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九上化學第五單元測試02[測試范圍: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時間:40分鐘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Ag-108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我國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2.下列化學方程式來自學生作業,其中書寫正確的是 (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Mg+O2MgO2B.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H2O2H2O+O2C.高錳酸鉀分解:2KMnO4K2MnO4+MnO2+O2↑D.鐵絲燃燒:4Fe+3O22Fe2O33.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4.某同學用如圖5-Z-3所示裝置測定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B.可以將紅磷換成鐵絲C.紅磷燃燒產生白色煙霧D.紅磷燃燒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5.我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月壤制氧的技術,將月壤加熱熔融后進行電解,可產生氧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據此推測月球土壤中含有氧元素B.利用新物質,可開發物質制備的新方法C.月球土壤屬于純凈物,具有一定的實用科研價值D.該技術可為登上月球的航天員提供氧氣6.(2023葫蘆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化學工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主要反應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學式是 ( )A.NaCl B.NaNO3 C.NaClO D.Na2O27.如圖5-Z-4表示兩種氣體發生的化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生改變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反應中甲、乙、丙三種分子的 圖5-Z-4個數比為1∶1∶28.在反應A+BC+D中,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為4∶3,生成的C和D的質量和為2.8 g,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0.3 g B.0.9 g C.1.2 g D.1.6 g9.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以N2和H2為反應物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5-Z-5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Z-5A.“”表示氫分子B.過程中有“NH”“NH2”原子團生成C.參加反應的H2與生成的NH3的分子個數比為2∶3D.反應結束后催化劑的質量增加10.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 ℃,有如下反應發生: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CO2B.反應前后鋅元素質量不變C.該反應可用于生產鋅D.②反應后鋅元素化合價升高11.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5-Z-6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丙是生成物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8%C.物質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1∶412.將24.8 g過氧化銀(Ag2O2)在真空條件下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發生變化,產生3.2 g O2,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5-Z-7所示(圖中各點對應固體為純凈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5-Z-7A.X→Y過程中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減小B.Z點對應的固體中銀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7∶2C.Z→W過程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2.4 gD.Z→W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2Ag2O4Ag+O2↑二、填空題(共57分)13.(9分)(2024貴州改編)從微觀的角度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是化學學科的特色。(1)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一般采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氮化鎵和另一種化合物。制備氮化鎵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通過光催化劑可將H2O、CO2轉化為CH4和一種氣體單質(如圖5-Z-8),從而實現利用太陽能人工合成燃料。該反應生成的氣體單質是 ,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個數比為 。 (3)過氧化氫是一種常用殺菌消毒劑,原因是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一種叫“過氧基”的結構(-O-O-),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中可作殺菌消毒劑的是 (填序號)。 ①②H—O—H ③O=C=O ④(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在1984 年由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如今的“地壇醫院”)成功研制,次氯酸鈉的制取原理是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高鐵提速需把短軌連成長軌,常用鋁和四氧化三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焊接,鋁和四氧化三鐵在高溫條件下能生成鐵和氧化鋁,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4.(10分)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1) Fe3O4+ CO Fe+ CO2 (2) C2H4+ O2 CO2+ H2O (3) MnO2+ HCl(濃) MnCl2+ Cl2↑+ H2O (4) H2+ WO3 W+ H2O 15.(12分)某種技術通過BaO和Ba(NO3)2的相互轉化可實現NOx(氮的氧化物)的儲存和還原,能有效降低柴油發動機在空氣過量條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圖5-Z-9所示。(1)儲存時,部分N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吸收NOx(如NO、NO2)的物質是 。 圖5-Z-9(2)還原時,還原尾氣可以是CO、H2等,存在如下反應:5CO+Ba(NO3)2N2+X+5CO2。則X的化學式是 。 (3)NO氣體通過該技術轉化為N2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中NO和N2的質量比為 。 16.(12分)飲用水消毒是抑制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消毒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Ca(ClO)2] 和氯化鈣,易溶于水,工業上利用氯氣與石灰水反應制得。圖5-Z-10為工業制取漂白粉的流程圖。(1)寫出步驟Ⅰ中碳酸鈣高溫分解為兩種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 (2)步驟Ⅱ加入足量水主要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實驗室進行操作A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3)電解飽和食鹽水時發生如下反應:2NaCl+2H2O2NaOH+H2↑+X↑,請寫出X的化學式: ;寫出氫氣的一種用途: 。 (4)通過步驟Ⅴ可以推測漂白粉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之一是 。 17.(14分)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某同學做了如圖5-Z-11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Na2CO3+2HCl2NaCl+CO2↑+H2O)圖5-Z-11(1)甲中反應后天平的指針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原因是 ,該反應 (填“符合”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2)乙中錐形瓶底放一層細沙的原因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實驗中觀察到乙中氣球先變大后變小,解釋產生此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以上實驗可知,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反應必須在 中進行。 