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測試范圍:第7單元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時間:50分鐘 分值:5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選擇題(共13個題,共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懂得一些燃燒與爆炸的基本常識,可以使我們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下列圖標與燃燒和爆炸無關的是( )2.下列不屬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是( )A. 火力發電 B. 風力發電C. 氫燃料客車 D. 太陽能電池路燈3.不慎將少量酒精灑到桌面上著火了,用濕抹布覆蓋能滅火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著火點 B. 清除可燃物C. 隔氧又降溫 D. 產生二氧化碳4.下列現象的形成與化石燃料燃燒沒有關系的是( )A. 酸雨 B. 潮汐現象C. 全球氣候變暖 D. 臭氧層被破壞5.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合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點燃天然氣后煮飯 天然氣燃燒會放出熱量B 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隔絕氧氣可以滅火C 在廚灶上方安裝天然氣報警器 天然氣易燃且密度大于 空氣D 用酒精溶液給家中物品消毒,但 要避免接觸火源 酒精屬于易燃液體6.(2023·宜賓)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 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 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D. 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7.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變化之一,下列有關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 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炭粒、塵粒等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浮塵C. 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出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此時應減小灶具的進風口D. 甲烷和乙醇燃燒產物均為水和二氧化碳,說明二者均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8.石油古稱“洧水”,《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夢溪筆談》中“予知其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下列關于“洧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一種黏稠狀液體C. 是可再生能源 D. “其煙”的主要成分為炭黑9.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造成大氣污染,因此應該停止化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C. 人類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D. 目前沒有大量使用氫能源,是由于氫氣的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10.近期有些地方發生的火災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 )A. 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B.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C. 火災發生后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D. 為撲滅森林火災,可把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11.為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減少大氣污染B. 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可節約用水C. 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D. 新型化學電池取代干電池,可減少重金屬污染12.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而進行的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 觀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燒,乙中的白磷燃燒C. 帶小孔圓形鋁片起過濾作用D. 可反復呈現白磷燃燒與熄滅的現象13.認真分析以下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A. 圖①:證明面粉與空氣充分接觸時點燃易爆炸B. 圖②:探究空氣是燃燒的必要條件C. 圖③:捏放軟塑料瓶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D. 圖④:驗證生石灰和水反應放熱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個題,共32分)14.(4分)請根據所學知識及題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火柴頭先燃燒,原因是火柴頭的著火點比火柴梗____。(填“低”或“高”)(2)分別點燃兩根火柴,將一根火柴頭豎直向上,另一根火柴頭斜向下(如圖b所示),火柴在火柴頭斜向下的情況下更容易持續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圖c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______(填“能”或“不能”)用 滅火。(4)用大燒杯罩住圖d高低兩支點燃的蠟燭,最后高的蠟燭先熄滅,根據該原理,如果你在火場,你就會采取什么樣的逃生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分)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回答相關問題。水有很多用途??茖W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科學家還利用太陽能采用水熱分解法制取氫氣,但所需溫度很高,高溫下水分解體系中微粒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1)水滴發電機是將勢能轉化為____能。(2) 時,部分水開始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寫出此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填字母)。A.水滴發電機可以持續不斷地產生電流B.水熱分解和電解水產生的微粒不完全相同C.圖2中A、B曲線分別代表氫、氧原子D.水熱分解可為人類活動提供清潔能源(4)“水的沸騰”和“水熱分解”均要升高溫度,但屬于兩種不同的變化,請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4分)明代于謙《詠煤炭》:“鑿開混池得烏金……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古代把煤炭稱為“烏金”,主要用作燃料和冶鐵,現代工業上常把粗煤進行綜合處理,流程如圖所示:(1)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氣。