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章末檢測試卷(一)(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章末檢測試卷(一)(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章末檢測試卷(一)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024·深圳高一聯考)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霧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詩句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2.(2023·江蘇淮陰中學高一段考)下列關于一些基本概念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在一定條件下能否電離
B.NaCl只有在通電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電離
C.酸性氧化物都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D.已知次磷酸H3PO2與足量的NaOH反應只能生成一種鹽NaH2PO2,則該鹽為正鹽
3.(2023·廣西南寧三中高一月考)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系列選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組成雙元動力推進劑。下列有關推進劑說法正確的是 (  )
A.偏二甲肼屬于混合物
B.N2O4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C.N2O4屬于電解質
D.N2O4中N的化合價為-3
4.(2024·鄭州高一期末)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用到礦物顏料石青[Cu3(OH)2(CO3)2]。下列有關石青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質分類角度:屬于堿
B.物理性質角度:能溶于水
C.化學性質角度:高溫下能穩定存在
D.物質制備角度:可用于制備膽礬
5.(2024·哈爾濱高一期末)化學學習時引入數學集合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物質類別或反應之間的關系。下列符合圖示表達方式的是 (  )
選項 X Y
A 堿性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B 化合物 電解質
C 鹽 酸
D 離子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6.(2023·杭州高一檢測)磁流體是電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體的磁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制備時將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隨后加入油酸鈉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質粒子直徑為36~55 nm的磁流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磁流體是一種純凈物
B.該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OH)3
C.該分散系不能透過濾紙
D.所得的磁流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7.(2024·河南新鄉一中高一聯考)在指定環境中,下列微粒均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  )
A.FeCl3溶液中:Na+、H+、OH-、
B.稀硫酸中:Mg2+、Ba2+、S2-、Cl-
C.純堿溶液中:Ca2+、K+、、OH-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K+、、
8.(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高一統考)準確書寫離子方程式有助于我們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  )
A.銅片插入稀鹽酸中:Cu+2H+Cu2++H2↑
B.氧化鐵與稀鹽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C.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2H++CO2↑+H2O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Ba2++BaSO4↓
9.圖中相連物質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反應,下表提供的四組物質符合要求的是 (  )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10.(2024·長安一中高一段考)下列各組中反應 Ⅰ 和反應 Ⅱ 能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
選項 反應Ⅰ 反應Ⅱ
A Ba(OH)2與稀鹽酸 NaOH與稀硫酸
B Ba(OH)2溶液 與CuCl2溶液 Ba(OH)2溶液 與CuSO4溶液
C Na2CO3溶液與稀鹽酸 BaCO3與稀硝酸
D CaCO3與稀鹽酸 CaCO3與稀醋酸
11.(2023·云南宣威三中高一段考)利用輝銅礦冶煉銅時涉及反應Cu2S+O22Cu+SO2,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屬于置換反應
B.還原產物只有Cu
C.氧化劑為Cu2S、O2
D.每消耗1個O2分子,反應中轉移6個電子
12.把碎紙片b補充到a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反應物微粒為SO2、Mn2+、H+
B.氧化產物為S
C.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5∶2
D.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8
13.(2023·金華高一期末)某班同學分組進行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實驗,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時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該曲線
B.該反應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H++S+Ba2++OH-BaSO4↓+H2O
C.a時刻溶液的導電能力接近為0,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
D.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過量的原因
14.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氣:
①MnO2+4HCl(濃)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濃)KCl+3Cl2↑+3H2O
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質量的氯氣,①②③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之比為 (  )
A.6∶5∶6 B.1∶3∶5
C.15∶5∶3 D.1∶6∶10
15.(2023·通州高一期中)向盛有稀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滴加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稀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O~a段混合溶液存在H+與OH-的反應
B.a~b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2OH-Cu(OH)2↓
C.b點處燒杯內溶液不顯酸性
D.b~c段沉淀質量不變,則燒杯內溶液的溶質只有NaCl
16.硫化氫(H2S)是一種有毒、有害的不良氣體。處理某廢氣中的H2S,是將廢氣與空氣混合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液中,其轉化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轉化過程中參與循環的離子只有Cu2+、Fe3+
B.轉化過程有四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C.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S>Fe3+>O2
D.過程Ⅲ中發生的反應為CuS+2Fe3+S+2Fe2++Cu2+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
17.(12分)(2024·南京高一月考)2021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新發現大量青銅器,如青銅面具、青銅神樹等。如圖中的文物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之一,由于時間久遠,表面有一層“綠銹”,“綠銹”俗稱“銅綠”,是銅和空氣中的水蒸氣、O2、CO2作用產生的,其化學式為Cu2(OH)2CO3,請用學過的方法對其展開探究。
(1)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獲知的Cu2(OH)2CO3的物理性質有     、     (選取其中兩點)。
(2)從不同的物質分類標準的角度分析,“銅綠”不屬于     (填字母)。
A.銅鹽 B.碳酸鹽
C.堿式鹽 D.堿
E.含氧酸鹽
(3)從“銅綠”的組成、類別和性質的關聯角度,預測它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并用化學方程式加以表達(注:選寫兩個你認為可以實現的反應方程式,并且盡可能使得到的產物形態不同)
①    ,
②    。
(4)以“銅綠”為反應物可以實現以下物質轉化:
銅綠CuCl2Cu(OH)2CuOCu
反應④使用的是氣體還原劑,且得到的產物之一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
18.(10分)(2023·上海進才中學高一段考)電解質溶于水產生離子,離子之間可能發生化學反應。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借助裝置對離子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
(1)該小組按照圖a連接好線路后發現燈泡不亮,按照圖b連接好線路后發現燈泡亮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有    (填字母)。
A.Ba(OH)2固體不導電,不是電解質
B.Ba(OH)2固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
C.Ba(OH)2固體溶于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電離
D.電解質本身不一定能導電
(2)將以下物質:①熔融的KNO3;②氨水;③乙醇;④液氯;⑤鋅粒,依次放入燒杯中。在連接好線路后,同樣可以使小燈泡發光的是     。
(3)試用方程式表示出圖b中主要的離子行為:   
    。
(4)該小組繼續向盛有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的圖b裝置中逐滴加入溶液A至過量。發現小燈泡的亮度隨之逐漸變暗至熄滅,后又漸漸亮起。經分析,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填字母,下同)。
A.HCl B.H2SO4
C.Na2SO4 D.NaHSO4
(5)該小組對于離子反應的認知正確的是    。
A.參加離子反應的一定都是電解質
B.任何一種離子的濃度在離子反應中一定減小
C.自由離子之間的反應不能在固體物質中進行
D.沒有沉淀、氣體、水生成的反應就不是離子反應
19.(14分)(2023·新疆烏市八中高一期中)能將KI氧化為I2的若干種氧化劑有H2O2、Cl2、KIO3、HNO3、KClO3、KMnO4等。
(1)①寫出KI溶液與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寫出酸性環境下KI溶液與H2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③(2分)配平方程式:  KClO3+  KI+  H2SO4  K2SO4+  KCl+  I2+  H2O。
④已知過量KClO3會引起副反應:KClO3+I2KIO3+Cl2,據此判斷:I2和Cl2相比,氧化性較強的是     。
(2)已知下列四種氧化劑(氧化KI后)對應的還原產物情況如表。
氧化劑 KMnO4 KIO3 H2O2 HNO3
還原產物 Mn2+ I2 H2O NO
個數相等的四種氧化劑分別與足量KI作用,得到I2最多的是     。
(3)根據信息“氧化性:Cl2>Br2>HNO3>I2”思考:對于含I-、Br-的混合溶液,若控制氧化I-而不氧化Br-,請提出兩種合理的氧化方案:①加入     ;②加入     。
20.(16分)(2024·陜西咸陽實驗中學高一月考)某興趣小組對NaHSO4的性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1)(1分)從組成上看,它與NaHCO3類似,應該屬于     (填“酸”“堿”或“鹽”)。
【做出預測】
a.NaHSO4溶液呈堿性
b.NaHSO4溶液能與鹽酸反應
c.NaHSO4溶液能與NaOH溶液反應
【實驗設計】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ⅰ 取少量的NaHSO4溶液,滴加2~3滴石蕊試液 溶液變紅
ⅱ 向ⅰ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溶液先變成紫色,后變成藍色
【得出結論】
(2)上述預測a、c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
為探究預測b的正確性,他們又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
【補充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ⅲ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有氣泡生成