三、計算題(共7分)18.為了測定某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某學習小組將2.5 g該樣品和0.8 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至質量不再減輕,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2.34 g。請計算:(提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1)反應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 。 (2)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人教九上化學第五單元測試02[測試范圍: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時間:40分鐘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Ag-108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我國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D2.下列化學方程式來自學生作業,其中書寫正確的是 ( )A.鎂條在空氣中燃燒:Mg+O2MgO2B.過氧化氫分解制取氧氣:H2O2H2O+O2C.高錳酸鉀分解:2KMnO4K2MnO4+MnO2+O2↑D.鐵絲燃燒:4Fe+3O22Fe2O3C3.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D4.某同學用如圖5-Z-3所示裝置測定紅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情況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反應后天平仍然平衡B.可以將紅磷換成鐵絲C.紅磷燃燒產生白色煙霧D.紅磷燃燒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A5.我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利用月壤制氧的技術,將月壤加熱熔融后進行電解,可產生氧氣。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據此推測月球土壤中含有氧元素B.利用新物質,可開發物質制備的新方法C.月球土壤屬于純凈物,具有一定的實用科研價值D.該技術可為登上月球的航天員提供氧氣C6.(2023葫蘆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為我國化學工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其主要反應為X+NH3+H2O+CO2NaHCO3+NH4Cl,其中X的化學式是 ( )A.NaCl B.NaNO3 C.NaClO D.Na2O2A7.如圖5-Z-4表示兩種氣體發生的化學反應,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種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生改變C.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D.反應中甲、乙、丙三種分子的 圖5-Z-4個數比為1∶1∶27.D [解析] 由生成物的微觀結構可知,生成物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由圖可知,反應中各分子的個數比為1∶1∶2。8.在反應A+BC+D中,參加反應的A與B的質量比為4∶3,生成的C和D的質量和為2.8 g,則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 ( )A.0.3 g B.0.9 g C.1.2 g D.1.6 g8.C [解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質量和,為2.8 g,又因為A和B的質量比為4∶3,所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1.2 g。9.NH3的合成開啟了工業催化新紀元,為世界糧食增產作出了巨大貢獻。以N2和H2為反應物合成NH3的微觀過程如圖5-Z-5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5-Z-5A.“”表示氫分子B.過程中有“NH”“NH2”原子團生成C.參加反應的H2與生成的NH3的分子個數比為2∶3D.反應結束后催化劑的質量增加10.我國古代將爐甘石(ZnCO3)、木炭粉混合后加熱到約800 ℃,有如下反應發生:①ZnCO3ZnO+CO2↑;②C+2ZnO2Zn+X↑。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X的化學式為CO2B.反應前后鋅元素質量不變C.該反應可用于生產鋅D.②反應后鋅元素化合價升高D11.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5-Z-6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物質丙是生成物B.反應后乙物質的質量分數是8%C.物質丁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1∶411.D [解析] 反應后丙的質量分數增大,是生成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分數是1-40%-10%-42%=8%;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分數不變,可能是催化劑;反應前乙的質量分數是1-70%-10%-6%=14%,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0%-42%)∶(14%-8%)=14∶3。12.將24.8 g過氧化銀(Ag2O2)在真空條件下加熱至固體質量不再發生變化,產生3.2 g O2,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如圖5-Z-7所示(圖中各點對應固體為純凈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圖5-Z-7A.X→Y過程中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逐漸減小B.Z點對應的固體中銀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7∶2C.Z→W過程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2.4 gD.Z→W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2Ag2O4Ag+O2↑[答案] C二、填空題(共57分)13.(9分)(2024貴州改編)從微觀的角度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是化學學科的特色。(1)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一般采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氮化鎵和另一種化合物。制備氮化鎵的化學方程式為 。 GaCl3+NH3GaN+3HCl(2)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通過光催化劑可將H2O、CO2轉化為CH4和一種氣體單質(如圖5-Z-8),從而實現利用太陽能人工合成燃料。該反應生成的氣體單質是 ,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個數比為 。 O21∶1(3)過氧化氫是一種常用殺菌消毒劑,原因是過氧化氫分子中含有一種叫“過氧基”的結構(-O-O-),據此推測下列物質中可作殺菌消毒劑的是 (填序號)。 ①②H—O—H ③O=C=O ④④(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在1984 年由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如今的“地壇醫院”)成功研制,次氯酸鈉的制取原理是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高鐵提速需把短軌連成長軌,常用鋁和四氧化三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焊接,鋁和四氧化三鐵在高溫條件下能生成鐵和氧化鋁,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l2+2NaOHNaClO+NaCl+H2O3Fe3O4+8Al9Fe+4Al2O314.(10分)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1) Fe3O4+ CO Fe+ CO2 (2) C2H4+ O2 CO2+ H2O (3) MnO2+ HCl(濃) MnCl2+ Cl2↑+ H2O (4) H2+ WO3 W+ H2O 1 4 3 41 3 2 21 4 1 1 23 1 1 32 1 3 415.(12分)某種技術通過BaO和Ba(NO3)2的相互轉化可實現NOx(氮的氧化物)的儲存和還原,能有效降低柴油發動機在空氣過量條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圖5-Z-9所示。