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jié)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課時16 水的電離1. 認識水的電離平衡,了解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2. 能運用弱電解質的電離模型分析水的電離,發(fā)展應用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能力打底 概念辨析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 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 × )(2) 將水加熱,Kw增大,c(H+)不變。( × )(3)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 × )(4)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 )(5) 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動,c(H+)減小。( × )(6) 某溫度時,水溶液中Kw=4×10-14,那么該溫度比室溫(25℃)低。( × )[解析] 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1)錯誤;將水加熱,Kw增大,c(H+)增大,(2)錯誤;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增大,(3)錯誤;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動,c(H+)增大,(5)錯誤;某溫度時,水溶液中Kw=4×10-14,室溫下Kw=1×10-14,那么該溫度比室溫(25℃)高,(6)錯誤。二、水的電離1.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水的電離存在電離平衡。2. 水的電離方程式為H2O+H2O?? H3O++OH- ,簡寫為 H2O??H++OH- 。3. 特例:室溫下,純水中c(H+)=c(OH-)= 1×10-7 mol/L 。三、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1. 符號:Kw。2. 表達式:Kw= c(H+)·c(OH-) ,25 ℃時,Kw= 1.0×10-14 。3. 影響因素: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w 增大 ,降低溫度Kw 減小 。4. 適用范圍:Kw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 電解質溶液 。四、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分析下列條件的改變對水的電離平衡H2O??H++OH- ΔH>0的影響,并填寫下表: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OH-) 水的電離程度 Kw升高溫度 右移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加入酸 左移 增大 減小 減小 不變 加入堿 左移 減小 增大 減小 不變 加入活潑金屬(如Na) 右移 減小 增大 增大 不變 類型1 水的電離平衡判斷 25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向水中通入氨氣,平衡逆向移動,c(OH-)增大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變C.將水加熱,平衡正向移動,Kw增大D.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H+)增大,pH不變[解析] 向水中通入NH3,c(OH-)增大,平衡左移,A正確;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但溫度不變,Kw不變,B正確;將水加熱,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Kw變大,C正確;升高溫度,能促進水的電離,c(H+)增大,pH減小,D錯誤。類型2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判斷 如果25 ℃時,Kw=1.0×10-14,T ℃時,Kw=1.0×10-12,這說明( A )A.T ℃時的電離常數(shù)較大 B.前者的c(H+)較后者大C.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Kw和K電離無直接關系[解析] T℃時c(H+)較大,B錯誤;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C錯誤;由Kw導出過程可知,Kw和K電離是有直接關系的兩個量[Kw=K電離·c(H2O)],D錯誤。類型3 水電離出的H+濃度計算 下列四種溶液:①1 mol/L鹽酸;②0.1 mol/L鹽酸;③0.01 mol/L NaOH溶液;④0.001 mol/L NaOH溶液,則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之比(①∶②∶③∶④)為( A )A.1∶10∶100∶1 000 B. 0∶1∶12∶11C. 14∶13∶12∶11 D. 14∶13∶2∶3[解析]?、僦衏(H+)=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與溶液中的c(OH-)相等,為1.0×10-14 mol/L;②中c(H+)=0.1 mol/L,同理,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3 mol/L;③中c(OH-)=0.0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2 mol/L;④中c(OH-)=0.00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1 mol/L,即(1.0×10-14)∶(1.0×10-13)∶(1.0×10-12)∶(1.0×10-11)=1∶10∶100∶1 000,A正確。1. 水是寶貴的資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C )A.4 ℃時,純水中c(H+)=10-7 mol/LB.