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分值:100分](選擇題1~10題,每小題7分,共70分)一、氯氣的性質及應用1.下列與氯氣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氯氣在化學反應中只能作氧化劑B.干燥的氯氣不能使有色鮮花褪色C.氯氣殺菌消毒時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氯氣沒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2.(2024·北京房山高一期末)下列與 Cl2性質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氣體為黃綠色B.密度比空氣大C.能被 NaOH溶液吸收D.能夠與鐵化合生成FeCl23.無水三氯化鐵(FeCl3)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催化劑,利用如圖裝置可制備。已知:①FeCl3具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②FeCl3在100 ℃左右易升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l2B.B中硬質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l2+2Fe2FeCl3C.實驗時可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產生藍色的煙霧,鐵粉逐漸減少D.C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FeCl3二、氯水和次氯酸的性質4.(2023·湖南株洲高一質檢)現有鹽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來區別它們的一種試劑是 ( )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C.酚酞溶液 D.飽和食鹽水5.(2024·安徽蚌埠高一期末)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質,某學生做了如下實驗:實驗 裝置 試劑a 現象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變 紅后褪色② NaHCO3溶液 產生氣泡③ HNO3酸化 的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④ NaOH溶液 溶液變為無色由上述實驗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質與對應實驗的解釋不相符的是 ( )A.①說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B.②發生的反應為+H+O+CO2↑C.③說明新制氯水中有Cl-,發生的反應為Cl-+Ag+AgCl↓D.④說明氯氣具有酸性,發生的反應為H++OH-O6.(202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用強光照射氯水,通過傳感器獲得如下圖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H2OHCl+HClOB.圖1中pH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Cl2逸出C.結合圖1、圖2和圖3推測發生了反應:2HClO2HCl+O2↑D.光照較長時間后,溶液的漂白性會減弱三、氯氣的實驗室制法及相關應用7.(2024·湖北荊州高一期末)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用鹽酸和錳礦反應產生氯氣,某小組受此啟發,設計下列實驗,其中能實現的是 ( )A.制備氯氣 B.干燥氯氣 C.純化氯氣 D.制備 漂粉精8.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本實驗操作順序為檢驗裝置氣密性→添加固體藥品→添加液體藥品→加熱B.裝置 Ⅱ、Ⅲ 中的試劑依次為飽和NaCl溶液、濃硫酸C.氯氣密度比空氣大,故裝置 Ⅳ 中短導管進氣,長導管出氣D.裝置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四、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綜合應用9.(2023·福建泉州十六中高一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是因為氯水中含有Cl2分子B.新制氯水敞口放置數天后酸性增強C.鐵在氯氣中燃燒,可觀察到棕褐色的煙D.用活性炭為糖漿脫色和用次氯酸鹽漂白紙漿的原理相同10.部分常見含氯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反應路徑不合理的是 ( )A.a+堿→b+cB.b+c+H+→aC.不存在a→c→e→d→b→a的循環轉化關系D.d→b或e→c可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11.(16分)(2024·成都高一期末)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裝置(夾持裝置未畫出)模擬工業生產氯水和漂白粉。(1)氣體發生裝置A應選用 (填“甲”“乙”或“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裝置B中試劑為 。 (3)制備氯水的裝置是 (填字母)。 (4)裝置D用以制備漂白粉,三頸燒瓶中盛裝冷的 (寫試劑名稱);采用多孔球泡而非常規導管導氣的原因是 。 (5)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質:用膠頭滴管將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當滴到一定量時,紅色突然褪去。①[提出猜想]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兩種:猜想 Ⅰ:氯水具有漂白性;猜想 Ⅱ: 。 ②[驗證猜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若溶液變紅,則證明猜想 Ⅱ 正確;反之則猜想 Ⅰ 正確。 