(1)儲存時,部分N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吸收NOx(如NO、NO2)的物質是 。 圖5-Z-92NO+O22NO2化合反應BaO(2)還原時,還原尾氣可以是CO、H2等,存在如下反應:5CO+Ba(NO3)2N2+X+5CO2。則X的化學式是 。 (3)NO氣體通過該技術轉化為N2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反應中NO和N2的質量比為 。 BaO2NO+O2+4CON2+4CO215∶716.(12分)飲用水消毒是抑制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消毒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Ca(ClO)2] 和氯化鈣,易溶于水,工業上利用氯氣與石灰水反應制得。圖5-Z-10為工業制取漂白粉的流程圖。(1)寫出步驟Ⅰ中碳酸鈣高溫分解為兩種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 (2)步驟Ⅱ加入足量水主要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實驗室進行操作A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CaCO3CaO+CO2↑化學漏斗(3)電解飽和食鹽水時發生如下反應:2NaCl+2H2O2NaOH+H2↑+X↑,請寫出X的化學式: ;寫出氫氣的一種用途: 。 (4)通過步驟Ⅴ可以推測漂白粉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之一是 。 Cl2作燃料(合理即可)受熱易分解17.(14分)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時,某同學做了如圖5-Z-11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Na2CO3+2HCl2NaCl+CO2↑+H2O)圖5-Z-11(1)甲中反應后天平的指針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原因是 ,該反應 (填“符合”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 (2)乙中錐形瓶底放一層細沙的原因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偏右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符合防止錐形瓶因受熱不均而炸裂(3)實驗中觀察到乙中氣球先變大后變小,解釋產生此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由以上實驗可知,用有氣體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反應必須在 中進行。 白磷燃燒放熱,氣壓增大,導致氣球膨脹,完全反應后溫度降低,氧氣被消耗,氣壓減小,導致氣球縮小密閉裝置三、計算題(共7分)18.為了測定某氯酸鉀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某學習小組將2.5 g該樣品和0.8 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至質量不再減輕,測得剩余固體質量為2.34 g。請計算:(提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2KCl+3O2↑)(1)反應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 。 (2)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0.96 g(2)解:設樣品中含有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0.96 g= x=2.45 g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100%=98%。答: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為98%。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5張PPT)人教2024九上化學精品課件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人教2024版九上化學完全備課 單元測試講解課件人教九上化學第五單元測試02[測試范圍: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 時間:40分鐘 分值: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Ag-108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我國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DCDACAD7.D [解析] 由生成物的微觀結構可知,生成物由同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由圖可知,反應中各分子的個數比為1∶1∶2。C8.C [解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質量和,為2.8 g,又因為A和B的質量比為4∶3,所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1.2 g。 2NH3。“9.B [解析] 由微觀過程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由氮氣與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氨氣,化學方程式為表示氮分子;據圖分析可知,在合成NH3的過程中產生了“NH”“NH2”原子團;參加反應的H2與生成的NH3的分子個數比為3∶2;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后都不發生改變。DD圖5-Z-611.D [解析] 反應后丙的質量分數增大,是生成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分數是1-40%-10%-42%=8%;反應前后丁的質量分數不變,可能是催化劑;反應前乙的質量分數是1-70%-10%-6%=14%,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0%-42%)∶(14%-8%)=14∶3。[答案] C二、填空題(共57分)13.(9分)(2024貴州改編)從微觀的角度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是化學學科的特色。(1)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一般采用GaCl3與NH3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制得氮化鎵和另一種化合物。制備氮化鎵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全球能源結構正在向多元、清潔、低碳轉型。通過光催化劑可將H2O、CO2轉化為CH4和一種氣體單質(如圖5-Z-8),從而實現利用太陽能人工合成燃料。該反應生成的氣體單質是 ,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烷的分子個數比為 。 O21∶1④(4)“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在1984 年由北京第一傳染病醫院(如今的“地壇醫院”)成功研制,次氯酸鈉的制取原理是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高鐵提速需把短軌連成長軌,常用鋁和四氧化三鐵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焊接,鋁和四氧化三鐵在高溫條件下能生成鐵和氧化鋁,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1 4 3 41 3 2 21 4 1 1 23 1 1 32 1 3 4化合反應BaOBaO15∶716.(12分)飲用水消毒是抑制傳染病傳播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消毒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Ca(ClO)2] 和氯化鈣,易溶于水,工業上利用氯氣與石灰水反應制得。圖5-Z-10為工業制取漂白粉的流程圖。(1)寫出步驟Ⅰ中碳酸鈣高溫分解為兩種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 。 (2)步驟Ⅱ加入足量水主要發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實驗室進行操作A時,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 。 化學漏斗Cl2作燃料(合理即可)受熱易分解偏右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符合防止錐形瓶因受熱不均而炸裂白磷燃燒放熱,氣壓增大,導致氣球膨脹,完全反應后溫度降低,氧氣被消耗,氣壓減小,導致氣球縮小密閉裝置0.96 g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化學第5單元測試 02(講解ppt)【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pptx 九上化學第5單元測試02(原卷版)【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docx 九上化學第5單元測試02(解析版)【2024人教新版九上化學高效完全備課】.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