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上第3節(jié) 日月地的相對運動(1)---光的直線傳播多種多樣的運動第4章“—”2020年6月21日,我國多地觀察到了日食景象。此次我國的局部地區(qū)能夠觀測到日環(huán)食,但持續(xù)時間短,其他地區(qū)能夠觀測到的都是日偏食。什么是日食?日環(huán)食和日偏食又是怎么回事?它們是怎樣形成的?新課導入第3節(jié) 日地月的相對運動第1課時 光的直線傳播2000多年以前,我國思想家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用一塊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墻體與物之間,墻體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測光的傳播路徑。小孔成像墨子(公元前476—公元前420年)新課講授一、科學史沈括《夢溪筆談》: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逐相違,鳶東而影西,鳶西則影東。茂密的森林,城市的夜晚,濃霧彌漫的公路,也能看到一束束沿直線傳播的光。那么,我們能否通過實驗來證實呢?二、科學現(xiàn)象光的沿直線傳播視頻三、光沿直線傳播的 活動設計關(guān)鍵問題:如何設計或制作均勻介質(zhì)?科學實證如何證明光沿直線傳播?1.在有機玻璃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水溶性熒光筆在水中攪拌幾次;再點燃一小段艾葉條,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條煙塵。2.將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觀察激光在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傳播的路徑。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光能在空氣、水和有機玻璃板中傳播,并且傳播路徑都是直線。3.用注射器將200mL濃糖水緩慢注射到熒光液的下方,再將激光束逐漸向下移動,觀察激光的傳播路徑。4.攪拌糖水,再讓激光束射過溶液,觀察光的傳播路徑。濃度不同的糖水攪拌均勻的糖水實驗結(jié)論: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四、光的傳播 (1)光能在空氣、液體、固體等透明物體中傳播,也能在真空中傳播。。(2)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為3×108 m/s,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更小。【科學方法1】模型建構(gòu)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線和方向,這樣的線叫作光線。如圖:光線平行光源的光線點光源的光線【實踐活動1】制作“針孔照相機”1.準備制作“針孔照相機”實驗素材 不透明紙盒,卡紙,半透明紙,剪刀等。2.活動記錄表設計像的特征 鏡頭孔徑 大孔 中孔 小孔倒或正 亮或暗 清晰度 倒倒倒亮亮暗模糊較清晰清晰保持鏡頭的位置不動,縮短光屏到小孔的距離,半透明紙上所呈現(xiàn)的景物范圍變大,景物的大小變小。【思考與討論】(1)紙盒為什么要不透明? 減少外界光線干擾,便于清晰地看到像。 (2)實驗中的“鏡頭”有鏡嗎? 沒有。這個鏡頭就是一個開上一個小孔的不透明紙。(3)在B端蒙一張半透明紙,作為光屏。以為什么選擇半透明? 便于清晰地看到像【問題討論】 1.為什么用針孔照相機“拍攝”出來的像是倒立的?請畫圖解釋。 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拓展深化】1.小孔成像規(guī)律:用小孔成像儀觀察像的特征與物距、像距有什么關(guān)系?當物距(u)大于像距(v),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u)等于像距(v),倒立等大的實像;當物距(u)小于像距(v),倒立放大的實像;2.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1)實際光線相交形成的是實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是虛像。(2)可以用光屏或者白紙或者膠卷(指任何實物)承接到或記錄下來的是實像,不能用光屏、白紙承接到或者不能用膠卷記錄下來的是虛像。(3)倒立的必定是實像,正立的必定是虛像隨堂任務1. 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B.木板上的小孔要圓形的C.該現(xiàn)象與“樹蔭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D.物體離小孔越遠,墻壁上像越大【解答】解:A.因為光沿直線傳播,所以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A錯誤;B.小孔成像時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故B錯誤;C.樹蔭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與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故C正確;D.小孔所成的像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故D錯誤。故選:C。2.小科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 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科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果,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線傳播的【解析】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故A錯誤;B、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可以是任何介質(zhì)或真空,不僅在水中,故B錯誤;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C正確。D、海波溶液不均勻時,相當于光在密度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因此光不能沿直線而是沿曲線傳播;當海波溶液的密度均勻時,光就能在海波溶液里沿直線傳播,故D錯誤。3. 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3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55.7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B.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北方C.該小組預測2023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影長度將比55.7cm長D.