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物質的轉化[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熟知酸、堿、鹽的性質,會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其反應類型。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學會分析研究物質性質與相互轉化的方法。一、酸、堿、鹽的性質1.酸的通性(以鹽酸為例)(1)鹽酸可與下列物質反應:(2)寫出鹽酸分別與上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鐵: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②氧化銅:CuO+2HClCuCl2+H2O,復分解反應;③燒堿:NaOH+HClNaCl+H2O,復分解反應;④硝酸銀:AgNO3+HClAgCl↓+HNO3,復分解反應。2.堿的性質(以氫氧化鈣為例)(1)指出表中各物質的類別:物質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類別 堿 酸 氧化物 單質 鹽 鹽 氧化物(2)寫出上述物質中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Ca(OH)2+2HNO3Ca(NO3)2+2H2O,復分解反應;②Ca(OH)2+CO2CaCO3↓+H2O,復分解反應;③Ca(OH)2+Na2CO3CaCO3↓+2NaOH,復分解反應;④Ca(OH)2+CuCl2Cu(OH)2↓+CaCl2,復分解反應。3.鹽的性質(1)寫出碳酸鈉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氯化鈣溶液:CaCl2+Na2CO3CaCO3↓+2NaCl,復分解反應;②稀鹽酸:Na2CO3+2HCl2NaCl+H2O+CO2↑,復分解反應;③氫氧化鋇溶液:Na2CO3+Ba(OH)2BaCO3↓+2NaOH,復分解反應。(2)寫出硫酸銅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硝酸鋇溶液:CuSO4+Ba(NO3)2BaSO4↓+Cu(NO3)2,復分解反應;②氫氧化鈉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復分解反應;③單質鐵:Fe+CuSO4FeSO4+Cu,置換反應。基于以上酸、堿、鹽的主要化學性質,從反應類型上來看,酸與金屬單質、鹽與金屬單質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思考1 (1)酸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 (2)堿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 。 (3)不同的碳酸正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其溶液中都含有 。 提示 (1)H+ (2)OH- (3)C思考2 基于物質分類尋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質的物質: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SO2與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CaOCaSO3。(2)SO2的實驗室制法與CO2的實驗室制法具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H2SO4和Na2SO3反應制取SO2的化學方程式:H2SO4+Na2SO3Na2SO4+SO2↑+H2O。(3)將足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是溶液先變渾濁,后變澄清。1.(2023·山東菏澤一中高一期中)堿類物質有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C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 ( )A.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CaSO4沉淀D.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答案 C解析 Ca(OH)2與其他的堿中都含有OH-,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都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A、B、D不符合題意;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CaSO4沉淀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如NaOH不能與Na2SO4反應,C符合題意。2.向下列物質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氯化鎂溶液時,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BaCl2 B.Ba(OH)2C.Na2CO3 D.KOH答案 B解析 向BaCl2溶液中滴加氯化鎂溶液不反應,沒有沉淀生成,A錯誤;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鎂溶液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B正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沉淀生成,C錯誤;向K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鉀和水,沒有白色沉淀生成,D錯誤。二、物質的轉化1.物質轉化的實例通過化學變化可以實現物質之間的轉化,元素守恒是考慮如何實現物質之間轉化的最基本的依據。(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并指明反應類型。①2Ca+O22CaO,化合反應;②CaO+H2OCa(OH)2,化合反應;③CaO+CO2CaCO3,化合反應;④Ca(OH)2+Na2CO3CaCO3↓+2NaOH,復分解反應;⑤Ca(OH)2+2HClCaCl2+2H2O,復分解反應;⑥CaCO3+2HClCaCl2+CO2↑+H2O,復分解反應。(2)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①O2;②H2O;③Ca(OH)2;④CaO;⑤Ca(OH)2(答案合理即可)。思考1 對于上述轉化關系,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你發現從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有什么規律 提示 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金屬單質堿性氧化物堿鹽;非金屬單質酸性氧化物酸鹽。2.物質轉化的應用——物質制備方法的選擇(1)確定物質制備方法的依據①物質的組成和性質;②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2)工業生產中最適當方法的選擇思考2 以工業上制取NaOH為例,思考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并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 ①堿性氧化物與水反應:Na2O+H2O 2NaOH;②鹽與另一種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2)從原料來源、成本等角度考慮工業上能否用上述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現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提示 方法①不能用來制取氫氧化鈉,因為Na2O作為原料,來源少、成本高;過去曾采用方法②。現在工業上主要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氫氧化鈉。1.(2024·北京朝陽高一檢測)某課外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廢銅屑制取硫酸銅,同學們設計了下列三種實驗方案:甲:CuCuSO4乙: CuCuOCuSO4丙:CuCuCu(OH)2CuSO4下列是對上述三種方案的解析與評價,正確的是 ( )A.