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7.3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1.能認識絕大多數物質在一定量某種溶劑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2.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方法。4.初步學會粗鹽的提純方法。3.了解結晶現象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放一勺糖放兩勺糖放三勺糖在一定量水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能全部溶解,繼續多次加入蔗糖,發現加人的蔗糖不能全部溶解,為什么呢?溶質能不能無限溶解在溶劑中呢?【實驗1】取一瓶底部留有不能再溶解的硝酸鉀晶體的硝酸鉀溶液,分別取出 20mL上層清液加入A、B兩個燒杯中,再向兩個燒杯中分別加入1g左右硝酸鉀晶體,用玻璃棒攪拌,觀察固體是否還會溶解。【實驗2】在A燒杯中再加入5mL水,觀察未溶解的硝酸鉀是否繼續溶解。【實驗3】用酒精燈加熱B燒杯,觀察未溶解的硝酸鉀是否繼續溶解。【實驗4】用冰水浴冷卻B燒杯,觀察燒杯中溶液是否有變化。分析上述實驗現象,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硝酸鉀溶解實驗實驗現象:【實驗1】向A、B兩個燒杯分別加入1g左右硝酸鉀,固體均不再溶解。【實驗2】在A燒杯中加入5mL水,未溶解的硝酸鉀繼續溶解。【實驗3】用酒精燈加熱B燒杯,未溶解的硝酸鉀繼續溶解。【實驗4】用冰水浴冷卻B燒杯,燒杯中溶液析出硝酸鉀晶體。實驗結論:以上實驗說明,一定條件下硝酸鉀在水中的溶解具有一定的限度。配制硝酸鉀溶液時,水的量越多,可以溶解的硝酸鉀越多。溫度升高時,硝酸鉀在一定量的水中所能溶解的量增大。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不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該溶質的飽和溶液。溶質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還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該溶質的不飽和溶液。一、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少量硝酸鉀硝酸鉀溶液如何讓硝酸鉀繼續溶解①加溶質②蒸發水(溶劑)①加水(溶劑)②升溫③降溫大多數固體物質都適合思考A B能若無固體,再加入少量溶質看能否溶解有固體剩余,一定飽和若能溶,則不飽和;若不溶,則飽和1.KNO3飽和溶液能不能溶解其他物質 ?2.怎么判斷一份溶液是不是飽和溶液 ?1.在20℃時,NaCl的的飽和溶液比NaCl的不飽和溶液濃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同溫,同溶質,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濃正確2.在20℃時,NaCl的飽和溶液比NaCl的不飽和溶液的溶質多錯雖更濃,但溶液量未知,因此溶質量未知3.KNO3飽和溶液是KNO3最濃的溶液錯沒有規定溫度海水富含鹽分,是食鹽的重要來源。那么,怎樣從海水中提取食鹽 進行以下實驗,并分析實驗現象。從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實驗1】取10mL濃氯化鈉溶液于蒸發皿中,用酒精燈加熱,用玻璃棒攪拌直至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晶體蒸發溶劑可以使氯化鈉從其溶液中析出合作探究1.蒸發皿中的液體量不宜超過蒸發皿容積的2/3;2.加熱時,應不斷用玻璃棒攪拌溶液,防止液體因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3.加熱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4.熱的蒸發皿應用坩堝鉗夾持小心地放在石棉網上。方法導引【實驗2】在一個盛有30mL沸水的燒杯中加入適量硝酸鉀,配制成硝酸鉀飽和容液,再將燒杯放在冷水中降溫,觀察實驗現象。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燒杯中出現大量晶體降溫可以使硝酸鉀從其溶液中析出熱的硝酸鉀飽和溶液硝酸鉀沸水冷水在一定條件下,固體物質可以從它的水溶液中析出,人們通常把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稱為結晶。二、結晶方法及其應用蒸發溶劑法(蒸發結晶)原理:將溶液加熱蒸發,使溶液達到飽和后,再蒸發掉溶劑,溶質就會結晶析出。適用對象: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物質,如氯化鈉。原理:將溶液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然后降溫冷卻,析出大量晶體,再進行過濾、洗滌、干燥,即可得到晶體。適用對象:適用于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固體物質,如硝酸鉀。冷卻熱飽和溶液(即降溫結晶)請分組討論,然后說一說提純的方法和具體的操作。1.如何提純混有少量氯化鈉雜質的硝酸鉀?2.如何提純混有少量硝酸鉀雜質的氯化鈉?提純混有少量NaCl雜質的KNO3的方法是降溫結晶。具體操作:混合物適量水,加熱KNO3的熱飽和溶液降溫結晶濾紙上:KNO3固體濾液中:NaCl及少量KNO3過濾成果展示提純混有少量KNO3雜質的NaCl的方法是蒸發結晶。具體操作:混合物適量水混合溶液加熱,蒸發溶劑結晶濾紙上:NaCl固體濾液中:KNO3及少量NaCl趁熱過濾成果展示通過海水制得食鹽的具體流程是怎樣的呢?海水貯水池蒸發池結晶池粗鹽母液氯化鈉多種化工原料海水曬鹽流程圖我國古代制鹽法《天工開物》作咸卷中記載了海鹽制取之法:“凡淋煎法,掘坑二個,一淺一深。淺者尺許,以竹木架蘆席于上,將帚來鹽料(不論有灰無灰,淋法皆同),鋪于席上。四圍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滲下淺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淺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鍋煎煉。”拓展拓展批判性思維山西運城鹽池一帶保留的“五步產鹽法”對傳統自然產鹽的生產方式進行了技術變革,加快了成鹽速度,提升了品質,該技術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食鹽生產工藝的現代化,傳統制鹽工藝正逐漸失去競爭優勢。古代制鹽技術的局限性,鹽往往含有較多的雜質和礦物質,這些雜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賦予了古代鹽獨特的風味,但也可能導致一些健康問題。而現代鹽則經過嚴格的提純過程,其純度遠高于古代鹽。在古代,鹽被視為一種珍貴的物品,常常被用作貨幣或禮品,在當時的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代表著權力、財富和友誼。而現代鹽則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種普通的調味品,其文化內涵相對淡化。1.下面關于飽和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含有溶質很多的溶液B.還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C.不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D.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D2.從1L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取出100ml液體,則原溶液發生的變化是( )A.溶液由飽和變成了不飽和C.溶液中只有溶劑減少了B.溶液中會析出晶體D.溶液中溶劑和溶質都減少了D3.飽和溶液用水稀釋變成不飽和溶液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是( )A.溶質的質量C.溶液的質量B.溶劑的質量D.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A4.海洋是人類的母親,是巨大的資源寶庫,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海底蘊藏的“可燃冰"被科學家譽為“未來能源”、“21 世紀能源”B.海水經過系列轉化得到氯化鎂,然后電解氯化鎂溶液提取金屬鎂C.“熱法”淡化海水常用的有低溫多效蒸餾法和多級閃急蒸餾法D.結晶通常有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海水“曬鹽"屬于蒸發結晶C5.實驗室中的操作類似“海水曬鹽"原理的是( )A. 溶解B.蒸發C.過濾D.攪拌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