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新知導入:從《北京條約》到《北京宣言》164年,輕舟已過萬重山。正所謂自己淋過雨,才會想著替別人撐把傘,我們中國希望這個世界是怎樣的?1860年,清朝和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拉開了中國屈辱近代史的序幕。2024年法塔赫、哈馬斯等14個巴勒斯坦主要派別簽署了《北京宣言》,真正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統一戰線,邁出了巴勒斯坦內部和解的歷史性的一步。一百多年后,《北京條約》的硝煙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反對殖民侵略的《北京宣言》。第一單元 我們共同的世界第二課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1 推動和平與發展1.政治認同:知道我國的監察機關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初步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強化國家認同。2.道德修養:體會國家監察機關的重要性,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3.法治觀念:理解監察機關對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意義,增強法治意識,形成法治思維。4.責任意識:通過學習,強化公民意識,責任意識,樹立主人翁責任感。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1.通過觀看視頻、欣賞圖片、閱讀教材,認識戰爭的危害和影響和平的因素,理解和平的重要性,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維護世界和平,為中國的和平崛起而奮斗,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理想;2.通過閱讀教材、探究與分享、觀點辨析、小組討論等活動,知道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樹立全球觀念、強憂患意識,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樹立全球觀念,增強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貢獻的意識和愿望。1.政治認同:知道我國的監察機關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初步形成對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價值認同、制度認同,強化國家認同。2.道德修養:體會國家監察機關的重要性,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3.法治觀念:理解監察機關對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意義,增強法治意識,形成法治思維。4.責任意識:通過學習,強化公民意識,責任意識,樹立主人翁責任感。教學目標:學習導航:1.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爭?2.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維護世界和平?4.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5.為什么要消除貧困,推動可持續發展?6.為消除貧困、促進發展,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一、維護世界和平愿世界和平請你談談戰爭給巴以人民帶來了怎樣的危害?回顧歷史,結合教材,說說我們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回顧人類歷史,戰爭與沖突帶來的影響!參戰國和地區:33個卷入戰爭的人數:15億受傷:2000余萬人死亡:1000余萬人經濟損失:2700多億美元參戰國和地區:61個卷入戰爭的人數:20億受傷:9000余萬人死亡:5100余萬人經濟損失:5萬多億美元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占二戰各國傷亡人數總和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經濟損失達5600余億美元。思考:根據以上數據,你能說一說我們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自去年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巴以雙方已致5萬余人死亡,超過10萬人受傷,經濟損失高達上百億美元。1.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爭?①回顧歷史,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給人類帶來了難以忘卻的傷痛。(戰爭的代價)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戰爭的代價)③飽受戰爭之苦的各國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和平的可貴)造成巴以沖突的根源有哪些?21世紀的世界當真和平了嗎?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還有哪些?巴以沖突前世今生④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①戰爭讓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給人類帶來了難以忘卻的傷痛。(戰爭的代價)②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戰爭的代價)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飽受戰爭之苦的各國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發展的可貴。(和平的可貴)④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世界的態勢)1.為什么要維護世界和平,反對戰爭?2.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霸權主義局部戰爭與沖突民族問題宗教沖突領土爭端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式2024年,在巴以沖突爆發一周年之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視頻發表了一份沉重而充滿期望的聲明。古特雷斯強調,現在是時候停止這場沖突了。成立聯合國,建立健全維護和平的機制;2024年7月21日至23日,應中方邀請,包括法塔赫、哈馬斯在內的巴勒斯坦共14個派別在北京舉行了和解對話。巴勒斯坦各派代表簽署《關于結束分裂加強巴勒斯坦民族團結的北京宣言》。簡稱《北京宣言》以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英國、美國、蘇聯等59個國家1968年7月1日分別在倫敦、華盛頓和莫斯科簽署的一項國際條約。該條約的宗旨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簽署核不擴散條約;中國維和部隊,是中國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國際法準則,派出的軍事部隊。主要任務是制止沖突,恢復和平。維和警察由各國警方派遣,執行民事任務,履行警察職能。派駐維和部隊維護世界和平的方式個人:①我們要看到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②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3.如何維護世界和平?國際社會:①和平談判代替武力解決爭端;②成立聯合國,不斷建立健全維護和平機制;③派駐維和部隊④簽署核不擴散條約 ……4.當今時代的主題是什么?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我國的態度:我國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和熱點難點問題,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斡旋外交的創新式發展思考:近年來,中國積極斡旋沙伊大和解,積極組織巴勒斯坦14個派別齊聚北京和解對話,這說明了什么?二、推動可持續發展 思考:結合上述材料,你感受到了什么?消除貧困,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據新華社電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近日發布《2024年世界社會報告》說,受新冠疫情以來一系列危機影響,全球社會發展進步的關鍵指標出現逆轉,極端貧困率20年來首次上升,不平等現象加劇。報告顯示,低收入國家的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就業差距率從2018年的20%上升到2023年的21%,這一趨勢加劇了全球收入和財富不平等。2022年,全球最貧窮的一半人口僅擁有世界財富的2%,而最富有的10%人口擁有76%的財富。全球有超過7億人處于極度貧困狀態,貧富差距比率為1:108。根據2024年聯合國發布的《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2023年全球有7.33億人面臨饑餓,每11人中便有1人食不果腹。2024年世界社交報告呼吁全球采取行動也門哈杰省西北部地區,當地一個由國際人道組織運營的醫療中心在救助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的也門幼兒。