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1.鐵及其化合物2.鋁及其化合物3.合金突破一 鐵離子、亞鐵離子的鑒別、轉化和除雜Fe3+ Fe2+鑒別 ①棕黃色 ②加NaOH,紅褐色沉淀 ③加KSCN,紅色溶液 ①淺綠色 ②加NaOH,沉淀顏色變化:白色→灰綠色→紅褐色 ③加KSCN無明顯變化,加H2O2后變紅轉化 Fe3+Fe2+除雜(括號內為雜質) Fe3+(Fe2+):加Cl2、H2O2等 Fe2+(Fe3+):加入Fe粉1.以下轉化過程不可以通過化合反應一步實現的是 ( )A.FeFeCl3B.FeFeCl2C.Fe2O3Fe(OH)3D.Fe(OH)2Fe(OH)3答案 C解析 A項,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故能一步化合實現;B項,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故能一步化合實現;C項,氧化鐵不能和水發生化合反應得到氫氧化鐵,故不能一步化合得到;D項,氫氧化亞鐵和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能通過化合反應一步實現。2.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A FeCl3溶液 Fe2+ H2O2B FeSO4溶液 Cu2+ 鐵粉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答案 D解析 Fe2+具有還原性,加入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而且H2O2的還原產物為水,不會引入新雜質,故A正確;鐵的還原性比銅強,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過濾后得到銅和鐵粉的混合物,濾液為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故B正確;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能夠除去雜質且不引入新雜質,故C正確;除去KNO3溶液中的KOH,加入FeCl3溶液,雖然能生成Fe(OH)3沉淀除去OH-,但引入了新雜質Cl-,故D錯誤。3.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M N P QA NH3·H2O Ba(OH)2 銅 KSCNB Na BaCl2 FeO KSCN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D Na2O2 MgCl2 Fe KSCN答案 C解析 Ba(OH)2與Fe2(SO4)3反應得到的是Fe(OH)3與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項錯誤;FeO不能還原Fe3+,B項錯誤;MgCl2與Fe2(SO4)3不反應,D項錯誤。突破二 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與工藝流程1.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題常用題眼(1)紅褐色沉淀:Fe(OH)3(特征顏色)。(2)KSCN溶液呈紅色:Fe3+(特征反應)。(3)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Fe2+(特征反應現象)。(4)磁性氧化物:Fe3O4(特征性質)。(5)滴入沸水中的產物有丁達爾效應:制Fe(OH)3膠體(特征方法)。2.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工藝流程題(1)要靈活應用元素守恒和物料轉化思想原料中的“核心元素”經多步轉化最終“留存”于目標產物中,因此解題時要注意鐵元素的變化過程。(2)要做好知識和生產實際的密切聯系一是工藝流程中的大部分反應都源于教材,部分陌生反應的反應原理也源于教材;二是涉及實際工藝,因此要注意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最終廢棄物盡可能少且無害,部分物質需要循環利用等。(3)掌握工藝流程中常見的術語如研磨、粉碎、浸出、酸溶、堿洗、燃燒等。1.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答案 B解析 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其為金屬銅,在H2O2作用下與H2SO4反應生成CuSO4,Y遇到KSCN溶液顯紅色,Y中含有Fe3+,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反應③轉化為Fe2(SO4)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Fe3+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強,A項正確;在反應①中H2SO4只表現了酸性,H2O2表現了氧化性,B項錯誤;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若在反應中不加稀硫酸,則體系堿性增強,有可能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D項正確。2.工業上利用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等)為原料制備高檔顏料鐵紅(Fe2O3),已知SiO2化學性質穩定,除HF以外不和其他常見無機酸反應。具體生產流程如下:試回答下列問題:(1)濾液X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2)步驟Ⅲ中可選用 (填字母)調節溶液的pH。 A.稀硝酸 B.氨水C.氫氧化鈉溶液 D.高錳酸鉀溶液(3)步驟Ⅳ中,FeCO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含有少量Fe2+,檢驗Fe2+的方法是 。 (4)在空氣中煅燒FeCO3生成產品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 答案 (1)Fe2+、Fe3+ (2)B(3)取少量溶液,加入硫氰化鉀溶液,不顯紅色,然后滴加氯水,溶液變為紅色(4)4FeCO3+O22Fe2O3+4CO2解析 (1)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等)酸浸后過濾,SiO2為濾渣,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Fe2+、Fe3+。(2)步驟Ⅲ要使pH升高,步驟Ⅳ還要加NH4HCO3,若使用氫氧化鈉溶液,產品中容易混入Na+,所以選B。1.(2023·浙江6月選考,3改編)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氯化鐵溶液屬于電解質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答案 A解析 氯化鐵屬于電解質,氯化鐵溶液是混合物,不屬于電解質,故選A。2.(2021·江蘇,4)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 )A.鐵粉能與O2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B.納米Fe3O4能與酸反應,可用作鐵磁性材料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答案 B解析 納米Fe3O4具有磁性,可用作鐵磁性材料,B錯誤;FeCl3與Cu反應生成FeCl2和CuCl2,主要利用FeCl3的氧化性,C正確;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D正確。3.