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2025屆高考化學二輪復習題型歸納與解題技巧題型八 化學實驗基礎常用儀器、組合裝置1.常用儀器使用(1)可受熱儀器①玻璃質:試管可直接加熱(先預熱),燒杯、燒瓶(包括蒸餾燒瓶、圓底燒瓶、平底燒瓶、錐形瓶)等“大個”的玻璃儀器需要墊石棉網加熱;②非玻璃質:蒸發皿(配三腳架或鐵圈)、坩堝(配泥三角和三腳架,有蓋子)、燃燒匙均可直接加熱。(2)量具:量筒、酸式(堿式)滴定管、容量瓶、托盤天平、pH試紙、溫度計、燒杯。①精度:量筒精確到0.1 mL,滴定管精確到0.01 mL,容量瓶精確到0.01 mL,托盤天平精確到0.1 g,pH試紙精確到1,溫度計精確到0.1 ℃,燒杯一般僅有粗略刻度(如50 mL燒杯僅有2個刻度,50 mL和 25 mL)。常用儀器、組合裝置②刻度特點:量筒無0刻度,滴定管有0刻度且“上小下大,兩頭無刻度”,容量瓶無0刻度,僅一條刻度線,溫度計有零下刻度。③使用注意事項:量筒、滴定管、容量瓶均不得盛放熱液體,三者均需水平讀數;滴定管、容量瓶需要“檢漏”,均不得在其中溶解固體或稀釋溶液;氧化性試劑不得放入堿式滴定管;托盤天平要“左物右碼”,要調平,腐蝕性藥品要放于玻璃器皿中稱量;pH試紙不得潤濕后測量pH;溫度計水銀球在蒸餾時要放于蒸餾燒瓶支管開口處,其他實驗一般插入液體中,但不得接觸容器底部。常用儀器、組合裝置(3)漏斗①種類:普通漏斗、分液漏斗(球形、梨形)、長頸漏斗、恒壓滴液漏斗、砂芯漏斗、布氏漏斗(配抽濾瓶、抽氣機)。②用途:普通漏斗用于過濾以及向小口容器添加液體;分液漏斗用于分離液體以及滴加液體;長頸漏斗用于添加液體;恒壓滴液漏斗用于滴加液體(恒壓是便于滴下)。③使用注意:長頸漏斗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分液漏斗要“檢漏”,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普通漏斗過濾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4)其他類:酒精燈、冷凝管、錐形瓶、膠頭滴管、廣口瓶、集氣瓶、洗氣瓶、細口瓶、干燥管、U形管、石棉網等等。注意:①冷凝管無論是蒸餾還是冷凝回流,冷卻水必須是“下進上出”;②洗氣瓶:洗氣時是“長進短出”,排水集氣時內部放滿水“短進氣長出水”,向下排空氣法集氣時是“短進長出”,向上排空氣法集氣時是“長進短出”;③干燥管是“大進小出”。常用儀器、組合裝置2.常見組合裝置及其作用(1)常見氣體制備裝置①固—固反應、加熱條件制氣:例:高錳酸鉀制O2、Ca(OH)2與NH4Cl制NH3等。常用儀器、組合裝置②固(或液)—液反應、不加熱制氣:(分液漏斗也可以改成長頸漏斗,制取少量氣體時可以把錐形瓶改為試管,添加鐵架臺、鐵夾)例:制H2或CO2,H2O2制氧氣等。常用儀器、組合裝置③固(或液)—液反應、加熱制氣:例:制氯氣或乙烯等常用儀器、組合裝置(2)氣體收集裝置排水法(排飽和食鹽水): 或向上排空氣法: 或向下排空氣法: 或常用儀器、組合裝置(3)氣體除雜裝置①洗氣瓶: 裝濃硫酸目的是除去H2O,裝NaOH溶液可以除去CO2、HCl、SO2、H2S、HBr、HF等酸性氣體,裝KMnO4溶液可以除掉SO2、H2S、乙醇、乙烯等還原性氣體,裝水可以除掉易溶于水的氣體等。