ⅳ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ⅴ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①實驗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②通過上述三個實驗,可得到NaHSO4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           ,從而判斷預測b是否正確    
   
(寫出答案及解釋)。
③對上述實驗ⅴ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小組內同學分別做出了解釋:
解釋一:Ba2++OH-+H+BaSO4↓+H2O
解釋二:Ba2++2OH-+2H+BaSO4↓+2H2O
老師說兩個解釋都是正確的,一個代表剛開始滴加Ba(OH)2溶液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另一個代表后來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認為剛開始滴加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該是解釋     (填“一”或“二”)。
【拓展探究】
(4)在兩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別滴入相同濃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①(1分)圖中Ⅱ代表滴加     (填化學式)溶液的曲線。
②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
③     (填字母)點對應的溶液呈中性。
答案精析
1.B 2.B 3.B
4.D [Cu3(OH)2(CO3)2屬于鹽,是一種礦物顏料,不溶于水,A、B錯誤;Cu3(OH)2(CO3)2是碳酸鹽,高溫下易分解為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C錯誤;Cu3(OH)2(CO3)2屬于銅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碳、水,可用于制備膽礬,D正確。]
5.D [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二者為包含關系,A錯誤;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二者為包含關系,B錯誤;鹽和酸屬于并列關系,C錯誤;一部分離子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一部分氧化還原反應是離子反應,兩者屬于交叉關系,D正確。]
6.D
7.D [Fe3+和OH-反應生成Fe(OH)3沉淀,H+和OH-反應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和Ba2+反應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碳酸鈉電離出的C可以和Ca2+反應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8.B [銅和稀鹽酸不反應,A錯誤;碳酸鈣不溶解,不能拆,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H2O+CO2↑,C錯誤;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銅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Cu2+↓+Cu(OH)2↓,D錯誤。]
9.C [A項,氧氣與氯化氫不反應,不符合圖示,錯誤;B項,鎂與氫氧化鈉不反應,HCl與氯化銅不反應,不符合圖示,錯誤;D項,氯化鋇與鹽酸不反應,不符合圖示,錯誤。]
10.A [A項,Ba(OH)2與稀鹽酸、NaOH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為OH-+H+H2O;B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Cu2++2OH-BaSO4↓+Cu(OH)2↓,離子方程式不相同;C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O2↑+H2O,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Ba2++CO2↑+H2O,離子方程式不相同;D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H3COOH+CaCO3CO2↑+Ca2++2CH3COO-+H2O,離子方程式不相同。]
11.B [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Cu元素、O元素的化合價均降低,被還原,Cu2S、O2是反應的氧化劑,S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Cu2S是反應的還原劑,銅、SO2都是還原產物,故B錯誤,C正確;該反應中,1個氧氣分子得到4個電子,硫化亞銅得到2個電子,則每消耗1個O2分子,反應中轉移6個電子,故D正確。]
12.B
13.D [NaOH與稀硫酸反應生成Na2SO4,Na2SO4溶于水完全電離,故不會出現導電能力為零的點,A錯誤;該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Ba2++2OH-BaSO4↓+2H2O,B錯誤;XY段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Ba2++2OH-BaSO4↓+2H2O,BaSO4難溶于水,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減弱,但BaSO4是電解質,C錯誤;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表明隨著稀硫酸的不斷加入,溶液中離子濃度不斷增大,主要原因是過量H2SO4電離引起的,D正確。]
14.A [設三個反應都生成3個Cl2分子,則電子轉移的數目分別為6、5、6,A項正確。]
15.D [根據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O,CuCl2+2NaOHCu(OH)2↓+2NaCl,稀鹽酸能與Cu(OH)2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所以當有HCl存在時,不會有Cu(OH)2沉淀生成,即NaOH先與鹽酸反應,當HCl耗盡時,NaOH再與氯化銅反應,O~a段表示NaOH與鹽酸反應,即存在H+與OH-的反應,A正確;a~b段表示NaOH與氯化銅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B正確;b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只有NaCl,溶液呈中性,C正確;b~c段表示NaOH過量,溶液中的溶質除反應生成的NaCl外,還有過量的NaOH,D錯誤。]
16.D [由圖可知,過程Ⅰ中亞鐵離子被氧氣氧化為鐵離子,過程 Ⅲ 中鐵離子又被硫化銅還原為亞鐵離子,過程 Ⅱ 中銅離子轉化為硫化銅,過程Ⅲ中又生成銅離子,則銅離子、鐵離子、亞鐵離子均參與循環,A錯誤;在圖示轉化過程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O、Fe、S,共三種元素,B錯誤;由過程 Ⅰ 可知,O2的氧化性比Fe3+強,由過程 Ⅲ 知,Fe3+的氧化性比S強,C錯誤;由圖可知反應 Ⅲ 為硫化銅和鐵離子反應生成硫、亞鐵離子和銅離子,其離子方程式為CuS+2Fe3+S+2Fe2++Cu2+,D正確。]