步驟Ⅰ中“除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家用水煤氣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17.(5分)乙醇是一種清潔燃料,但在氧氣不足時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現有 乙醇與一定量的氧氣點燃后發生如下反應: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 ___。(2)計算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18.(4分)(2023·自貢)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Ⅰ);②將圖Ⅰ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______。19.(6分)2017年5月,我國在南海海域成功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無色、冰狀固體,是最具開發前景的能源之一??扇急闹饕煞质?,在開采過程中若甲烷泄漏,會導致嚴重的溫室效應。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查閱資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 ,不完全燃燒生成;②無水 遇水變藍;③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氣體。【猜想與假設】 甲:、; 乙:、 ;丙:、、; ?。?、、 。你認為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實驗探究】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純凈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進行驗證:(1)A、B裝置的順序不能顛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中用純凈 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觀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由此推斷____同學猜想成立。(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分)居民家用燃料的變遷。某縣城區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經歷了以下發展歷程(括號內表示主要成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柴草中纖維素的化學式為 ,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2)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窩煤作燃料(如圖1所示)。①將煤塊制成蜂窩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引燃蜂窩煤時,先在爐膛中自下而上依次加入廢報紙、小木塊和蜂窩煤(如圖2所示),然后將進風口打開,點燃廢報紙。先點燃廢報紙是因為③用煤作燃料是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霧霾天氣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大氣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3)如果“?”處是氫氣,請寫出氫氣作為燃料的一條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測試范圍:第7單元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時間:50分鐘 分值:5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選擇題(共13個題,共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懂得一些燃燒與爆炸的基本常識,可以使我們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下列圖標與燃燒和爆炸無關的是( )D2.下列不屬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是( )A. 火力發電 B. 風力發電C. 氫燃料客車 D. 太陽能電池路燈A3.不慎將少量酒精灑到桌面上著火了,用濕抹布覆蓋能滅火的主要原因是( )A. 降低著火點 B. 清除可燃物C. 隔氧又降溫 D. 產生二氧化碳C4.下列現象的形成與化石燃料燃燒沒有關系的是( )A. 酸雨 B. 潮汐現象C. 全球氣候變暖 D. 臭氧層被破壞B5.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合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點燃天然氣后煮飯 天然氣燃燒會放出熱量B 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隔絕氧氣可以滅火C 在廚灶上方安裝天然氣報警器 天然氣易燃且密度大于 空氣D 用酒精溶液給家中物品消毒,但 要避免接觸火源 酒精屬于易燃液體C6.(2023·宜賓)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 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 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D. 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C7.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變化之一,下列有關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 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炭粒、塵粒等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浮塵C. 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出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此時應減小灶具的進風口D. 甲烷和乙醇燃燒產物均為水和二氧化碳,說明二者均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B8.石油古稱“洧水”,《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夢溪筆談》中“予知其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下列關于“洧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一種黏稠狀液體C. 是可再生能源 D. “其煙”的主要成分為炭黑C9.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造成大氣污染,因此應該停止化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C. 人類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D. 目前沒有大量使用氫能源,是由于氫氣的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D10.