②干燥管或U形管: 裝堿石灰既可以除掉酸性氣體也可以除掉水蒸氣,裝無水氯化鈣可以除掉水蒸氣或氨氣,裝硅膠可以除掉水分等。③ 內裝Cu可以除掉O2,內裝CuO可以除掉H2使之變為H2O或把CO轉為CO2等。常用儀器、組合裝置(4)防倒吸裝置①肚容式:②隔離式:常用儀器、組合裝置(5)防堵塞裝置(6)尾氣處理裝置基本實驗操作1.藥品使用(1)防變質或損耗(受潮、氧化、揮發、分解、水解等)。①瓶塞密封:所有藥品一般均需蓋緊塞子密封,比如防止NaOH潮解、防止Na2SO3氧化、防止濃鹽酸及濃硝酸揮發、防止濃硫酸吸水、防止過氧化鈉吸水或與CO2反應等;②水封:白磷和液溴可以用水封;③油封:金屬鈉和鉀可以用煤油封裝;④加入試劑防氧化:FeCl2溶液配制過程中加入Fe粉防止Fe2+被氧化成Fe3+;⑤加入試劑防水解:配制的FeCl3溶液加入鹽酸防止Fe3+水解變渾濁等;⑥棕色瓶防光照:見光或受熱易分解的物質,需裝入“棕色瓶”且置于陰涼處保存,比如氯水、濃硝酸、氯化銀等。基本實驗操作(2)防藥品腐蝕儀器:①裝液溴或濃溴水或硝酸等強氧化性的試劑瓶用玻璃塞而不用橡膠塞,因為橡膠塞易被氧化受損;②裝堿溶液的試劑瓶使用橡膠塞而不用玻璃塞,因為堿腐蝕玻璃塞造成瓶口與瓶塞粘連;③裝氫氟酸的試劑瓶不得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瓶,因為氫氟酸能腐蝕溶解玻璃;④加熱氫氧化鈉等強堿不能使用陶瓷坩堝而用鐵坩堝,因為強堿腐蝕陶瓷;⑤配制波爾多液不能用鐵質容器,因為硫酸銅腐蝕鐵等。(3)藥品取用:塊狀或大顆粒狀固體用鑷子,粉狀或細顆粒狀固體用藥匙,液體采取傾倒或膠頭滴管吸取,氣體用導管通入(也可以采取注射器注入或氣球擠入等方法)。(4)藥品處理:不得倒入原試劑瓶或下水道,應放至指定容器(注意金屬鈉用剩的要放回原瓶)。基本實驗操作2.試紙或試液使用(1)試紙種類及用途:①紅色石蕊試紙,遇堿變藍色,專門用來測定堿性液體或氣體;②藍色石蕊試紙,遇酸變紅色,專門用來測定酸性溶液或氣體;③pH試紙,測定pH,遇酸(較強)變紅色、遇堿(較強)變藍色,中性變綠色,未潤濕是黃色的;④淀粉碘化鉀試紙,遇強氧化劑(氯氣,硝酸等)顯藍色;⑤品紅試紙,遇SO2褪色; ⑥醋酸鉛試紙,遇H2S顯黑色。(2)試液:品紅溶液測試漂白性,石蕊溶液遇酸變紅、遇堿變藍,淀粉液遇碘(注意是0價碘單質,不能是I-或I)變藍,酚酞溶液遇堿變紅色、遇酸不變色,FeCl3溶液遇SCN- 顯紅色、遇苯酚顯紫色等。(3)使用注意事項:檢驗氣體時,試紙一般均需先潤濕(pH試紙任何情況下不得潤濕),試液一般滴幾滴即可。基本實驗操作3.儀器洗滌(1)水洗:洗掉一些易溶于水的物質。(2)酸洗:洗掉氧化鐵等氧化物或氫氧化銅等堿性物質。(3)熱堿洗:洗去S、苯酚或油脂(熱純堿溶液也可以洗掉油脂)類物質。(4)CS2洗滌:洗掉S或白磷。(5)酒精:洗掉苯酚等易溶于乙醇的有機物。(6)稀硝酸:洗去銀鏡或銅鏡。(7)濃鹽酸熱洗:除掉MnO2。基本實驗操作4.氣密性檢查或漏水檢查氣體參與的實驗裝置均需氣密性檢查,常用方法有兩個。(1)加熱法:首先把右端導管伸入液面下,“封閉”除右端導管口外的所有開口,然后加熱(手握加熱、熱毛巾加熱或酒精燈微熱)氣體發生裝置,若右端導管口冒出氣泡,停止加熱,冷卻后水沿導管向上形成一段水柱,則說明氣密性良好。