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第三節 第3課時 鹽類水解的應用(課件 講義)(共3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第三節 第3課時 鹽類水解的應用(課件 講義)(共3份)

資源簡介

第3課時 鹽類水解的應用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化學實驗、科學研究中的應用。2.會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及主要微粒濃度的大小關系。3.能夠對鹽類水解的知識進行拓展遷移,解決鹽類水解問題。
一、化學實驗中與鹽類水解有關的問題
1.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1)FeCl3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Fe3++3H2O??Fe(OH)3+3H+。
(2)已知三種弱酸的酸性:HX>HY>HZ,相同濃度的NaX、NaY、NaZ溶液的pH大小關系為pH(NaZ)>pH(NaY)>pH(NaX)。
(3)解釋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NaHCO3溶液中存在HCO的水解平衡:HCO+H2O??H2CO3+OH-,還存在電離平衡:HCO??H++CO,HCO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中c(OH-)>c(H+),故溶液顯堿性。
2.分析鹽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關系
以強堿弱酸鹽NaA溶液為例,分析其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
3.配制或貯存易水解的鹽溶液
(1)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常將FeCl3晶體溶于較濃的________中,然后再用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貯存Na2CO3溶液不能用____________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鹽酸 通過增大溶液中的H+濃度來抑制Fe3+的水解
(2)磨口玻璃 Na2CO3水解使溶液呈堿性,會與玻璃中的SiO2發生反應生成Na2SiO3,使瓶塞與瓶口黏在一起
4.制備無機化合物
(1)實驗室將MgCl2·6H2O加熱脫水制無水MgCl2時,需在HCl氣氛中進行(如圖所示),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TiCl4制備Ti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所得TiO2·xH2O經焙燒得到TiO2。
(3)FeCl3飽和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為什么得到的是Fe2O3固體而不是FeCl3固體?
(4)將F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為什么得到的是Fe2(SO4)3固體而不是Fe2O3固體?
答案 (1)MgCl2·6H2O在加熱脫水時會發生水解反應:MgCl2+2H2O??Mg(OH)2+2HCl,通入HCl可以抑制MgCl2的水解
(2)TiCl4+(x+2)H2O===TiO2·xH2O↓+4HCl 促使水解趨于完全
(3)FeCl3水解時發生反應:FeCl3+3H2O??Fe(OH)3+3HCl。加熱可以促進Fe3+的水解,同時生成的HCl加熱后不斷揮發,也可促進Fe3+的水解。最終反應完全生成Fe(OH)3,Fe(OH)3進一步分解得到Fe2O3。
(4)Fe2(SO4)3+6H2O??2Fe(OH)3+3H2SO4,H2SO4是難揮發性酸,其又與Fe(OH)3反應生成了Fe2(SO4)3,最終得到無水Fe2(SO4)3。
鹽溶液蒸干灼燒后所得產物的判斷
(1)鹽溶液水解生成難揮發性酸時,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質,如CuSO4(aq)蒸干得CuSO4(s)。
(2)鹽溶液水解生成易揮發性酸時,蒸干灼燒后一般得到對應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燒得Al2O3。
(3)考慮鹽受熱時是否分解。
原物質 蒸干灼燒后固體物質
Ca(HCO3)2 CaCO3或CaO
NaHCO3 Na2CO3
KMnO4 K2MnO4和MnO2
NH4Cl 分解為NH3和HCl,無固體物質存在
(4)還原性鹽在蒸干時會被O2氧化。如Na2SO3(aq)蒸干得Na2SO4(s)。
1.等體積等濃度的MOH強堿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關離子的濃度應滿足的關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A-)>c(M+)>c(OH-)>c(H+)
D.c(M+)+c(H+)=c(OH-)+c(A-)
答案 D
2.下列溶液蒸干并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是溶質本身的是(  )
A.CuSO4 B.NaHCO3
C.KMnO4 D.FeCl3
答案 A
解析 CuSO4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SO4+2H2O??Cu(OH)2+H2SO4,硫酸難揮發,蒸干后得到CuSO4,且CuSO4性質穩定,灼燒后得到的固體是溶質本身,A正確;NaHCO3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生成Na2CO3,B錯誤;KMnO4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生成K2MnO4和MnO2,C錯誤;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在加熱條件下,HCl揮發,促進水解不斷向右進行,蒸干后得到Fe(OH)3,灼燒后得到Fe2O3,D錯誤。
二、分析生產生活中鹽類水解的應用
1.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
(1)純堿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CO+H2O??HCO+OH-、HCO+H2O??H2CO3+OH-。
(2)熱純堿去污能力強的原因是水解吸熱,加熱,促進Na2CO3的水解,使溶液中c(OH-)增大,去污能力增強。
2.解釋鋁鹽(如明礬)、鐵鹽(如硫酸鐵)的凈水原理,結合離子方程式說明:Al3+、Fe3+易水解生成膠體,膠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細小的懸浮顆粒聚集成較大的顆粒而沉降:Al3++3H2O??Al(OH)3+3H+、Fe3++3H2O??Fe(OH)3+3H+。
3.泡沫滅火器原理
泡沫滅火器中藥品的主要成分為NaHCO3與Al2(SO4)3,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HCO===Al(OH)3↓+3CO2↑。
4.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 溶液中存在Fe3++3H2O??Fe(OH)3+3H+,加入MgO能和H+反應,使c(H+)減小,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除去。
三、拓展——水解本質的綜合應用
(一)水電離程度大小分析
1.簡單鹽溶液中水電離情況分析
電解質 舉例 水電離程度分析
強酸弱堿鹽 NH4Cl,pH=a 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c水(H+)=10-a mol·L-1
強堿弱酸鹽 CH3COONa,pH=b 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c水(OH-)=10b-14 mol·L-1
弱酸弱堿鹽 CH3COONH4,pH=7 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2.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水電離程度的變化
常溫下,向濃度為0.1 mol·L-1、體積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0.1 mol·L-1的鹽酸(忽略溶液混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溶液的pH隨鹽酸的體積而變化如圖所示:
(1)c水(H+)出現峰值(圖中c點),該點為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H4Cl的滴定終點,溶液水解顯酸性;此時水解程度最大,即水的電離程度最大,溶液中的H+全部來源于水的電離。