甲方案最簡便可行B.乙方案最經濟合理C.丙方案最經濟合理D.三種方案均能達到預期目的答案 B解析 丙方案不需加熱,最簡便,A錯誤;乙方案涉及化學原料較少,產物無污染,最為經濟合理,B正確;丙方案涉及原料較多,不夠經濟,C錯誤;甲方案銅與稀硫酸無法反應,D錯誤。2.氯化鎂是一種鹽,請按要求寫出一個生成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1)置換反應: ; (2)堿與酸反應: ; (3)鹽與酸反應: ; (4)鹽與鹽反應: ; (5)堿性氧化物與酸反應: 。 答案 (1)Mg+2HClMgCl2+H2↑(2)Mg(OH)2+2HClMgCl2+2H2O(3)MgCO3+2HClMgCl2+CO2↑+H2O(4)MgSO4+BaCl2MgCl2+BaSO4↓(5)MgO+2HClMgCl2+H2O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B.“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石煅燒成石灰發生分解反應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該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答案 D解析 “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指的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屬于置換反應,故A正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碳酸鈣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為用水浸取藥物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2.(2024·四川遂寧高一期末)通常條件下,下列物質中不能與CO2發生反應的是 ( )A.NaOH B.CaOC.H2O D.H2SO4答案 D解析 少量CO2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過量CO2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氫鈉;CaO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鈣;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與H2SO4不反應,故選D。3.(2023·北京三十五中高一期中)硫酸鎂(化學式為MgSO4)是一種鹽。下列途徑難以得到硫酸鎂的是 ( )A.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B.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D.金屬與酸反應答案 A解析 MgSO4為含氧酸鹽,不能通過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得到;氧化鎂與硫酸、硫酸與Mg(OH)2、鎂與稀硫酸反應均生成MgSO4。4.(2023·上海七寶中學高一期中)“鎂粉”是目前體育比賽中常用防滑劑,來保護運動員的生命安全。簡稱“鎂粉”其實是不妥的,其實際的化學式為4MgCO3·Mg(OH)2·4H2O。(1)對其分類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堿 B.碳酸鹽C.水合堿式鹽 D.混合物(2)“鎂粉”加熱可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鎂,此反應類型為 反應;根據“鎂粉”的分類,推斷另一化學性質是它可以和 反應。 (3)由于“鎂粉”的防滑性能,體操運動員用它可以安全地抓握器械,所以在體操訓練中廣泛采用它,由此可推斷其化學性質對人體是 (填“無害”或“有害”)的。 答案 (1)C (2)分解 酸 (3)無害解析 (1)由物質的組成可知,“鎂粉”屬于水合堿式鹽,故選C。(2)“鎂粉”加熱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鎂的反應為分解反應,“鎂粉”能與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鎂鹽、二氧化碳和水。(3)由體操運動員在體操訓練中使用大量“鎂粉”可知,鎂粉對人體無害。課時對點練[分值:100分](選擇題1~13題,每小題6分,共78分)題組一 酸、堿、鹽的性質1.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明決定送媽媽一個“無殼雞蛋”,他從廚房中取來一個雞蛋及一杯物質,將蛋泡在其中,只見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氣泡,兩天后就得到了一個沒有殼的蛋。他應選取下列哪一種物質 ( )A.醋 B.高粱酒C.醬油 D.食鹽水答案 A解析 碳酸鈣能與酸反應生成鈣鹽和二氧化碳氣體。小明的實驗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選用的應該是酸,醋的主要成分為醋酸。2.(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段考)以下物質中,不能與SO2發生反應的是 ( )A.BaCl2 B.Ba(OH)2C.BaO D.H2O答案 A解析 BaCl2與SO2不發生反應,若反應則違背了強酸制弱酸的原理;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與H2O、堿[Ba(OH)2]、堿性氧化物(BaO)發生反應,故選A。3.(2024·河北邢臺高一月考)下列各組化學變化中,加入稀硫酸能一步實現的是 ( )A.ZnCl2→Zn B.NaCl→Na2SO4C.CO2→CaCO3 D.CuO→CuSO4答案 D解析 氯化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鋅,A錯誤;氯化鈉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硫酸鈉,B錯誤;CO2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碳酸鈣,C錯誤;氧化銅為堿性氧化物,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D正確。4.試管內壁附著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體B.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留下的紅褐色固體C.用足量氫氣還原氧化銅留下的紅色物質D.用足量CO還原氧化鐵后留下的黑色物質答案 C解析 A項,露置的石灰水會和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難溶物CaCO3,CaCO3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項,紅褐色固體是難溶于水的Fe(OH)3,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C項,生成的紅色物質是銅,Cu不與稀鹽酸反應;D項,生成的黑色物質是鐵,Fe的金屬活動性較強,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題組二 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5.(2023·湖南邵陽高一期中)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包羅萬象,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詩詞隱藏化學變化的是 ( )A.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B.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C.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D.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答案 A解析 A項,在釀酒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B、C、D項的詩詞中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6.