近期有些地方發生的火災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 )A. 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B.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C. 火災發生后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D. 為撲滅森林火災,可把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A11.為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減少大氣污染B. 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可節約用水C. 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D. 新型化學電池取代干電池,可減少重金屬污染B12.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而進行的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 觀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燒,乙中的白磷燃燒C. 帶小孔圓形鋁片起過濾作用D. 可反復呈現白磷燃燒與熄滅的現象A13.認真分析以下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A. 圖①:證明面粉與空氣充分接觸時點燃易爆炸B. 圖②:探究空氣是燃燒的必要條件C. 圖③:捏放軟塑料瓶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D. 圖④:驗證生石灰和水反應放熱B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個題,共32分)14.(4分)請根據所學知識及題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火柴頭先燃燒,原因是火柴頭的著火點比火柴梗____。(填“低”或“高”)低(2)分別點燃兩根火柴,將一根火柴頭豎直向上,另一根火柴頭斜向下(如圖b所示),火柴在火柴頭斜向下的情況下更容易持續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火柴頭斜向下時,燃燒產生的熱量能使火柴梗更容易達到其著火點,所以更容易持續燃燒(3)由圖c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______(填“能”或“不能”)用 滅火。(4)用大燒杯罩住圖d高低兩支點燃的蠟燭,最后高的蠟燭先熄滅,根據該原理,如果你在火場,你就會采取什么樣的逃生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15.(4分)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回答相關問題。水有很多用途。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科學家還利用太陽能采用水熱分解法制取氫氣,但所需溫度很高,高溫下水分解體系中微粒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1)水滴發電機是將勢能轉化為____能。(2) 時,部分水開始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寫出此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填字母)。A.水滴發電機可以持續不斷地產生電流B.水熱分解和電解水產生的微粒不完全相同C.圖2中A、B曲線分別代表氫、氧原子D.水熱分解可為人類活動提供清潔能源A(4)“水的沸騰”和“水熱分解”均要升高溫度,但屬于兩種不同的變化,請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沸騰”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水熱分解”過程中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16.(4分)明代于謙《詠煤炭》:“鑿開混池得烏金……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古代把煤炭稱為“烏金”,主要用作燃料和冶鐵,現代工業上常把粗煤進行綜合處理,流程如圖所示:(1)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氣。步驟Ⅰ中“除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家用水煤氣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便于發現水煤氣泄漏17.(5分)乙醇是一種清潔燃料,但在氧氣不足時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現有 乙醇與一定量的氧氣點燃后發生如下反應: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 ___。4(2)計算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解:設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答: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18.(4分)(2023·自貢)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Ⅰ);②將圖Ⅰ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增大(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______。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氧氣19.(6分)2017年5月,我國在南海海域成功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無色、冰狀固體,是最具開發前景的能源之一??扇急闹饕煞质?,在開采過程中若甲烷泄漏,會導致嚴重的溫室效應。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查閱資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 ,不完全燃燒生成;②無水 遇水變藍;③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氣體。【猜想與假設】 甲:、; 乙:、 ;丙:、、; 丁:、、 。你認為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丙【實驗探究】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純凈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進行驗證:(1)A、B裝置的順序不能顛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顛倒后無法確定水來自燃燒產物還是澄清石灰水(2)實驗中用純凈 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氣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響對產物的檢驗(3)實驗中觀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由此推斷____同學猜想成立。(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水變藍20.(5分)居民家用燃料的變遷。某縣城區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經歷了以下發展歷程(括號內表示主要成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柴草中纖維素的化學式為 ,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2)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窩煤作燃料(如圖1所示)。