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第十單元 課題2常見的酸和堿(第5課時)01學習目標內容總覽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課堂總結06分層作業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0102了解酸和堿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03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加工處理,學習化學應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新知導入酸堿能否發生化學反應呢?HCl → H+ + Cl-H2SO4→2H+ + SO42-NaOH → Na+ + OH-Ca(OH)2→ Ca2+ + 2OH-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表現出酸性。堿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表現出堿性。探究新知一、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2.據此現象能否判斷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為什么?1.觀察到什么現象?(沒有明顯現象)(不能,沒有明顯現象能證明有新物質生成或原有的物質減少消失。)用兩支試管分別取少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一起倒入小燒杯中,攪拌,并觀察現象。如何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這兩種物質確實發生了反應?證明無現象反應的發生實驗設計思路:(HCl或NaOH被消耗)證明反應物被消耗酸、堿與指示劑的作用證明有新物質生成探究新知一、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如圖10-15所示,在燒杯中加入5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實驗步驟:一、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一、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紅色無色加酚酞加稀鹽酸無色(1)向NaOH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后溶液為什么呈紅色 (2)滴加稀鹽酸后溶液變成了無色,可以說明什么 實驗分析:實驗現象:NaOH溶液呈堿性,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此時溶液不呈堿性,也就是說現在的溶液中不含NaOH了。NaOH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NaOH+HCI=NaCl+H20實驗結論:一、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1.酚酞溶液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2.能否把無色酚酞換成紫色石蕊 哪個效果更好 3.為什么在操作中必須逐滴滴入稀鹽酸 4.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判斷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答:可以,NaOH溶液中滴加石蕊變藍色,再加入鹽酸,恰好由藍色變為紫色時,即恰好完全反應;用酚酞溶液效果更好,紅色變無色更明顯。答:防止稀鹽酸滴加過量答:使酸和堿充分反應還有什么方法判斷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化學反應?123提示:發生化學變化時常伴有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定、能量的變化(放熱、吸熱、發光)等。方案一:取少量鹽酸或NaOH溶液,滴加幾滴石蕊試液, 再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NaOH溶液或鹽酸, 觀察顏色改變。方案二:分別測鹽酸和NaOH溶液的溫度以及混合后溶液的溫度,觀察溫度的變化。方案三:……變色不明顯溫度升高Ca(OH)2 + HCl =NaOH +H2SO4 =CaCl2 + 2H2ONa2SO4 + 2H2O2NaOH +HCl = NaCl + H2O堿酸鹽水2由金屬離子和相應的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叫做鹽。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堿 + 酸 → 鹽 + 水二、中和反應定義探究新知1.鹽中一定含有金屬離子嗎?2.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那么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 答:不一定。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也是鹽,如NH4Cl、(NH4)2SO4等。Fe2O3 +6HCl=2FeCl3 + 3H2O2NaOH+CO2=Na2CO3+H2O都不是中和反應中和反應特指酸和堿的反應。三、酸和堿發生反應的實質HCl→H+ + Cl-NaOH→ OH-+ Na+H2ONaClNaOH + HCl = H2O + NaCl化學方程式:+1 -1實質:H++OH- = H2O探究新知稀鹽酸Ca(OH)2+2HCl= CaCl2+H2O2NaOH+H2SO4=Na2SO4+2H2O氫氧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三、酸和堿發生反應的實質探究新知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農業領域:【思考】為什么不選用氫氧化鈉來改良酸性土壤 氫氧化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會對作物造成影響,而且成本高。調節土壤的pH是改良土壤的方法之一。探究新知四、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探究新知四、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工業領域:處理工業污水:硫酸廠的污水中常含有硫酸等物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H2SO4 + Ca(OH)2 CaSO4 +2H2O若工廠的廢水呈堿性,可加入廢硫酸進行中和探究新知四、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醫藥領域:當人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大量的胃酸,造成胃酸過多胃部不適,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來中和過多的胃酸。當人被蚊蟲叮咬后,蚊蟲會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如果涂一些稀的含堿性物質的溶液,就可以減少痛癢。如肥皂水、稀氨水等。探究新知四、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生活領域:食用松花蛋時加入食醋可以將其中的堿性物質中和,從而消除其澀味,使松花蛋變得可口。洗發水是堿性的,能夠洗去油污,但是對頭發有一定的傷害;護發素是酸性的,和洗發水發生中和反應,減少對頭發的傷害,起到護發的作用。課堂練習1.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 MgO + 2HCl = MgCl2+H2OB. CO2+ Ca(OH)2 = CaCO3 ↓ +H2OC. Al(OH)3 + 3HCl = AlCl3+3H2OD. Fe + 2HCl = FeCl2+H2↑2.PH=0的溶液是 ( )A.不存在 B.酸性溶液 C.