17.(1)綠色 固體 (2)D
(3)Cu2(OH)2CO32CuO+CO2↑+H2O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4)CO+CuOCu+CO2
18.(1)D (2)①② (3)Ba(OH)2+2OH- (4)B
(5)C
解析 (1)Ba(OH)2固體不導電,但其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是電解質,故選D。(2)使小燈泡發光,說明要有自由移動的帶電微粒,①熔融的KNO3和②氨水中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故①②符合題意。(4)HCl與Ba(OH)2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不大,燈泡亮度變化不大,A不符合題意;H2SO4與Ba(OH)2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離子濃度逐漸減小直到接近為0,燈泡變暗直到熄滅,硫酸過量時,離子濃度又逐漸增大,燈泡又逐漸變亮,故B符合題意;Ba(OH)2與Na2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離子濃度變化不大,故C不符合題意;Ba(OH)2與NaH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和水,離子濃度不會變為0,燈泡不會熄滅,故D不符合題意。(5)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為離子反應,但金屬不是電解質,A錯誤;生成物離子濃度增加,如氧化銅與酸的反應,銅離子濃度增大,B錯誤;固體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故C正確。
19.(1)①2I-+Cl22Cl-+I2 ②H2O2+2H++2I-I2+2H2O ③KClO3+6KI+3H2SO43K2SO4+KCl+3I2+3H2O ④Cl2
(2)KIO3 (3)①HNO3 ②Br2
20.(1)鹽 (2)c (3)①C+2H+H2O+CO2↑
②NaHSO4Na++H+ 不正確,因為NaHSO4完全電離,當加入鹽酸后,沒有可以反應生成氣體、難溶物或難電離物質的離子 ③二 (4)①NaHSO4 ②Na+、OH-
③a、d
解析 (1)NaHSO4含有鈉離子和酸根離子,為鹽。(2)ⅰ中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ⅱ中溶液先變成紫色,后變成藍色,說明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使得溶液酸性消失,故上述預測a、c中,正確的是c。(3)②ⅲ中說明溶液含有H+,ⅳ中說明含有硫酸根離子,NaHSO4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當加入鹽酸后,沒有可以反應生成氣體、難溶物或難電離物質的離子,則其不能和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則預測b錯誤。③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初始Ba(OH)2不足而完全反應,反應為Ba2++2OH-+2H+BaSO4↓+2H2O,故為解釋二。(4)①稀硫酸和Ba(OH)2生成水和硫酸鋇沉淀,導電性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時導電性幾乎為零,繼續滴加H2SO4溶液,溶液導電性增強,故曲線Ⅰ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變化、曲線Ⅱ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變化。②b點為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結合曲線Ⅰ可知,此時鋇離子恰好完全沉淀,故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OH-。③a點為Ba(OH)2溶液和硫酸恰好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得到中性液體;d點為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且此時溶液中溶質為硫酸鈉,溶液為中性,故a、d點對應的溶液呈中性。(共63張PPT)
章末檢測試卷(一)
第一章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024·深圳高一聯考)化學與生活、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霧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屠呦呦提取青蒿素加入乙醚萃取,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C.“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詩句中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生了置換反應
萃取是物理變化,故選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023·江蘇淮陰中學高一段考)下列關于一些基本概念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解質與非電解質的本質區別是在一定條件下能否電離
B.NaCl只有在通電的情況下才能發生電離
C.酸性氧化物都能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D.已知次磷酸H3PO2與足量的NaOH反應只能生成一種鹽NaH2PO2,則該
鹽為正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2023·廣西南寧三中高一月考)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搭載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系列選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組成雙元動力推進劑。下列有關推進劑說法正確的是
A.偏二甲肼屬于混合物 B.N2O4屬于非金屬氧化物
C.N2O4屬于電解質 D.N2O4中N的化合價為-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2024·鄭州高一期末)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用到礦物顏料石青[Cu3(OH)2(CO3)2]。下列有關石青說法正確的是
A.物質分類角度:屬于堿
B.物理性質角度:能溶于水
C.化學性質角度:高溫下能穩定存在
D.物質制備角度:可用于制備膽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u3(OH)2(CO3)2屬于鹽,是一種礦物顏料,不溶于水,A、B錯誤;
Cu3(OH)2(CO3)2是碳酸鹽,高溫下易分解為氧化銅、二氧化碳和水,C錯誤;
