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溶解度第1課時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課時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7~39頁學業要求 1.了解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含義。2.知道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相互轉化方法。3.了解結晶現象,知道結晶的方法。教學重點 飽和溶液的含義;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相互轉化方法;結晶的方法。教學難點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相互轉化方法;結晶的方法。教 學 過 程 備 注【過渡】我們已經知道,蔗糖或氯化鈉易溶于水。那么,在一定條件下,它們能不能無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上述實驗說明,在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的情況下,飽和溶液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降低溫度,不飽和溶液可以變成飽和溶液。【歸納總結】對于大多數固體物質的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關系如下:【過渡】實驗9-6中,在冷卻過程中,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變成了飽和溶液,燒杯底部出現了固體。【思考】結晶還有其他方法嗎?還記得最開始提到的海水曬鹽嗎 查閱資料,了解用海水曬鹽的過程,與同學交流。【歸納總結】(1)加熱蒸發溶液,溶質從溶液中以晶體的形式析出,這一過程叫作蒸發結晶。蒸發結晶也是結晶的一種方法。(2)蒸發結晶的應用——海水曬鹽,其原理是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水分蒸發,食鹽從海水中結晶析出。【例2】從海水中提取食鹽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經過第①步操作,海水中的成分基本不變B.蒸發池中,氯化鈉溶液逐漸變濃C.經過第③步的操作,進入結晶池后,繼續蒸發水,有氯化鈉晶體析出D.析出食鹽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知識的學習,有哪些心得?小組討論,看看都學到了什么。小組討論本課主要內容,歸納后選代表發言。四、隨堂訓練1.在溫度為t℃時,某物質的飽和溶液一定是( ) A.稀溶液 B.含有100g溶劑的溶液 C.濃溶液 D.不能再溶解該物質的溶液2.現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溫度、②降低溫度、③增加硝酸鉀、④減少硝酸鉀、⑤增加水、⑥蒸發水。能用來將硝酸鉀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3.欲使任意一種不飽和溶液轉變為飽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再加入同種溶質 D.倒出一些溶劑4.海水曬鹽的原理是( )A.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氯化鈉蒸發B.利用陽光和風力,使水分蒸發C.利用日曬,使海水分解D.利用日曬,使氯化鈉的溶解度變小五、布置作業 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活動與探究得出結論上作文章,為輕松寫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轉化的方法做了很好過渡。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3確定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二、結晶結晶的概念結晶的方法結晶的應用——海水曬鹽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