(2023·浙江1月選考,16改編)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 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 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弱B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該溶液中無Fe2+C 將食品脫氧劑樣品中的還原鐵粉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淺綠色 食品脫氧劑樣品中沒有+3價鐵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持續煮沸 溶液先變成紅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再聚集成Fe(OH)3沉淀答案 D解析 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Zn2++Fe,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強,A錯誤;鐵離子可能先與單質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使溶液呈淺綠色,C錯誤;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繼續加熱,則膠體因聚沉變為沉淀,D正確。4.(2019·浙江4月選考,28)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氣密性已檢查)制備Fe(OH)2白色沉淀。請回答:(1)儀器1的名稱 。裝置5的作用 。 (2)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請為裝置作一處改進,使溶液能進入4中 。 (3)裝置改進后,將3中反應后溶液壓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綠色沉淀。從實驗操作過程分析沒有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 答案 (1)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 (2)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 (3)裝置4內的空氣沒有排盡解析 (1)該反應需要置于無氧環境,裝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2)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原因在于儀器3產生的H2從左側導管逸出,沒有足夠的壓強,不能將FeSO4溶液壓入4中,因而應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3)灰綠色沉淀產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氣氧化,因為裝置4中空氣沒有完全排盡。章末專題突破練[分值:100分](選擇題1~9題,每小題7分,共63分)題組一 Fe2+、Fe3+的鑒別、轉化和除雜1.(2024·哈爾濱高一統考)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滴加KSCN溶液 B.加入氧化鐵C.滴加NaCl溶液 D.通入氯氣答案 A解析 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可用于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故選A。2.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將茶葉灼燒灰化,選用①②⑨B.用濃鹽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餾水稀釋,選用④⑥⑦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⑦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⑩答案 B解析 將茶葉灼燒灰化,應在坩堝中加熱,①②⑨都能用到,A不符合題意;用濃鹽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餾水稀釋,應在燒杯中進行,可用玻璃棒攪拌,選用④⑦,用不到⑥,B符合題意;過濾時需要用到漏斗、燒杯和玻璃棒,④⑤⑦都能用到,C不符合題意;檢驗濾液中的F,可取少量濾液于小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加KSCN溶液檢驗,③⑧⑩都能用到,D不符合題意。3.下列物質反應后,加入KSCN溶液一定變紅的是 ( )A.過量的Fe與Cl2反應B.Fe與稀硫酸反應C.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D.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鹽酸答案 C解析 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在溶液中過量的鐵又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中沒有Fe3+,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變紅,A錯誤;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中沒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B錯誤;少量氯氣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鐵,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C正確;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3+,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2+,若鐵過量,鐵又會與生成的鐵離子反應生成Fe2+,溶液中不一定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一定變紅,D錯誤。4.(2024·太原高一期末)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 )A.用鐵粉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B.用新制氯水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C.鐵粉中混有少量鋁粉:加入燒堿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D.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AlCl3:加入過量氨水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答案 C解析 鐵粉能與FeCl3溶液反應,不能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A錯誤;新制氯水會氧化FeCl2,不能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B錯誤;Al與NaOH溶液反應,Fe不與NaOH溶液反應,反應后過濾可分離,洗滌、干燥得到鐵,C正確;MgCl2溶液與AlCl3溶液均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沉淀,不能除雜,D錯誤。5.(2024·昆明高一期末)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的氧化物只有b、cB.e轉化為f,需加入還原劑C.a既能導電,又能被磁鐵吸引D.g在空氣中加熱生成的氧化物只有b和H2O答案 C解析 鐵的氧化物有氧化鐵、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等,A錯誤;e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f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e轉化為f,需加入氧化劑,B錯誤;g為Fe(OH)2,Fe(OH)2在空氣中加熱,會被氧化為+3價鐵,D錯誤。