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解決糾紛,協調關系”學案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法律可以解決糾紛、協調關系,但并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和最好方式 ;2、培養正確運用法律解決糾紛的能力。學習重點:通過法律解決糾紛、協調關系。學習難點: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甚至不是唯一方式。一、同學們預習教材P85至P86的內容,完成下列練習。1.在現實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決糾紛的 ,許多糾紛并不需要訴諸法律來解決,法律往往是解決糾紛的 和 。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由于利益問題而發生的矛盾和糾紛,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來 的情況下,才會運用法律來解決。2.有些問題就必須通過法律來解決,如糾紛的產生不僅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還涉及其他的利益,特別是涉及國家和 的時候,就絕不能通過妥協和“私了”的方式加以解決,使國家和集體的利益蒙受損失。二、同學們就下列三個問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交流討論。1、(議一議)老人的煩心事(出示課件)思考:(1)爺爺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稱之為“私了”。 “私了”有什么好處呢?(2)這個案例給你什么啟示?2、閱讀教材上兩個案例,思考回答:(1)材料中的寧方春應該怎么做?為什么?(2)材料二中,如果張伍德和王斯采不是和解了,而是走上了法庭,請你設想一下結果?3、舉案說法:請你舉一個現實生活中,不能“私了”,只能通過法律途徑方式解決的案例。三、梳理鞏固知識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難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錯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達標測試1、“世界是個小天地,小小的天地太擁擠,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脾氣”。因此,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糾紛和沖突在所難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矛盾和糾紛( )①并不全是性格和個性差異導致的 ②更多的是由于利益的沖突所致 ③唯一的方式是通過訴諸法律解決 ④只能采取”私了“的辦法解決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2、當我們與別人發生矛盾和糾紛時,為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法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對受害方的救助,這些方式有( )①調解 ②和解 ③訴訟 ④仲裁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3、在調整人們的利益關系,解決糾紛和矛盾時,最有效的準則是( )A、道德 B、法律 C、紀律 D、中學生守則4、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表現為( )①是使人際關系得以和諧的調節器 ②調整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 ③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④保護著我們的合法權益 ⑤指引著我們的行為方向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5、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以下哪些問題時一定要用法律的方式解決而不能用私了的方式解決( )①飛車搶奪 ②離婚 ③財產繼承 ④走私販毒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2014年6月27日上午,李先生騎電動三輪車與高先生發生碰撞,致使高先生一只胳膊擦傷。李先生當即陪高先生到醫院包扎傷口,并檢查身體。經兩人協商,李先生賠償高先生600元。但事后幾天,高先生以胳膊受傷耽誤掙錢為由,再次找到李先生要求賠償500元至1000元誤工費。李先生認為,事發后他陪高先生到醫院檢查,且達成口頭協議,還進行了賠償,堅決不同意二次賠償。7月3日上午,李先生向社區求助,社區對二人進行了耐心調解。當天,雙方就賠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矛盾最終化解。案例中的糾紛是通過什么方式解決的?(2)現實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3)有人說這種方式是解決糾紛的最好的,任何情況都可以用,你同意這種看法嗎?參考答案一、預習練習1、唯一方式 最后方式 手段 協調解決2、集體利益二、達標測試答案1—5 C C B C D6、(1)“私了”方式。(2)如同學之間、鄰里之間的一些小矛盾、小糾紛;消費過程中一些輕微侵權的問題等。(3)不同意。采用“私了”的方式解決糾紛可以省時省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有些問題是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的,如糾紛的產生不僅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還涉及其他人的利益,特別是涉及國家和集體利益的時候,就決不能通過任何妥協和“私了”的方式解決,使國家和集體的利益蒙受損失。(共19張PPT)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節第二目【學習目標】1、知道法律可以解決糾紛、協調關系,但并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和最好方式 。2、培養正確運用法律解決糾紛的能力。【憶一憶】你在生活中和哪些人發生過什么矛盾和糾紛,是怎么解決的?如,和父母之間的矛盾和糾紛:父母翻看自己的日記、信件,往往是和父母溝通協商解決;與同學之間的矛盾和糾紛:同學打罵自己、意外傷害等,協商解決或請學校老師解決;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和糾紛:認為老師偏心、批評自己不守紀律等,與老師溝通解決。【填一填】在生活中,法律 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法律往往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手段。【查一查】社會生活中常見的解決糾紛和矛盾的方式有哪些?——有協商和解、人民調解、仲裁裁決、行政解紛、司法途徑等。【與法有約】請大家閱讀案例并思考問題爺爺遇上了煩心事,一兒一女誰也不肯贍養他,原來爺爺因為封建思想,認為只有長子才能繼承家產,曾經立下口頭遺囑,所有家產都留給兒子。女兒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我又不能繼承家產,干嘛要養老人?兒子說:大家都是兒女,父親也有她一半,憑什么不養?怎樣幫助老人呢?請大家出出主意。我國《繼承法》規定1.子女擁有平等的繼承權;2.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不盡贍養義務的應當不分或少分。