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任務二 親近動物,豐富生命體驗 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學會觀察和記錄動物,總結、思考觀察所得,增進對動物的了解。2.對人類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有更深的認識,養成親近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識。【新課導入】《猜謎底,走進動物世界》1.未游滄海早知名,有骨還從肉上生。莫道無心畏雷電,海龍王處也橫行。( )2.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3.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同學們能猜猜它們分別說的是什么動物嗎?出示圖片:1.螃蟹 2.公雞 3.蜜蜂讀了本單元文章,你是不是對動物產生了濃厚興趣,期待著去更好地了解它們呢 讓我們開展一次以“親近動物”為主題的活動,領略大自然的美好,豐富自己的生命體驗。【板塊一】一、確定活動形式,設計活動內容根據自己家鄉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活動的形式,并預先設計可能的活動內容。比如,可以選擇馬、牛、羊等牲畜,雞、鴨、鵝等家禽,或家里養的貓、狗等寵物,看看它們一天里的生活是什么樣的,了解它們的脾氣和習性,和它們作一些互動;有條件的,可以到所在地區的動物園、水族館進行一次以觀察動物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或到郊外的鳥類棲息地進行觀鳥活動【板塊二】二、觀察體驗,用心記錄1. 生命是千姿百態的。不同的動物各有其獨特的形態,生活在不同的環境里,有著不同的生存方式。開展活動時,要注意從多方面對動物進行觀察,增進對它們的了解。2. 近距離了解動物,目睹生命的種種神奇和美好,想必會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動。要放開心胸,擁抱自然,讓自己從活動中獲得珍貴的體驗。3. 作好記錄。既要客觀、詳細地記下觀察所得,也要及時記下自己的真實感受。觀察小貼士觀察內容:觀察外形:近觀,可工筆細描,遠觀,可線條勾勒,都需要抓住動物的特征。觀察習性:動物的生活習性主要指其飲食、居住、行為等方面。觀察性情:動物也有“喜怒哀樂”,注意觀察它們的動作、叫聲等,從中體會、想象其情緒和思想的變化。觀察方法:按照邏輯順序,比如從整體到局部,從外貌到生活習性,觀察動物的外形、習性;按照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頭到腳,觀察動物的外形;按照時間順序,如在一天內不同時刻、一年內不同季節里,觀察動物的外形、習性等有什么不同。任務:學習觀察方法,深入觀察,細心揣摩,為你觀察過的動物制作一份觀察記錄表。觀察記錄表觀察記錄表【板塊三】三、總結交流,深入思考1. 推舉一名或幾名同學,從某種動物的形體特點、行為習性和生活環境等方面分別匯總大家的記錄。個別的記錄有可能不夠準確,甚至出現差錯。將大家的記錄匯總起來,往往能夠修正錯誤,補充缺漏,形成比較準確、全面的觀察記錄。2. 圍繞本單元課文的閱讀,以及活動中獲得的認識和感受,舉行班級討論會。可從下面所列的議題中選擇,或自行設計。動物給人類帶來了什么?人類對動物的生存有怎樣的影響?某種動物的習性和生存環境有什么關系?為什么人會對寵物產生強烈的感情?有些動物十分兇猛,為什么人類還要保護它們?怎么理解“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句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當下有怎樣的意義?【探究事例】【示例一】議題:為什么人會對寵物產生強烈的感情?同學1:寵物是人類的忠實伙伴和好朋友,它們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和陪伴。有些寵物甚至能夠感知到主人的情緒變化,在主人情緒低落時,它們會通過舔手或搖尾巴等行為表現出對主人的關心和安慰。同學2:很多寵物有著可愛的外表和乖巧的性格,人們在與寵物接觸的過程中,可以緩解現代社會中的各種壓力和孤獨感,滿足一定程度上的情感需求。【示例二】議題:有些動物十分兇猛,為什么人類還要保護它們?自然界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生態系統,如果其中一些關鍵物種滅絕,可能導致與之相關的物種滅絕。如老虎這類肉食動物滅絕,野兔、羚羊等植食動物便失去了威脅,泛濫成災,從而導致植物被過度消耗,這又會影響到以之為食的上一層物種,環環相扣,終將導致更多物種的滅絕,甚至危及人類的生存。人類是文明的創造者,也是道德法則和倫理思想的擁有者,有義務也有能力保護好動物,維護好自然生態關系的平衡,更何況地球上很多生態危機尤其是動物危機都源于人類。