(2)加入鹽酸的過程中,c溶液(H+)不斷增加,pH不斷減小。c水(H+)=10-7 mol·L-1時,有a和b兩個點,第一個點(a點)NH水解促進水的電離(呈酸性)與NH3·H2O抑制水的電離(呈堿性)效果相互抵消,溶液呈中性;第二個點(b點)NH水解促進水的電離與過量HCl抑制水的電離效果相互抵消,但二者均為酸性,結果溶液呈酸性。
(3)a、b、c、d四點水電離程度的大小順序依次為c>a=b>d。
室溫下,向20 mL 0.10 mol·L-1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 mol·L-1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H+濃度的負對數[-lg c水(H+)]與所加NaOH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室溫下,醋酸的電離常數約為1.0×10-5
B.c、e兩點溶液:c點顯中性,e點顯堿性
C.d點溶液中:c(Na+)+c(CH3COO-)=0.05 mol·L-1
D.b、f點溶液中均有c(CH3COO-)>c(CH3COOH)
答案 C
解析 0.10 mol·L-1CH3COOH溶液,-lg c水(H+)=11,c(H+)=10-3 mol·L-1,醋酸的電離常數約為=1.0×10-5,A正確;d點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溶液呈堿性,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則醋酸應該稍微過量,c點醋酸過量,e點NaOH過量,則c點溶液呈中性,e點溶液呈堿性,B正確;d點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混合溶液體積是醋酸或NaOH溶液體積的2倍,則濃度是原來一半,根據元素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0.1 mol·L-1,c(CH3COOH)很小,故c(Na+)+c(CH3COO-)>0.05 mol·L-1,C錯誤;b點加入n(NaOH)是醋酸的一半,則混合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H、CH3COONa,CH3COOH抑制水電離,CH3COONa促進水電離,根據圖知,水電離出的c水(H+)<10-7 mol·L-1,水的電離被抑制,說明CH3COOH電離程度大于CH3COONa水解程度,則溶液中存在c(CH3COO-)>c(CH3COOH);f點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Na、NaOH,故存在c(CH3COO-)>c(CH3COOH),D正確。
(二)廣義的水解產物判斷
廣義的水解觀認為,無論是鹽的水解還是非鹽的水解,其最終結果都是參與反應的物質和水分別離解成兩部分,再重新組合成新的物質。
(1)金屬氮化物、磷化物
Li3N +3H2O===3LiOH_+NH3↑
Ca3P2+6H2O===3Ca(OH)2+2PH3↑
AlP+3H2O===Al(OH)3↓+PH3↑
(2)金屬碳化物
CaC2+2H2O===Ca(OH)2+C2H2↑
Al4C3+12H2O===4Al(OH)3↓+3CH4↑
Mg2C3+4H2O===2Mg(OH)2↓+C3H4↑
(3)鹵素互化物
IBr+H2O===HIO+HBr
IF5+3H2O===HIO3+5HF
(4)非金屬元素的鹵化物
BCl3+3H2O===H3BO3+3HCl
PCl3+3H2O===H3PO3+3HCl
SiCl4+4H2O===H4SiO4↓+4HCl
(5)亞硫酰氯(SOCl2)遇到潮濕的空氣,立即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大量白霧,寫出亞硫酰氯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Cl2+H2O===SO2↑+2HCl。
(選擇題1~7題,每小題6分,8~12題,每小題7分,共77分)
題組一 鹽類水解在粒子濃度關系中的應用
1.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c(Cl-)>c(NH)>c(H+)>c(OH-)
B.c(NH)>c(Cl-)>c(H+)>c(OH-)
C.c(Cl-)=c(NH)>c(H+)=c(OH-)
D.c(NH)=c(Cl-)>c(H+)>c(OH-)
答案 A
2.(2023·青島高二質檢)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
A.c(Na+)+c(H+)=c(CH3COO-)+c(OH-)
B.c(Na+)+c(OH-)=c(CH3COO-)+c(CH3COOH)
C.c(OH-)=c(H+)+c(CH3COOH)
D.c(Na+)>c(CH3COO-)>c(OH-)>c(H+)
答案 B
解析 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故A正確;溶液中存在元素守恒:c(Na+)=c(CH3COO-)+c(CH3COOH),故B錯誤;由選項A、B電荷、元素守恒式得出:c(OH-)=c(H+)+c(CH3COOH),故C正確;醋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則離子濃度為c(Na+)>c(CH3COO-)>c(OH-)>c(H+),故D正確。
3.關于0.1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溶質水解反應:HCO+H2O??H3O++CO
B.離子濃度關系:c(Na+)+c(H+)=c(OH-)+c(HCO)+c(CO)
C.微粒濃度關系:c(Na+)>c(HCO)>c(H2CO3)>c(CO)
D.微粒濃度關系:c(Na+)=2[c(H2CO3)+c(HCO)+c(CO)]
答案 C
解析 HCO+H2O??H3O++CO是溶質電離,溶質水解反應:HCO+H2O??H2CO3+OH-,故A錯誤;由電荷守恒得c(Na+)+c(H+)=c(OH-)+c(HCO)+2c(CO),故B錯誤;NaHCO3溶液呈堿性,水解大于電離,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順序:c(Na+)>c(HCO)>c(H2CO3)>c(CO),故C正確;根據元素守恒,Na原子和C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所以關系式:c(Na+)=c(H2CO3)+c(HCO)+c(CO),故D錯誤。
題組二 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實驗中的應用
4.化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某雨水樣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時間,pH由4.68變為4.28,是因為溶液中的SO發生水解
B.明礬水解形成的A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可用于水的凈化
C.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備Fe(OH)3膠體,利用的是鹽類水解原理
D.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鹽酸,抑制Fe3+水解
答案 A
解析 pH由4.68變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被氧化為硫酸,由弱酸轉化為強酸,酸性增強,故A錯誤;明礬凈水的原理是Al3++3H2O??Al(OH)3(膠體)+3H+,利用Al(OH)3膠體的吸附性進行凈水,故B正確;三價鐵離子結合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鐵,水解是吸熱反應,升溫促進水解且飽和氯化鐵溶液濃度較大,有利于膠體的生成,故C正確;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Fe(OH)3+3H+,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鹽酸,增大了氫離子濃度,抑制了鐵離子的水解,故D正確。
5.下列應用與鹽類水解無關的是(  )
A.用鋁鹽和鐵鹽作凈水劑
B.將SOCl2(遇水劇烈水解)和AlCl3·6H2O混合加熱制取無水AlCl3
C.FeSO4飽和溶液制備FeSO4·7H2O晶體時,不能直接蒸干結晶獲取
D.NH4Cl與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屬中的除銹劑
答案 C
解析 鋁離子和鐵離子均水解,分別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和氫氧化鐵膠體,因此用鋁鹽和鐵鹽作凈水劑,與鹽類水解有關,故A不選;氯化鋁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氫,SOCl2水解生成HCl,抑制氯化鋁水解,將SOCl2和AlCl3·6H2O混合加熱制取無水AlCl3,與鹽類水解有關,故B不選;亞鐵離子不穩定,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鐵離子,且FeSO4·7H2O受熱易分解,所以不能直接蒸干FeSO4飽和溶液來制備FeSO4·7H2O,與鹽類水解無關,故選C;NH4Cl與ZnCl2溶液水解均顯酸性,可除去金屬表面的銹,故D不選。