(2023·石家莊高一期中)以下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CO2CaCO3 B.COCO2C.H2O2O2 D.CuCu(OH)2答案 D解析 C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氧化鈣或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CO能與氧氣或氧化銅反應生成CO2;H2O2能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條件下分解生成氧氣;銅不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則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7.(2024·石家莊高一檢測)關于物質轉化規律“單質(酸性或堿性)氧化物酸或堿→鹽”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單質為碳,氧化物可以為COB.“Ca→CaO→Ca(OH)2→CaCO3”符合該轉化規律C.若鈉元素可實現轉化,則堿為Na2CO3D.單質鐵能實現上述物質間的轉化答案 B解析 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與水反應生成酸,A錯誤;鈣與氧氣反應生成CaO,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Ca(OH)2與酸反應可轉化為鹽,B正確;Na2CO3屬于鹽,不是堿,C錯誤;鐵與氧氣反應生成Fe3O4,Fe3O4不能與水反應生成堿,D錯誤。8.(2023·海南三亞一中高一期中)學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C解析 A項,①為酸堿反應,氫氧化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水;B項,②為酸與金屬反應,鋅與鹽酸反應生成ZnCl2和氫氣;C項,③為堿與鹽反應,堿為氫氧化鋅,本身不易溶于水,不能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ZnCl2;D項,④為鹽與金屬反應,鋅與氯化銅反應生成ZnCl2和銅。9.(2023·重慶調研)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驚艷了許多觀眾,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此畫用到了一種礦物顏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顏料難溶于水B.石青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3·Cu(OH)2+8HCl4CuCl2+4H2O+CO2↑C.石青加熱分解能得到一種黑色固體D.石青顏料除了色彩鮮艷,在常溫下較穩定,也是歷史上名家大作喜愛的原因答案 B解析 石青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故B錯誤;CuCO3和Cu(OH)2受熱分解均可得到黑色固體CuO,故石青加熱分解能得到黑色固體,故C正確。10.(2024·成都高一期末)將某干燥劑(主要成分是CaO或者CaCl2)露置于空氣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兩端的物質均為堿性氧化物B.②兩端的物質都為鈣鹽C.③兩端物質間發生復分解反應D.④兩端的物質間不反應答案 D解析 CO2為酸性氧化物,CaO為堿性氧化物,A、B錯誤;CaO、H2O發生化合反應生成Ca(OH)2,C錯誤;CaCl2和二氧化碳不反應,D正確。11.(2023·福建泉州七中高一期中)鹽是一類常見的物質,下列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直接形成鹽的是 ( )①金屬單質 ②堿性氧化物 ③堿 ④非金屬單質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⑤⑥ D.全部答案 D解析 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可生成鹽,如Na與Cl2反應可生成氯化鈉,①④符合題意;堿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酸都可能生成鹽,如Na2O與CO2反應生成Na2CO3,Na2O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②⑤符合題意;堿和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③⑥符合題意。12.(2024·四川眉山高一檢測)X、Y、Z各代表一種物質,若X+YZ+H2O,則X和Y的反應不可能是 ( )A.鹽和鹽的反應B.酸與堿的反應C.堿性氧化物和酸的反應D.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答案 A解析 A項,鹽和鹽反應沒有水生成;B項,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C項,堿性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D項,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13.學習化學不是靠一味的背誦,要學會運用合適的方法,如“類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列類推不正確的是 ( )A.已知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變渾濁,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溶液也會變渾濁B.已知CO2能與CaO反應生成CaCO3,CO2也能與BaO反應生成BaCO3C.已知CaO能與HCl反應生成CaCl2,CuO也能與HCl反應生成CuCl2D.已知Na2CO3溶液能與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和NaOH,Na2CO3溶液也能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CO3沉淀和NaOH答案 A解析 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生成難溶于水的CaCO3,溶液變渾濁,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A錯誤;CaO和BaO都是堿性氧化物,二者性質相似,則CO2能與CaO反應生成CaCO3,也能與BaO反應生成BaCO3,B正確;CaO能與HCl反應生成CaCl2,CuO也會與HCl反應生成CuCl2,C正確;Na2CO3溶液與Ca(OH)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NaOH,氫氧化鋇與氫氧化鈣的性質相似,則Na2CO3溶液能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NaOH,D正確。14.(8分)(2023·湖南株洲二中高一期中)實驗室里常用的干燥劑有①生石灰,②固體氫氧化鈉,③變色硅膠[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摻入少量的無水氯化鈷(CoCl2)作指示劑],④五氧化二磷,⑤無水氯化鈣,⑥濃硫酸,⑦堿石灰(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氧化鈣)等。(1)上述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②④⑤ D.全部(2)上述②、④、⑤、⑥四種干燥劑中,其主要化學成分所屬的類別依次為 。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3)硅膠中無水氯化鈷(CoCl2)呈藍色,吸水后變為粉紅色的CoCl2·6H2O,該變化過程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4)下列氣體中,能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 A.CO2 B.HCl C.SO2 D.NH3 E.H2答案 (1)C (2)BDCA (3)化學變化 (4)DE解析 (1)③變色硅膠中含SiO2和CoCl2,屬于混合物;⑥濃硫酸為溶液屬于混合物;⑦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NaOH和CaO,屬于混合物;屬于純凈物的是①②④⑤。