堿性溶液 D.中性溶液CB課堂練習3.中和反應在生活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用鹽酸除去鐵銹D.用氨水(NH3·H2O)處理工廠的硫酸C4.下列方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1)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熟石灰可以處理硫酸廠污水中含有的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OH)3+3HCl = AlCl3+3H2OCa(OH)2+H2SO4 = CaSO4+2H2O課堂練習課堂總結12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①NaOH + HCl = H2O + NaCl②H++OH- = H2O中和反應的應用: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課題2(第5課時)常見的酸和堿分層作業【基礎培優】:1.中和反應在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氫氧化鈉沾在皮膚上大量水沖洗后用硼酸處理B.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用生石灰做干燥劑D.用NaOH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分層作業【能力提升】:1.如圖是氫氧化鉀溶液與稀鹽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生成的氯化鉀由離子構成B.反應前后氯離子的數目不變C.反應的實質是OH-與H+結合生成H2OD.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讓備課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初中科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 課題2常見的酸和堿》第5課時同步分層練習【基礎篇】1.酸和堿反應的生成物是( ) A.酸和鹽 B.堿和鹽 C.堿和酸 D.鹽和水2.某同學不小心被黃蜂蟄了(黃蜂毒液呈堿性),為了減輕疼痛,可以涂抹下列哪種物質( )A.濃硫酸 B.食醋 C.食鹽水 D.蘇打水或肥皂水(呈堿性)3.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作中和反應,它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一定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量B.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D.用NaOH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B.無色的酚酞溶液遇氫氧化鈉溶液變藍C.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D. 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是H+和OH-反應生成了H2O5.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C.KOH+HNO3=KNO3+H2O D.Fe+2HCl=FeCl2+H2↑【能力篇】一、單選題:6.在滴加了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 )A.紅色—藍色 B.藍色—紅色 C.紅色—無色 D.無色—紅色7.下列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蚊蟲叮咬處涂上肥皂水,可減輕痛癢D.用生石灰作干燥劑8.在人體中幾種重要體液的正常PH范圍如下:①血液:7.35-7.45 ②唾液:6.6-7.1 ③胃液:0.8-1.5 ④膽汁:6.8-7.4。其中酸性最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檢驗溶液是否為酸性時,不可選用的是( )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PH試紙 D.鐵粉10.向氫氧化鈉溶液中不斷加入稀鹽酸,溶液PH變化圖象正確的是( ) 填空探究題:1.某工廠排放的廢水的pH是4.5,取少量該廢水加入試管中,再滴酚酞溶液,溶液呈______色,如果要使試管里溶液的pH升高到=7,可以采用 __________ 的方法。2.下面是某化學小組在做探究實驗。根據設計方案,小名向試管中加入3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她又用滴管連續滴入一定量的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1)他們探究的問題是____________(填Ⅰ或Ⅱ)Ⅰ.酸、堿溶液能使酚酞溶液顯示不同顏色嗎? Ⅱ.酸和堿溶液能發生反應嗎?(2)你認為小名的是否正確?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3)大家對小名得到的無色溶液繼續探究。小斌認為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小亮認為溶質有兩種,它們是______。同學們根據以下兩種方案進行實驗后,一致認為小亮的觀點是正確的。請你補填下表的空缺。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方案一:取少許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_____ 小亮的觀點正確方案二:取少許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拔高篇】1.在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如圖所示。(1)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是將____溶液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3)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4)b點溶液中的溶質有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基礎篇】:D 2.B 3.C 4.D 5.C【能力篇】:一、選擇題:1.C 2.D 3.C 4.B 5.C二、填空探究題:1.無;加堿性溶液2.(1)Ⅱ(2)否,鹽酸過量時酚酞仍為無色。(3)氯化鈉和氯化氫,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方案一:取少許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鐵粉 冒氣泡 小亮的觀點正確方案二:取少許反應后的溶液置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鈉 冒氣泡【拔高篇】:1.(1)NaOH +HCl = NaCl + H2O(2)稀鹽酸(3)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4)NaCl、HCl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 課題2常見的酸和堿》第5課時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題是在九年級學生學習了常見的酸和堿及酸和堿的部分化學性質的基礎上要學習的一部分知識內容,學生此時對化學實驗的現象比較新奇,產生了學習興趣,但不能從教學內容的本質上了解反應的內涵,對知識體系也僅僅知道一些淺層的內容,所以從教學內容本身來講,并不復雜,但具體到中和反應的實質等比較抽象的知識時,可以增加視頻實驗加強理解。【學情分析】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實驗探究開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嘗試實驗成功的喜悅從而知道酸堿能反應,進一步強調這類反應是中和反應。