題組三 鹽類水解在判斷離子反應中的應用
6.下列各組離子因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H4Al(SO4)2溶液中:Na+、Mg2+、HCO、NO
B.pH=1的溶液中:Fe2+、Al3+、NO、Cl-
C.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Al3+、Ca2+、NO、Cl-
D.加入鋁粉產生氫氣的溶液中:Cu2+、NH、HCO、Br-
答案 A
解析 NH4Al(SO4)2溶液中,NH和Al3+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HCO水解呈堿性,因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符合題意;pH=1的溶液中:Fe2+、H+、NO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題意;常溫下,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堿性,在酸性條件下Al3+、Ca2+、NO、Cl-能大量共存,堿性條件會生成氫氧化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題意;加入鋁粉產生氫氣的溶液,呈強酸性或強堿性:Cu2+、NH在堿性條件下不共存,HCO在酸性和堿性條件下均不能大量存在,故D不符合題意。
7.(2023·深圳高二期末)室溫下,下列離子組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Al(OH)4]的溶液中:K+、NH、Cl-、NO
B.pH=1的溶液中:K+、Na+、Cl-、NO
C.lg =-10的溶液中:Na+、Mg2+、SO、NO
D.由水電離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Ba2+、Cl-、HCO
答案 B
解析 NH與[Al(OH)4]-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題意;pH=1的溶液中K+、Na+、Cl-、NO能大量共存,B符合題意;lg =-10的溶液為堿性溶液,Mg2+不能大量存在,C不符合題意;由水電離的c(H+)=10-13 mol·L-1的溶液pH為1或13,而HCO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題意。
8.(2023·浙江舟山高二期末統考)工業上可以利用TiCl4的水解反應生成TiO2·xH2O,再經焙燒可得TiO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TiCl4生成TiO2·xH2O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TiCl4+(x+2)H2O===TiO2·xH2O↓+4HCl
B.制備時可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促使水解完全
C.利用類似方法還可制備SnO、SnO2等化合物
D.TiCl4的性質非常穩定,除制備TiO2外,還可廣泛應用于涂料、橡膠和造紙等
答案 D
解析 TiCl4在水中水解:TiCl4+(x+2)H2O===TiO2·xH2O↓+4HCl,加熱使水解程度增大并使HCl揮發,促進水解,最終徹底水解得到TiO2·xH2O,經焙燒得TiO2,故A不符合題意;越稀越水解、越熱越水解,所以可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促進水解完全,故B不符合題意;利用金屬氯化物的水解,加大量水并加熱可以促進水解完全,用類似方法可制備SnO、SnO2等化合物,故C不符合題意;TiCl4遇水發生水解反應,其性質不穩定,故D符合題意。
9.下列溶液中,操作和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
選項 溶液 操作 現象
A 滴有酚酞的明礬溶液 加熱 顏色變深
B 滴有酚酞的氨水 加入少量NH4Cl固體 顏色變淺
C 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 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體 顏色變淺
D 氯化鐵溶液 加熱 顏色變淺
答案 B
解析 明礬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熱使Al3+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強,無顏色變化,A項錯誤;加入NH4Cl固體,氨水的電離程度減小,堿性減弱,溶液顏色變淺,B項正確;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會使CH3COO-+H2O??CH3COOH+OH-平衡向右移動,c(OH-)增大,顏色變深,C項錯誤;加熱氯化鐵溶液時促進FeCl3水解為紅褐色的Fe(OH)3,顏色加深,D項錯誤。
10.根據廣義的水解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BaO2的水解產物是B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產物是HClO和H3PO4
C.Al4C3的水解產物是Al(OH)3和CH4
D.CH3COCl的水解產物是兩種酸
答案 B
解析 BaO2的水解產物是Ba(OH)2和H2O2,該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符合水解原理,故A項正確;該反應中Cl元素的化合價由-1變為+1,有電子轉移,不符合水解原理,故B項錯誤;Al4C3水解得到氫氧化鋁和甲烷,符合水解原理,故C項正確;CH3COCl的水解產物是CH3COOH和HCl,符合水解原理,故D項正確。
11.常溫下0.1 mol·L-1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①②等體積混合后,醋酸根離子濃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
C.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則c(Na+)>c(CH3COO-)>c(H+)
D.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的電離程度小
答案 B
解析 CH3COOH溶液中的H+來自醋酸的電離和水的電離,所以c(CH3COOH)>c(H+)>c(CH3COO-)>c(OH-),A錯誤;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05 mol·L-1CH3COONa溶液,CH3COONa為強堿弱酸鹽,越稀越水解,因此CH3COO-濃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B正確;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說明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c(CH3COO-)>c(Na+)>c(H+),C錯誤;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促進水的電離,①③等體積混合,CH3COOH電離產生的H+抑制水的電離,因此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大,D錯誤。
12.常溫下,向20.0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入0.1 mol·L-1鹽酸(忽略溶液混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的負對數[-lg c水(H+)]與所加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Kb(NH3·H2O)約為10-5
B.R、N、Q點都有c(H+)+c(NH)=c(OH-)+c(Cl-)
C.R、Q兩點對應的溶液都呈中性
D.N點有c(NH3·H2O)+c(NH)=0.05 mol·L-1
答案 C
解析 V(鹽酸)=0時,溶質為NH3·H2O,此時溶液中的H+全都是由水電離的,所以-lg c(H+)=-lg c水(H+)=11,即c(H+)=10-11 mol·L-1,則c(OH-)= mol·L-1=10-3 mol·L-1,所以Kb(NH3·H2O)=≈==10-5,A正確;R、N、Q三點始終存在電荷守恒:c(H+)+c(NH)=c(OH-)+c(Cl-),B正確;R點溶質為NH4Cl和NH3·H2O,水的電離程度不被促進也不被抑制,說明該點NH4Cl的水解程度和NH3·H2O的電離程度相等,顯中性,Q點溶質為NH4Cl和HCl,一定顯酸性,C錯誤;N點溶質為NH4Cl,消耗鹽酸體積為20.00 mL,則NH4Cl的濃度為=0.05 mol·L-1,根據元素守恒有c(NH3·H2O)+c(NH)=0.05 mol·L-1,D正確。