Cu3(OH)2(CO3)2屬于銅鹽,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碳、水,可用于制備膽礬,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2024·哈爾濱高一期末)化學學習時引入數學集合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物質類別或反應之間的關系。下列符合圖示表達方式的是
選項 X Y
A 堿性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B 化合物 電解質
C 鹽 酸
D 離子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堿性氧化物都是金屬氧化物,二者為包含關系,A錯誤;
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二者為包含關系,B錯誤;
鹽和酸屬于并列關系,C錯誤;
一部分離子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一部分氧化還原反應是離子反應,兩者屬于交叉關系,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2023·杭州高一檢測)磁流體是電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體的磁性,又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制備時將FeSO4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過量的NaOH溶液,隨后加入油酸鈉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質粒子直徑為36~55 nm的磁流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磁流體是一種純凈物
B.該分散系的分散質為Fe(OH)3
C.該分散系不能透過濾紙
D.所得的磁流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膠體是混合物,所以該磁流體為混合物,故A錯誤;
由顏色可知,該分散質不是Fe(OH)3,故B錯誤;
膠體能透過濾紙,故C錯誤;
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所以該磁流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2024·河南新鄉一中高一聯考)在指定環境中,下列微粒均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FeCl3溶液中:Na+、H+、OH-、
B.稀硫酸中:Mg2+、Ba2+、S2-、Cl-
C.純堿溶液中:Ca2+、K+、、OH-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H+、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Fe3+和OH-反應生成Fe(OH)3沉淀,H+和OH-反應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
和Ba2+反應生成BaSO4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錯誤;
碳酸鈉電離出的C可以和Ca2+反應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2023·內蒙古呼和浩特高一統考)準確書寫離子方程式有助于我們認識化學反應的實質。下列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A.銅片插入稀鹽酸中:Cu+2H+===Cu2++H2↑
B.氧化鐵與稀鹽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C.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取CO2:2H++===CO2↑+H2O
D.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Ba2++===Ba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銅和稀鹽酸不反應,A錯誤;
碳酸鈣不溶解,不能拆,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
CO2↑,C錯誤;
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銅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Ba2++2OH-+Cu2+===BaSO4↓+Cu(OH)2↓,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圖中相連物質間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反應,下表
提供的四組物質符合要求的是
選項 甲 乙 丙 丁
A H2 O2 HCl CuO
B Mg HCl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項,氧氣與氯化氫不反應,不符合圖示,錯誤;
B項,鎂與氫氧化鈉不反應,HCl與氯化銅不反應,
不符合圖示,錯誤;
D項,氯化鋇與鹽酸不反應,不符合圖示,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2024·長安一中高一段考)下列各組中反應Ⅰ和反應Ⅱ能用同一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選項 反應Ⅰ 反應Ⅱ
A Ba(OH)2與稀鹽酸 NaOH與稀硫酸
B Ba(OH)2溶液與CuCl2溶液 Ba(OH)2溶液與CuSO4溶液
C Na2CO3溶液與稀鹽酸 BaCO3與稀硝酸
D CaCO3與稀鹽酸 CaCO3與稀醋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項,Ba(OH)2與稀鹽酸、NaOH與稀硫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都為OH-+H+===H2O;
B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Cu2++2OH-===BaSO4↓+Cu(OH)2↓,離子方程式不相同;
C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CO2↑+H2O,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CO3+2H+===Ba2++CO2↑+H2O,離子方程式不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項,前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CO2↑+H2O,后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H3COOH+CaCO3===CO2↑+Ca2++2CH3COO-+H2O,離子方程式不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2023·云南宣威三中高一段考)利用輝銅礦冶煉銅時涉及反應Cu2S+O2
2Cu+SO2,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錯誤的是