升高溫度,純水中的c(H+)增大,c(OH-)減小C.水的電離程度很小,純水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是水分子D.向水中加入酸或堿,可抑制水的電離,使水的離子積減小[解析] 水的電離是吸熱過程,常溫下純水中c(H+)=10-7 mol/L,A錯誤;升高溫度促進水的電離,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均增大,B錯誤;水在常溫下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為10-7 mol/L,純水中主要以水分子形式存在,C正確;向水中加入酸或堿,可抑制水的電離,但水的離子積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D錯誤。2. 常溫下,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1.0×10-13 mol/L,該溶液可能是( A )①二氧化硫的水溶液;②氯化鈉溶液;③硝酸鈉溶液;④氫氧化鈉溶液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解析] 某溶液中由水電離出來的c(H+)=1.0×10-13 mol/L,說明溶液既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①中,SO2+H2O??H2SO3,H2SO3??HSO+H+,HSO??SO+H+,溶液呈酸性;④中,NaOH===Na++OH-,溶液呈堿性,A正確。3. 向純水中加入少量H2SO4,在溫度不變時,溶液中( C )A.c(OH-)增大 B.c(H+)減小C. 增大 D.水中c(H+)與c(OH-)的乘積增大[解析] 水存在電離平衡:H2O??H++OH-。加入H2SO4,c(H+)增大,c(OH-)減小,c(H+)·c(OH-)不變,增大,C正確。4. (2023·興化中學)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隨著溫度的變化關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溫度/℃ 25 50 75 100Kw/×10-14 1.0 5.5 20.0 56.0A.純水中c(H+)的大小與溫度無關B. 水的電離度:α(50℃)>α(75℃)C. 75 ℃時,0.01 mol/L H2SO4溶液中,Kw=2.0×10-13D. 25℃時,0.01 mol/LNaOH溶液中,Kw=1.0×10-12[解析]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隨溫度的升高Kw逐漸增大,則水的電離程度增大,電離產(chǎn)生的c(H+)增大,則α(50℃)<α(75℃),A、B錯誤;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75 ℃時,純水或稀的電解質溶液Kw=2.0×10-13,C正確;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25℃時,Kw=1.0×10-14,溫度不變Kw不變,D錯誤。1.(2022·如皋期中)水是最常見的溶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0℃時,Kw=1×10-14B. 向水中加入鹽酸,Kw變小C. 將純水加熱至80℃,Kw變大、pH變小D. 電解水制H2、O2時,為了增強導電性,可以加入適量氯化鈉2. (2022·溧陽中學)下列措施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是( C )A.向純水中投入少量Na2O2 B. 將水加熱煮沸C.向水中通入CO2 D. 向水中加入NaCl[解析] 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溶液中c(OH-)>c(H+);加熱可促進水的電離,但c(H+)=c(OH-);CO2可與水反應生成H2CO3,H2CO3可抑制水的電離, H2CO3 電離產(chǎn)生的氫離子使溶液中c(H+)>c(OH-);NaCl對水的電離無影響。C正確。3.(2023·徐州模擬)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增大的是( C )A.通入少量氨氣 B.通入少量氯化氫氣體C. 加熱 D.加入少量氯化鈉固體[解析] 通入少量氨氣,與水結合為一水合氨,電離產(chǎn)生的OH-將抑制水的電離,但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不變,A不符合題意;通入少量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電離產(chǎn)生的H+將抑制水的電離,但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不變,B不符合題意;水的電離是一個吸熱過程,加熱,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增大,C符合題意;加入少量氯化鈉固體,其溶于水電離產(chǎn)生的Na+、Cl-對水的電離不產(chǎn)生影響,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不變,D不符合題意。4.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A.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隨溫度的改變而變化B. 25 ℃時,只有在純水中,才有Kw=1×10-14C. 任何溫度下,在酸、堿、鹽的稀溶液中,都有Kw=1×10-14D. NaCl溶液中既無OH-也無H+5.(2023·鎮(zhèn)江模擬)25 ℃時,水的電離達到平衡:H2O??H++OH- 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A.向水中加入KOH溶液,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B. 將水加熱,Kw增大,pH不變C.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Na,平衡逆向移動,c(H+)減小D. 