一天內(nèi),桿影移動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造成的【解答】A桿影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B、我國寧波位于北半球,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確;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這一天的桿影應比2023年3月14日這一天的桿影短,故C錯誤;D、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所以一天內(nèi)桿影會隨地球的自轉(zhuǎn)移動,故D正確。故選:C。4.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則(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D.都是影子【解答】鳶在空中飛行時,地面上會出現(xiàn)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xiàn)在室內(nèi)的紙屏上,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特點:倒立的實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正因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xiàn)象,即二者的移動方向相反。故C正確。故選:C。/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第3節(jié) 日月地相對運動(1)課后任務一、基礎(chǔ)性作業(yè)1.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B.C.D.2.關(guān)于光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0×108m/sB.光的傳播速度最大值為3.0×108m/sC.光年是長度單位D.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3.關(guān)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D.光在不同介質(zhì)里傳播速度相同4.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老師做了如下演示實驗: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D.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5.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點“坐井觀天”,如圖。青蛙通過井口觀察的范圍正確的是( )A. B. C. D.6.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個極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產(chǎn)生的小光斑是( )A.三角形的 B.方形的 C.圓形的 D.有可能是其他形狀的7.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不正確的是(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C.小孔的形狀改變,像形狀也改變D.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8.一個人沿馬路邊行走經(jīng)過某一盞路燈,在走路過程中,路燈照射到人身上時,影子長短在變化,其變化的情況是( )A.逐漸變長 B.先變短,后變長 C.逐漸變短 D.先變長,后變短9.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光通過玻璃進入屋子的過程中,速度將( )A.變小 B.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二、拓展性作業(yè)10.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如圖甲);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如圖乙);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為窗所束亦皆倒(如圖丙)……”,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丙圖中的“窗隙”越大現(xiàn)象越明顯B.乙圖中“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C.圖甲、圖乙、圖丙中的現(xiàn)象都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D.乙圖中的小孔形狀變?yōu)槿切螘r也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11.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jié)構(gòu)圖,其原理類似百葉窗,結(jié)構(gòu)簡圖如圖乙。兩側(cè)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nèi)容, 是由于光的 (填寫光的原理);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shù)亍? (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12.如圖所示,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鉆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另一端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半透明塑料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把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3)當蠟燭靠近小孔時,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會 (選填“變大”、“不變”或 “變小”)。13.小敏將刻有邊長為5cm等邊三角形的紙板正對著陽光,保持紙板與地面距離不變,用另一張不透明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如圖所示。觀察到光斑形狀為三角形,向左側(cè)慢慢移動覆蓋的卡片,白紙上光斑大小將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下同)。當光斑形狀為圓形時,繼續(xù)移動覆蓋的卡片,減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紙上光斑大小將 。(第14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14.