13.(12分)請同學們利用化學知識來分析下列問題的化學原理:
(1)A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溫下測得0.1 mol·L-1KHC2O4溶液的pH為4.8,則此KHC2O4溶液中c(C2O)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2C2O4)。
(3)實驗室在配制Cu(NO3)2溶液時,常將Cu(NO3)2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泡沫滅火器內裝有NaHCO3飽和溶液,該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滅火器內另一容器中裝有Al2(SO4)3溶液,該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意外失火時,使泡沫滅火器倒過來搖動即可使藥液混合,噴出大量的白色泡沫,阻止火勢蔓延,其相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NH)>c(SO)>c(H+)>c(OH-)
(2)大于 (3)抑制Cu2+的水解
(4)HCO+H2O??H2CO3+OH- Al3++3H2O??Al(OH)3+3H+ 3HCO+Al3+===Al(OH)3↓+3CO2↑
解析 (2)HC2O電離生成C2O,HC2O水解生成H2C2O4,由KHC2O4溶液的pH為4.8可知,HC2O的電離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KHC2O4溶液中c(C2O)大于c(H2C2O4)。(3)在配制Cu(NO3)2溶液時,Cu2+會發生水解:Cu2++2H2O??Cu(OH)2+2H+,故常將Cu(NO3)2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此抑制Cu2+的水解。(4)碳酸氫鈉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水解離子方程式為HCO+H2O??H2CO3+OH-;硫酸鋁是強酸弱堿鹽,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Al(OH)3+3H+;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在水溶液中能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鋁,離子方程式為3HCO+Al3+===Al(OH)3↓+3CO2↑。
14.(11分)(2023·廣西南寧高二期末)無水FeCl3是有機合成催化劑,還可做水處理劑等。實驗室可用FeCl3·6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3,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已知無水FeCl3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SOCl2沸點為77 ℃,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卮鹣铝袉栴}:
(1)儀器F的名稱是________。
(2)SOCl2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FeCl3溶液蒸干灼燒得不到無水FeCl3,而將SOCl2與FeCl3·6H2O混合加熱,可得到無水FeCl3,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后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裝置內的酸性氣體,裝置F中盛裝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檢驗D中最終產品是否含有FeCl2,取少量產品溶于鹽酸,可證明產品中含有FeCl2的最佳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鐵氰化鉀溶液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D.KSCN溶液
答案 (1)球形干燥管
(2)SOCl2+H2O===SO2↑+2HCl FeCl3+3H2O??Fe(OH)3+3HCl,加熱促進水解,而將SOCl2與FeCl3·6H2O混合加熱,SOCl2與其中的結晶水反應生成HCl,抑制FeCl3的水解,可得到無水FeCl3
(3)堿石灰 吸收SO2和HCl并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D
(4)B
解析 (2)SOCl2中Cl為-1價,O為-2價,S為+4價,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其中一種應含Cl,為HCl,另一種含S,為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Cl2+H2O===SO2↑+2HCl。
(3)酸性氣體為SO2和HCl,均會污染空氣,同時要避免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使氯化鐵潮解,故F中盛裝的物質是堿石灰,作用是吸收SO2和HCl并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D。
(4)D中含FeCl3,同時要檢驗Fe2+。加NaOH溶液會生成紅褐色沉淀覆蓋白色,故不能用NaOH溶液,A不符合題意;鐵氰化鉀溶液與亞鐵離子反應產生藍色沉淀,不受鐵離子干擾,能用,B符合題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Cl-,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不符合題意;KSCN溶液遇亞鐵離子無特征現象,不能用,D不符合題意。第3課時 鹽類水解的應用
[核心素養發展目標] 1.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化學實驗、科學研究中的應用。2.會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及主要微粒濃度的大小關系。3.能夠對鹽類水解的知識進行拓展遷移,解決鹽類水解問題。
一、化學實驗中與鹽類水解有關的問題
1.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1)FeCl3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三種弱酸的酸性:HX>HY>HZ,相同濃度的NaX、NaY、NaZ溶液的pH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鹽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關系
以強堿弱酸鹽NaA溶液為例,分析其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
3.配制或貯存易水解的鹽溶液
(1)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常將FeCl3晶體溶于較濃的________中,然后再用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貯存Na2CO3溶液不能用____________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備無機化合物
(1)實驗室將MgCl2·6H2O加熱脫水制無水MgCl2時,需在HCl氣氛中進行(如圖所示),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TiCl4制備Ti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TiO2·xH2O經焙燒得到TiO2。
(3)FeCl3飽和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為什么得到的是Fe2O3固體而不是FeCl3固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F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為什么得到的是Fe2(SO4)3固體而不是Fe2O3固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溶液蒸干灼燒后所得產物的判斷
(1)鹽溶液水解生成難揮發性酸時,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質,如CuSO4(aq)蒸干得CuSO4(s)。
(2)鹽溶液水解生成易揮發性酸時,蒸干灼燒后一般得到對應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燒得Al2O3。
(3)考慮鹽受熱時是否分解。
原物質 蒸干灼燒后固體物質
Ca(HCO3)2 CaCO3或CaO