(2)②固體NaOH屬于堿,④五氧化二磷屬于氧化物,⑤無水CaCl2屬于鹽,⑥濃硫酸的主要成分為H2SO4,屬于酸。(3)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4)CO2、HCl、SO2都能被NaOH吸收(相應的反應為CO2+2NaOHNa2CO3+H2O、HCl+NaOHNaCl+H2O、SO2+2NaOHNa2SO3+ H2O),所以不能用固體NaOH干燥;NH3、H2不能被固體NaOH吸收,能用固體NaOH干燥。15.(14分)分類法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4組物質中均有一種物質的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請分別寫出其化學式。甲:Na、H2、O2、Cl2;乙:SO3、Na2O、CO2、SO2;丙:NaOH、K2CO3、KHCO3、K2SO4;丁:NaOH、Ca(OH)2、KOH、NaCl。(1)甲 ,乙 , 丙 ,丁 。 (2)第(1)題中四種物質轉化如圖,寫出序號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 ; ② ; ③ 。 答案 (1)Na Na2O NaOH NaCl(2)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③NaOH+HClNaCl+H2O解析 (1)甲組,鈉為金屬單質,其余為非金屬單質;乙組,氧化鈉為金屬氧化物,其余為非金屬氧化物;丙組,氫氧化鈉為堿,其余為鹽;丁組,氯化鈉為鹽,其余為堿。(2)根據物質類別、圖示轉化關系推測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有關轉化的反應。第3課時 物質的轉化[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熟知酸、堿、鹽的性質,會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其反應類型。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學會分析研究物質性質與相互轉化的方法。一、酸、堿、鹽的性質1.酸的通性(以鹽酸為例)(1)鹽酸可與下列物質反應:(2)寫出鹽酸分別與上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燒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硝酸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堿的性質(以氫氧化鈣為例)(1)指出表中各物質的類別:物質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類別(2)寫出上述物質中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鹽的性質(1)寫出碳酸鈉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氯化鈣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氫氧化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寫出硫酸銅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硝酸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單質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以上酸、堿、鹽的主要化學性質,從反應類型上來看,酸與金屬單質、鹽與金屬單質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思考1 (1)酸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2)堿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3)不同的碳酸正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其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__。 思考2 基于物質分類尋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質的物質: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SO2與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SO2的實驗室制法與CO2的實驗室制法具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H2SO4和Na2SO3反應制取S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將足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1.(2023·山東菏澤一中高一期中)堿類物質有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C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 ( )A.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CaSO4沉淀D.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2.向下列物質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氯化鎂溶液時,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 )A.BaCl2 B.Ba(OH)2C.Na2CO3 D.KOH二、物質的轉化1.物質轉化的實例通過__________可以實現物質之間的轉化,__________是考慮如何實現物質之間轉化的最基本的依據。(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并指明反應類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思考1 對于上述轉化關系,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你發現從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有什么規律 2.物質轉化的應用——物質制備方法的選擇(1)確定物質制備方法的依據①物質的組成和性質;②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2)工業生產中最適當方法的選擇思考2 以工業上制取NaOH為例,思考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并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從原料來源、成本等角度考慮工業上能否用上述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現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1.(2024·北京朝陽高一檢測)某課外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廢銅屑制取硫酸銅,同學們設計了下列三種實驗方案:甲:CuCuSO4乙: CuCuOCuSO4丙:CuCuCu(OH)2CuSO4下列是對上述三種方案的解析與評價,正確的是 ( )A.甲方案最簡便可行B.乙方案最經濟合理C.丙方案最經濟合理D.三種方案均能達到預期目的2.氯化鎂是一種鹽,請按要求寫出一個生成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1)置換反應:__________; (2)堿與酸反應:__________; (3)鹽與酸反應:__________; (4)鹽與鹽反應:__________; (5)堿性氧化物與酸反應:__________。 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B.“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石煅燒成石灰發生分解反應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該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2.