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jié)構(gòu)圖,采用了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shù),其原理類似百葉窗,結(jié)構(gòu)簡圖如圖乙。兩側(cè)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nèi)容,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寫光的原理)。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shù)豞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15.如圖,小敏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燭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2)保持蠟燭位置不變,將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將小孔遮去一半,像會變得更 (填“清晰”或“模糊”)。(3)晴天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相同,地上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第3節(jié) 日月地相對運動(1)課后任務參考答案及解析一、基礎(chǔ)性作業(yè)1.如圖所示的光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A.B.C.D.【答案】B【解析】A.汽車的觀后鏡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A不符合題意;B.日晷上呈現(xiàn)針影是指針擋住太陽光后形成的暗影區(qū),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海市蜃樓,是景物反射的光線再經(jīng)過不均勻的大氣層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筷子彎折,是筷子反射的光線從水中進入空氣時發(fā)生折射形成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2.關(guān)于光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速度總是3.0×108m/sB.光的傳播速度最大值為3.0×108m/sC.光年是長度單位D.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答案】A【解析】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是3.0×108m/s,在其它介質(zhì)中,光速的速度小于3.0×108m/s,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光年是長度單位,指光在一年中傳播的距離,選項C正確;光年是天文學上表示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于計算恒星間的距離,選項D正確;本題選擇不正確的說法,故選A。3.關(guān)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D.光在不同介質(zhì)里傳播速度相同【答案】C4.學習“光的直線傳播”時,老師做了如下演示實驗: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線傳播D.光在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從現(xiàn)象①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而現(xiàn)象②中的光線不再沿直線傳播,不同于現(xiàn)象①的是介質(zhì)不再均勻,現(xiàn)象③中的光線又沿直線傳播,是由于經(jīng)攪拌后,介質(zhì)又變得均勻,故可以得出,光的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故ABC錯誤、D正確。5.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的O點“坐井觀天”,如圖。青蛙通過井口觀察的范圍正確的是( )A. B. C. D.【答案】B6.太陽光垂直照射到一個極小的“△”形孔上,那么它在地面上產(chǎn)生的小光斑是( )A.三角形的 B.方形的 C.圓形的 D.有可能是其他形狀的【答案】C7.小明將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紙,在罐底部開一個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實驗,如圖所示,不正確的是( )A.像與物上下顛倒,左右相反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C.小孔的形狀改變,像形狀也改變D.物體距小孔不變的情況下,半透明紙與小孔距離越大,像也越大【答案】C8.一個人沿馬路邊行走經(jīng)過某一盞路燈,在走路過程中,路燈照射到人身上時,影子長短在變化,其變化的情況是( )A.逐漸變長 B.先變短,后變長 C.逐漸變短 D.先變長,后變短【答案】B【解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當人在遠處時,人與燈光的夾角小,形成的影子長;當人逐漸走近路燈時,人與燈光的夾角會變大,此時形成的影子會變短;當人經(jīng)過路燈逐漸遠離時,人與燈光的夾角又會變小,形成的影子再次變長;因此,當人經(jīng)過路燈時,影子先變短后變長;故選B。9.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光通過玻璃進入屋子的過程中,速度將( )A.變小 B.不變 C.先變小,后變大 D.先變大,后變小【答案】C二、拓展性作業(yè)10.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如圖甲);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如圖乙);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為窗所束亦皆倒(如圖丙)……”,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丙圖中的“窗隙”越大現(xiàn)象越明顯B.乙圖中“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C.圖甲、圖乙、圖丙中的現(xiàn)象都可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D.乙圖中的小孔形狀變?yōu)槿切螘r也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答案】A【解析】A:丙圖是小孔成像現(xiàn)象,小孔成像時,小孔越大,現(xiàn)象越不明顯,故A錯誤;B:小孔成像時,“像”移動的方向與物移動的方向相反,故B正確;C:甲圖是鳶和它的影子,影子和小孔成像的原理都是光的直線傳播,故C正確;D:小孔成像時,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乙圖中的小孔形狀變?yōu)槿切螘r也會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故D正確。