NaHCO3 Na2CO3
KMnO4 K2MnO4和MnO2
NH4Cl 分解為NH3和HCl,無固體物質存在
(4)還原性鹽在蒸干時會被O2氧化。如Na2SO3(aq)蒸干得Na2SO4(s)。
1.等體積等濃度的MOH強堿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關離子的濃度應滿足的關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A-)>c(M+)>c(OH-)>c(H+)
D.c(M+)+c(H+)=c(OH-)+c(A-)
2.下列溶液蒸干并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是溶質本身的是(  )
A.CuSO4 B.NaHCO3
C.KMnO4 D.FeCl3
二、分析生產生活中鹽類水解的應用
1.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
(1)純堿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熱純堿去污能力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鋁鹽(如明礬)、鐵鹽(如硫酸鐵)的凈水原理,結合離子方程式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沫滅火器原理
泡沫滅火器中藥品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與________,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水解本質的綜合應用
(一)水電離程度大小分析
1.簡單鹽溶液中水電離情況分析
電解質 舉例 水電離程度分析
強酸弱堿鹽 NH4Cl,pH=a 水的電離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H+)=________ mol·L-1
強堿弱酸鹽 CH3COONa,pH=b 水的電離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OH-)=______ mol·L-1
弱酸弱堿鹽 CH3COONH4,pH=7 水的電離程度:__________
2.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水電離程度的變化
常溫下,向濃度為0.1 mol·L-1、體積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0.1 mol·L-1的鹽酸(忽略溶液混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溶液的pH隨鹽酸的體積而變化如圖所示:
(1)c水(H+)出現峰值(圖中c點),該點為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H4Cl的滴定終點,溶液水解顯酸性;此時水解程度最大,即水的電離程度最大,溶液中的H+全部來源于水的電離。
(2)加入鹽酸的過程中,c溶液(H+)不斷增加,pH不斷減小。c水(H+)=10-7 mol·L-1時,有a和b兩個點,第一個點(a點)NH水解促進水的電離(呈酸性)與NH3·H2O抑制水的電離(呈堿性)效果相互抵消,溶液呈中性;第二個點(b點)NH水解促進水的電離與過量HCl抑制水的電離效果相互抵消,但二者均為酸性,結果溶液呈酸性。
(3)a、b、c、d四點水電離程度的大小順序依次為____________。
室溫下,向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 mol·L-1 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H+濃度的負對數[-lg c水(H+)]與所加NaOH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室溫下,醋酸的電離常數約為1.0×10-5
B.c、e兩點溶液:c點顯中性,e點顯堿性
C.d點溶液中:c(Na+)+c(CH3COO-)=0.05 mol·L-1
D.b、f點溶液中均有c(CH3COO-)>c(CH3COOH)
(二)廣義的水解產物判斷
廣義的水解觀認為,無論是鹽的水解還是非鹽的水解,其最終結果都是參與反應的物質和水分別離解成兩部分,再重新組合成新的物質。
(1)金屬氮化物、磷化物
Li3N +3H2O===____________________
Ca3P2+6H2O===____________________
AlP+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屬碳化物
CaC2+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4C3+12H2O===____________________
Mg2C3+4H2O===____________________
(3)鹵素互化物
IBr+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F5+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金屬元素的鹵化物
BCl3+3H2O===__________________
PCl3+3H2O===__________________
SiCl4+4H2O===__________________
(5)亞硫酰氯(SOCl2)遇到潮濕的空氣,立即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大量白霧,寫出亞硫酰氯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69張PPT)
第三章 第三節
第3課時 鹽類水解的應用
1.了解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化學實驗、科學研究中的應用。
2.會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及主要微粒濃度的大小關系。
3.能夠對鹽類水解的知識進行拓展遷移,解決鹽類水解問題。
核心素養
發展目標
一、化學實驗中與鹽類水解有關的問題
二、分析生產生活中鹽類水解的應用
三、拓展——水解本質的綜合應用
課時對點練
內容索引
化學實驗中與鹽類水解有關的問題

1.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
(1)FeCl3溶液顯酸性,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已知三種弱酸的酸性:HX>HY>HZ,相同濃度的NaX、NaY、NaZ溶液的pH大小關系為 。
(3)解釋碳酸氫鈉溶液顯堿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H2O
Fe(OH)3+3H+
pH(NaZ)>pH(NaY)>pH(NaX)
NaHCO3溶液中存在 的水解平衡: +H2O H2CO3+OH-,還存在電離平衡:
H++ ,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中c(OH-)
>c(H+),故溶液顯堿性
2.分析鹽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關系
以強堿弱酸鹽NaA溶液為例,分析其溶液中各粒子濃度的大小。
>c(OH-)>c(HA)>c(H+)
NaA===Na++A-(主要)
A-+H2O HA+OH-(次要)
c(Na+)>c(A-)
3.配制或貯存易水解的鹽溶液
(1)實驗室配制FeCl3溶液時,常將FeCl3晶體溶于較濃的______中,然后再用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貯存Na2CO3溶液不能用__________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鹽酸
通過增大溶液中的H+濃度來抑
制Fe3+的水解
磨口玻璃
液呈堿性,會與玻璃中的SiO2發生反應生成Na2SiO3,使瓶塞與瓶口黏在一起
Na2CO3水解使溶
4.制備無機化合物
(1)實驗室將MgCl2·6H2O加熱脫水制無水
MgCl2時,需在HCl氣氛中進行(如圖所示),
請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gCl2·6H2O在加熱脫水時
會發生水解反應:MgCl2+2H2O Mg(OH)2+2HCl,通入HCl可以抑制MgCl2的水解
(2)用TiCl4制備TiO2,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所得TiO2·xH2O經焙燒得到TiO2。
(3)FeCl3飽和溶液,加熱蒸干并灼燒,為什么得到的是Fe2O3固體而不是FeCl3固體?
TiO2·xH2O↓+4HCl
促使水解
TiCl4+(x+2)H2O===
趨于完全
答案 FeCl3水解時發生反應:FeCl3+3H2O Fe(OH)3+3HCl。加熱可以促進Fe3+的水解,同時生成的HCl加熱后不斷揮發,也可促進Fe3+的水解。最終反應完全生成Fe(OH)3,Fe(OH)3進一步分解得到Fe2O3。
(4)將Fe2(SO4)3溶液加熱蒸干,為什么得到的是Fe2(SO4)3固體而不是Fe2O3固體?