(2024·四川遂寧高一期末)通常條件下,下列物質中不能與CO2發生反應的是 ( )A.NaOH B.CaOC.H2O D.H2SO43.(2023·北京三十五中高一期中)硫酸鎂(化學式為MgSO4)是一種鹽。下列途徑難以得到硫酸鎂的是 ( )A.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B.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D.金屬與酸反應4.(2023·上海七寶中學高一期中)“鎂粉”是目前體育比賽中常用防滑劑,來保護運動員的生命安全。簡稱“鎂粉”其實是不妥的,其實際的化學式為4MgCO3·Mg(OH)2·4H2O。(1)對其分類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堿 B.碳酸鹽C.水合堿式鹽 D.混合物(2)“鎂粉”加熱可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鎂,此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反應;根據“鎂粉”的分類,推斷另一化學性質是它可以和__________反應。 (3)由于“鎂粉”的防滑性能,體操運動員用它可以安全地抓握器械,所以在體操訓練中廣泛采用它,由此可推斷其化學性質對人體是__________(填“無害”或“有害”)的。 答案精析一、1.(2)①Fe+2HClFeCl2+H2↑ 置換反應 ②CuO+2HClCuCl2+H2O 復分解反應 ③NaOH+HClNaCl+H2O 復分解反應 ④AgNO3+HClAgCl↓+HNO3 復分解反應2.(1)堿 酸 氧化物 單質 鹽 鹽 氧化物(2)①Ca(OH)2+2HNO3Ca(NO3)2+2H2O 復分解反應 ②Ca(OH)2+CO2CaCO3↓+H2O 復分解反應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復分解反應 ④Ca(OH)2+CuCl2Cu(OH)2↓+CaCl2 復分解反應3.(1)①CaCl2+Na2CO3CaCO3↓+2NaCl 復分解反應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復分解反應③Na2CO3+Ba(OH)2BaCO3↓+2NaOH 復分解反應 (2)①CuSO4+Ba(NO3)2BaSO4↓+Cu(NO3)2 復分解反應 ②CuSO4+2NaOHCu(OH)2↓+Na2SO4 復分解反應 ③Fe+CuSO4FeSO4+Cu 置換反應 置換反應 復分解反應思考1 (1)H+ (2)OH- (3)C思考2 (1)SO2+CaOCaSO3 (2)H2SO4+Na2SO3Na2SO4+SO2↑+H2O (3)溶液先變渾濁,后變澄清應用體驗1.C 2.B二、1.化學變化 元素守恒 (1)①2Ca+O22CaO 化合反應②CaO+H2OCa(OH)2 化合反應 ③CaO+CO2CaCO3 化合反應 ④Ca(OH)2+Na2CO3CaCO3↓+2NaOH 復分解反應 ⑤Ca(OH)2+2HClCaCl2+2H2O 復分解反應 ⑥CaCO3+2HClCaCl2+CO2↑+H2O 復分解反應 (2)①O2 ②H2O ③Ca(OH)2 ④CaO ⑤Ca(OH)2思考1 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金屬單質堿性氧化物堿鹽;非金屬單質酸性氧化物酸鹽。2.思考2 (1)①堿性氧化物與水反應:Na2O+H2O 2NaOH;②鹽與另一種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2)方法①不能用來制取氫氧化鈉,因為Na2O作為原料,來源少、成本高;過去曾采用方法②。現在工業上主要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氫氧化鈉。應用體驗1.B [丙方案不需加熱,最簡便,A錯誤;乙方案涉及化學原料較少,產物無污染,最為經濟合理,B正確;丙方案涉及原料較多,不夠經濟,C錯誤;甲方案銅與稀硫酸無法反應,D錯誤。]2.(1)Mg+2HClMgCl2+H2↑(2)Mg(OH)2+2HClMgCl2+2H2O(3)MgCO3+2HClMgCl2+CO2↑+H2O(4)MgSO4+BaCl2MgCl2+BaSO4↓(5)MgO+2HClMgCl2+H2O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1.D 2.D3.A [MgSO4為含氧酸鹽,不能通過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得到;氧化鎂與硫酸、硫酸與Mg(OH)2、鎂與稀硫酸反應均生成MgSO4。]4.(1)C (2)分解 酸 (3)無害(共67張PPT)物質的轉化第3課時第一章 第一節<<<核心素養發展目標1.熟知酸、堿、鹽的性質,會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判斷其反應類型。2.認識同類物質具有相似性,學會分析研究物質性質與相互轉化的方法。內容索引一、酸、堿、鹽的性質二、物質的轉化課時對點練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酸、堿、鹽的性質><一1.酸的通性(以鹽酸為例)(1)鹽酸可與下列物質反應:一、酸、堿、鹽的性質(2)寫出鹽酸分別與上述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氧化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燒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④硝酸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Fe+2HCl===FeCl2+H2↑CuO+2HCl===CuCl2+H2ONaOH+HCl===NaCl+H2OAgNO3+HCl===AgCl↓+HNO3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2.堿的性質(以氫氧化鈣為例)(1)指出表中各物質的類別:堿酸氧化物單質鹽鹽氧化物物質 NaOH HNO3 CO2 P4 Na2CO3 CuCl2 MgO類別 ____ ____ _______ ______ ____ ____ _______(2)寫出上述物質中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OH)2+2HNO3===Ca(NO3)2+2H2OCa(OH)2+CO2===CaCO3↓+H2O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CuCl2===Cu(OH)2↓+CaCl2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3.鹽的性質(1)寫出碳酸鈉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氯化鈣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稀鹽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氫氧化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Ba(OH)2===BaCO3↓+2NaOH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2)寫出硫酸銅溶液與下列物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類型:①硝酸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單質鐵: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于以上酸、堿、鹽的主要化學性質,從反應類型上來看,酸與金屬單質、鹽與金屬單質的反應屬于 ;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屬于______。CuSO4+Ba(NO3)2===BaSO4↓+Cu(NO3)2CuSO4+2NaOH===Cu(OH)2↓+Na2SO4Fe+CuSO4===FeSO4+Cu復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置換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思考1 (1)酸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 (2)堿的化學性質相似是因為不同的堿溶液中都含有 。 (3)不同的碳酸正鹽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其溶液中都含有______。