如北極熊瀕臨滅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排放溫室氣體使全球變暖所導致的海冰減少、人類的捕殺、棲息地被人類破壞以及人類工業排放物的污染等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關系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說到底,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都是為了保護人類和人類自己的未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以下是一些關于如何親近動物的建議:1.了解動物習性在親近任何動物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們的習性和行為模式。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生活習性和社交規則,了解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 與它們相處,避免誤解和傷害。2.尊重動物空間動物需要足夠的空間來活動和生活。在親近它們時,保持適當的距離,不要過度干擾或驚嚇它們。尊重動物的自然行為,不要強迫它們做 不愿意做的事情。3.安全第一安全是親近動物時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在接觸野生動物時,要特別注意避免被抓傷或咬傷。 對于不熟悉的動物,最好使用手套或其他防護 裝備。同時,確保自己的行為不會對動物造成 任何傷害。4.觀察學習通過觀察動物的行為和習性,可以學到很多關于它們的知識。在親近動物時,保持耐心和細心,觀察它們如何覓食、休息、交流等。這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儲備,還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動物的生活狀態。5.互動與交流在安全的范圍內,嘗試與動物進行互動和交流。比如,可以輕輕撫摸它們(如果它們愿意的話),或者用柔和的聲音與它們說話。這樣的互動可以增進我們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聯系,讓我們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6.參與保護動物的活動除了直接親近動物外,我們還可以參與保護動物的活動,如志愿服務、捐款支持等。這些活動不僅可以為動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還能 提高公眾對動物保護的意識。【結語】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同學們能夠明白,親近動物不僅僅是觀察它們的外在形態,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們的行為語言,感受它們的情感世界,從而在心中種下愛與責任的種子。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你是漫步在森林小徑,還是駐足于城市公園的湖畔,都能以一種更加溫柔和敬畏的心態,去欣賞那些與我們共享這個星球的伙伴。記住,每一次對動物的善待,都是對這個世界美好愿景的一份貢獻。愿我們都能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用心感受每一個生命的獨特與美好,讓生命因這份親近而更加豐富多彩。【布置作業】1.根據班級展示交流情況完善觀察手記。2.選擇一個關于動物的議題表達自己的觀點,300字左右。【課外補充】【紀錄片推薦】1.《野性的呼喚》:本片采用真實記錄、科學再現等方法,展現瀕危的野生動物在自然界生存的精彩過程,科學分析動物的生存危機,以戲劇化的方式講述關于野生動物的故事。拍攝范圍包括中國北部森林、廣闊草原、幽深洞穴、沙漠戈壁、青藏高原,這些人類不易到達的生態環境。每一種環境均聚焦各具特色的物種,大到旗艦動物,小到顯微鏡才能看到的細小生物。2.《同象行》:這是一次罕見的遷移,北上400公里后,一群珍稀的野生亞洲象闖入了人類世界。本片介紹了它們的習性及人類守護它們遷移的過程。3.《動物守護行動》:本片記錄大熊貓的出生全過程,跟拍草原守護者幫助草原雕重返藍天,展現“貓咪消防員”的花式救援,從森林、草原到海洋、城市,帶你看人與動物互相關照、互相關懷的動人瞬間。4.《蔚藍之境》:本片分為《季節的輪回》《潮水的節律》《濕地的競爭》《海灣的懷抱》《海島的空間》《生存的挑戰》6集,講述了斑海豹在冰天雪地中撫育幼崽,巨鯨長途游弋張開巨口覓食,珊瑚產下的卵團在夜色里絢爛美麗、燦若星辰,小海龜從出生的沙灘到返回大海所經歷驚心動魄的死亡之旅等故事,呈現一片神秘、壯闊、活力的蔚藍之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