A.屬于置換反應
B.還原產物只有Cu
C.氧化劑為Cu2S、O2
D.每消耗1個O2分子,反應中轉移6個電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方程式可知,反應中Cu元素、O元素的化合價均降低,被還原,Cu2S、O2是反應的氧化劑,S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Cu2S是反應的還原劑,銅、SO2都是還原產物,故B錯誤,C正確;
該反應中,1個氧氣分子得到4個電子,硫化亞銅得到2個電子,則每消耗1個O2分子,反應中轉移6個電子,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把碎紙片b補充到a中,可得到一個完整的離子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微粒為SO2、Mn2+、H+
B.氧化產物為S
C.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化學計量數
之比為5∶2
D.配平后H+的化學計量數為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紙條上信息可知,SO2為還原劑,
則氧化劑應為Mn,反應的離子
方程式為5SO2+2Mn+2H2O===
5S+2Mn2++4H+,因此反應物微
粒為SO2、Mn和H2O,A、D錯誤;
氧化劑為Mn,還原劑為SO2,二者化學計量數之比為2∶5,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2023·金華高一期末)某班同學分組進行向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的實驗,并通過數字傳感器測得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時用NaOH代替Ba(OH)2也能得到該曲線
B.該反應發生的離子方程式為H++S+Ba2++OH-
===BaSO4↓+H2O
C.a時刻溶液的導電能力接近為0,所以BaSO4是非電解質
D.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主要是由于稀硫酸過量的原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NaOH與稀硫酸反應生成Na2SO4,Na2SO4溶于水完
全電離,故不會出現導電能力為零的點,A錯誤;
該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Ba2++2OH-
===BaSO4↓+2H2O,B錯誤;
XY段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Ba2++2OH-===BaSO4↓+
2H2O,BaSO4難溶于水,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導電能力減弱,但BaSO4是電解質,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YZ段溶液的導電能力不斷增大,表明隨著稀硫酸的不斷加入,溶液中離子濃度不斷增大,主要原因是過量H2SO4電離引起的,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氯氣:
①MnO2+4HCl(濃) MnCl2+Cl2↑+2H2O
②KClO3+6HCl(濃)===KCl+3Cl2↑+3H2O
③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
若要制得相同質量的氯氣,①②③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之比為
A.6∶5∶6 B.1∶3∶5 C.15∶5∶3 D.1∶6∶10

設三個反應都生成3個Cl2分子,則電子轉移的數目分別為6、5、6,A項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2023·通州高一期中)向盛有稀鹽酸和氯化銅混合溶液的燒杯中逐滴滴加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稀溶液,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如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O~a段混合溶液存在H+與OH-的反應
B.a~b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u2++2OH-===
Cu(OH)2↓
C.b點處燒杯內溶液不顯酸性
D.b~c段沉淀質量不變,則燒杯內溶液的溶質只有Na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根據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O,
CuCl2+2NaOH===Cu(OH)2↓+2NaCl,稀鹽酸
能與Cu(OH)2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所以當有
HCl存在時,不會有Cu(OH)2沉淀生成,即NaOH
先與鹽酸反應,當HCl耗盡時,NaOH再與氯化銅反應,O~a段表示NaOH與鹽酸反應,即存在H+與OH-的反應,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b段表示NaOH與氯化銅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Cu2++2OH-===Cu(OH)2↓,B正確;
b點溶液中含有的溶質只有NaCl,溶液呈中性,
C正確;
b~c段表示NaOH過量,溶液中的溶質除反應生成的NaCl外,還有過量的NaOH,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6.硫化氫(H2S)是一種有毒、有害的不良氣體。處理某廢氣中的H2S,是將廢氣與空氣混合通入FeCl2、CuCl2、FeCl3的混合液中,其轉化的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化過程中參與循環的離子只有Cu2+、
Fe3+
B.轉化過程有四種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
變化
C.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S>Fe3+>O2
D.過程Ⅲ中發生的反應為CuS+2Fe3+===S+2Fe2++Cu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圖可知,過程Ⅰ中亞鐵離子被氧氣氧化為
鐵離子,過程Ⅲ中鐵離子又被硫化銅還原為
亞鐵離子,過程Ⅱ中銅離子轉化為硫化銅,過
程Ⅲ中又生成銅離子,則銅離子、鐵離子、
亞鐵離子均參與循環,A錯誤;
在圖示轉化過程中,化合價改變的元素有O、Fe、S,共三種元素,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由過程Ⅰ可知,O2的氧化性比Fe3+強,由過程 Ⅲ 知,Fe3+的氧化性比S強,C錯誤;
由圖可知反應Ⅲ為硫化銅和鐵離子反應生成硫、亞鐵離子和銅離子,其離子方程式為CuS+2Fe3+===S+2Fe2++Cu2+,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2024·南京高一月考)2021年在四川廣漢三星堆新發現大量青銅器,如青銅面具、青銅神樹等。如圖中的文物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面具之一,由于時間久遠,表面有一層“綠銹”,“綠銹”俗稱“銅綠”,是銅和空氣中的水蒸氣、O2、CO2作用產生的,其化學式為Cu2(OH)2CO3,請用學過的方法對其展開探究。