H+OH-C思考2 基于物質分類尋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質的物質:SO2和CO2同為酸性氧化物,試根據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2的性質),回答下列問題:(1)請寫出SO2與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SO2的實驗室制法與CO2的實驗室制法具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寫出H2SO4和Na2SO3反應制取SO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將足量的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現象是 。SO2+CaO===CaSO3H2SO4+Na2SO3===Na2SO4+SO2↑+H2O溶液先變渾濁,后變澄清1.(2023·山東菏澤一中高一期中)堿類物質有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C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的是A.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CaSO4沉淀D.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Ca(OH)2與其他的堿中都含有OH-,都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都能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鹽和水,A、B、D不符合題意;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CaSO4沉淀不屬于堿的共同性質,如NaOH不能與Na2SO4反應,C符合題意。2.向下列物質的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或氯化鎂溶液時,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BaCl2 B.Ba(OH)2C.Na2CO3 D.KOH√向BaCl2溶液中滴加氯化鎂溶液不反應,沒有沉淀生成,A錯誤;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滴加氯化鎂溶液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B正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沉淀生成,C錯誤;向KOH溶液中滴加稀硫酸生成硫酸鉀和水,沒有白色沉淀生成,D錯誤。返回><二物質的轉化1.物質轉化的實例通過 可以實現物質之間的轉化, 是考慮如何實現物質之間轉化的最基本的依據。(1)以鈣為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鈣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并指明反應類型。化學變化二、物質的轉化元素守恒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a+O2===2CaOCaO+H2O===Ca(OH)2CaO+CO2===CaCO3Ca(OH)2+Na2CO3===CaCO3↓+2NaOH化合反應化合反應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Ca(OH)2+2HCl===CaCl2+2H2O復分解反應CaCO3+2HCl===CaCl2+CO2↑+H2O復分解反應寫出圖中序號所示轉化所需反應物的化學式:① ;② ;③ ;④ ;⑤ (答案合理即可)。(2)碳及其化合物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O2H2OCa(OH)2CaOCa(OH)2思考1 對于上述轉化關系,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你發現從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有什么規律 提示 單質到鹽的轉化關系:金屬單質 堿性氧化物 堿 鹽;非金屬單質 酸性氧化物 酸 鹽。2.物質轉化的應用——物質制備方法的選擇(1)確定物質制備方法的依據①物質的組成和性質;②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2)工業生產中最適當方法的選擇思考2 以工業上制取NaOH為例,思考討論并回答下列問題:(1)選用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并寫出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提示 ①堿性氧化物與水反應:Na2O+H2O===2NaOH;②鹽與另一種堿反應:Na2CO3+Ca(OH)2===CaCO3↓+2NaOH。(2)從原料來源、成本等角度考慮工業上能否用上述兩種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現在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制取氫氧化鈉 提示 方法①不能用來制取氫氧化鈉,因為Na2O作為原料,來源少、成本高;過去曾采用方法②。現在工業上主要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制取氫氧化鈉。1.(2024·北京朝陽高一檢測)某課外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廢銅屑制取硫酸銅,同學們設計了下列三種實驗方案:甲:Cu CuSO4乙: Cu CuO CuSO4丙:Cu Cu Cu(OH)2 CuSO4下列是對上述三種方案的解析與評價,正確的是A.甲方案最簡便可行B.乙方案最經濟合理C.丙方案最經濟合理D.三種方案均能達到預期目的√丙方案不需加熱,最簡便,A錯誤;乙方案涉及化學原料較少,產物無污染,最為經濟合理,B正確;丙方案涉及原料較多,不夠經濟,C錯誤;甲方案銅與稀硫酸無法反應,D錯誤。2.氯化鎂是一種鹽,請按要求寫出一個生成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1)置換反應: ; (2)堿與酸反應: ; (3)鹽與酸反應: ; (4)鹽與鹽反應: ; (5)堿性氧化物與酸反應: 。Mg+2HCl===MgCl2+H2↑Mg(OH)2+2HCl===MgCl2+2H2OMgCO3+2HCl===MgCl2+CO2↑+H2OMgSO4+BaCl2===MgCl2+BaSO4↓MgO+2HCl===MgCl2+H2O返回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1.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B.“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能產生丁達爾效應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石灰石煅燒成石灰發生分解反應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該過程中一定發生了化學變化√12341234“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指的是鐵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屬于置換反應,故A正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碳酸鈣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故C正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為用水浸取藥物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12342.(2024·四川遂寧高一期末)通常條件下,下列物質中不能與CO2發生反應的是A.NaOH B.CaOC.H2O D.H2SO4√少量CO2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過量CO2與NaOH反應生成碳酸氫鈉;CaO與CO2反應生成碳酸鈣;CO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CO2與H2SO4不反應,故選D。