6.(2024·武漢高一開學考試)下列關于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檢驗 FeCl2溶液中的Fe2+,可將酸性KMnO4溶液滴加到該溶液中,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證明含有Fe2+B.Fe3O4中鐵的化合價有+2和+3價,是一種混合物C.為探究某食品包裝袋內一小包脫氧劑中的還原鐵粉是否變質,應取少量樣品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變紅,說明鐵粉未變質D.FeO、Fe2O3均可與H2反應生成鐵答案 D解析 酸性條件下,氯離子也能夠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使其褪色,A錯誤;Fe3O4是復雜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B錯誤;滴加KSCN溶液未變紅,說明溶液中無鐵離子,也有可能是剩余的鐵單質將Fe3+完全還原為Fe2+,不能證明鐵粉未變質,C錯誤。題組二 基于鐵元素的工藝流程題7.(2024·河北尚義一中高一聯考)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磁性納米級Fe3O4及ZnO的流程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Al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類似。A.步驟 Ⅰ 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B.溶液C中Fe2+和Fe3+的最佳物質的量之比是1∶2C.步驟 Ⅴ 中所加試劑為過量NaOH溶液D.用激光筆照射步驟 Ⅳ 的混合液,可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答案 C解析 步驟 Ⅰ 為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A正確;含Fe2+、Fe3+的溶液C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Fe3O4膠體粒子,故Fe2+和Fe3+的最佳物質的量之比是1∶2,故B正確;Zn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Al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類似,溶液A中需要加入少量的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才能轉化成Zn(OH)2,C錯誤。8.(2024·武漢高一期末)電子工業常用FeCl3溶液腐蝕覆銅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從腐蝕廢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回收銅,并重新獲得FeCl3溶液,處理流程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操作1”的名稱為過濾B.“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C.“物質X”為酸性KMnO4溶液D.FeCl3溶液腐蝕銅箔的反應原理為2Fe3++Cu2Fe2++Cu2+答案 C解析 根據圖中信息操作1得到濾渣,說明“操作1”的名稱為過濾,A正確;腐蝕廢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 加入過量鐵粉,銅被置換出來,還剩余過量鐵粉,因此“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B正確;反應2是氯化亞鐵被氧化,由于要得到氯化鐵溶液,因此“物質X”為酸性雙氧水或氯氣,C錯誤;FeCl3溶液腐蝕銅箔的反應原理為2Fe3++Cu2Fe2++Cu2+,D正確。9.(2023·廣州真光中學高一期末)已知:①綠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②鞣酸亞鐵溶液為無色,鞣酸鐵溶液為藍黑色,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綠茶葉水藍黑色恢復為原色不變色變為紅色A.綠茶葉水與FeSO4溶液反應生成的鞣酸亞鐵易被氧化成鞣酸鐵而呈藍黑色B.維生素C可將鞣酸鐵還原成鞣酸亞鐵C.④中H2O2氧化Fe2+為Fe3+D.服用補鐵劑時,最好喝一些綠茶水答案 D解析 鞣酸亞鐵溶液為無色,鞣酸鐵溶液為藍黑色,在綠茶葉水中加入FeSO4溶液,出現藍黑色,說明鞣酸亞鐵易被氧氣氧化,A正確;向藍黑色溶液中加入維生素C,溶液由藍黑色恢復原色,說明維生素C能將鞣酸鐵還原成鞣酸亞鐵,表現還原性,B正確;④過程溶液最終變為紅色,說明有Fe3+生成,則Fe2+ 被H2O2氧化生成Fe3+,Fe3+與SCN- 發生反應使溶液顯紅色, C正確;鞣酸亞鐵不穩定,易被氧化為鞣酸鐵,故服用補鐵劑時不能喝綠茶水,D錯誤。10.(11分)(2023·福建沙縣一中高一月考)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1)要實現Fe2+轉化為Fe3+,可選用足量的 (填序號)。 ①亞硫酸鈉溶液 ②稀鹽酸 ③酸性KMnO4溶液④鐵粉 ⑤碘化鉀溶液 ⑥過氧化氫溶液(2)某補鐵口服液中含有Fe2+,為檢驗其是否被氧化變質,可取少量該口服液,向其中滴加 ,若溶液變為 色,則說明其已變質。向該口服液中加入維生素C可防止其被氧化變質,利用了維生素C的 性。 (3)激光打印機的墨粉中含有Fe3O4。Fe3O4能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填“能”或“不能”)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含Fe2+。若不能,請說明原因: 。 (4)高鐵酸鹽可作為飲用水的消毒劑和凈水劑,工業上以Cl2、KOH、Fe2為原料制備高鐵酸鉀。①高鐵酸鉀(K2FeO4)中Fe的化合價為 。 ②配平制備K2FeO4的離子方程式: Cl2+ Fe3++ + Cl-+ H2O,每生成39.6 g K2FeO4,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 ③已知4K2FeO4+10H2O4Fe(OH)3(膠體)+3O2↑+8KOH,說明高鐵酸鹽既可作飲用水的消毒劑又可作凈水劑的原因: 。 答案 (1)③或⑥ (2)KSCN溶液 紅 還原 (3)Fe3O4+8H++2Fe3++4H2O 不能 溶液中含有氯離子,酸性條件下,氯離子也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4)①+6 ②3Cl2+2Fe3++16OH-2 +6Cl-+8H2O 0.6NA ③K2FeO4具有強氧化性,可作消毒劑,同時K2FeO4與水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鐵膠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雜質,可作凈水劑解析 (1)要實現Fe2+轉化為Fe3+,需加入氧化劑,故可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過氧化氫溶液,故選③或⑥。(4)②Cl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Fe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6價,根據化合價升降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配平得到:3Cl2+2Fe3++16OH-2 +6Cl-+8H2O;根據~6e-,每生成39.6 g即0.2 mol K2FeO4,則轉移電子數為0.6NA。11.(16分)已知A是一種常見的金屬,F是一種紅褐色沉淀。試根據圖中的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C、F、G的化學式:A ;C ;F ;G 。 (2)檢驗D中陽離子的方法為 。 (3)寫出下列轉化的離子方程式。①D→C: 。 ②C→D: 。 (4)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 (1)Fe FeCl2 Fe(OH)3 Fe2O3(2)取少量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含Fe3+(合理即可)(3)①2Fe3++Fe3Fe2+②2Fe2++Cl22Fe3++2Cl-(4)4Fe(OH)2+O2+2H2O4Fe(OH)3解析 根據F是紅褐色沉淀推知F是Fe(OH)3,從而推出A為Fe,B為Fe3O4,C為FeCl2,D為FeCl3,E為Fe(OH)2,G為Fe2O3,X為H2。12.(10分)(2024·無錫高一段考)FeSO4·7H2O是一種重要的食品和飼料添加劑,某工業廢渣主要成分是Fe2O3,還含有CaCO3和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實驗室用此廢渣制備FeSO4·7H2O的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研磨廢渣的目的是 。 (2)稀硫酸與粉末中的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步驟②的操作名稱是過濾,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和 。經測定,濾渣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認為實驗室 (填“能”或“不能”)用粉末狀的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碳。 (4)Fe與Fe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硫酸亞鐵的溶解度曲線如圖。待結晶完畢后,濾出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2~3次。用冰水洗滌的目的:Ⅰ.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Ⅱ. 。 答案 (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的進行(2)Fe2O3+3H2SO4Fe2+3H2O(3)玻璃棒 能(4)Fe+Fe2(5)減少硫酸亞鐵的溶解損失解析 (3)步驟②的操作名稱是過濾,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和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灑出)。經測定,濾渣中只含有 CaSO4 和 SiO2,說明廢渣中的碳酸鈣已經完全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實驗室可以用粉末狀的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碳。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1.鐵及其化合物2.鋁及其化合物3.合金突破一 鐵離子、亞鐵離子的鑒別、轉化和除雜Fe3+ Fe2+鑒別 ①棕黃色 ②加NaOH,紅褐色沉淀 ③加KSCN,紅色溶液 ①淺綠色 ②加NaOH,沉淀顏色變化:白色→灰綠色→紅褐色 ③加KSCN無明顯變化,加H2O2后變紅轉化 Fe3+Fe2+除雜(括號內為雜質) Fe3+(Fe2+):加Cl2、H2O2等 Fe2+(Fe3+):加入Fe粉1.以下轉化過程不可以通過化合反應一步實現的是( )A.FeFeCl3B.FeFeCl2C.Fe2O3Fe(OH)3D.Fe(OH)2Fe(OH)32.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A FeCl3溶液 Fe2+ H2O2B FeSO4溶液 Cu2+ 鐵粉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3.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M N P QA NH3·H2O Ba(OH)2 銅 KSCNB Na BaCl2 FeO KSCN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D Na2O2 MgCl2 Fe KSCN突破二 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與工藝流程1.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題常用題眼(1)紅褐色沉淀:__________(特征顏色)。(2)KSCN溶液呈紅色:__________(特征反應)。(3)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__________(特征反應現象)。(4)磁性氧化物:__________(特征性質)。(5)滴入沸水中的產物有丁達爾效應:制Fe(OH)3膠體(特征方法)。2.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工藝流程題(1)要靈活應用元素守恒和物料轉化思想原料中的“核心元素”經多步轉化最終“留存”于目標產物中,因此解題時要注意鐵元素的變化過程。(2)要做好知識和生產實際的密切聯系一是工藝流程中的大部分反應都源于教材,部分陌生反應的反應原理也源于教材;二是涉及實際工藝,因此要注意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最終廢棄物盡可能少且無害,部分物質需要循環利用等。(3)掌握工藝流程中常見的術語如研磨、粉碎、浸出、酸溶、堿洗、燃燒等。1.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2.工業上利用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等)為原料制備高檔顏料鐵紅(Fe2O3),已知SiO2化學性質穩定,除HF以外不和其他常見無機酸反應。具體生產流程如下:試回答下列問題:(1)濾液X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2)步驟Ⅲ中可選用 (填字母)調節溶液的pH。 A.稀硝酸 B.氨水C.氫氧化鈉溶液 D.高錳酸鉀溶液(3)步驟Ⅳ中,FeCO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含有少量Fe2+,檢驗Fe2+的方法是 。 (4)在空氣中煅燒FeCO3生成產品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 1.(2023·浙江6月選考,3改編)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氯化鐵溶液屬于電解質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2.(2021·江蘇,4)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鐵粉能與O2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B.納米Fe3O4能與酸反應,可用作鐵磁性材料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3.(2023·浙江1月選考,16改編)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 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 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弱B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該溶液中無Fe2+C 將食品脫氧劑樣品中的還原鐵粉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淺綠色 食品脫氧劑樣品中沒有+3價鐵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持續煮沸 溶液先變成紅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再聚集成Fe(OH)3沉淀4.