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H+)增大,Kw不變[解析] 向水中加入KOH溶液,電離產(chǎn)生OH-,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動,A錯誤;將水加熱,Kw增大,平衡正向移動,c(H+)增大,pH減小,B錯誤;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CH3COONa,CH3COO-結合氫離子,c(H+)減小,平衡正向移動,C錯誤;向水中加入少量冰醋酸,c(H+)增大,Kw只受溫度影響,故不變,D正確。6. (2022·鎮(zhèn)江中學)某溫度下,向c(H+)=1×10-6 mol/L的蒸餾水中加入NaHSO4晶體,保持溫度不變,測得溶液中c(H+)=1×10-2 mol/L。下列對該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D )A.該溶液的溫度高于25 ℃B.由水電離出的c(H+)為1×10-10 mol/LC.加入NaHSO4晶體抑制水的電離D.取該溶液加水稀釋100倍,溶液中的 c(OH-) 減小[解析] 該溫度下蒸餾水中c(H+)=1×10-6 mol/L,大于 25 ℃ 時純水中的c(H+),故溫度高于 25 ℃,A正確;此溫度下Kw=1×10-12,故溶液中c(OH-)= mol/L=1×10-10 mol/L,水電離出的c(H+)與溶液中的c(OH-)相等,B正確;加入NaHSO4晶體后,NaHSO4電離出的H+抑制了水的電離,C正確;加水稀釋時,c(H+)減小,而Kw不變,故c(OH-)增大,D錯誤。7. 關于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A.蒸餾水中,c(H+)·c(OH-)=1×10-14B.純水中,25 ℃時,c(H+)·c(OH-)=1×10-14C.25 ℃時,任何以水為溶劑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D.Kw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解析] Kw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w增大,25 ℃時,純水和稀的電解質水溶液中Kw=c(H+)·c(OH-)=1×10-14,A中未指明溫度,關系式不一定成立。8. 在相同溫度下,0.01 mol/L NaOH溶液和0.01 mol/L鹽酸相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由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相等B. 由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都是 1.0×10-12 mol/LC.由水電離出的OH-的濃度都是0.01 mol/LD. 兩者都促進了水的電離[解析] 溫度不確定,無法計算出由水電離出的H+或OH-的濃度,B、C錯誤;酸、堿抑制水的電離,D錯誤。9. 室溫下,若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OH-的濃度為1×10-14 mol/L,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B )A.Al3+、Na+、NO、Cl- B. K+、Na+、Cl-、NOC.K+、Na+、Cl-、AlO D. K+、NH、SO、NO[解析] 溶液中由水電離產(chǎn)生的OH-的濃度為1×10-14 mol/L,溶液呈酸性或堿性。Al3+與OH-不能大量共存;AlO與H+不能大量共存;NH與OH-不能大量共存。B正確。10. 一定溫度下,水存在H2O??H++OH- ΔH>0的平衡,下列敘述一定正確的是( B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鹽酸,平衡逆向移動,Kw減小B.將水加熱,Kw增大C.向水中加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平衡逆向移動,Kw減小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鈉,c(H+)=10-7mol/L,Kw不變[解析] 溫度不變,Kw不變,A、C錯誤;由于沒有指明溫度,c(H+)不一定等于10-7 mol/L,D錯誤。11. 25 ℃時,在等體積的0.5 mol/L H2SO4溶液、0.05 mol/L Ba(OH)2溶液、1 mol/L NaCl溶液和純水中,發(fā)生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是( A )A.1∶10∶107∶107 B. 107∶107∶1∶1C.107∶106∶2∶2 D. 107∶106∶2×107∶2[解析] 25 ℃時,H2SO4溶液中c(H+)=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4mol/L,Ba(OH)2溶液中c(OH-)=0.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3 mol/L,NaCl和純水中由水電離出的c(H+)均為10-7 mol/L。則等體積的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n(H+)(即電離的水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0-14∶10-13∶10-7∶10-7=1∶10∶107∶107。12. 下圖表示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的c(H+)與 c(OH-)的關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A.兩條曲線上任意點均有c(H+)·c(OH-)=KwB.T<25C.b點和c點的溶液中,c(H+)=c(OH-)D.只采用升溫的方式,可由a點變成d點[解析] 兩條曲線表示兩種溫度下的離子積常數(shù)曲線,所以兩條曲線上任意點均有c(H+)·c(OH-)=Kw,A正確;水的電離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促進水電離,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增大,T ℃下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大于25 ℃的,所以T>25,B錯誤;c點c(H+)=c(OH-),溶液呈中性,b點c(H+)>c(OH-),溶液呈酸性,C錯誤;a點溶液呈中性、d點溶液呈堿性,且d點的離子積常數(shù)大于a點,所以升高溫度不能使a點變成d點,D錯誤。