3.(2023·北京三十五中高一期中)硫酸鎂(化學式為MgSO4)是一種鹽。下列途徑難以得到硫酸鎂的是A.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B.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酸與堿發生中和反應 D.金屬與酸反應1234√MgSO4為含氧酸鹽,不能通過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得到;氧化鎂與硫酸、硫酸與Mg(OH)2、鎂與稀硫酸反應均生成MgSO4。4.(2023·上海七寶中學高一期中)“鎂粉”是目前體育比賽中常用防滑劑,來保護運動員的生命安全。簡稱“鎂粉”其實是不妥的,其實際的化學式為4MgCO3·Mg(OH)2·4H2O。(1)對其分類合理的是 (填字母)。 A.堿 B.碳酸鹽C.水合堿式鹽 D.混合物1234C由物質的組成可知,“鎂粉”屬于水合堿式鹽,故選C。1234(2)“鎂粉”加熱可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鎂,此反應類型為_____反應;根據“鎂粉”的分類,推斷另一化學性質是它可以和 反應。 分解“鎂粉”加熱生成水、二氧化碳、氧化鎂的反應為分解反應,“鎂粉”能與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鎂鹽、二氧化碳和水。酸1234(3)由于“鎂粉”的防滑性能,體操運動員用它可以安全地抓握器械,所以在體操訓練中廣泛采用它,由此可推斷其化學性質對人體是______(填“無害”或“有害”)的。 無害由體操運動員在體操訓練中使用大量“鎂粉”可知,鎂粉對人體無害。返回課時對點練題組一 酸、堿、鹽的性質1.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小明決定送媽媽一個“無殼雞蛋”,他從廚房中取來一個雞蛋及一杯物質,將蛋泡在其中,只見蛋的表面冒出大量氣泡,兩天后就得到了一個沒有殼的蛋。他應選取下列哪一種物質A.醋 B.高粱酒 C.醬油 D.食鹽水123456789101112131415碳酸鈣能與酸反應生成鈣鹽和二氧化碳氣體。小明的實驗中產生大量的氣泡,選用的應該是酸,醋的主要成分為醋酸。√1234567891011121315142.(2024·北京人大附中高一段考)以下物質中,不能與SO2發生反應的是A.BaCl2 B.Ba(OH)2C.BaO D.H2O√BaCl2與SO2不發生反應,若反應則違背了強酸制弱酸的原理;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與H2O、堿[Ba(OH)2]、堿性氧化物(BaO)發生反應,故選A。氯化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鋅,A錯誤;氯化鈉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硫酸鈉,B錯誤;CO2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生成碳酸鈣,C錯誤;氧化銅為堿性氧化物,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D正確。3.(2024·河北邢臺高一月考)下列各組化學變化中,加入稀硫酸能一步實現的是A.ZnCl2→Zn B.NaCl→Na2SO4C.CO2→CaCO3 D.CuO→CuSO4√1234567891011121315141234567891011121315144.試管內壁附著下列物質,不能用稀鹽酸浸泡而除去的是A.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體B.氯化鐵溶液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留下的紅褐色固體C.用足量氫氣還原氧化銅留下的紅色物質D.用足量CO還原氧化鐵后留下的黑色物質√123456789101112131514A項,露置的石灰水會和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難溶物CaCO3,CaCO3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CaCO3+2HCl===CaCl2+H2O+CO2↑;B項,紅褐色固體是難溶于水的Fe(OH)3,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Fe(OH)3+3HCl===FeCl3+3H2O;C項,生成的紅色物質是銅,Cu不與稀鹽酸反應;D項,生成的黑色物質是鐵,Fe的金屬活動性較強,能與稀鹽酸反應而被除去:Fe+2HCl===FeCl2+H2↑。123456789101112131514題組二 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5.(2023·湖南邵陽高一期中)古典詩詞源遠流長,包羅萬象,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下列詩詞隱藏化學變化的是A.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B.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C.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D.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123456789101112131514A項,在釀酒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B、C、D項的詩詞中都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沒有發生化學變化。1234567891011121315146.(2023·石家莊高一期中)以下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的是A.CO2―→CaCO3 B.CO―→CO2C.H2O2―→O2 D.Cu―→Cu(OH)2√C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氧化鈣或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CO能與氧氣或氧化銅反應生成CO2;H2O2能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條件下分解生成氧氣;銅不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則物質間的轉化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1234567891011121315147.(2024·石家莊高一檢測)關于物質轉化規律“單質 (酸性或堿性)氧化物 酸或堿→鹽”說法正確的是A.若單質為碳,氧化物可以為COB.“Ca→CaO→Ca(OH)2→CaCO3”符合該轉化規律C.若鈉元素可實現轉化,則堿為Na2CO3D.單質鐵能實現上述物質間的轉化√123456789101112131514CO不是酸性氧化物,不能與水反應生成酸,A錯誤;鈣與氧氣反應生成CaO,CaO與水反應生成Ca(OH)2,Ca(OH)2與酸反應可轉化為鹽,B正確;Na2CO3屬于鹽,不是堿,C錯誤;鐵與氧氣反應生成Fe3O4,Fe3O4不能與水反應生成堿,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5148.(2023·海南三亞一中高一期中)學習了物質分類與轉化規律后,某同學繪制了部分物質間相互反應的關系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相鄰兩類物質的反應,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3456789101112131514A項,①為酸堿反應,氫氧化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水;B項,②為酸與金屬反應,鋅與鹽酸反應生成ZnCl2和氫氣;C項,③為堿與鹽反應,堿為氫氧化鋅,本身不易溶于水,不能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ZnCl2;D項,④為鹽與金屬反應,鋅與氯化銅反應生成ZnCl2和銅。1234567891011121315149.(2023·重慶調研)虎年春晚一段舞蹈詩劇《只此青綠》驚艷了許多觀眾,生動還原了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此畫用到了一種礦物顏料——石青[2CuCO3·Cu(OH)2],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顏料難溶于水B.