答案 Fe2(SO4)3+6H2O 2Fe(OH)3+3H2SO4,H2SO4是難揮發性酸,
其又與Fe(OH)3反應生成了Fe2(SO4)3,最終得到無水Fe2(SO4)3。
鹽溶液蒸干灼燒后所得產物的判斷
(1)鹽溶液水解生成難揮發性酸時,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質,如CuSO4(aq)蒸干得CuSO4(s)。
(2)鹽溶液水解生成易揮發性酸時,蒸干灼燒后一般得到對應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燒得Al2O3。
歸納總結
(3)考慮鹽受熱時是否分解。
歸納總結
原物質 蒸干灼燒后固體物質
Ca(HCO3)2 CaCO3或CaO
NaHCO3 Na2CO3
KMnO4 K2MnO4和MnO2
NH4Cl 分解為NH3和HCl,無固體物質存在
(4)還原性鹽在蒸干時會被O2氧化。如Na2SO3(aq)蒸干得Na2SO4(s)。
應用體驗
1.等體積等濃度的MOH強堿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關離子的濃度應滿足的關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A-)>c(M+)>c(OH-)>c(H+)
D.c(M+)+c(H+)=c(OH-)+c(A-)

應用體驗
2.下列溶液蒸干并灼燒,最后得到的固體是溶質本身的是
A.CuSO4 B.NaHCO3
C.KMnO4 D.FeCl3

CuSO4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SO4+2H2O Cu(OH)2+H2SO4,硫酸難揮發,蒸干后得到CuSO4,且CuSO4性質穩定,灼燒后得到的固體是溶質本身,A正確;
NaHCO3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生成Na2CO3,B錯誤;
KMnO4在加熱條件下易分解生成K2MnO4和MnO2,C錯誤;
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 Fe(OH)3+3HCl,在加熱條件下,HCl揮發,促進水解不斷向右進行,蒸干后得到Fe(OH)3,灼燒后得到Fe2O3,D錯誤。
返回
分析生產生活中鹽類水解的應用

1.熱的純堿溶液去油污
(1)純堿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熱純堿去污能力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鋁鹽(如明礬)、鐵鹽(如硫酸鐵)的凈水原理,結合離子方程式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O H2CO3+OH-
水解吸熱,加熱,促進Na2CO3的水解,使溶液中c(OH-)增大,去污能力增強
Al3+、Fe3+易水解生成膠體,膠體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細小的懸浮顆粒聚集成較大的顆粒而沉降:Al3++3H2O Al(OH)3+3H+、Fe3++3H2O Fe(OH)3+3H+
3.泡沫滅火器原理
泡沫滅火器中藥品的主要成分為 與 ,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MgO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其原理是什么?
NaHCO3
Al2(SO4)3
答案 溶液中存在Fe3++3H2O Fe(OH)3+3H+,加入MgO能和H+反應,使c(H+)減小,水解平衡右移,生成Fe(OH)3沉淀除去。
拓展——水解本質的綜合應用

(一)水電離程度大小分析
1.簡單鹽溶液中水電離情況分析
電解質 舉例 水電離程度分析
強酸弱堿鹽 NH4Cl,pH=a 水的電離程度:_____
c水(H+)= mol·L-1
強堿弱酸鹽 CH3COONa,pH=b 水的電離程度:_____
c水(OH-)= mol·L-1
弱酸弱堿鹽 CH3COONH4,pH=7 水的電離程度:_____
增大
10-a
增大
10b-14
增大
2.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水電離程度的變化
常溫下,向濃度為0.1 mol·L-1、體積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一定
0.1 mol·L-1的鹽酸(忽略溶液混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溶液的pH隨鹽酸的體積而變化如圖所示:
(1)c水(H+)出現峰值(圖中c點),該點為恰好完全反應生成NH4Cl的滴定終點,溶液水解顯酸性;此時水解程度最大,即水的電離程度最大,溶液中的H+全部來源于水的電離。
(2)加入鹽酸的過程中,c溶液(H+)不斷增加,pH不斷減小。c水(H+)=10-7 mol·
L-1時,有a和b兩個點,第一個點(a點)
水解促進水的電離(呈酸性)與NH3·H2O抑制水的電離(呈堿性)效果相互抵消,溶液呈中性;第二個點(b點)
水解促進水的電離與過量HCl抑制水的電離效果相互抵消,但二者均為酸性,結果溶液呈酸性。
(3)a、b、c、d四點水電離程度的大小順序依次為 。
c>a=b>d
應用體驗
室溫下,向20 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0 mol·
L-1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H+濃度的負對數[-lg c水(H+)]與所加NaOH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體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應用體驗
A.室溫下,醋酸的電離常數約為
1.0×10-5
B.c、e兩點溶液:c點顯中性,
e點顯堿性
C.d點溶液中:c(Na+)+
c(CH3COO-)=0.05 mol·L-1
D.b、f點溶液中均有c(CH3COO-)>c(CH3COOH)

0.10 mol·L-1CH3COOH溶液,
-lg c水(H+)=11,c(H+)=10-3 mol·
L-1,醋酸的電離常數約為
=1.0×10-5,A正確;
d點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溶液呈堿性,要使混合
溶液呈中性,則醋酸應該稍微過量,c點醋酸過量,e點NaOH過量,則c點溶液呈中性,e點溶液呈堿性,B正確;
d點酸堿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混合溶液體積是醋酸或NaOH溶液體積的2倍,則濃度是原來一半,根據元素守恒得c(Na+)+c(CH3COO-)+c(CH3COOH)=0.1 mol·L-1,c(CH3COOH)很小,
故c(Na+)+c(CH3COO-)>0.05 mol·L-1,C錯誤;
b點加入n(NaOH)是醋酸的一半,則混合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H、CH3COONa,CH3COOH抑制水電離,CH3COONa促進水電離,根據圖知,水電離出的c水(H+)<10-7 mol·
L-1,水的電離被抑制,說明CH3COOH
電離程度大于CH3COONa水解程度,則溶液中存在c(CH3COO-)>c(CH3COOH);f點溶液中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CH3COONa、NaOH,故存在c(CH3COO-)>c(CH3COOH),D正確。
(二)廣義的水解產物判斷
廣義的水解觀認為,無論是鹽的水解還是非鹽的水解,其最終結果都是參與反應的物質和水分別離解成兩部分,再重新組合成新的物質。
(1)金屬氮化物、磷化物
Li3N +3H2O===______________
Ca3P2+6H2O===_________________
AlP+3H2O===_________________
3LiOH+NH3↑
3Ca(OH)2+2PH3↑
Al(OH)3↓+PH3↑
(2)金屬碳化物
CaC2+2H2O===_________________
Al4C3+12H2O===____________________
Mg2C3+4H2O===____________________
(3)鹵素互化物
IBr+H2O===___________
IF5+3H2O===___________
Ca(OH)2+C2H2↑
4Al(OH)3↓+3CH4↑
2Mg(OH)2↓+C3H4↑
HIO+HBr
HIO3+5HF
(4)非金屬元素的鹵化物
BCl3+3H2O===_____________
PCl3+3H2O===_____________
SiCl4+4H2O===________________
(5)亞硫酰氯(SOCl2)遇到潮濕的空氣,立即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大量白霧,寫出亞硫酰氯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H3BO3+3HCl
