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地球的內部結構5行業PPT模板http://www./hangye/新知導入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球體,我們可以看到它的表面哪些形態?新知導入我們看不到的地球內部又是什么樣的?新知導入地球可能是空心的,里面充滿氣體像氣球一樣,這樣可以使它很好在宇宙中漂浮,而我們所生活的地面部分就像是它堅硬的外殼,起到保護和支撐的作用。地球是實心的,不然我們無法在地面上建起高樓大廈。你還有其他不同觀點嗎?科學實踐一、認識地球的內部結構1.根據地表發生的一些現象,我們能推測地球內部的哪些信息?科學實踐推測一:地球表面有很多峰巒疊嶂的高山,高山由巖石和土壤組成,推測地球應該是一個由巖石組成的實心球體。推測二:地球表面有溫泉,地球內部的溫度一定很高。科學實踐推測三:從火山噴發的樣子來看,地球內部很有可能充滿了滾燙的巖漿,地球內部應是由某種溫度很高的物質組成,比如巖漿。推測四:地下蘊含豐富的天然氣資源,人們可以在陸地或海洋中建立氣田進行開采,推測地球可能是一個充滿了天然氣的“氣球”。科學實踐2.在不剖開物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內部結構?實驗一:探究知道物體內部結構的方法準備四個外觀近似的小球模型:一個實心小球(模擬巖石實心的地球)、一個裝有水的小球(模擬內部是水的地球)、一個裝有面糊的小球(模擬內部是充滿滾燙巖漿的地球)和一個空心小球(模擬內部充滿氣體的地球),在不切開它們的前提條件下嘗試探究出其內部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科學實踐實驗材料四個小球手電筒長吸管錐子科學實踐實驗過程搖晃小球或者用工具敲擊小球聽聲音,通過小球發出的聲音來判斷出其內部到底是由什么組成的。用手電筒的光去照射小球,通過強光的照射探測小球內部是由什么組成的。利用錐子在小球表面鉆一個孔,通過這個小孔探測小球里面到底是什么;或用吸管吸出部分內部物質,觀察內部物質是什么。科學實踐實驗視頻科學實踐實驗現象搖晃時,3號小球有著明顯的流水的聲音,所以猜測3號球里面可能是某種液體。敲擊時,2號球聲音比其他小球更大一些也更響亮一些,推測2號小球可能是空心的。用手電筒照了照發現2號球里面真的什么也沒有,應該是個空心球。在每個小球上面都鉆個小孔,透過小孔發現1號球是個實心球;2號球是個空心的;3號小球有液體從小孔里流出來,應該是個水球;透過小孔看到4號小球內部是像面糊一樣的物體,還有一些流了出來,所以4號內部應該是某種濃稠的、能流動的物體。科學實踐實驗結論1號球是實心球,2號球是空心球,3號球是水球,4號球內是半固體物質。科學實踐3.地質學家是怎樣尋找證據認識地球內部結構的?1.鉆探法2.地震波探測法科學實踐鉆探法鉆探法是指用鉆機在地層中鉆孔,以鑒別和劃分地表下地層,并可以沿孔深取樣的一種勘探方法。鉆探是勘探地下礦床、地層構造等最直接的手段。科學實踐地震波探測法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處傳播的震動,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地質學家和工程師使用地震儀、檢波器來記錄地震波,地震波在介質改變時會有不同的傳遞速度,并在交界面上產生折射、反射等行為,這些特性被用來了解地球的內部構造。用地震儀測地震波,根據地震波等信息,了解地球的內部結構。科學實踐4.地質學家發現了關于地球內部的哪些秘密?科學家利用地震波等研究發現,地球的內部可以劃分為三個圈層,即地殼、地幔和地核。科學實踐地殼:固體地球的最外層,主要由巖石組成。大陸地殼的平均厚度為35千米,海底地殼的平均厚度為7千米。地幔:地殼下面的圈層,主要由致密的造巖物質組成。它的厚度約為2900千米。一般認為,在地幔與地殼相接的地方存在一個軟流圈,它可能是巖漿的發源地。地核:地球內部最中心的部分,科學家推測這一圈層是由高壓狀態下的鐵、鎳等金屬物質組成的。