石青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3·Cu(OH)2+8HCl===4CuCl2+4H2O+CO2↑C.石青加熱分解能得到一種黑色固體D.石青顏料除了色彩鮮艷,在常溫下較穩定,也是歷史上名家大作喜愛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514石青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CO3·Cu(OH)2+6HCl===3CuCl2+4H2O+2CO2↑,故B錯誤;CuCO3和Cu(OH)2受熱分解均可得到黑色固體CuO,故石青加熱分解能得到黑色固體,故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51410.(2024·成都高一期末)將某干燥劑(主要成分是CaO或者CaCl2)露置于空氣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①兩端的物質均為堿性氧化物B.②兩端的物質都為鈣鹽C.③兩端物質間發生復分解反應D.④兩端的物質間不反應√123456789101112131514CO2為酸性氧化物,CaO為堿性氧化物,A、B錯誤;CaO、H2O發生化合反應生成Ca(OH)2,C錯誤;CaCl2和二氧化碳不反應,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51411.(2023·福建泉州七中高一期中)鹽是一類常見的物質,下列物質通過一步反應可直接形成鹽的是①金屬單質 ②堿性氧化物 ③堿 ④非金屬單質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A.①②③⑥ B.①④⑤⑥C.②③⑤⑥ D.全部√123456789101112131514金屬單質與非金屬單質反應可生成鹽,如Na與Cl2反應可生成氯化鈉,①④符合題意;堿性氧化物與酸性氧化物、酸都可能生成鹽,如Na2O與CO2反應生成Na2CO3,Na2O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②⑤符合題意;堿和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③⑥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51412.(2024·四川眉山高一檢測)X、Y、Z各代表一種物質,若X+Y===Z+H2O,則X和Y的反應不可能是A.鹽和鹽的反應B.酸與堿的反應C.堿性氧化物和酸的反應D.酸性氧化物和堿的反應√123456789101112131514A項,鹽和鹽反應沒有水生成;B項,酸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C項,堿性氧化物和酸反應生成鹽和水;D項,酸性氧化物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12345678910111213151413.學習化學不是靠一味的背誦,要學會運用合適的方法,如“類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下列類推不正確的是A.已知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溶液變渾濁,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溶液也會變渾濁B.已知CO2能與CaO反應生成CaCO3,CO2也能與BaO反應生成BaCO3C.已知CaO能與HCl反應生成CaCl2,CuO也能與HCl反應生成CuCl2D.已知Na2CO3溶液能與Ca(OH)2溶液反應生成CaCO3沉淀和NaOH,Na2CO3溶液也能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CO3沉淀和NaOH√123456789101112131514少量CO2通入Ca(OH)2溶液中生成難溶于水的CaCO3,溶液變渾濁,少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A錯誤;CaO和BaO都是堿性氧化物,二者性質相似,則CO2能與CaO反應生成CaCO3,也能與BaO反應生成BaCO3,B正確;CaO能與HCl反應生成CaCl2,CuO也會與HCl反應生成CuCl2,C正確;Na2CO3溶液與Ca(OH)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NaOH,氫氧化鋇與氫氧化鈣的性質相似,則Na2CO3溶液能與Ba(OH)2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NaOH,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51414.(2023·湖南株洲二中高一期中)實驗室里常用的干燥劑有①生石灰,②固體氫氧化鈉,③變色硅膠[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摻入少量的無水氯化鈷(CoCl2)作指示劑],④五氧化二磷,⑤無水氯化鈣,⑥濃硫酸,⑦堿石灰(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鈉、氧化鈣)等。(1)上述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 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②④⑤ D.全部C123456789101112131514③變色硅膠中含SiO2和CoCl2,屬于混合物;⑥濃硫酸為溶液屬于混合物;⑦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NaOH和CaO,屬于混合物;屬于純凈物的是①②④⑤。123456789101112131514(2)上述②、④、⑤、⑥四種干燥劑中,其主要化學成分所屬的類別依次為 。 A.酸 B.堿 C.鹽 D.氧化物②固體NaOH屬于堿,④五氧化二磷屬于氧化物,⑤無水CaCl2屬于鹽,⑥濃硫酸的主要成分為H2SO4,屬于酸。BDCA123456789101112131514(3)硅膠中無水氯化鈷(CoCl2)呈藍色,吸水后變為粉紅色的CoCl2·6H2O,該變化過程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該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化學變化123456789101112131514(4)下列氣體中,能用固體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 A.CO2 B.HCl C.SO2 D.NH3 E.H2CO2、HCl、SO2都能被NaOH吸收(相應的反應為CO2+2NaOH===Na2CO3+H2O、HCl+NaOH===NaCl+H2O、SO2+2NaOH===Na2SO3+ H2O),所以不能用固體NaOH干燥;NH3、H2不能被固體NaOH吸收,能用固體NaOH干燥。DE12345678910111213151415.分類法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4組物質中均有一種物質的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請分別寫出其化學式。甲:Na、H2、O2、Cl2;乙:SO3、Na2O、CO2、SO2;丙:NaOH、K2CO3、KHCO3、K2SO4;丁:NaOH、Ca(OH)2、KOH、NaCl。(1)甲 ,乙 ,丙 ,丁 。 NaNa2ONaOHNaCl123456789101112131514甲組,鈉為金屬單質,其余為非金屬單質;乙組,氧化鈉為金屬氧化物,其余為非金屬氧化物;丙組,氫氧化鈉為堿,其余為鹽;丁組,氯化鈉為鹽,其余為堿。① ; ② ; ③ 。 123456789101112131514(2)第(1)題中四種物質轉化如圖,寫出序號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a+O2===2Na2ONa2O+H2O===2NaOHNaOH+HCl===NaCl+H2O根據物質類別、圖示轉化關系推測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有關轉化的反應。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第一節 第3課時 物質的轉化 學案.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第3課時 物質的轉化 教案.docx 第一章 第一節 第3課時 物質的轉化.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