11.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jié)構(gòu)圖,其原理類似百葉窗,結(jié)構(gòu)簡圖如圖乙。兩側(cè)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nèi)容, 是由于光的 (填寫光的原理);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shù)亍? (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答案】直線傳播;減小【解析】由圖丙可知,兩側(cè)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nèi)容,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此防窺膜貼在手機屏幕上,由于屏幕正上方在可視范圍內(nèi),所以不能防止上方的窺視;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shù)販p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12.如圖所示,用釘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鉆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另一端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半透明塑料薄膜,這樣就制成了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把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____。A.三角形光斑 B.圓形光斑C.燭焰的正立像 D.燭焰的倒立像(3)當蠟燭靠近小孔時,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會 (選填“變大”、“不變”或 “變小”)。【答案】(1)實像(2)D(3)大【解析】(1)塑料薄膜相當于光屏,則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是實像。(2)小孔成像的形狀只與物體形狀有關(guān),則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則他在半透明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燭焰的倒立像,故選D。(3)當蠟燭靠近小孔時,物距減小,則像距和物距的比值變大,那么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會變大。13.小敏將刻有邊長為5cm等邊三角形的紙板正對著陽光,保持紙板與地面距離不變,用另一張不透明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如圖所示。觀察到光斑形狀為三角形,向左側(cè)慢慢移動覆蓋的卡片,白紙上光斑大小將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下同)。當光斑形狀為圓形時,繼續(xù)移動覆蓋的卡片,減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紙上光斑大小將 。(第14題圖) (第15題圖) (第16題圖)【答案】變小 不變14.如圖甲為手機防窺膜結(jié)構(gòu)圖,采用了超細百葉窗光學技術(shù),其原理類似百葉窗,結(jié)構(gòu)簡圖如圖乙。兩側(cè)之所以看不清屏幕內(nèi)容,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寫光的原理)。為了讓防窺效果更好(可視范圍減小),可以適當?shù)豞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超細百葉窗的間距。【答案】光的直線傳播 減小15.如圖,小敏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燭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2)保持蠟燭位置不變,將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將小孔遮去一半,像會變得更 (填“清晰”或“模糊”)。(3)晴天太陽透過樹葉縫隙形成的圓形光斑與上述原理相同,地上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實 (2)變小 清晰 (3)樹葉縫隙離地距離不同了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光的直線傳播 預學案參考答案及解析一、預學任務【科學概念 1】光的直線傳播1.科學史 2000多年以前,我國思想家墨翟(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實驗:用一塊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墻體與物之間,墻體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測光的傳播路徑。墨翟指出,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據(jù)此推測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科學現(xiàn)象 實例如: 林間的陽光 、城市光束、汽車的燈光等。3.科學實證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活動設計關(guān)鍵問題:如何設計或制作均勻介質(zhì)?4.光的傳播速度(1)光能在空氣、液體、固體等透明物體中傳播,也能在真空中傳播。。(2)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為3×108 m/s,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接近于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更小。【科學方法 1】模型建構(gòu)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常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線和方向,這樣的線叫作光線。如圖:【實踐活動 1】制作“針孔照相機”1.準備制作“針孔照相機”實驗素材不透明紙盒,卡紙,半透明紙,剪刀等。2.活動記錄表設計像的特征 鏡頭孔徑大孔 中孔 小孔倒或正亮或暗清晰度3.像的特征記錄要素:倒或正、亮或暗、清晰度 。二、隨堂任務【探索活動】P159光的直線傳播路徑1. 在有機玻璃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水溶性熒光筆在水中攪拌幾次;再點燃一小段艾葉條,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條煙塵。