12.(14分)某實驗小組制取“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O)并探究其性質。[查閱資料]①常溫下:16HCl(濃)+2KMnO42MnCl2+8H2O+2KCl+5Cl2↑;②苯為有機物,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③氯、溴、碘的單質均易溶于有機溶劑。Ⅰ.制取NaClO的裝置如圖1所示(夾持裝置略):(1)儀器a的名稱為 。 (2)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上述裝置存在一個缺陷,會導致“84”消毒液的產率降低,改進的方法是 。 Ⅱ.探究“84”消毒液的性質:(4)為驗證“84”消毒液的某些性質,實驗小組設計圖2實驗方案。觀察到試管1中溶液不褪色;試管2中溶液變藍,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試管3中溶液先變藍,通入CO2后,溶液快速褪色。①試管1的作用是 。 ②由試管2、3的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 ③(4分)若將試管3中通入的CO2換成鹽酸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且速度更快,但有可能產生Cl2而帶來不良的實驗后果,試寫出產生Cl2的化學方程式: 。 答案精析1.D 2.D 3.C4.B [鹽酸、NaCl溶液、氯水均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鑒別,A不符合;鹽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分別與紫色石蕊溶液混合的現象為紅色、紫色、藍色、先變紅后褪色,四種溶液現象各不相同,可以鑒別,B符合;鹽酸、NaCl溶液、新制氯水均遇酚酞為無色,不能鑒別,C不符合;四種溶液均與NaCl溶液不反應,現象都相同,不能鑒別,D不符合。]5.D 6.B7.C [實驗室用濃鹽酸和MnO2共熱制備Cl2,A錯誤;Cl2與堿石灰(NaOH,CaO)反應,可以用P2O5、CaCl2等干燥氯氣,B錯誤;澄清石灰水濃度很小,應用石灰乳(含大量固體氫氧化鈣)吸收Cl2制備漂粉精,D錯誤。]8.C9.D [活性炭脫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鹽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者原理不相同,故選D。]10.C [a是單質Cl2,Cl2+2OH-Cl-+ClO-+H2O,故A正確;濃鹽酸可與次氯酸鹽發生歸中反應生成Cl2,故B正確;將Cl2通入堿液可制得次氯酸鹽,用于工業制漂白液、漂白粉,漂白液、漂白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HClO,HClO 光照分解得到HCl,HCl與堿液中和可得氯化物,氯化物可進一步轉化為Cl2,即存在a→c→e→d→b→a的循環轉化關系,故C錯誤;d→b的反應可以為HCl+NaOHNaCl+H2O,e→c的反應可以為HClO+NaOHNaClO+H2O,d→b或e→c可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故D正確。]11.(1)乙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2)飽和食鹽水 (3)C (4)石灰乳 增大氯氣與石灰乳的接觸面積,提高氯氣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 (5)①氯水顯酸性,消耗NaOH ②NaOH溶液12.(1)分液漏斗 (2)Cl2+2NaOHNaCl+NaClO+H2O(3)在A、B之間安裝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4)①作對比實驗 ②NaClO溶液呈堿性且能與酸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③NaClO+2HClNaCl+Cl2↑+H2O解析 (2)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3)Cl2中混有的HCl,也會消耗NaOH,從而導致“84”消毒液的產率降低,所以應在A、B之間安裝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4)①試管1中只加入蒸餾水,是便于與試管2、3中反應作對比,表明不是水的作用。②試管2中溶液變藍,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表明“84”消毒液顯堿性,但氧化性較弱;試管3中溶液先變藍,通入CO2后,溶液快速褪色,表明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從而得到的結論是NaClO溶液呈堿性且能與酸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共30張PPT)階段重點突破練(三)第二章 <<<一、氯氣的性質及應用1.下列與氯氣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A.氯氣在化學反應中只能作氧化劑B.干燥的氯氣不能使有色鮮花褪色C.氯氣殺菌消毒時沒有發生化學變化D.氯氣沒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紅溶液中,品紅溶液褪色√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氯氣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0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A錯誤;干燥氯氣能和鮮花中的水反應產生具有漂白性的HClO,故能使有色鮮花褪色,B錯誤;氯氣具有強氧化性,殺菌消毒時發生化學變化,C錯誤。1234567891011122.(2024·北京房山高一期末)下列與 Cl2性質相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氣體為黃綠色B.密度比空氣大C.能被 NaOH溶液吸收D.能夠與鐵化合生成FeCl2√1234567891011123.