后來,經過居委會調解,爺爺到公證處重新修訂了遺囑,規定遺產兒女都有繼承權,誰多盡贍養義務,誰就多分遺產,兒女們明確了權利和義務,又高高興興地贍養他了。爺爺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稱之為“私了”。“私了”有什么好處呢?這個案例給你什么啟示?【提示】(1)“私了”省時高效,不傷感情;(2)生活中人們之間難免發生糾紛和沖突,矛盾和糾紛一旦發生,就必須設法解決,否則,聚積日久,就會破壞社會的正常秩序和干擾人們的正常生活。但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式,許多糾紛并不需要訴諸法律來解決。【問題探究】為什么說法律不是解決糾紛的最好方式?社會生活中常見的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方式有協商和解、人民調解、仲裁裁決、行政解紛、司法途徑等,相比法律而言,“私了”或調解在時間上,處理矛盾和糾紛的速度快,履行起來也相對快,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護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也能節省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使雙方當事人的關系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持,所以人們之間由于利益問題而發生的矛盾和糾紛,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來協調解決的情況下,才會運用法律來解決。【閱讀與思考】可是張大媽就沒有爺爺那么好的運氣了,她的五個兒女都不贍養她。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張大媽把五個兒女告上了法院。最后法院判決,每個子女每月支付贍養費80元。有的子女不肯支付,張大媽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同學們,從爺爺和張大媽贍養糾紛案兩種不同的解決方式中,我們悟出了什么道理?法律往往是解決糾紛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來協調解決的情況下,才運用法律來解決。【閱讀與感悟】【案例一】小明上網成癮,一次他偷拿了媽媽100元錢包機上網一通宵后被爸爸媽媽狠狠地揍了一頓。小明撫摸著身上的傷痕,馬上撥打110報警電話,說父母使用暴力虐待自己,要警察把父親“抓”起來……【案例二】電腦課上,小明發現同班同學大偉乘老師不注意偷偷把電腦主機上的CPU下了。小明正要大聲呵斥大偉,大偉悄悄把他拉到一邊說:“哥們兒,別聲張,咱們私了了吧。這玩意兒賣的錢咱們一人一半,到網吧夠你包一個月機的了,怎么樣?小明陷入了矛盾中……看了這兩則案例,你有什么感悟?你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么做?現實生活中的矛盾是回避不了的,解決矛盾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法律往往是解決糾紛和矛盾的最后手段和方式。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由于利益問題而發生的矛盾和糾紛,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來協調解決的情況下,才會運用法律來解決。但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采用“私了”的方式,如果會損害國家、集體、他人利益的時候就不能用“私了”的方式。所以,我們未成年人在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和糾紛時,也要謹慎選擇“私了”方式。【課堂小結】通過學習,我明確了本堂課的知識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難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錯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貼士】通過學習,你還有疑問嗎?若有,請記錄在這里。1、“世界是個小天地,小小的天地太擁擠,你有你的性格,我有我的脾氣。”因此,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糾紛和沖突在所難免,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矛盾和糾紛( )①并不全是性格和個性差異導致的②更多的是由于利益的沖突所致③唯一的方式是通過訴諸法律解決④只能采取”私了“的辦法解決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課堂評價】2、當我們與別人發生矛盾和糾紛時,為避免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法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對受害方的救助,這些方式有( )①調解 ②和解 ③訴訟 ④仲裁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④3、在調整人們的利益關系,解決糾紛和矛盾時,最有效的準則是( )A.道德 B.法律 C.紀律 D.中學生守則4、法律在社會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表現為( )①是使人際關系得以和諧的調節器 ②調整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 ③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④保護著我們的合法權益 ⑤指引著我們的行為方向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5、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以下哪些問題時一定要用法律的方式解決而不能用私了的方式解決( )①飛車搶奪 ②離婚 ③財產繼承 ④走私販毒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1)案例中的糾紛是通過什么方式解決的?(2)現實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解決?(3)有人說這種方式是解決糾紛是最好的,任何情況都可以用,你同意這種看法嗎?6. 2014年6月27日上午,李先生騎電動三輪車與高先生發生碰撞,致使高先生一只胳膊擦傷。李先生當即陪高先生到醫院包扎傷口,并檢查身體。經兩人協商,李先生賠償高先生600元。但事后幾天,高先生以胳膊受傷耽誤掙錢為由,再次找到李先生要求賠償500元至1000元誤工費。李先生認為,事發后他陪高先生到醫院檢查,且達成口頭協議,還進行了賠償,堅決不同意二次賠償。7月3日上午,李先生向社區求助,社區對二人進行了耐心調解。當天,雙方就賠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矛盾最終化解。【參考答案】(1)“私了”方式。(2)如同學之間、鄰里之間的一些小矛盾、小糾紛;消費過程中一些輕微侵權的問題等。(3)不同意。采用“私了”的方式解決糾紛可以省時省事,減少不必要的麻煩。但是有些問題是必須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解決的,如糾紛的產生不僅涉及當事人的利益,還涉及其他人的利益,特別是涉及國家和集體利益的時候,就決不能通過任何妥協和“私了”的方式解決,使國家和集體的利益蒙受損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2“解決糾紛,協調關系”學案.doc 5.2.2解決糾紛,協調關系 課件.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