2. 將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觀察并畫出激光在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傳播的路徑。空氣 水 玻璃(說明:根據(jù)實際觀察情況記錄。)3. 用注射器將200mL濃糖水緩慢注射到熒光液的下方,再將激光束逐漸向下移動,觀察激光的傳播路徑。4. 攪拌糖水,再讓激光束射過溶液,觀察并畫出光的傳播路徑。(說明:根據(jù)實際觀察情況記錄。)實驗結(jié)論: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探索實踐】P160制作針孔照相機1. 制作或?qū)ふ也煌该骷埡校贏端開一小孔,作為鏡頭;在B端蒙一張半透明紙,作為光屏。小孔的大小要能改變,半透明紙到小孔的距離也要能改變。這樣,一架簡易的“針孔照相機”便制作完成了。【思考與討論】(1)紙盒為什么要不透明? 減少外界光線干擾,便于清晰地看到像。(2)實驗中的“鏡頭”有鏡嗎? 沒有。這個鏡頭就是一個開上一個小孔的不透明紙。(3)在B端蒙一張半透明紙,作為光屏。以為什么選擇半透明? 便于清晰地看到像2. 依次插入大孔、中孔、小孔的鏡頭,將鏡頭對著窗外很亮的景物,在表中記錄景物呈現(xiàn)在半透明紙上的像的特征。保持鏡頭的位置不動,縮短光屏到小孔的距離,半透明紙上所呈現(xiàn)的景物范圍變大,景物的大小變小。【問題討論】1.為什么用針孔照相機“拍攝”出來的像是倒立的?請畫圖解釋。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拓展深化】1.小孔成像規(guī)律:用小孔成像儀觀察像的特征與物距、像距有什么關(guān)系?當物距(u)大于像距(v),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物距(u)等于像距(v),倒立等大的實像;當物距(u)小于像距(v),倒立放大的實像;2.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1)實際光線相交形成的是實像,由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形成的是虛像。(2)可以用光屏或者白紙或者膠卷(指任何實物)承接到或記錄下來的是實像,不能用光屏、白紙承接到或者不能用膠卷記錄下來的是虛像。(3)倒立的必定是實像,正立的必定是虛像【隨堂練習】1. 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B.木板上的小孔要圓形的C.該現(xiàn)象與“樹蔭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D.物體離小孔越遠,墻壁上像越大【解答】解:A.因為光沿直線傳播,所以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A錯誤;B.小孔成像時與小孔的形狀無關(guān),只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故B錯誤;C.樹蔭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與小孔成像的原理是相同的,故C正確;D.小孔所成的像大小取決于像到小孔的距離,物體離得越遠,像就越小,故D錯誤。故選:C。2.小科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科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果,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線傳播的【解析】A、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故A錯誤;B、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才沿直線傳播,可以是任何介質(zhì)或真空,不僅在水中,故B錯誤;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C正確。D、海波溶液不均勻時,相當于光在密度不均勻介質(zhì)中傳播,因此光不能沿直線而是沿曲線傳播;當海波溶液的密度均勻時,光就能在海波溶液里沿直線傳播,故D錯誤。3. 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3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55.7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B.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北方C.該小組預測2023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影長度將比55.7cm長D.一天內(nèi),桿影移動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造成的【解答】A桿影是由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正確;B、我國寧波位于北半球,正午時太陽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故B正確;C、2023年6月20日接近夏至,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這一天的桿影應比2023年3月14日這一天的桿影短,故C錯誤;D、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所以一天內(nèi)桿影會隨地球的自轉(zhuǎn)移動,故D正確。故選:C。4.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則(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D.都是影子【解答】鳶在空中飛行時,地面上會出現(xiàn)影子,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在紙窗上開一小孔,使窗外飛鳶的影子呈現(xiàn)在室內(nèi)的紙屏上,觀察到“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特點:倒立的實像,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正因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才有“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的現(xiàn)象,即二者的移動方向相反。故C正確。故選:C。學習目標:1. 通過探索活動證實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的2. 了解光的直線傳播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知道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4. 通過實踐活動理解小孔成像原理。