無水三氯化鐵(FeCl3)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催化劑,利用如圖裝置可制備。已知:①FeCl3具有強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②FeCl3在100 ℃左右易升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l2B.B中硬質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l2+2Fe 2FeCl3C.實驗時可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產生藍色的煙霧,鐵粉逐漸減少D.C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FeCl3√12345678910111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A中濃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l2,A正確;Cl2具有強氧化性,在B中硬質玻璃管內,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Cl2+2Fe2FeCl3,B正確;FeCl3是棕褐色固體物質,因此實驗時可觀察到硬質玻璃管中產生棕褐色的煙,鐵粉逐漸減少,C錯誤;由于FeCl3在100 ℃左右易升華,因此裝置C中冷水的作用是冷凝FeCl3,便于固體物質的收集,D正確。123456789101112二、氯水和次氯酸的性質4.(2023·湖南株洲高一質檢)現有鹽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可用來區別它們的一種試劑是A.AgNO3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C.酚酞溶液 D.飽和食鹽水√123456789101112鹽酸、NaCl溶液、氯水均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鑒別,A不符合;鹽酸、NaCl溶液、NaOH溶液和新制氯水分別與紫色石蕊溶液混合的現象為紅色、紫色、藍色、先變紅后褪色,四種溶液現象各不相同,可以鑒別,B符合;鹽酸、NaCl溶液、新制氯水均遇酚酞為無色,不能鑒別,C不符合;四種溶液均與NaCl溶液不反應,現象都相同,不能鑒別,D不符合。實驗 裝置 試劑a 現象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先變紅后褪色② NaHCO3溶液 產生氣泡③ HNO3酸化的AgNO3溶液 產生白色沉淀④ NaOH溶液 溶液變為無色1234567891011125.(2024·安徽蚌埠高一期末)為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質,某學生做了如下實驗:123456789101112由上述實驗可得新制氯水的性質與對應實驗的解釋不相符的是A.①說明新制氯水中含有H+、HClOB.②發生的反應為+H+===H2O+CO2↑C.③說明新制氯水中有Cl-,發生的反應為Cl-+Ag+===AgCl↓D.④說明氯氣具有酸性,發生的反應為H++OH-===H2O√向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變為無色,說明溶液中氯氣與NaOH溶液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故選D。A.Cl2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l2+H2O HCl+HClOB.圖1中pH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Cl2逸出C.結合圖1、圖2和圖3推測發生了反應:2HClO 2HCl+O2↑D.光照較長時間后,溶液的漂白性會減弱6.(2024·北京西城高一期末)用強光照射氯水,通過傳感器獲得如下圖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23456789101112 A.制備氯氣 B.干燥氯氣 C.純化氯氣 D.制備漂粉精123456789101112三、氯氣的實驗室制法及相關應用7.(2024·湖北荊州高一期末)1774年,瑞典化學家舍勒用鹽酸和錳礦反應產生氯氣,某小組受此啟發,設計下列實驗,其中能實現的是√123456789101112實驗室用濃鹽酸和MnO2共熱制備Cl2,A錯誤;Cl2與堿石灰(NaOH,CaO)反應,可以用P2O5、CaCl2等干燥氯氣,B錯誤;澄清石灰水濃度很小,應用石灰乳(含大量固體氫氧化鈣)吸收Cl2制備漂粉精,D錯誤。1234567891011128.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本實驗操作順序為檢驗裝置氣密性→添加固體藥品→添加液體藥品→加熱B.裝置 Ⅱ、Ⅲ 中的試劑依次為飽和NaCl溶液、濃硫酸C.氯氣密度比空氣大,故裝置 Ⅳ 中短導管進氣,長導管出氣D.裝置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123456789101112有氣體參與的反應,應首先檢查裝置氣密性,然后再進行操作;如果有固體和液體藥品,按先固后液的順序投料,所以本實驗操作順序為檢驗裝置氣密性→添加固體藥品→添加液體藥品→加熱,故A正確;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即長管進氣、短管出氣,故C錯誤;123456789101112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所以裝置Ⅴ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四、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綜合應用9.(2023·福建泉州十六中高一月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氯水的顏色呈淺黃綠色,是因為氯水中含有Cl2分子B.新制氯水敞口放置數天后酸性增強C.鐵在氯氣中燃燒,可觀察到棕褐色的煙D.用活性炭為糖漿脫色和用次氯酸鹽漂白紙漿的原理相同√活性炭脫色是利用其吸附性,次氯酸鹽漂白是利用次氯酸的強氧化性,二者原理不相同,故選D。