H3PO3+3HCl
H4SiO4↓+4HCl
SOCl2+H2O===
SO2↑+2HCl
返回
課時對點練
1
2
3
4
5
6
7
8
9
題組一 鹽類水解在粒子濃度關系中的應用
1.在氯化銨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2.(2023·青島高二質檢)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下列關系錯誤的是
A.c(Na+)+c(H+)=c(CH3COO-)+c(OH-)
B.c(Na+)+c(OH-)=c(CH3COO-)+c(CH3COOH)
C.c(OH-)=c(H+)+c(CH3COOH)
D.c(Na+)>c(CH3COO-)>c(OH-)>c(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a+)+c(H+)=c(CH3COO-)+c(OH-),故A正確;
溶液中存在元素守恒:c(Na+)=c(CH3COO-)+c(CH3COOH),故B錯誤;
由選項A、B電荷、元素守恒式得出:c(OH-)=c(H+)+c(CH3COOH),故C正確;
醋酸根離子水解顯堿性,則離子濃度為c(Na+)>c(CH3COO-)>c(OH-) >c(H+),故D正確。
3.關于0.1 mol·L-1 NaHCO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題組二 鹽類水解在生產生活實驗中的應用
4.化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某雨水樣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時間,pH由4.68變為4.28,是因為溶液中
的 發生水解
B.明礬水解形成的Al(OH)3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物,可用于水的凈化
C.將飽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備Fe(OH)3膠體,利用的是鹽類水解
原理
D.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鹽酸,抑制Fe3+水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pH由4.68變為4.28,主要是雨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亞硫酸被氧化為硫酸,由弱酸轉化為強酸,酸性增強,故A錯誤;
明礬凈水的原理是Al3++3H2O Al(OH)3(膠體)+3H+,利用Al(OH)3膠體的吸附性進行凈水,故B正確;
三價鐵離子結合水電離出的氫氧根離子生成氫氧化鐵,水解是吸熱反應,升溫促進水解且飽和氯化鐵溶液濃度較大,有利于膠體的生成,故C正確;
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配制FeCl3溶液時加入少量的鹽酸,增大了氫離子濃度,抑制了鐵離子的水解,故D正確。
5.下列應用與鹽類水解無關的是
A.用鋁鹽和鐵鹽作凈水劑
B.將SOCl2(遇水劇烈水解)和AlCl3·6H2O混合加熱制取無水AlCl3
C.FeSO4飽和溶液制備FeSO4·7H2O晶體時,不能直接蒸干結晶獲取
D.NH4Cl與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屬中的除銹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鋁離子和鐵離子均水解,分別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和氫氧化鐵膠體,因此用鋁鹽和鐵鹽作凈水劑,與鹽類水解有關,故A不選;
氯化鋁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氫,SOCl2水解生成HCl,抑制氯化鋁水解,將SOCl2和AlCl3·6H2O混合加熱制取無水AlCl3,與鹽類水解有關,故B不選;
亞鐵離子不穩定,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生成鐵離子,且FeSO4·7H2O受熱易分解,所以不能直接蒸干FeSO4飽和溶液來制備FeSO4·7H2O,與鹽類水解無關,故選C;
NH4Cl與ZnCl2溶液水解均顯酸性,可除去金屬表面的銹,故D不選。
題組三 鹽類水解在判斷離子反應中的應用
6.下列各組離子因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7.(2023·深圳高二期末)室溫下,下列離子組在給定條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對點訓練
8.(2023·浙江舟山高二期末統考)工業上可以利用TiCl4的水解反應生成TiO2·xH2O,再經焙燒可得TiO2,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TiCl4生成TiO2·xH2O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TiCl4+(x+2)H2O===TiO2·
xH2O↓+4HCl
B.制備時可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促使水解完全
C.利用類似方法還可制備SnO、SnO2等化合物
D.TiCl4的性質非常穩定,除制備TiO2外,還可廣泛應用于涂料、橡膠和
造紙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TiCl4在水中水解:TiCl4+(x+2)H2O===TiO2·xH2O↓+4HCl,加熱使水解程度增大并使HCl揮發,促進水解,最終徹底水解得到TiO2·xH2O,經焙燒得TiO2,故A不符合題意;
越稀越水解、越熱越水解,所以可加入大量水、同時加熱,促進水解完全,故B不符合題意;
利用金屬氯化物的水解,加大量水并加熱可以促進水解完全,用類似方法可制備SnO、SnO2等化合物,故C不符合題意;
TiCl4遇水發生水解反應,其性質不穩定,故D符合題意。
9.下列溶液中,操作和現象對應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選項 溶液 操作 現象
A 滴有酚酞的明礬溶液 加熱 顏色變深
B 滴有酚酞的氨水 加入少量NH4Cl固體 顏色變淺
C 滴有酚酞的CH3COONa溶液 加入少量的CH3COONa固體 顏色變淺
D 氯化鐵溶液 加熱 顏色變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明礬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熱使Al3+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強,無顏色變化,A項錯誤;
加入NH4Cl固體,氨水的電離程度減小,堿性減弱,溶液顏色變淺,B項正確;
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會使CH3COO-+H2O CH3COOH+OH-平衡向右移動,c(OH-)增大,顏色變深,C項錯誤;
加熱氯化鐵溶液時促進FeCl3水解為紅褐色的Fe(OH)3,顏色加深,D項錯誤。
10.根據廣義的水解觀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BaO2的水解產物是Ba(OH)2和H2O2
B.PCl3的水解產物是HClO和H3PO4
C.Al4C3的水解產物是Al(OH)3和CH4
D.CH3COCl的水解產物是兩種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aO2的水解產物是Ba(OH)2和H2O2,該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符合水解原理,故A項正確;
該反應中Cl元素的化合價由-1變為+1,有電子轉移,不符合水解原理,故B項錯誤;
Al4C3水解得到氫氧化鋁和甲烷,符合水解原理,故C項正確;
CH3COCl的水解產物是CH3COOH和HCl,符合水解原理,故D項正確。
11.常溫下0.1 mol·L-1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①②等體積混合后,醋酸根離子濃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
C.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則c(Na+)>c(CH3COO-)>c(H+)
D.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的電離程度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CH3COOH溶液中的H+來自醋酸的電離和水的電離,所以c(CH3COOH) >c(H+)>c(CH3COO-)>c(OH-),A錯誤;