它的厚度約為3500千米。科學實踐地球內部每個圈層的厚度是不同的,體積占比也是不一樣的。地球的內部如同一個煮熟的雞蛋科學實踐蛋殼——地殼蛋白——地幔蛋黃——地核科學實踐上天容易入地難。1970年到1989年,蘇聯在將近20年的時間中,向地心鉆探了大約13000米深。幾乎同一時期,美國也在“挖穿”地球,不過美國在挖到9583米深后就放棄了。想一想,他們為什么會放棄?溫度越來越高,鉆頭融化。科學實踐5.利用身邊的材料,嘗試制作一個地球內部結構的模型。畫出設計圖:根據地球內部三個圈層的厚度,按比例縮小畫三個大小不一樣的圓。直徑比例由小到大約為10:18:18.1(三層厚度比為10:8:0.1)。科學實踐制作材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彩泥科學實踐用紅色彩泥做一個小球,半徑為10厘米。在紅色彩泥球的外面包裹一層黃色彩泥,厚度大約是紅色彩泥球半徑的五分之四(約8厘米)。再在黃色彩泥球的外面包裹一層藍色彩泥,厚度大約是紅色彩泥的百分之一(約1毫米)。將做成的藍色彩泥球從中間切開,就可以看到地球結構模型的剖面。制作過程科學實踐地球內部分為三部分:紅色部分相當于地核,黃色部分相當于地幔,藍色部分相當于地殼。科學實踐二、認識巖石的成因和分類1.了解組成地殼的巖石有哪些主要類型及其成因按照形成巖石的地質作用,可以把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和變質巖三大類。科學實踐巖漿巖又叫火成巖,是由高溫的巖漿在地表結晶形成的巖石。包括玄武巖、浮石、花崗巖。科學實踐沉積巖是一種經由水、空氣或冰的搬運作用,沉積在河、湖、海水中或陸地上的沉積物質,再經固結而形成的巖石。包括礫巖、砂巖、頁巖。科學實踐變質巖是在地殼發展過程中,原來已經存在的巖石(巖漿巖或沉積巖)在溫度、壓力等作用下,發生結構、礦物組成等的改變而形成的一類新的巖石。包括大理巖和板巖。科學實踐三類巖石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例如變質巖就是巖漿巖或沉積巖經過變質作用而產生的。科學實踐2.搜集身邊的材料,模擬從沉積巖到變質巖的形成過程。實驗二:模擬沉積巖到變質巖的形成過程實驗材料科學實踐實驗過程將核桃和沙琪瑪放在面包片中間,做成三明治面包(圖1)。用塑料薄膜包好,然后用手使勁壓(圖2);或者用紙板蓋住,用腳使勁踩(圖3)。觀察三明治面包的變化。科學實踐實驗現象通過按壓和踩踏三明治,其形狀結構發生明顯改變,整個三明治都變薄、變硬,核桃和沙琪瑪也都被擠壓變形或者碎掉,與面包片融為一體。用腳踩踏后的三明治比用手按壓的變化更大,變形程度更為明顯,并且擠壓力方向的不同也對三明治形狀的改變產生一定影響。科學實踐實驗結論該實驗不僅模擬出了變質巖受到壓力形成的過程,也通過對比壓力強弱的不同讓我們感受到了地殼運動所產生的力的大小也對巖石變化所產生的影響,不過巖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科學實踐3.搜集一些巖石,辨別它們分別是哪種類型的巖石,并和同學們交流。礫巖是一種典型的沉積巖。大理石屬于變質巖,是一種很好的建筑材料。石英巖也是一種常見的變質巖,經過地殼運動等自然作用,造就了它美麗多姿的外表。課堂鞏固1.不能證明地球內部在運動的是( )。A.巖石斷層有褶皺B.喜馬拉雅山脈在長高C.火山噴發D.海水是藍色的2.沉積巖是在地表條件下,由各種沉積物沉積形成的巖石,在沉積巖中容易發現生物化石。下列巖石中,屬于沉積巖的是( )。A.玄武巖 B.頁巖 C.浮石 D.大理巖3.在地球的許多地方都有溫泉,通過這個地表現象,說明地球內部( )。A.有熱水 B. 溫度高 C.有水 D.溫度低DBB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 地球的內部結構.pptx 地球的內部結構(第一課時)- 鉆探法模擬實驗(小球內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