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常見的鹽第1課時 常見的鹽課時 常見的鹽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80頁素養目標 1.能從組成上判斷鹽這一 類物質,并知道鹽和生活中常見的食鹽的區別。2.了解氯化鈉的性質和用途。3.知道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用途。4.掌握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教學重點 氯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性質與用途。教學難點 碳酸根離子(或碳酸氫根離子)的檢驗方法。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展示】展示日常生活中食鹽的用途。【交流討論】“食鹽是鹽,鹽就是食鹽”這句話對嗎 【歸納總結】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鹽,通常指食鹽(NaC1),是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化學上中的鹽指的是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一類化合物,食鹽只是化學鹽類的一種。二、自主活動,探索學習(一)氯化鈉【自主閱讀】食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P78~79,了解氯化鈉的用途。【歸納總結】重要的調味品;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醫療上配制生理鹽水;農業上用來選種;工業上重要的化工原料;作融雪劑;腌漬食物。【展示】展示圖片,了解氯化鈉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海水、鹽湖、鹽井和鹽礦都是氯化鈉的來源。【例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鹽都能食用,故稱食鹽 B.鹽就是食鹽,易溶于水C.鹽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體 D.鹽是一類物質的總稱(二)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自主閱讀】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P79,了解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的俗稱及用途。【展示】展示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觀察其物理性質。【歸納總結】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狀固體;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等行業及洗滌劑的生產。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能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狀固體;是制作面點所用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醫療上,它是治療胃酸過多癥的一種藥劑。碳酸鈣: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難溶于水的白色固體;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在醫療上,碳酸鈣還可用作補鈣劑。【回顧】同學們回顧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寫出碳酸鈣與鹽酸制二氧化碳的方程式。【討論】分析碳酸鈣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組成,推斷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是否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實驗】學生進行教材P80“實驗10-11”。實驗內容現象分析碳酸鈉+稀鹽酸固體溶解,產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皆能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碳酸氫鈉+稀鹽酸【練習】書寫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思考】根據上述反應歸納總結CO32-、HCO3-的檢驗方法。【歸納總結】向其中加入稀鹽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講解】簡單的物質分類樹狀圖。【例2】下列關于常見鹽的用途,錯誤的是( )A.食鹽用作調味品B.碳酸氫鈉用于焙制糕點C.碳酸鈣用作補鈣劑D.純堿用于除水垢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知識的學習,有哪些心得?小組討論,看看都學到了什么。小組討論本課主要內容,歸納后選代表發言。四、隨堂訓練1.下列選項中物質的俗稱、化學式、類別、用途對應正確的是( )A.生石灰、CaO、化合物、補鈣劑B.小蘇打、NaHCO3、鹽、發酵粉C.純堿、NaCO3、堿、制玻璃D.食鹽、NaCl、鹽、除鐵銹2.鑒別碳酸鹽常用的試劑是( )A.硝酸銀溶液 B.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C.氯化鋇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3.下列物質:a.食鹽;b.純堿;c.碳酸氫鈉;d.碳酸鈣。(1)可用作調味劑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2)可用作洗滌劑的是________。(3)可用作補鈣劑和牙膏填充劑的是________。(4)可用作發酵粉和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________。(5)既是鈣鹽又是碳酸鹽的是________。五、布置作業 了解鹽與實驗的區別與聯系,將日常生活與化學學習相區分。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學生通過復習舊知,從結構上類比新知,進而理解結構決定性質。通過實驗探究進一步證明猜想,從而總結出離子的檢驗方法。通過樹狀圖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學生回顧知識,加強前后知識的聯系,形成化學知識網絡。板書設計 常見的鹽一、氯化鈉1.用途:調味品、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配制生理鹽水、選種、化工原料、作融雪劑、腌漬食物。2.分布二、碳酸鈉、碳酸氫鈉和碳酸鈣1.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用途:玻璃、造紙、紡織等行業及洗滌劑的生產2.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用途:發酵粉、治療胃酸過多癥3.碳酸鈣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用途:建筑材料、補鈣劑4.CO32-、HCO3-的檢驗:稀鹽酸、澄清石灰水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