(2019·浙江4月選考,28)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氣密性已檢查)制備Fe(OH)2白色沉淀。請回答:(1)儀器1的名稱 。裝置5的作用 。 (2)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請為裝置作一處改進,使溶液能進入4中 。 (3)裝置改進后,將3中反應后溶液壓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綠色沉淀。從實驗操作過程分析沒有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 答案精析重點突破 素養提升突破一跟蹤訓練1.C2.D [Fe2+具有還原性,加入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而且H2O2的還原產物為水,不會引入新雜質,故A正確;鐵的還原性比銅強,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過濾后得到銅和鐵粉的混合物,濾液為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故B正確;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能夠除去雜質且不引入新雜質,故C正確;除去KNO3溶液中的KOH,加入FeCl3溶液,雖然能生成Fe(OH)3沉淀除去OH-,但引入了新雜質Cl-,故D錯誤。]3.C [Ba(OH)2與Fe2(SO4)3反應得到的是Fe(OH)3與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項錯誤;FeO不能還原Fe3+,B項錯誤;MgCl2與Fe2(SO4)3不反應,D項錯誤。]突破二1.(1)Fe(OH)3 (2)Fe3+ (3)Fe2+ (4)Fe3O4跟蹤訓練1.B [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其為金屬銅,在H2O2作用下與H2SO4反應生成CuSO4,Y遇到KSCN溶液顯紅色,Y中含有Fe3+,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反應③轉化為Fe2(SO4)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Fe3+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強,A項正確;在反應①中H2SO4只表現了酸性,H2O2表現了氧化性,B項錯誤;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若在反應中不加稀硫酸,則體系堿性增強,有可能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D項正確。]2.(1)Fe2+、Fe3+ (2)B(3)取少量溶液,加入硫氰化鉀溶液,不顯紅色,然后滴加氯水,溶液變為紅色(4)4FeCO3+O22Fe2O3+4CO2真題體驗 培養能力1.A 2.B3.D [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Zn2++Fe,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強,A錯誤;鐵離子可能先與單質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使溶液呈淺綠色,C錯誤;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繼續加熱,則膠體因聚沉變為沉淀,D正確。]4.(1)分液漏斗 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 (2)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 (3)裝置4內的空氣沒有排盡解析 (1)該反應需要置于無氧環境,裝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2)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原因在于儀器3產生的H2從左側導管逸出,沒有足夠的壓強,不能將FeSO4溶液壓入4中,因而應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3)灰綠色沉淀產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氣氧化,因為裝置4中空氣沒有完全排盡。(共69張PPT)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第三章 <<<內容索引體系構建 理清脈絡重點突破 素養提升真題體驗 培養能力章末專題突破練體系構建 理清脈絡1.鐵及其化合物2.鋁及其化合物3.合金返回重點突破 素養提升突破一 鐵離子、亞鐵離子的鑒別、轉化和除雜 Fe3+ Fe2+鑒別 ①棕黃色 ②加NaOH,紅褐色沉淀 ③加KSCN,紅色溶液 ①淺綠色②加NaOH,沉淀顏色變化:白色→灰綠色→紅褐色③加KSCN無明顯變化,加H2O2后變紅 Fe3+ Fe2+轉化 Fe3+ Fe2+除雜(括號內為雜質) Fe3+(Fe2+):加Cl2、H2O2等 Fe2+(Fe3+):加入Fe粉1.以下轉化過程不可以通過化合反應一步實現的是A.Fe―→FeCl3B.Fe―→FeCl2C.Fe2O3―→Fe(OH)3D.Fe(OH)2―→Fe(OH)3√A項,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故能一步化合實現;B項,鐵和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故能一步化合實現;C項,氧化鐵不能和水發生化合反應得到氫氧化鐵,故不能一步化合得到;D項,氫氧化亞鐵和氧氣、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鐵,能通過化合反應一步實現。2.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A FeCl3溶液 Fe2+ H2O2B FeSO4溶液 Cu2+ 鐵粉C NaHCO3溶液 Na2CO3 CO2氣體D KNO3溶液 KOH 加入FeCl3溶液√Fe2+具有還原性,加入H2O2,可以將Fe2+氧化為Fe3+,而且H2O2的還原產物為水,不會引入新雜質,故A正確;鐵的還原性比銅強,混合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過濾后得到銅和鐵粉的混合物,濾液為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故B正確;碳酸鈉溶液與足量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鈉,能夠除去雜質且不引入新雜質,故C正確;除去KNO3溶液中的KOH,加入FeCl3溶液,雖然能生成Fe(OH)3沉淀除去OH-,但引入了新雜質Cl-,故D錯誤。3.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顏色變化,下表選項中的物質對應正確的是選項 M N P QA NH3·H2O Ba(OH)2 銅 KSCNB Na BaCl2 FeO KSCNC NaOH Ba(NO3)2 鋅粉 KSCND Na2O2 MgCl2 Fe KSCN√Ba(OH)2與Fe2(SO4)3反應得到的是Fe(OH)3與BaSO4的混合物,沉淀不是白色的,A項錯誤;FeO不能還原Fe3+,B項錯誤;MgCl2與Fe2(SO4)3不反應,D項錯誤。1.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題常用題眼(1)紅褐色沉淀:________(特征顏色)。(2)KSCN溶液呈紅色:_____(特征反應)。(3)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為紅褐色:_____(特征反應現象)。(4)磁性氧化物:______(特征性質)。(5)滴入沸水中的產物有丁達爾效應:制Fe(OH)3膠體(特征方法)。突破二 基于鐵元素的框圖推斷與工藝流程Fe(OH)3Fe3+Fe2+Fe3O42.