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九單元 溶液實驗活動7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1.體驗初步提純固體混合物的實驗過程。2.學習蒸發操作技能,鞏固溶解、過濾操作技能。學業要求粗鹽中含有可溶性雜質氯化鎂、氯化鈣和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實驗室里是如何去除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的呢?粗鹽情景導入實驗用品燒杯、玻璃棒、蒸發皿、坩堝鉗、酒精燈、漏斗、藥匙、量筒、鐵架臺(帶鐵圈)、天平、稱量紙、濾紙、火柴。粗鹽、蒸餾水學習探究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步驟1. 溶解粗鹽用天平稱取5.0g粗鹽,用藥匙將該粗鹽逐漸加入盛有10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為止。觀察所得食鹽水是否渾濁。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10mL水中溶解粗鹽的質量。稱取粗鹽/g 剩余粗鹽/g 溶解粗鹽/g5.0攪拌,加快溶解1.33.7鹽水渾濁2. 過濾如圖所示,過濾食鹽水。仔細觀察濾紙上剩余物及濾液的顏色。起引流作用濾紙上留有固體不溶物,濾液是澄清透明的。“一貼”“二低”“三靠”,如濾液仍渾濁,應再過濾一次。3. 蒸發把所得澄清濾液倒入蒸皿。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加熱。防止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停止加熱后,不要立即把蒸發皿直接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面。4. 計算產率用玻璃棒把蒸發皿內的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將提純后的氯化鈉與粗鹽作比較,并計算精鹽的產率。轉移固體精鹽比粗鹽透明溶解粗鹽/g 精鹽/g 精鹽產率/%3.73.389.2(2)產率偏高①濾液渾濁(濾液中進入部分難溶性固體雜質)就進行蒸發操作;②蒸發結晶時未充分蒸干,固體中含有水分。誤差分析(1)產率偏低①粗鹽未完全溶解就過濾;②溶解攪拌時液滴濺出;③過濾時有濾液損失;④蒸發時有液體濺出;⑤蒸發皿中的固體未完全轉移到稱量紙上。1.制取粗鹽時,曬鹽和煮鹽的目的都是通過蒸發鹽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濃縮。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溫度的方法來達到同一目的?問題與交流不能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來達到同一目的,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2.本實驗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鈉的哪些性質?考慮到粗鹽的來源,你判斷這樣提純的鹽是否為純凈物。本實驗利用了氯化鈉易溶于水,且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性質。實驗中所用粗鹽中含有可溶性雜質氯化鈣、氯化鎂以及不溶性雜質泥沙等,將這樣的粗鹽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的操作只是去除了不溶性的雜質,而溶于水的雜質沒有去除掉,所以初步提純后的鹽不是純凈物。解析: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C說法錯誤。例 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過程中,涉及稱量、溶解、過濾、蒸發等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稱量時粗鹽放在天平左盤的稱量紙上B. 粗鹽溶解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C. 蒸發時,在恰好蒸干時停止加熱D. 過濾時,漏斗下端管口處緊靠燒杯內壁C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溶解→過濾→蒸發→計算產率課堂小結1.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下列裝置和操作正確的是( )DA. 溶解粗鹽B. 過濾食鹽水C. 蒸發食鹽水D. 轉移蒸發皿隨堂測試2.有關“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A. 多加水,讓粗鹽加速溶解B. 玻璃棒用了4次,但作用各不相同C. 粗鹽經過溶解、過濾、蒸發、結晶可以得到初步提純D. 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濾液蒸干3.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活動中,出現下列情況仍繼續實驗,有可能造成計算出的精鹽產率偏低的是( )A①溶解步驟中,粗鹽未充分溶解 ②過濾步驟中,得到的濾液渾濁③蒸發步驟中,有液滴飛濺現象 ④蒸發步驟中,得到的固體潮濕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