13.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Al3+、SO、Cl-B.=1×10-13 mol/L的溶液中:NH、Ca2+、Cl-、NOC. 與Al反應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D.水電離的H+的濃度為1×10-13 mol/L的溶液中:K+、Na+、[Al(OH)4]-、CO[解析] 使酚酞變紅的溶液顯堿性,Al3+不能大量共存,A錯誤;B項溶液中c(H+)=0.1 mol/L,四種離子都能大量共存,B正確;與Al反應生成H2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堿性溶液,在酸性條件下Fe2+、NO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在堿性條件下Fe2+能生成沉淀 Fe(OH)2,C錯誤;D項中水的電離受到抑制,可能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堿性溶液,在堿性溶液中四種離子可以大量共存,而在酸性溶液中,[Al(OH)4]-、CO不能大量共存,D錯誤。14.(2023·南通模擬)通過傳感器測定冰醋酸被水稀釋后的電導率及pH,根據(jù)變化曲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離子總濃度越大,溶液電導率越大B. b點后,溶液繼續(xù)稀釋,所有離子濃度均減小C. a點醋酸水溶液未達到電離平衡狀態(tài)D. 實驗曲線說明傳感器測量值取決于帶電微粒種類、濃度等因素[解析] 由曲線變化趨勢可知,溶液的電導率與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電導率先增大后減小,反之亦然,A錯誤;b點后,溶液繼續(xù)稀釋,醋酸根離子和氫離子濃度均減小,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B錯誤;加水稀釋過程中,a、b點都達到了平衡狀態(tài),C錯誤;結合加水過程中的微粒種類、離子濃度、溫度等變化,說明傳感器測量值取決于帶電微粒種類、濃度等因素,D正確。15. 在-50 ℃時液氨存在著以下平衡:2NH3??NH+NH。平衡時,陰、陽離子的濃度均為1×10-15 mol/L。液氨與金屬鈉會發(fā)生反應:2Na+2NH3===2NaNH2+H2↑。下列有關液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B )A.-50 ℃時,液氨的離子積為1×10-15B. -50 ℃時,液氨的離子積為1×10-30C. -50 ℃時,在液氨中加入少量NaNH2,溶解后液氨的離子積將變大D. -50 ℃時,在液氨中加入少量金屬鈉,溶解后液氨中的c(NH)減小[解析]?。?0 ℃時,液氨中c(NH)=c(NH)=1×10-15 mol/L,故離子積為1×10-15×1×10-15=1×10-30,A錯誤,B正確;溫度不變,液氨的離子積不變,C錯誤;液氨與金屬鈉發(fā)生反應2Na+2NH3===2NaNH2+H2↑,c(NH)增大,D錯誤。16. 請根據(jù)水的電離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某溫度(T ℃)時,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Kw=1×10-12,則該溫度 > (填“>”“<”或“=”)25 ℃,其理由是 升溫促進水的電離,Kw增大 。(2)實驗室用Zn與稀硫酸制取H2,反應時溶液中水的電離平衡 向右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移動。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體,水的電離平衡 向右 移動。(3)25 ℃時,0.1 mol/L的下列6種溶液,水電離出的c(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郏舰埽劲伲舰荩劲冢舰蕖?填序號)。①鹽酸?、贖2SO4?、跜H3COOH(Ka=1.7×10-5) ④NH3·H2O(氨水)(Kb=1.7×10-5)?、軳aOH?、轇a(OH)2(4)下列曲線中,可以描述0.1 mol/L乙酸(甲,Ka=1.8×10-5)和0.1 mol/L氯乙酸(乙,Ka=1.4×10-3)的水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與加入水的體積V的關系是 C (填字母)。[解析] (1)升高溫度,Kw增大,由于Kw=1×10-12>1×10-14,因此溫度大于25 ℃。(2)Zn與稀硫酸反應過程中,溶液中c(H+)減小,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體,平衡Cl2+H2O??H++Cl-+HClO向左移動,溶液中c(H+)減小,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3)25 ℃時,0.1 mol/L 的鹽酸中c(H+)與0.1 mol/L NaOH溶液中c(OH-)相等,故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同理0.1 mol/L H2SO4和0.1 mol/L Ba(OH)2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0.1 mol/L CH3COOH和0.1 mol/L氨水中水的電離程度相等。酸溶液中c(H+)越大或堿溶液中c(OH-)越大,水電離出的c(H+)就越小,故6種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由大到小的關系為③=④>①=⑤>②=⑥。(4)乙酸的Ka小于氯乙酸的Ka,所以0.1 mol/L乙酸溶液中的 c(H+) 小于0.1 mol/L氯乙酸溶液中的c(H+),故0.1 mol/L乙酸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大,加水稀釋,兩種酸溶液中的c(H+)減小,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故選C。