12345678910111210.部分常見含氯物質的分類與相應化合價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反應路徑不合理的是A.a+堿→b+cB.b+c+H+→aC.不存在a→c→e→d→b→a的循環轉化關系D.d→b或e→c可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123456789101112a是單質Cl2,Cl2+2OH-===Cl-+ClO-+H2O,故A正確;濃鹽酸可與次氯酸鹽發生歸中反應生成Cl2,故B正確;將Cl2通入堿液可制得次氯酸鹽,用于工業制漂白液、漂白粉,漂白液、漂白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反應生成HClO,HClO 光照分解得到HCl,HCl與堿液中和可得氯化物,氯化物可進一步轉化為Cl2,即存在a→c→e→d→b→a的循環轉化關系,故C錯誤;123456789101112d→b的反應可以為HCl+NaOH===NaCl+H2O,e→c的反應可以為HClO+NaOH===NaClO+H2O,d→b或e→c可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故D正確。12345678910111211.(2024·成都高一期末)某實驗小組設計如下裝置(夾持裝置未畫出)模擬工業生產氯水和漂白粉。(1)氣體發生裝置A應選用______(填“甲”“乙”或“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乙MnO2+4HCl(濃)MnCl2+Cl2↑+2H2O123456789101112(2)裝置B中試劑為 。 (3)制備氯水的裝置是 (填字母)。 (4)裝置D用以制備漂白粉,三頸燒瓶中盛裝冷的 (寫試劑名稱);采用多孔球泡而非常規導管導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飽和食鹽水C石灰乳增大氯氣與石灰乳的接觸面積,提高氯氣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123456789101112(5)探究新制氯水的性質:用膠頭滴管將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當滴到一定量時,紅色突然褪去。①[提出猜想]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兩種:猜想Ⅰ:氯水具有漂白性;猜想Ⅱ: 。 ②[驗證猜想]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若溶液變紅,則證明猜想Ⅱ正確;反之則猜想Ⅰ正確。 氯水顯酸性,消耗NaOHNaOH溶液123456789101112將氯水滴加到含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紅色褪去,原因可能有兩種:猜想Ⅰ:氯水具有漂白性;猜想Ⅱ:氯水顯酸性,消耗NaOH;可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若溶液變紅色,說明褪色的原因為氯水顯酸性,若溶液不變紅,說明褪色的原因為氯水具有漂白性。12345678910111212.某實驗小組制取“84”消毒液(主要成分為NaClO)并探究其性質。[查閱資料]①常溫下:16HCl(濃)+2KMnO4===2MnCl2+8H2O+2KCl+5Cl2↑;②苯為有機物,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③氯、溴、碘的單質均易溶于有機溶劑。Ⅰ.制取NaClO的裝置如圖1所示(夾持裝置略):(1)儀器a的名稱為 。 (2)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分液漏斗Cl2+2NaOH===NaCl+NaClO+H2O裝置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3)右述裝置存在一個缺陷,會導致“84”消毒液的產率降低,改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B之間安裝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Cl2中混有的HCl,也會消耗NaOH,從而導致“84”消毒液的產率降低,所以應在A、B之間安裝一個裝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123456789101112Ⅱ.探究“84”消毒液的性質:(4)為驗證“84”消毒液的某些性質,實驗小組設計圖2實驗方案。觀察到試管1中溶液不褪色;試管2中溶液變藍,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試管3中溶液先變藍,通入CO2后,溶液快速褪色。①試管1的作用是 。 試管1中只加入蒸餾水,是便于與試管2、3中反應作對比,表明不是水的作用。作對比實驗123456789101112②由試管2、3的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管2中溶液變藍,短時間內無明顯現象,表明“84”消毒液顯堿性,但氧化性較弱;試管3中溶液先變藍,通入CO2后,溶液快速褪色,表明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從而得到的結論是NaClO溶液呈堿性且能與酸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NaClO溶液呈堿性且能與酸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123456789101112③若將試管3中通入的CO2換成鹽酸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且速度更快,但有可能產生Cl2而帶來不良的實驗后果,試寫出產生Cl2的化學方程式: 。 NaClO+2HCl===NaCl+Cl2↑+H2O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docx 第二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三).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