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7日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全球約11億人生活在極度貧困中,其中超過半數是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沖突最多的一年,處于戰爭狀態的國家人口貧困率是其他國家的三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多維度貧困指數2024年版》指出,在當前沖突多發的動蕩局勢下,貧困問題變得尤其嚴峻,對脆弱群體的影響也更為明顯。聯合國報告:全球11億人生活“極端貧困”①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繁榮和充實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2024年全球多維貧困指數》的報告顯示,沖突地區的貧困情況尤為嚴重,受影響者的比例是非戰爭國家的三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首席統計師張硯春表示,報告描繪的情景令人堪憂,特別是在戰亂頻發的國家,貧困率的飆升使得民眾在獲得基本生活條件如營養、水源、衛生、電力和教育等方面,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此外,報告指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南亞地區是全球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區。頻發的戰爭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惡劣的自然環境導致貧困的因素落后的教育結合以上材料請你說一說,是什么導致他們如此貧困?赤道南回歸線北回歸線北回歸線赤道南回歸線柬埔寨埃塞俄比亞莫桑比克剛果(金)索馬里海地安哥拉圖瓦盧薩摩亞所羅門群島玻利維亞阿根廷日法意英德美 國加拿大發達國家人口只占16%,卻占全球收入的80%目前,低收入國家人口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財富只占全球的6%你發現了什么?②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仍然很大;③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諸多因素使許多國家仍然難以擺脫貧困。由此衍生的饑餓、疾病、社會動蕩等一些列問題,阻礙著人類的發展。①消除貧困,讓人們都過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嚴地在健康的環境中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潛能,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當今 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必要性)②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差距仍然很大;(現狀)③頻發的戰爭、惡劣的自然環境、落后的教育等諸多因素使許多國家仍然難以擺脫貧困,由此衍生的饑餓、疾病、社會動蕩等一些列問題,阻礙著人類的發展。(危害)5.為什么要消除貧困,推動可持續發展?2000年聯合國提出了“千年發展目標”(2000——2015)①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②普及初等教育。③促進兩性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利。④降低兒童死亡率。⑤改善孕婦保健。⑥與艾滋病、瘧疾和其他疾病作斗爭。⑦確保環境的可持續能力。2015年,又提出“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2015——2030)①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②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③確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各年齡段人群的福祉。④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⑤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兒童的權能。⑥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思考:兩個目標有何異同?說明什么?推動可持續發展①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人類設立了遞進式的減貧目標。世界糧食計劃署由聯合國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合辦,是聯合國內負責多邊糧食援助的機構,該組織的宗旨是以糧食為手段幫助受援國在糧農方面達到生產自救和糧食自給。中國農業援非,既“輸血”也“造血”;既充實非洲人民的“米袋子”“菜籃子”,也助力非洲國家擺脫貧困,已成為共筑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見證。巴西總統盧拉就職當天就宣布了“零饑餓計劃”,成立了社會發展和反饑餓部,圍繞反饑餓、消除貧困及扶貧全民動員三大主題,全力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②探索發展途徑:各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為促進整個世界的發展作出努力。。③世界各國積極行動,為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為消除貧困、促進發展,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①設立減貧目標:在不同的發展階段設立了遞進式的減貧目標;②探索發展途徑:各國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消除貧困的有效途徑;③采取積極行動:為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改善教育和醫療衛生條件、促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果。6.為消除貧困、促進發展,世界各國做了哪些努力?本課小結推動和平與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可持續發展做法:珍惜、愛好 、維護和平原因:消除貧困,建設和平、公正、包容的社會是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原因:飽受戰爭之苦,深感和平可貴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威脅和平的因素:恐怖主義等等做法:消除貧困,促進發展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1.從“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處世原則,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會理想;從“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勇毅擔當,到“國雖大,好戰必亡”“化干戈為玉帛”的智慧……古人的觀念對我國發展的啟示是( )A.堅定維護國家安全B.抓住機遇積極謀求自身發展C.促進全球經濟融合D.推動世界的和平與共同發展D隨堂演練:2.2024年2月1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小組討論會中發言,談及中美關系時,他引用了這樣一句露骨的“老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會出現在菜單上。對此下面認識正確的是( )A.對抗與競爭已經成為當今國際社會中的常態B.世界上維護和平的力量正在不斷削弱C.威脅世界和平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D.中美關系已經完全惡化C3.《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指出,70年來,中國沒有主動挑起過任何一場戰爭和沖突,沒有侵占過別國一寸土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動裁減軍隊員額400余萬。中國積極參與國際軍控、裁軍和防擴散進程,反對軍備競賽,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中國簽署或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等20個多邊軍控、裁軍和防擴散條約。這表明( )A.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唯一力量B.中國以實際行動維護世界和平C.我國軍事及科技實力不斷增強D.和平與發展成為人類共同期盼B4.小菲:“我想參加一些跨國援助活動,幫助非洲難民。該怎么著手準備呢?”以下跟帖中有助于解決小菲困惑的是( )①可以登錄網站,查詢參加跨國援助的相關要求②要了解當地風俗習慣,學會尊重當地禮儀規范③要胸懷理想,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公益慈善④要立足中國的國情,以中國發展帶動世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 推動和平與發展.pptx 巴以沖突前世今生.mp4 愿世界和平.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