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工藝流程題(1)要靈活應用元素守恒和物料轉化思想原料中的“核心元素”經多步轉化最終“留存”于目標產物中,因此解題時要注意鐵元素的變化過程。(2)要做好知識和生產實際的密切聯系一是工藝流程中的大部分反應都源于教材,部分陌生反應的反應原理也源于教材;二是涉及實際工藝,因此要注意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利用,最終廢棄物盡可能少且無害,部分物質需要循環利用等。(3)掌握工藝流程中常見的術語如研磨、粉碎、浸出、酸溶、堿洗、燃燒等。1.根據如下框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強B.在反應①中H2SO4既表現了酸性,又表現了氧化性C.反應④的離子方程式可表示為3SCN-+E3+===E(SCN)3D.在反應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紅褐色沉淀生成√M是紅色金屬,則可以確定其為金屬銅,在H2O2作用下與H2SO4反應生成CuSO4,Y遇到KSCN溶液顯紅色,Y中含有Fe3+,則金屬E是鐵,X是FeSO4,經反應③轉化為Fe2(SO4)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紅褐色沉淀Fe(OH)3。Fe3+的氧化性比Cu2+的氧化性強,A項正確;在反應①中H2SO4只表現了酸性,H2O2表現了氧化性,B項錯誤;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2Fe2++H2O2+2H+===2Fe3++2H2O,可見反應過程消耗H+,若在反應中不加稀硫酸,則體系堿性增強,有可能會生成紅褐色的Fe(OH)3沉淀,D項正確。2.工業上利用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等)為原料制備高檔顏料鐵紅(Fe2O3),已知SiO2化學性質穩定,除HF以外不和其他常見無機酸反應。具體生產流程如下:試回答下列問題:(1)濾液X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 (填離子符號)。 Fe2+、Fe3+黃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等)酸浸后過濾,SiO2為濾渣,濾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是Fe2+、Fe3+。(2)步驟Ⅲ中可選用 (填字母)調節溶液的pH。 A.稀硝酸 B.氨水C.氫氧化鈉溶液 D.高錳酸鉀溶液B步驟Ⅲ要使pH升高,步驟Ⅳ還要加NH4HCO3,若使用氫氧化鈉溶液,產品中容易混入Na+,所以選B。(3)步驟Ⅳ中,FeCO3沉淀完全后,溶液中含有少量Fe2+,檢驗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空氣中煅燒FeCO3生成產品氧化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溶液,加入硫氰化鉀溶液,不顯紅色,然后滴加氯水,溶液變為紅色4FeCO3+O22Fe2O3+4CO2返回真題體驗 培養能力1.(2023·浙江6月選考,3改編)氯化鐵是一種重要的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氯化鐵溶液屬于電解質B.氯化鐵溶液可腐蝕覆銅板C.氯化鐵可由鐵與氯氣反應制得D.氯化鐵溶液可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氯化鐵屬于電解質,氯化鐵溶液是混合物,不屬于電解質,故選A。2.(2021·江蘇,4)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不具有對應關系的是A.鐵粉能與O2反應,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劑B.納米Fe3O4能與酸反應,可用作鐵磁性材料C.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CuD.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可用于凈水√納米Fe3O4具有磁性,可用作鐵磁性材料,B錯誤;FeCl3與Cu反應生成FeCl2和CuCl2,主要利用FeCl3的氧化性,C正確;聚合硫酸鐵能水解并形成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凈水,D正確。3.(2023·浙江1月選考,16改編)探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性質,下列方案設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選項 實驗方案 現象 結論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 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 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弱B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該溶液中無Fe2+C 將食品脫氧劑樣品中的還原鐵粉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 溶液呈淺綠色 食品脫氧劑樣品中沒有+3價鐵D 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飽和FeCl3溶液,持續煮沸 溶液先變成紅褐色再析出沉淀 Fe3+先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再聚集成Fe(OH)3沉淀√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Fe2++Zn===Zn2++Fe,溶液由淺綠色變為無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強,A錯誤;鐵離子可能先與單質鐵反應生成亞鐵離子,使溶液呈淺綠色,C錯誤;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制取Fe(OH)3膠體,繼續加熱,則膠體因聚沉變為沉淀,D正確。4.(2019·浙江4月選考,28)某同學設計如圖裝置(氣密性已檢查)制備Fe(OH)2白色沉淀。請回答:(1)儀器1的名稱 。裝置5的作用 。 分液漏斗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該反應需要置于無氧環境,裝置5的作用是液封,防止空氣進入裝置4。(2)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請為裝置作一處改進,使溶液能進入4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實驗開始時,關閉K2,打開K1,反應一段時間后,再打開K2,關閉K1,發現3中溶液不能進入4中。原因在于儀器3產生的H2從左側導管逸出,沒有足夠的壓強,不能將FeSO4溶液壓入4中,因而應在裝置2、3之間添加控制開關。(3)裝置改進后,將3中反應后溶液壓入4中,在4中析出了灰綠色沉淀。從實驗操作過程分析沒有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裝置4內的空氣沒有排盡灰綠色沉淀產生的原因是Fe(OH)2被空氣氧化,因為裝置4中空氣沒有完全排盡。返回章末專題突破練題組一 Fe2+、Fe3+的鑒別、轉化和除雜1.(2024·哈爾濱高一統考)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3+,下列操作正確的是A.滴加KSCN溶液 B.加入氧化鐵C.滴加NaCl溶液 D.通入氯氣√123456789101112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可用于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故選A。1234567891011122.茶葉中鐵元素的檢驗可經以下四個步驟完成,各步驟中選用的實驗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A.