教材放眼于實際生活,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學以致用的手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1.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2.了解酸和堿對生命活動和農作物的影響,以及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3.會用分析、歸納的方法對有關信息加工處理。4.學習化學應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重點】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教學難點】知道酸和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教學方法】根據本節課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基礎上,采用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歸納應用的方法進行學習。【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氫氧化鈉、稀鹽酸、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燒杯、膠頭滴管、溫度計、玻璃棒等。學生準備:預習課本了解化學的內容。【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溫故而知新—酸堿能否發生化學反應呢?引入新課。【新知探究】:酸和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用兩支試管分別取少量的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一起倒入小燒杯中,攪拌,并觀察現象。觀察到什么現象?沒有明顯現象。據此現象能否判斷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化學反應?為什么?不能,沒有明顯現象能證明有新物質生成或原有的物質減少消失。【問題】如何能證明鹽酸和氫氧化鈉這兩種物質確實發生了反應?提示:發生化學變化時常伴有顏色變化、放出氣體、生成沉定、能量的變化(放熱、吸熱、發光)等。證明無現象反應的發生實驗設計思路:證明反應物被消耗或者證明有新物質生成。【實驗探究】在燒杯中加入5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實驗現象】:無色變為紅色再變為無色。【實驗分析】:(1)向NaOH溶液中加入無色酚酞后溶液為什么呈紅色 NaOH溶液呈堿性,無色酚酞遇堿性溶液變紅(2)滴加稀鹽酸后溶液變成了無色,可以說明什么 此時溶液不呈堿性,也就是說現在的溶液中不含NaOH了。【實驗結論】:NaOH與稀鹽酸能發生反應:NaOH+HCI=NaCl+H20提出問題:1.酚酞溶液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2.能否把無色酚酞換成紫色石蕊 哪個效果更好 3.為什么在操作中必須逐滴滴入稀鹽酸 4.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什么 二、中和反應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思考討論】1.鹽中一定含有金屬離子嗎?2.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那么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嗎 3.化合物的分類:氧化物:金屬或非金屬元素+氧元素酸: H+ + 酸根離子堿: 金屬離子+ OH-鹽:金屬離子+酸根離子注意: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也是鹽,如NH4Cl、(NH4)2SO4等。三、酸和堿發生反應的實質H++OH- = H2O【提出問題】:其他的酸和堿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嗎?NaOH + HCl = NaCl + H2OCa(OH)2+ 2HCl = CaCl2 + 2H2O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堿 + 酸 → 鹽 + 水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根據土壤情況,可以利用中和反應,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堿性物質,以調節土壤的酸堿性,利于植物生長。例如,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造成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長,于是人們將適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例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Ca(OH)2+H2SO4=CaSO4+2H2O3.用于醫藥人的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以幫助消化,但是如果飲食過量時,胃會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這情況下,可以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堿性物質的藥物,以中和過多的胃酸。我們可能都被蚊蟲叮咬過。被蚊蟲叮咬后,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從而使皮膚腫痛。如果涂一些含有堿性物質(如NH3·H2O)的藥水,就可減輕痛癢。Al(OH)3+3HCl=A1C13+3H2O【學完本課你知道了什么?】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中和反應,簡單了解了中和反應的原理,會寫一些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了解了中和反應在生活和生產中的重要作用。【板書設計】【課后作業】1.練習與應用2.同步練習【教學反思】亮點: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重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思路清晰。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理解、分析、繪圖等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新知后及時通過練習進行反饋,有利于學生鞏固新知和教師及時發現問題,習題貼近學生生活,有助于增強學生關注生活、學好化學的信心。不足:概括出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的比較、歸納能力欠缺。教學建議: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非常重視學生思維的激發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充分考慮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思維來獲取知識;如何暴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并引導他們分析、解決問題;如何尋找思維的閃光點,并及時贊揚鼓勵,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性,真正體現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課題2第5課時《常見的酸和堿》教學設計.docx 【核心素養】課題2第5課時《常見的酸和堿》課件.pptx 【核心素養】課題2第5課時《常見的酸和堿》跟蹤分層練習.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