(1)根據以上信息,可以獲知的Cu2(OH)2CO3的物理性質有
   、 (選取其中兩點)。
綠色
固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青銅面具由于時間久遠,表面有一層“綠銹”,則可知Cu2(OH)2CO3的物理性質有綠色、固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從不同的物質分類標準的角度分析,“銅綠”不屬于   (填字母)。
A.銅鹽 B.碳酸鹽
C.堿式鹽 D.堿
E.含氧酸鹽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從“銅綠”的組成、類別和性質的關聯角度,預測它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并用化學方程式加以表達(注:選寫兩個你認為可以實現的反應方程式,并且盡可能使得到的產物形態不同)
①     ,
②      。
Cu2(OH)2CO3 2CuO+CO2↑+H2O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u2(OH)2CO3屬于堿式碳酸鹽,化學性質不穩定,受熱易分解,能和鹽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相應的反應方程式為Cu2(OH)2CO3 2CuO+CO2↑
+H2O,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以“銅綠”為反應物可以實現以下物質轉化:
銅綠 CuCl2 Cu(OH)2 CuO Cu
反應④使用的是氣體還原劑,且得到的產物之一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請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
CO+CuO Cu+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2023·上海進才中學高一段考)電解質溶于水產生離子,離子之間可能發生化學反應。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借助裝置對離子在水溶液中的行為展開了一系列的探究。
(1)該小組按照圖a連接好線路后發現燈泡不亮,按照
圖b連接好線路后發現燈泡亮了,由此得出的結論正
確的有   (填字母)。
A.Ba(OH)2固體不導電,不是電解質
B.Ba(OH)2固體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
C.Ba(OH)2固體溶于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電離
D.電解質本身不一定能導電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a(OH)2固體不導電,但其溶于水或在熔融狀態下能導電,是電解質,故選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將以下物質:①熔融的KNO3;②氨水;③乙醇;
④液氯;⑤鋅粒,依次放入燒杯中。在連接好線
路后,同樣可以使小燈泡發光的是    。
①②
使小燈泡發光,說明要有自由移動的帶電微粒,①熔融的KNO3和②氨水中都有自由移動的離子,故①②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試用方程式表示出圖b中主要的離子行為:     
     。
(4)該小組繼續向盛有一定體積的Ba(OH)2溶液的圖b裝置
中逐滴加入溶液A至過量。發現小燈泡的亮度隨之逐漸
變暗至熄滅,后又漸漸亮起。經分析,溶液A中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填字母,下同)。
A.HCl B.H2SO4
C.Na2SO4 D.NaHSO4
B
Ba(OH)2===
Ba2++2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HCl與Ba(OH)2反應生成氯化鋇和水,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
不大,燈泡亮度變化不大,A不符合題意;
H2SO4與Ba(OH)2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離子濃度逐漸
減小直到接近為0,燈泡變暗直到熄滅,硫酸過量時,離子濃
度又逐漸增大,燈泡又逐漸變亮,故B符合題意;
Ba(OH)2與Na2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離子濃度變化不大,故C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a(OH)2與NaHSO4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氫氧化鈉和水,離子濃度不會變為0,燈泡不會熄滅,故D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該小組對于離子反應的認知正確的是   。
A.參加離子反應的一定都是電解質
B.任何一種離子的濃度在離子反應中一定減小
C.自由離子之間的反應不能在固體物質中進行
D.沒有沉淀、氣體、水生成的反應就不是離子反應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為離子反應,但金屬不是電解質,A錯誤;
生成物離子濃度增加,如氧化銅與酸的反應,銅離子濃度增大,B錯誤;
固體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2023·新疆烏市八中高一期中)能將KI氧化為I2的若干種氧化劑有H2O2、Cl2、KIO3、HNO3、KClO3、KMnO4等。
(1)①寫出KI溶液與Cl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寫出酸性環境下KI溶液與H2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③配平方程式:  KClO3+  KI+  H2SO4===  K2SO4+  KCl+
  I2+  H2O。
2I-+Cl2===2Cl-+I2
H2O2+2H++2I-===I2
+2H2O
6
3
3
3
3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6價,KI中I元素的化合價升高1價,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可配平方程式為KClO3+6KI+3H2SO4===3K2SO4+KCl
+3I2+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④已知過量KClO3會引起副反應:KClO3+I2―→KIO3+Cl2,據此判斷:I2和Cl2相比,氧化性較強的是   。
根據方程式,Cl2是還原產物,I2是還原劑,則氧化性較強的是Cl2。
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已知下列四種氧化劑(氧化KI后)對應的還原產物情況如表。
KIO3
氧化劑 KMnO4 KIO3 H2O2 HNO3
還原產物 Mn2+ I2 H2O NO
個數相等的四種氧化劑分別與足量KI作用,得到I2最多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根據信息“氧化性:Cl2>Br2>HNO3>I2”思考:對于含I-、Br-的混合溶液,若控制氧化I-而不氧化Br-,請提出兩種合理的氧化方案:①加入    ;②加入   。