將茶葉灼燒灰化,選用①②⑨B.用濃鹽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餾水稀釋,選用④⑥⑦C.過濾得到濾液,選用④⑤⑦D.檢驗濾液中的Fe3+,選用③⑧⑩√123456789101112將茶葉灼燒灰化,應在坩堝中加熱,①②⑨都能用到,A不符合題意;用濃鹽酸溶解茶葉灰并加蒸餾水稀釋,應在燒杯中進行,可用玻璃棒攪拌,選用④⑦,用不到⑥,B符合題意;過濾時需要用到漏斗、燒杯和玻璃棒,④⑤⑦都能用到,C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檢驗濾液中的F,可取少量濾液于小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滴加KSCN溶液檢驗,③⑧⑩都能用到,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3.下列物質反應后,加入KSCN溶液一定變紅的是A.過量的Fe與Cl2反應B.Fe與稀硫酸反應C.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D.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鹽酸√鐵與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鐵,在溶液中過量的鐵又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中沒有Fe3+,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變紅,A錯誤;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溶液中沒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B錯誤;少量氯氣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氯化鐵,溶液中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C正確;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3+,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2+,若鐵過量,鐵又會與生成的鐵離子反應生成Fe2+,溶液中不一定有Fe3+,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一定變紅,D錯誤。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4.(2024·太原高一期末)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A.用鐵粉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B.用新制氯水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C.鐵粉中混有少量鋁粉:加入燒堿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D.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AlCl3:加入過量氨水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123456789101112鐵粉能與FeCl3溶液反應,不能除去FeCl3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2+,A錯誤;新制氯水會氧化FeCl2,不能除去FeCl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B錯誤;Al與NaOH溶液反應,Fe不與NaOH溶液反應,反應后過濾可分離,洗滌、干燥得到鐵,C正確;MgCl2溶液與AlCl3溶液均與過量氨水反應生成沉淀,不能除雜,D錯誤。1234567891011125.(2024·昆明高一期末)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鐵的氧化物只有b、cB.e轉化為f,需加入還原劑C.a既能導電,又能被磁鐵吸引D.g在空氣中加熱生成的氧化物只有b和H2O√123456789101112鐵的氧化物有氧化鐵、氧化亞鐵和四氧化三鐵等,A錯誤;e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f中Fe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e轉化為f,需加入氧化劑,B錯誤;g為Fe(OH)2,Fe(OH)2在空氣中加熱,會被氧化為+3價鐵,D錯誤。1234567891011126.(2024·武漢高一開學考試)下列關于鐵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檢驗 FeCl2溶液中的Fe2+,可將酸性KMnO4溶液滴加到該溶液中,若酸性KMnO4溶液褪色,證明含有Fe2+B.Fe3O4中鐵的化合價有+2和+3價,是一種混合物C.為探究某食品包裝袋內一小包脫氧劑中的還原鐵粉是否變質,應取少量樣品溶于鹽酸,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未變紅,說明鐵粉未變質D.FeO、Fe2O3均可與H2反應生成鐵√123456789101112酸性條件下,氯離子也能夠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使其褪色,A錯誤;Fe3O4是復雜的化合物,屬于純凈物,B錯誤;滴加KSCN溶液未變紅,說明溶液中無鐵離子,也有可能是剩余的鐵單質將Fe3+完全還原為Fe2+,不能證明鐵粉未變質,C錯誤。123456789101112題組二 基于鐵元素的工藝流程題7.(2024·河北尚義一中高一聯考)利用廢舊鍍鋅鐵皮制備磁性納米級Fe3O4及ZnO的流程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Al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類似。123456789101112A.步驟Ⅰ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B.溶液C中Fe2+和Fe3+的最佳物質的量之比是1∶2C.步驟Ⅴ中所加試劑為過量NaOH溶液D.用激光筆照射步驟Ⅳ的混合液,可觀察到一條光亮的通路√步驟Ⅰ為過濾,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A正確;含Fe2+、Fe3+的溶液C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Fe3O4膠體粒子,故Fe2+和Fe3+的最佳物質的量之比是1∶2,故B正確;Zn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Al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類似,溶液A中需要加入少量的酸或通入二氧化碳才能轉化成Zn(OH)2,C錯誤。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8.(2024·武漢高一期末)電子工業常用FeCl3溶液腐蝕覆銅板上的銅箔,制造印刷電路板。從腐蝕廢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中回收銅,并重新獲得FeCl3溶液,處理流程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操作1”的名稱為過濾B.“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C.“物質X”為酸性KMnO4溶液D.FeCl3溶液腐蝕銅箔的反應原理為2Fe3++Cu===2Fe2++Cu2+√根據圖中信息操作1得到濾渣,說明“操作1”的名稱為過濾,A正確;腐蝕廢液(主要含FeCl3、FeCl2、CuCl2) 加入過量鐵粉,銅被置換出來,還剩余過量鐵粉,因此“濾渣a”的主要成分是Cu和Fe,B正確;反應2是氯化亞鐵被氧化,由于要得到氯化鐵溶液,因此“物質X”為酸性雙氧水或氯氣,C錯誤;FeCl3溶液腐蝕銅箔的反應原理為2Fe3++Cu===2Fe2++Cu2+,D正確。