①將煤塊制成蜂窩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更充分②在引燃蜂窩煤時,先在爐膛中自下而上依次加入廢報紙、小木塊和蜂窩煤(如圖2所示),然后將進風口打開,點燃廢報紙。先點燃廢報紙是因為廢報紙的著火點較低,易被點燃③用煤作燃料是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霧霾天氣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大氣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可吸入顆粒物(3)如果“?”處是氫氣,請寫出氫氣作為燃料的一條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環境無污染(合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7張PPT)人教2024九上化學精品課件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人教2024版九上化學階段性測試講解課件人教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測試范圍:第7單元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時間:50分鐘 分值:50分](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一、選擇題(共13個題,共18分。1~8題,每題1分;9~13題,每題2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懂得一些燃燒與爆炸的基本常識,可以使我們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下列圖標與燃燒和爆炸無關的是( )DA. B. C. D.2.下列不屬于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是( )AA. 火力發電 B. 風力發電C. 氫燃料客車 D. 太陽能電池路燈3.不慎將少量酒精灑到桌面上著火了,用濕抹布覆蓋能滅火的主要原因是( )CA. 降低著火點 B. 清除可燃物C. 隔氧又降溫 D. 產生二氧化碳4.下列現象的形成與化石燃料燃燒沒有關系的是( )BA. 酸雨 B. 潮汐現象C. 全球氣候變暖 D. 臭氧層被破壞5.勞動教育貫穿義務教育階段,以下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合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涉及的化學知識A 點燃天然氣后煮飯 天然氣燃燒會放出熱量B 炒菜時油鍋著火,用鍋蓋蓋滅 隔絕氧氣可以滅火C 在廚灶上方安裝天然氣報警器 天然氣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氣D 用酒精溶液給家中物品消毒,但 要避免接觸火源 酒精屬于易燃液體C6.(2023·宜賓)二氧化碳滅火器(如圖)使用廣泛,生產時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液化后裝入小鋼瓶中,使用時將其噴出滅火。下列有關該型滅火器的說法錯誤的是( )CA. 加壓液化時,二氧化碳分子間間隔縮小B. 使用時先拉出保險銷,再按下壓把噴出滅火C. 滅火時,二氧化碳起到降低著火點和隔絕空氣的作用D. 適用于撲滅圖書館內圖書失火7.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變化之一,下列有關燃燒的說法正確的是( )BA. 可燃性氣體在空氣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 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及炭粒、塵粒等排放到空氣中會形成浮塵C. 做飯時,燃氣灶火焰呈現出黃色或橙色,鍋底出現黑色,此時應減小灶具的進風口D. 甲烷和乙醇燃燒產物均為水和二氧化碳,說明二者均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8.石油古稱“洧水”,《漢書》中“高奴縣有洧水可燃”、《夢溪筆談》中“予知其煙可用,試掃其煙為墨,黑光如漆”,下列關于“洧水”的說法錯誤的是( )C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一種黏稠狀液體C. 是可再生能源 D. “其煙”的主要成分為炭黑9.下列有關能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DA. 石油是一種可再生資源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會造成大氣污染,因此應該停止化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C. 人類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D. 目前沒有大量使用氫能源,是由于氫氣的制取成本高,貯存困難10.近期有些地方發生的火災給人們敲響了安全警鐘,下列說法或做法錯誤的是( )AA. 通過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可以滅火B.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與空氣混合后遇明火可能會發生爆炸C. 火災發生后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離,并撥打火警電話119D. 為撲滅森林火災,可把大火蔓延路線前的一片樹木砍掉,形成隔離帶11.為建設“美麗中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BA. 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減少大氣污染B. 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可節約用水C. 推廣使用太陽能、風能,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D. 新型化學電池取代干電池,可減少重金屬污染12.為探究物質燃燒條件而進行的實驗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 該實驗可以探究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B. 觀察到甲中的白磷未燃燒,乙中的白磷燃燒C. 帶小孔圓形鋁片起過濾作用D. 可反復呈現白磷燃燒與熄滅的現象13.認真分析以下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BA. 圖①:證明面粉與空氣充分接觸時點燃易爆炸B. 圖②:探究空氣是燃燒的必要條件C. 圖③:捏放軟塑料瓶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D. 圖④:驗證生石灰和水反應放熱二、非選擇題(本題共7個題,共32分)14.(4分)請根據所學知識及題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火柴頭先燃燒,原因是火柴頭的著火點比火柴梗____。(填“低”或“高”)低(2)分別點燃兩根火柴,將一根火柴當火柴頭斜向下時,燃燒產生的熱量能使火柴梗更容易達到其著火點,所以更容易持續燃燒頭豎直向上,另一根火柴頭斜向下(如圖b所示),火柴在火柴頭斜向下的情況下更容易持續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圖c可知,金屬鎂引起的火災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滅火。不能(4)用大燒杯罩住圖d高低兩支點燃的蠟燭,最后高的蠟燭先熄滅,根據該原理,如果你在火場,你就會采取什么樣的逃生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15.