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課件+ 練習)(共2份打包)

資源簡介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
 (分值:100分)
(選擇題1~11題,每小題6分,共66分)
一、元素周期表結構的應用
1.已知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區分別是 (  )
A.第四周期第ⅡB族;s區
B.第四周期第ⅧB族;d區
C.第四周期第Ⅷ族;d區
D.第四周期第Ⅷ族;ds區
2.原子序數在前36號的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則該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位于 (  )
A.第ⅠA族 B.第ⅥB族
C.第Ⅷ族 D.第ⅠB族
3.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圖所示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鈦元素原子的M層上共有10個電子
B.鈦元素是ds區的過渡元素
C.鈦元素原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
D.47.87是鈦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
4.(2024·合肥高二檢測)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下列關于該元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該元素為過渡元素
B.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A族
C.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
D.該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34s2
二、“文字敘述型”元素推斷
5.(2023·全國甲卷,11)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Y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原子半徑:X>W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C.Y與X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Z的最高價含氧酸是弱酸
6.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關信息
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
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
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
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W是Fe元素
B.X的電負性比Y的大
C.Z2Y2中陰離子和陽離子個數比為1∶2
D.XY2是一種直線形分子
7.(2021·山東,4)X、Y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6,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原子半徑:X>Y
B.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中Y氧化性最強
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X的元素有4種
三、“微粒結構型”元素推斷
8.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達到了8電子穩定結構,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r(W)>r(X)>r(Y)>r(Z),W的單質可用來制取漂白劑或用于自來水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YZ2屬于酸性氧化物
B.X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
C.第一電離能:Z>Y>X
D.Z分別與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種
9.某種化合物(如圖)由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其中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 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原子半徑:WB.簡單離子的氧化性:WC.X與Y、Y與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D.W元素只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四、“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斷
10.X、Y、Z、W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Y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ns2np5
B.四種元素所形成的最簡單氫化物中,最穩定的可能是Y的氫化物
C.Y、Z之間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X、Z、W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強酸
11.(2021·浙江6月選考,15)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價為+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還原性:ZQ2B.X能從ZO2中置換出Z
C.Y能與Fe2O3反應得到Fe
D.M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與其最低價氫化物反應
五、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綜合應用
12.(6分)有A、B、C、D、E、F六種主族元素,有關信息如下:
①短周期元素C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E的單質可在空氣中燃燒。
②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一部分。
③A、B同周期,其電離能數據如下(單位:kJ·mol-1):
I1 I2 I3 I4
A 738 1 451 7 733 10 540
B 578 1 817 2 745 11 575
(1)F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C、D、E元素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A、B的電離能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A通常顯+1價,B通常顯+4價
b.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小,其活潑性比A強
c.A、B的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放出等量氫氣時,消耗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13.(14分)現有七種元素,其中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請根據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元素 相關信息
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 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
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
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為離子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    。
(2)B基態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    個方向,原子軌道呈    形。
(3)某同學根據上述信息,推斷C基態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該同學所畫的軌道表示式違背了    。
(4)G位于第    族    區,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
14.(14分)電離能是衡量元素失電子能力的重要依據,隨著元素核電荷數的遞增,電離能的值呈現周期性變化規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的變化關系(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
①根據圖示變化規律,可推測S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最小)范圍為    ②據圖可知,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I1出現反常的元素是    。
③圖中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④根據對角線規則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應該具有    。
(2)用In表示元素的第n電離能,則圖中的a、b、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a為I1、b為I2、c為I3
B.a為I3、b為I2、c為I1