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05 mol·L-1CH3COONa溶液,CH3COONa為強堿弱酸鹽,越稀越水解,因此CH3COO-濃度小于③的二分之一,B正確;
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酸性,說明CH3COOH的電離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因此c(CH3COO-)>c(Na+)>c(H+),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H3COONa,CH3COO-水解促進水的電離,①③等體積混合,CH3COOH電離產生的H+抑制水的電離,因此①②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比①③等體積混合后水的電離程度大,D錯誤。
12.常溫下,向20.00 mL 0.1 mol·L-1氨水中滴入0.1 mol·L-1鹽酸(忽略
溶液混合過程中的體積變化),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H+)的負對數
[-lg c水(H+)]與所加鹽酸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常溫下,Kb(NH3·H2O)約為10-5
B.R、N、Q點都有c(H+)+c( )
=c(OH-)+c(Cl-)
C.R、Q兩點對應的溶液都呈中性
D.N點有c(NH3·H2O)+c( )=0.05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V(鹽酸)=0時,溶質為NH3·H2O,此時溶液中的H+全都是由水電離的,所以-lg c(H+)=-lg c水(H+)=11,即c(H+)=10-11 mol·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R點溶質為NH4Cl和NH3·H2O,水的電離程度不被促進也不被抑制,說明該點NH4Cl的水解程度和NH3·H2O的電離程度相等,顯中性,Q點溶質為NH4Cl和HCl,一定顯酸性,C錯誤;
13.(12分)請同學們利用化學知識來分析下列問題的化學原理:
(1)A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溫下測得0.1 mol·L-1KHC2O4溶液的pH為4.8,則此KHC2O4溶液中c( )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c(H2C2O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大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3)實驗室在配制Cu(NO3)2溶液時,常將Cu(NO3)2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抑制Cu2+的水解
在配制Cu(NO3)2溶液時,Cu2+會發生水解:Cu2++2H2O Cu(OH)2+2H+,故常將Cu(NO3)2固體先溶于較濃的硝酸中,再用蒸餾水稀釋到所需的濃度,以此抑制Cu2+的水解。
(4)泡沫滅火器內裝有NaHCO3飽和溶液,該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下同);滅火器內另一容器中裝有Al2(SO4)3溶液,該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當意外失火時,使泡沫滅火器倒過來搖動即可使藥液混合,噴出大量的白色泡沫,阻止火勢蔓延,其相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H2O H2CO3+OH-
Al3++3H2O
Al(OH)3+3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碳酸氫鈉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水解離子方程式為 +H2O H2CO3+OH-;硫酸鋁是強酸弱堿鹽,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離子方程式為Al3++3H2O
Al(OH)3+3H+;碳酸氫鈉和硫酸鋁在水溶液中能發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鋁,離子方程式為3 +Al3+=== Al(OH)3↓+3CO2↑。
14.(11分)(2023·廣西南寧高二期末)無水FeCl3是有機合成催化劑,還可做水處理劑等。實驗室可用FeCl3·6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3,裝置如圖所示(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已知無水FeCl3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潮解;SOCl2沸點為77 ℃,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卮鹣铝袉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1)儀器F的名稱是___________。
球形干燥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2)SOCl2遇水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FeCl3溶液蒸干灼燒得不到無水FeCl3,而將SOCl2與FeCl3·6H2O混合加熱,可得到無水FeCl3,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Cl2+H2O===SO2↑+2HCl
FeCl3+3H2O Fe(OH)3+3HCl,加熱促進水解,而將SOCl2與FeCl3·6H2O混合加熱,SOCl2與其中的結晶水反應生成HCl,抑制FeCl3的水解,可得到無水FeCl3
SOCl2中Cl為-1價,O為-2價,S為+4價,遇水極易反應生成兩種酸性氣體,其中一種應含Cl,為HCl,另一種含S,為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Cl2+H2O===SO2↑+2H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3)反應后通入N2的目的是排出裝置內的酸性氣體,裝置F中盛裝的物質是________,其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堿石灰
吸收SO2和HCl并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D
酸性氣體為SO2和HCl,均會污染空氣,同時要避免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D中使氯化鐵潮解,故F中盛裝的物質是堿石灰,作用是吸收SO2和HCl并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4)為了檢驗D中最終產品是否含有FeCl2,取少量產品溶于鹽酸,可證明產品中含有FeCl2的最佳試劑是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鐵氰化鉀溶液
C.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D.KSCN溶液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綜合強化
D中含FeCl3,同時要檢驗Fe2+。加NaOH溶液會生成紅褐色沉淀覆蓋白色,故不能用NaOH溶液,A不符合題意;
鐵氰化鉀溶液與亞鐵離子反應產生藍色沉淀,不受鐵離子干擾,能用,B符合題意;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能氧化Cl-,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不符合題意;
KSCN溶液遇亞鐵離子無特征現象,不能用,D不符合題意。
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荣县| 黑河市| 盐池县| 清远市| 宜兰县| 娄底市| 东丰县| 绥中县| 上饶市| 横峰县| 宜都市| 福安市| 唐河县| 永新县| 三明市| 宁夏| 新建县| 方城县| 称多县| 饶阳县| 雷州市| 辉县市| 临猗县| 万宁市| 白银市| 徐闻县| 汾阳市| 朝阳市| 屏边| 卢龙县| 磐石市| 尼勒克县| 岢岚县| 克什克腾旗| 芦山县| 沙洋县| 东城区| 丰县| 思茅市| 张家口市| 惠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