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9.(2023·廣州真光中學高一期末)已知:①綠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②鞣酸亞鐵溶液為無色,鞣酸鐵溶液為藍黑色,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流程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綠茶葉水變為紅色藍黑色恢復為原色不變色123456789101112A.綠茶葉水與FeSO4溶液反應生成的鞣酸亞鐵易被氧化成鞣酸鐵而呈藍黑色B.維生素C可將鞣酸鐵還原成鞣酸亞鐵C.④中H2O2氧化Fe2+為Fe3+D.服用補鐵劑時,最好喝一些綠茶水√綠茶葉水變為紅色藍黑色恢復為原色不變色123456789101112鞣酸亞鐵溶液為無色,鞣酸鐵溶液為藍黑色,在綠茶葉水中加入FeSO4溶液,出現藍黑色,說明鞣酸亞鐵易被氧氣氧化,A正確;向藍黑色溶液中加入維生素C,溶液由藍黑色恢復原色,說明維生素C能將鞣酸鐵還原成鞣酸亞鐵,表現還原性,B正確;綠茶葉水變為紅色藍黑色恢復為原色不變色123456789101112④過程溶液最終變為紅色,說明有Fe3+生成,則Fe2+ 被H2O2氧化生成Fe3+,Fe3+與SCN- 發生反應使溶液顯紅色, C正確;鞣酸亞鐵不穩定,易被氧化為鞣酸鐵,故服用補鐵劑時不能喝綠茶水,D錯誤。綠茶葉水變為紅色藍黑色恢復為原色不變色12345678910111210.(2023·福建沙縣一中高一月考)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極其重要的用途,請回答下列問題:(1)要實現Fe2+轉化為Fe3+,可選用足量的 (填序號)。 ①亞硫酸鈉溶液 ②稀鹽酸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鐵粉 ⑤碘化鉀溶液 ⑥過氧化氫溶液③或⑥要實現Fe2+轉化為Fe3+,需加入氧化劑,故可加入足量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過氧化氫溶液,故選③或⑥。123456789101112(2)某補鐵口服液中含有Fe2+,為檢驗其是否被氧化變質,可取少量該口服液,向其中滴加 ,若溶液變為 色,則說明其已變質。向該口服液中加入維生素C可防止其被氧化變質,利用了維生素C的 性。 KSCN溶液紅還原(3)激光打印機的墨粉中含有Fe3O4。Fe3O4能溶于過量的稀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填“能”或“不能”)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含Fe2+。若不能,請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3O4+8H+===Fe2++2Fe3++4H2O不能溶液中含有氯離子,酸性條件下,氯離子也能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4)高鐵酸鹽可作為飲用水的消毒劑和凈水劑,工業上以Cl2、KOH、Fe2為原料制備高鐵酸鉀。①高鐵酸鉀(K2FeO4)中Fe的化合價為 。 +6②配平制備K2FeO4的離子方程式: Cl2+ Fe3++ === + Cl-+ H2O,每生成39.6 g K2FeO4,轉移電子的數目為 。 3216OH-2680.6NA123456789101112Cl元素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1價,Fe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6價,根據化合價升降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配平得到:3Cl2+2Fe3++16OH-===2+6Cl-+8H2O;根據~6e-,每生成39.6 g即0.2 mol K2FeO4,則轉移電子數為0.6NA。12345678910111211.已知A是一種常見的金屬,F是一種紅褐色沉淀。試根據圖中的轉化關系,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A、C、F、G的化學式:A ;C ;F ;G 。 (2)檢驗D中陽離子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FeCl2Fe(OH)3Fe2O3取少量D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變為紅色,說明含Fe3+(合理即可)123456789101112(3)寫出下列轉化的離子方程式。①D→C: 。 ②C→D: 。 (4)寫出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Fe3++Fe===3Fe2+2Fe2++Cl2===2Fe3++2Cl-4Fe(OH)2+O2+2H2O===4Fe(OH)3根據F是紅褐色沉淀推知F是Fe(OH)3,從而推出A為Fe,B為Fe3O4,C為FeCl2,D為FeCl3,E為Fe(OH)2,G為Fe2O3,X為H2。12345678910111212.(2024·無錫高一段考)FeSO4·7H2O是一種重要的食品和飼料添加劑,某工業廢渣主要成分是Fe2O3,還含有CaCO3和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實驗室用此廢渣制備FeSO4·7H2O的流程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研磨廢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硫酸與粉末中的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的進行Fe2O3+3H2SO4===Fe2+3H2O123456789101112(3)步驟②的操作名稱是過濾,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和 。經測定,濾渣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認為實驗室 (填“能”或“不能”)用粉末狀的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碳。 玻璃棒能123456789101112步驟②的操作名稱是過濾,其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是燒杯、漏斗和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灑出)。經測定,濾渣中只含有 CaSO4 和 SiO2,說明廢渣中的碳酸鈣已經完全和稀硫酸反應,生成了硫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實驗室可以用粉末狀的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二氧化碳。123456789101112(4)Fe與Fe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硫酸亞鐵的溶解度曲線如圖。待結晶完畢后,濾出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2~3次。用冰水洗滌的目的:Ⅰ.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Fe2===3FeSO4減少硫酸返回亞鐵的溶解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章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 學案.docx 第三章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 教案.docx 第三章 章末整合 重點突破.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