C.a為I2、b為I3、c為I1
D.a為I1、b為I3、c為I2
(3)銅、鋅兩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第二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電離能/(kJ·mol-1) I1 I2
Cu 746 1 958
Zn 906 1 733
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精析
1.C [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可知共4個能層,為第四周期元素,價層電子排布為3d84s2,為Ni,最后填充d電子,為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2.C [第ⅠA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第ⅥB族的Cr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第Ⅷ族的Fe、Co、Ni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都為4s2;第ⅠB族的Cu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故選C。]
3.A [鈦元素原子的M層為第三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2,共有10個電子,A正確;鈦元素是d區的過渡元素,B錯誤;鈦元素原子最外層為4s2,有2個電子,C錯誤;47.87是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D錯誤。]
4.B [根據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可知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1)d3ns2。又知該元素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則該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4s2,應為過渡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
5.C [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Mg、Z為S。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W>X,A錯誤;X的簡單氫化物為H2O,Z的簡單氫化物為H2S,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Z,B錯誤;Y與X可形成MgO,為離子化合物,C正確;Z為S,硫的最高價含氧酸為硫酸,是強酸,D錯誤。]
6.B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X是C;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n=2即2s22p4,Y為O;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質子數為11,Z為Na;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W為Fe。]
7.D [由題意分析可知,X為P元素,Y為Cl元素。P與Cl在同一周期,則P半徑大,即原子半徑:X>Y,A項不符合題意;二者對應的簡單氫化物分別是PH3和HCl,半徑:P3->Cl-,所以PH3的失電子能力強,還原性強,即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B項不符合題意;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各元素對應金屬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逐漸增強,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強,C項不符合題意;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依次為Na、Al、Mg、Si、S、P、Cl,所以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P的元素有5種,D項符合題意。]
8.D
9.C [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則Z為H元素;Y能夠形成2個共價單鍵,則Y最外層含有6個電子,結合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可知,Y為O元素,W為Al元素;根據圖示化合物的結構可知,X為Na元素。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ZX,故B錯誤;Na與O形成的過氧化鈉、O與H形成的過氧化氫都是強氧化劑,具有漂白性,故C正確;Al可以形成共價化合物AlCl3,故D錯誤。]
10.B [根據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Y可能為C、N、O,Y、Z同主族,且為短周期元素,二者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故C錯誤;當X、Z、W分別為N、S、Cl時,對應最高價含氧酸分別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都是強酸,故D錯誤。]
11.A [ZQ2為CS2,ZR4為CCl4,CS2的還原性強于CCl4,A錯誤;Mg和CO2發生反應:2Mg+CO22MgO+C,B正確;Al和Fe2O3發生鋁熱反應:2Al+Fe2O3Al2O3+2Fe,C正確;M為N,N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最低價氫化物為NH3,二者發生反應:HNO3+NH3NH4NO3,D正確。]
12.(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2)S>P>Si
(3)c
解析 根據題意,滿足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的短周期元素為碳、硅;元素C、D、E在同一周期,假設C為碳,則E為氧,氧氣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所以C為硅,則D為磷,E為硫,單質硫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SO2,所以F為硒。(3)根據表中數據,A的第三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二電離能,則A是第ⅡA族元素,通常顯+2價,B元素的第四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三電離能,則B是第ⅢA族元素,通常顯+3價,a錯誤;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但它在反應時需要失去3個電子,判斷其活潑性不能只看第一電離能,根據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知,b錯誤;產生等量的H2,A、B失去電子數相等,即可得出消耗A、B的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c正確。
13.(1)  (2)3 啞鈴
(3)泡利原理 (4)ⅦB d 3d54s2
解析 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則A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B元素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陡增,故C處于第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D為第三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故D為P元素;E為第三周期元素,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應為第ⅦA族元素,故E為Cl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故F為K元素;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G為Mn元素。(1)NH5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N,陰離子是H-。(2)氮元素能量最高的電子為2p軌道上的電子,p軌道電子云在空間有3個方向,呈啞鈴形。(3)3s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平行,違反了泡利原理。(4)M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最后填充的電子為3d軌道,故屬于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
14.(1)①Si P ②Be和N ③第四周期第ⅠA族
④兩性 (2)C
(3)Cu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10,而鋅為[Ar]3d104s1,銅達到了較穩定狀態,所以Cu的第二電離能相對較大
解析 (1)①由圖中數據可知,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有突變,因此S的第一電離能的最小范圍為Si階段重點突破練(一)
第一章
<<<
一、元素周期表結構的應用
1.已知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區分別是
A.第四周期第ⅡB族;s區
B.第四周期第ⅧB族;d區
C.第四周期第Ⅷ族;d區
D.第四周期第Ⅷ族;ds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可知共4個能層,為第四周期元素,價層電子排布為3d84s2,為Ni,最后填充d電子,為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