(共13張PPT)高中化學人教版 選擇性必修1第二節(jié)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課時16 水的電離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目錄Contents關鍵能力舉題說法關鍵能力一、能力打底 概念辨析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畫“√”,錯誤的畫“×”)。(1) 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減小。( )(2) 將水加熱,Kw增大,c(H+)不變。( )(3)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減小。( )(4)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硫酸氫鈉,c(H+)增大,Kw不變。( )(5) 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動,c(H+)減小。( )(6) 某溫度時,水溶液中Kw=4×10-14,那么該溫度比室溫(25℃)低。( )×××√××[解析] 升高溫度,水的電離程度增大,(1)錯誤;將水加熱,Kw增大,c(H+)增大,(2)錯誤;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動,c(OH-)增大,(3)錯誤;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動,c(H+)增大,(5)錯誤;某溫度時,水溶液中Kw=4×10-14,室溫下Kw=1×10-14,那么該溫度比室溫(25℃)高,(6)錯誤。二、水的電離1. 水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水的電離存在電離平衡。3. 特例:室溫下,純水中c(H+)=c(OH-)=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1. 符號:Kw。2. 表達式:K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時,Kw=______________。3. 影響因素: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Kw________,降低溫度Kw________。4. 適用范圍:Kw不僅適用于純水也適用于稀的______________。H3O++OH-1×10-7 mol/Lc(H+)·c(OH-)1.0×10-14 增大減小電解質溶液四、外界條件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改變條件 平衡移動方向 c(H+) c(OH-) 水的電離程度 Kw升高溫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加入酸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加入堿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加入活潑金屬(如Na)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右移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左移增大減小減小不變左移減小增大減小不變右移減小增大增大不變舉題說法1類型1 水的電離平衡判斷DA.向水中通入氨氣,平衡逆向移動,c(OH-)增大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變C.將水加熱,平衡正向移動,Kw增大D.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c(H+)增大,pH不變[解析] 向水中通入NH3,c(OH-)增大,平衡左移,A正確;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但溫度不變,Kw不變,B正確;將水加熱,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Kw變大,C正確;升高溫度,能促進水的電離,c(H+)增大,pH減小,D錯誤。2類型2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判斷 如果25 ℃時,Kw=1.0×10-14,T ℃時,Kw=1.0×10-12,這說明( )A.T ℃時的電離常數(shù)較大 B.前者的c(H+)較后者大C.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放熱過程 D.Kw和K電離無直接關系[解析] T℃時c(H+)較大,B錯誤;水的電離過程是一個吸熱過程,C錯誤;由Kw導出過程可知,Kw和K電離是有直接關系的兩個量[Kw=K電離·c(H2O)],D錯誤。A3類型3 水電離出的H+濃度計算 下列四種溶液:①1 mol/L鹽酸;②0.1 mol/L鹽酸;③0.01 mol/L NaOH溶液;④0.001 mol/L NaOH溶液,則常溫下由水電離出的H+的濃度之比(①∶②∶③∶④)為( )A.1∶10∶100∶1 000 B. 0∶1∶12∶11C. 14∶13∶12∶11 D. 14∶13∶2∶3[解析]?、僦衏(H+)=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與溶液中的c(OH-)相等,為1.0×10-14 mol/L;②中c(H+)=0.1 mol/L,同理,由水電離出的c(H+)=1.0× 10-13 mol/L;③中c(OH-)=0.0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2 mol/L;④中c(OH-)=0.001 mol/L,由水電離出的c(H+)=1.0×10-11 mol/L,即(1.0× 10-14)∶(1.0×10-13)∶(1.0×10-12)∶(1.0×10-11)=1∶10∶100∶1 000,A正確。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1 水的電離 (共13張PPT).pptx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與平衡 第二節(jié)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課時16 水的電離.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