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七年級上冊科學 第4章 多種多樣的運動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光的直線傳播 預學案一、預學任務【科學概念 1】光的直線傳播1.科學史 2000多年以前,我國思想家 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 實驗:用一塊帶有小孔的板遮擋在墻體與物之間,墻體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影,并由此推測光的 。墨翟指出,物體通過小孔所形成的像是 ,據(jù)此推測光是沿 傳播的。2.科學現(xiàn)象 實例如:3.科學實證 光在 中是沿直線傳播的活動設計關(guān)鍵問題:4.光的傳播速度(1)光能在空氣、液體、固體等 物體中傳播,也能在 中傳播。。(2)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 中的傳播速度最大,為 ,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 ,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更 。【科學方法 1】模型建構(gòu)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傳播情況,我們常用一條 表示光的傳播 ,這樣的線叫作光線。如圖:【實踐活動 1】制作“針孔照相機”1.準備制作“針孔照相機”實驗素材等。2.活動記錄表設計3.像的特征記錄要素: 。二、隨堂任務【探索活動】P159光的直線傳播路徑1. 在有機玻璃容器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水溶性熒光筆在水中攪拌幾次;再點燃一小段艾葉條,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 。2. 將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觀察并畫出激光在空氣、水、有機玻璃板中傳播的路徑。空氣 水 玻璃(說明:根據(jù)實際觀察情況記錄。)3. 用注射器將200mL濃糖水緩慢注射到熒光液的 ,再將激光束逐漸向下移動,觀察激光的傳播路徑。4. 糖水,再讓激光束射過溶液,觀察并畫出光的傳播路徑。(說明:根據(jù)實際觀察情況記錄。)實驗結(jié)論:【探索實踐】P160制作針孔照相機1. 制作或?qū)ふ也煌该骷埡校贏端開一小孔,作為鏡頭;在B端蒙一張半透明紙,作為光屏。小孔的大小要能改變,半透明紙到小孔的距離也要能改變。這樣,一架簡易的“針孔照相機”便制作完成了。【思考與討論】(1)紙盒為什么要不透明?(2)實驗中的“鏡頭”有鏡嗎?(3)在B端蒙一張半透明紙,作為光屏。以為什么選擇半透明?2. 依次插入大孔、中孔、小孔的鏡頭,將鏡頭對著窗外很亮的景物,在表中記錄景物呈現(xiàn)在半透明紙上的像的特征。(將觀察結(jié)果記錄在實踐活動1的記錄表中)保持鏡頭的位置不動,縮短光屏到小孔的距離,半透明紙上所呈現(xiàn)的景物范圍變 ,景物的大小變 。【問題討論】1.為什么用針孔照相機“拍攝”出來的像是倒立的?請畫圖解釋。2.如何使光屏上的像更明亮?【拓展深化】1.小孔成像規(guī)律:用小孔成像儀觀察像的特征與物距、像距有什么關(guān)系?2.實像和虛像的區(qū)別(1) 形成的是實像,由實際光線的 相交形成的是虛像。(2)可以用 承接到或記錄下來的是實像, 用光屏、白紙承接到或者不能用膠卷記錄下來的是虛像。(3) 的必定是實像, 的必定是虛像【隨堂練習】1. 早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xiàn)象。如圖所示,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一個小孔,發(fā)現(xiàn)光線透過小孔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蠟燭在墻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B.木板上的小孔要圓形的C.該現(xiàn)象與“樹蔭下的光斑”成像原理相同D.物體離小孔越遠,墻壁上像越大2.小科在學習“光的傳播”時,看到老師的一個演示實驗,過程如下:①用激光筆射向水中,觀察到光線是一條直線(如圖);②在A點處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觀察到光線發(fā)生了彎曲;③經(jīng)攪拌后,觀察到光線又變直。小科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得出的結(jié)果,正確的是( )A.光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B.光只有在水中才能沿直線傳播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D.光在海波溶液里是不能沿直線傳播的3. 寧波某校課外實踐小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桿,進行為期一年的“觀竿測影”活動。2023年3月14日正午時刻圭桿的桿影如圖所示,并測得桿影OA長為55.7cm。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桿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B.圖中桿影從O到A指向北方C.該小組預測2023年6月20日正午時刻,該圭桿的桿影長度將比55.7cm長D.一天內(nèi),桿影移動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造成的4.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鳶飛空中,其影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窗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窗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窗所束,亦皆倒垂…”,則( )A.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B.都是由于小孔成像C.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D.都是影子/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任務型學習設計】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 (1).pptx 【任務型學習設計】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課后任務(學生版) .docx 【任務型學習設計】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課后任務(教師版).doc 【任務型學習設計】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預學案(學生版).docx 【任務型學習設計】4.3日地月的相對運動(1)預學案(教師版).doc 光的直線傳播,.mp4 科學制作—針孔相機.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