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常見的鹽第2課時 鹽的化學性質 復分解反應課時 常見的鹽 課型 新授課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0~82頁素養目標 1.用分類的方法研究物質,總結鹽的化學性質。2.通過對具體復分解反應的探究,理解并掌握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3.能利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教學重點 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教學難點 能利用復分解反應的條件,判斷酸、堿、鹽之間的反應能否發生。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情境導入】小明同學在實驗室整理化學試劑時,發現盛有無色固體(初中化學常用試劑)的試劑瓶,標簽破損如圖所示。猜想:硫酸鈉或碳酸鈉。應如何檢驗?二、自主活動,探索學習(一)鹽的化學性質【討論】那些物質能與鹽發生化學反應?【歸納總結】金屬+鹽→新鹽+新金屬酸+鹽→新酸+新鹽【實驗】學生完成教材P81“實驗10-12”。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滴入碳酸鈉溶液,觀察現象。實驗現象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實驗結論鹽+堿→新鹽+新堿【實驗】學生完成教材P81“實驗10-13”。實驗內容現象化學方程式NaOH溶液+CuSO4溶液產生藍色沉淀2NaOH+CuSO4=Cu(OH)2↓+Na2SO4BaCl2溶液+CuSO4溶液產生白色沉淀BaCl2+CuSO4=BaSO4↓+CuCl2結論:鹽+鹽→新鹽+新鹽(二)復分解反應【觀察】觀察下列反應方程式有何共同特征?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Ca(OH)2=CaCO3↓+2NaOH【歸納總結】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討論】學生分組討論完成教材P81“思考與討論”。【歸納總結】復分解發生的條件: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講解】結合附錄I“部分酸、堿、鹽的溶解度表”,總結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口訣。三、課堂小結通過本課知識的學習,有哪些心得?小組討論,看看都學到了什么。小組討論本課主要內容,歸納后選代表發言。四、隨堂訓練1.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復分解反應的是 ( )A.H2SO4+Ca(OH)2=CaSO4+2H2OB.H2SO4+BaCl2=BaSO4↓+2HClC.2HCl+Fe=FeCl2+H2↑D.2HCl+CaSO4=CaCl2+H2O+CO2 ↑2.向硫酸銅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與生成沉淀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點時溶液中的陽離子只有Na+B.ab段溶液pH的逐漸減小C.c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1種D.d點時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3.寫出下列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氫氧化鉀溶液和稀硫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碳酸鉀溶液和稀鹽酸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硫酸銅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④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鈣溶液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布置作業 從實際問題出發,引出本課題內容。復習舊知,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形成物質之間關系的網絡圖。學生動手實驗,養成規范的操作,增強觀察現象的能力。學會總結歸納,對一類反應進行分解整合,找出其特點。板書設計 鹽的化學性質 復分解反應一、鹽的化學性質1.鹽+金屬→新鹽+新金屬2.鹽+酸→新鹽+新酸3.鹽+堿→新鹽+新堿4.鹽+鹽→新鹽+新鹽二、復分解反應1.定義: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2.條件: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