詩書有情,與筆墨有緣的人便是獲評2019年全國“十大讀書人物”的郭恒勛。讀書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樂。郭恒勛曾說,“光自己愛讀書還遠遠不夠。我想做一個‘行走的圖書館’,引導更多的人去讀書、愛讀書,讓大家能喜歡讀書。”思考探討:1.看了郭恒勛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生活中還有哪些滋養心靈的方法?(五)啟思導行:查閱相關資料,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并整理至少一種保持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小組合作,續寫保持身心健康的倡議書。四、綜合訓練(一)選擇題1.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我們( )①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②關注奢華的物質生活③滋養我們的心靈④關注清閑、舒適的生活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該詩句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終有一天會到達理想彼岸②只有多經歷挫折,才能成功③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④只要保持樂觀心態,就不會遭遇挫折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3.古人云:“流水之聲可以養耳,青禾之綠可以養目,觀書繹理可以養心,彈琴學字可以養指,逍遙杖履可以養足,靜坐調息可以養筋骸。”這說明( )A.精神發育并不完全受物質條件制約B.精神發育根本就不需要物質支持C.沒有物質支持就享受不了高雅文化D.我們要注重身體、精神雙重養護4.某中學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在開設心理健康課程的同時,還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課程,深受同學們喜愛。話劇表演課上,同學們自編劇本上臺演出;手工課上,他們制作自己喜歡的各種小動物工藝品;繪畫課上,他們在校園的井蓋上、墻角處繪出自己喜歡的圖案。社會實踐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學生( )①提升審美水平,放棄物質生活②滋養心靈,豐富精神世界③充盈心靈,體味真善美④拓展生活閱歷,提升人生境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保持身心健康,我們才能感受四季的冷暖變換,體驗生活的千姿百態。保持身心健康,既要愛護身體又要滋養心靈。下列選項體現滋養心靈的有( )①寒假期間注意飲食,適當鍛煉②周末去敬老院參加志愿服務活動③參加應急逃生演練,掌握自救自護技能④參加心理健康知識競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題號 1 2 3 4 5答案五、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參考答案:二、預習導學1.為什么要滋養心靈(意義)?P77①健康的身體 健康的心理 豐富的精神②健康 和諧 幸福生活2.①保持心理健康②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良好而持續 生命的活力 內心體驗 社會適應能力 激發個人潛能①心理健康知識 自我調節 專業幫助② 磨煉意志 增強生命韌性 行為和目標 頑強不屈 百折不撓課堂訓練選擇題:D D A B C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滋養心靈-導學案+練習(含答案).docx 10.2滋養心靈-課件.pptx 視頻.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