(4分)閱讀下列科技短文,回答相關問題。水有很多用途。圖1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圖1科學家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的水滴發電機。研究顯示:水滴持續不斷地撞擊 薄膜,并接觸到鋁電極時,水滴接通了電極之間的通路,產生電流,如圖1所示。圖2科學家還利用太陽能采用水熱分解法制取氫氣,但所需溫度很高,高溫下水分解體系中微粒含量與溫度的關系如圖2所示。(1)水滴發電機是將勢能轉化為____能。(2) 時,部分水開始分解產生氫氣和氧氣,寫出此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電(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填字母)。A.水滴發電機可以持續不斷地產生電流B.水熱分解和電解水產生的微粒不完全相同C.圖2中A、B曲線分別代表氫、氧原子D.水熱分解可為人類活動提供清潔能源A(4)“水的沸騰”和“水熱分解”均要升高溫度,但屬于兩種不同的變化,請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沸騰”過程中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水熱分解”過程中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16.(4分)明代于謙《詠煤炭》:“鑿開混池得烏金……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惫糯衙禾糠Q為“烏金”,主要用作燃料和冶鐵,現代工業上常把粗煤進行綜合處理,流程如圖所示:(1)人們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氣。步驟Ⅰ中“除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家用水煤氣中摻入微量具有難聞氣味的氣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驟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石油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便于發現水煤氣泄漏17.(5分)乙醇是一種清潔燃料,但在氧氣不足時燃燒,會生成一氧化碳,現有 乙醇與一定量的氧氣點燃后發生如下反應:。(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 ___。4(2)計算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解:設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答:該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的質量為 。18.(4分)(2023·自貢)某興趣小組做可燃物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①在有空氣的試管內放入白磷,關閉彈簧夾,白磷不燃燒(如圖Ⅰ);②將圖Ⅰ裝置放到熱水中形成圖Ⅱ裝置,白磷劇烈燃燒,氣球脹大。(1)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2)②中白磷劇烈燃燒時,試管內氣體壓強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增大(3)對比實驗①②,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4)圖Ⅱ實驗后試管內還有白磷殘留,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白磷復燃,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的另一條件是______。氧氣19.(6分)2017年5月,我國在南海海域成功開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的條件下形成的無色、冰狀固體,是最具開發前景的能源之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在開采過程中若甲烷泄漏,會導致嚴重的溫室效應。某?;瘜W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甲烷燃燒的產物產生了興趣,請你參與:【提出問題】甲烷燃燒后生成哪些物質?【查閱資料】①含碳元素的物質完全燃燒生成 ,不完全燃燒生成;②無水 遇水變藍;③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沒有明顯現象,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氣體。【猜想與假設】 甲:、; 乙:、 ;丙:、、; ?。?、、 。你認為____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丙【實驗探究】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與假設,將甲烷在一定量的純凈氧氣中燃燒的產物依次通過下列裝置,進行驗證:(1)A、B裝置的順序不能顛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顛倒后無法確定水來自燃燒產物還是澄清石灰水(2)實驗中用純凈 而不用空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氣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影響對產物的檢驗(3)實驗中觀察到A中________________,B、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由此推斷____同學猜想成立。無水變藍丁(4)請寫出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5分)居民家用燃料的變遷。某縣城區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經歷了以下發展歷程(括號內表示主要成分),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柴草中纖維素的化學式為 ,其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圖1(2)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后,居民家中主要采用蜂窩煤作燃料(如圖1所示)。①將煤塊制成蜂窩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煤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煤燃燒更充分圖2②在引燃蜂窩煤時,先在爐膛中自下而上依次加入廢報紙、小木塊和蜂窩煤(如圖2所示),然后將進風口打開,點燃廢報紙。先點燃廢報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廢報紙的著火點較低,易被點燃③用煤作燃料是造成霧霾的原因之一。霧霾天氣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大氣污染物是______________。可吸入顆粒物圖1(3)如果“?”處是氫氣,請寫出氫氣作為燃料的一條優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環境無污染(合理即可)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原卷版)【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docx 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解答版)【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docx 九上化學第7單元測試03(講解ppt)【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