(2)液差法:用止水夾封閉除分液漏斗或長頸漏斗外的開口,然后通過長頸漏斗或分液漏斗向反應器中注水,若過一段時間水不能注入反應器且在漏斗頸中形成一段水柱,水柱高度較長時間保持不變,則說明氣密性良好。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需要進行漏水檢查。基本實驗操作5.物質分離提純方法(1)除雜基本原則:除掉原雜質同時不得引入新雜質(2)常用分離混合物的物理方法①過濾:固—液型或固(不溶)—固(溶)型;②分液:液—液互不相溶型;③分餾:液—液互溶型;④重結晶:固(可溶)—固(可溶)型;⑤滲析:膠體—溶液分離;⑥鹽析:蛋白質、肥皂的分離提純;⑦升華:除掉固體中雜質碘的一種方法;⑧萃取:提取碘水或溴水中碘或溴的一種方法;⑨蒸發:去除某溶液中一種易揮發物質的方法等。基本實驗操作(3)常用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①沉淀法:使雜質離子轉為沉淀,然后通過過濾除掉;②轉氣法:把雜質離子轉為氣體,自行氣液分離;③轉水法:H+或OH-可以通過反應使之變為水(溶液中水不算雜質);④置換法:比如硫酸亞鐵里的硫酸銅雜質,可以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然后過濾來分離雜質;⑤熱分解法:通過加熱使雜質分解為氣體或其他雜質再進一步除去;⑥洗氣法:通過各種液態試劑吸收掉氣體中的某雜質氣體,然后氣液分離;⑦氧化還原法:比如用Cu除掉O2、用CuO除掉氫氣或CO等;⑧電解法:電解精煉Cu,再通過物理方法除去等。基本實驗操作6.物質或離子的檢驗(1)物理方法:通過顏色、氣味、水溶性、焰色反應、溶解吸放熱等運用感官感知。(2)化學方法:通過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顏色變化、氣體、沉淀以及氣體與沉淀顏色或其特殊性質(比如不溶于稀硝酸等)、燃燒火焰等進行檢驗。(3)物質檢驗注意事項:注意干擾因素的排除,一般檢驗包括氣體檢驗、離子檢驗、有機物檢驗,一定要牢記一些特殊檢驗試劑和方法。基本實驗操作①氣體檢驗基本實驗操作①氣體檢驗基本實驗操作②離子檢驗基本實驗操作②離子檢驗基本實驗操作②離子檢驗制備實驗、性質探究實驗的一般設計思路1.制備實驗設計思路:原料(氣)的制備及凈化(洗氣瓶用法)→發生裝置(溫度控制方式)→產物的收集與凈化及防水解、防氧化→尾氣處理(防倒吸裝置)。2.性質探究實驗設計思路:預測性質→設計實驗探究(注意干擾物的排除)→實施實驗操作(儀器選擇、藥品選擇)→記錄實驗現象(注意定量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分析比較概括,得出結論。3.整套裝置最后一個裝置的作用:內防輸出(就是進行尾氣處理,防止擴散到空氣中造成污染)、外防輸入(防止外部空氣中的O2、CO2、H2O進入裝置,與產品發生反應)。4.實驗前通氣體目的:一般是趕走裝置中原有的空氣,目的是防止空氣中O2、CO2、H2O對實驗造成影響,常用N2趕走實驗前裝置內的空氣。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題型訓練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