若控制氧化I-而不氧化Br-,則加入的氧化劑的氧化性應該大于I2,而小于Br2,也可以用Br2做氧化劑,所以加入的氧化劑為HNO3或Br2。
HNO3
Br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2024·陜西咸陽實驗中學高一月考)某興趣小組對NaHSO4的性質進行了如下探究。
(1)從組成上看,它與NaHCO3類似,應該屬于  (填“酸”“堿”或“鹽”)。

NaHSO4含有鈉離子和酸根離子,為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做出預測】
a.NaHSO4溶液呈堿性
b.NaHSO4溶液能與鹽酸反應
c.NaHSO4溶液能與NaOH溶液反應
【實驗設計】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ⅰ 取少量的NaHSO4溶液,滴加2~3滴石蕊試液 溶液變紅
ⅱ 向ⅰ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溶液先變成紫色,后變成藍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出結論】
(2)上述預測a、c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
c
ⅰ中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顯酸性;ⅱ中溶液先變成紫色,后變成藍色,說明能和氫氧化鈉反應使得溶液酸性消失,故上述預測a、c中,正確的是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為探究預測b的正確性,他們又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
【補充實驗】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ⅲ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有氣泡生成
ⅳ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ⅴ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3)①實驗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C+2H+===H2O+C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序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ⅲ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有氣泡生成
ⅳ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ⅴ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通過上述三個實驗,可得到NaHSO4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_________
        ,從而判斷預測b是否正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答案及解釋)。
不正確,因為NaHSO4完全電
離,當加入鹽酸后,沒有可以反應生成氣體、難溶物或難電離物質的離子
NaHSO4
===Na++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ⅲ中說明溶液含有H+,ⅳ中說明含有硫酸根離子,NaHSO4在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為NaHSO4===Na++H+,當加入鹽酸后,沒有可以反應生成氣體、難溶物或難電離物質的離子,則其不能和鹽酸發生復分解反應,則預測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對上述實驗ⅴ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小組內同學分別做出了解釋:
解釋一:Ba2++OH-+H+===BaSO4↓+H2O
解釋二:Ba2++2OH-+2H+===BaSO4↓+2H2O
老師說兩個解釋都是正確的,一個代表剛開始滴加Ba(OH)2溶液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另一個代表后來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你認為剛開始滴加時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應該是解釋   (填“一”或“二”)。

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初始Ba(OH)2不足而完全反應,反應為Ba2++2OH-+2H+===BaSO4↓+2H2O,故為解釋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拓展探究】
(4)在兩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別滴入相同濃
度的H2SO4、NaHSO4溶液,其導電能力隨滴入溶液
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
①圖中Ⅱ代表滴加      (填化學式)溶液的
曲線。
NaHS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稀硫酸和Ba(OH)2生成水和硫酸鋇沉淀,導電性減弱,恰好完全反應時導電性幾乎為零,繼續滴加H2SO4溶液,溶液導電性增強,故曲線Ⅰ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變化、曲線Ⅱ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
Na+、OH-
b點為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結合曲線Ⅰ可知,此時鋇離子恰好完全沉淀,故b點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離子是Na+、O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③   (填字母)點對應的溶液呈中性。
a、d
a點為Ba(OH)2溶液和硫酸恰好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得到中性液體;d點為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且此時溶液中溶質為硫酸鈉,溶液為中性,故a、d點對應的溶液呈中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承德县| 门源| 陆河县| 辉南县| 申扎县| 萍乡市| 荔浦县| 永宁县| 抚顺市| 英超| 怀安县| 竹北市| 景洪市| 建阳市| 治县。| 西盟| 固原市| 沛县| 盐源县| 墨江| 临朐县| 韩城市| 佳木斯市| 师宗县| 方正县| 东台市| 张家界市| 大厂| 寿阳县| 宁强县| 临湘市| 桐城市| 同江市| 安福县| 甘孜县| 舟山市| 宾川县| 鄄城县| 云南省|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