2.原子序數在前36號的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則該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位于
A.第ⅠA族 B.第ⅥB族
C.第Ⅷ族 D.第ⅠB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第ⅠA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第ⅥB族的Cr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第Ⅷ族的Fe、Co、Ni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都為4s2;第ⅠB族的Cu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故選C。
3.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圖所示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鈦元素原子的M層上共有10個電子
B.鈦元素是ds區的過渡元素
C.鈦元素原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
D.47.87是鈦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鈦元素原子的M層為第三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2,共有10個電子,A正確;
鈦元素是d區的過渡元素,B錯誤;
鈦元素原子最外層為4s2,有2個電子,C錯誤;
47.87是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D錯誤。
4.(2024·合肥高二檢測)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下列關于該元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元素為過渡元素
B.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A族
C.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
D.該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34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可知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1)d3ns2。又知該元素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則該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4s2,應為過渡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二、“文字敘述型”元素推斷
5.(2023·全國甲卷,11)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Y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X>W
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C.Y與X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Z的最高價含氧酸是弱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Mg、Z為S。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W>X,A錯誤;
X的簡單氫化物為H2O,Z的簡單氫化物為H2S,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Z,B錯誤;
Y與X可形成MgO,為離子化合物,C正確;
Z為S,硫的最高價含氧酸為硫酸,是強酸,D錯誤。
6.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元素 相關信息
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
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
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
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W是Fe元素 B.X的電負性比Y的大
C.Z2Y2中陰離子和陽離子個數比為1∶2 D.XY2是一種直線形分子

元素 相關信息
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
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
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
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X是C;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n=2即2s22p4,Y為O;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質子數為11,Z為Na;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W為F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7.(2021·山東,4)X、Y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6,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X>Y
B.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
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中Y氧化性最強
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X的元素有4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由題意分析可知,X為P元素,Y為Cl元素。P與Cl在同一周期,則P半徑大,即原子半徑:X>Y,A項不符合題意;
二者對應的簡單氫化物分別是PH3和HCl,半徑:P3->Cl-,所以PH3的失電子能力強,還原性強,即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B項不符合題意;
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各元素對應金屬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逐漸增強,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強,C項不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依次為Na、Al、Mg、Si、S、P、Cl,所以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P的元素有5種,D項符合題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三、“微粒結構型”元素推斷
8.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達到了8電子穩定結構,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r(W)>r(X)>r(Y)>r(Z),W的單質可用來制取漂白劑或用于自來水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YZ2屬于酸性氧化物
B.X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的酸性
C.第一電離能:Z>Y>X
D.Z分別與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9.某種化合物(如圖)由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其中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 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WB.簡單離子的氧化性:WC.X與Y、Y與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D.W元素只能形成離子化合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
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則Z為H元素;
Y能夠形成2個共價單鍵,則Y最外層含有6個電子,
結合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可知,Y為O元素,W為Al元素;根據圖示化合物的結構可知,X為Na元素。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Z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元素金屬性越強,對應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越弱,金
屬性:AlX,故B
錯誤;
Na與O形成的過氧化鈉、O與H形成的過氧化氫都是強氧化劑,具有漂白性,故C正確;
Al可以形成共價化合物AlCl3,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四、“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斷
10.X、Y、Z、W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Y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ns2np5
B.四種元素所形成的最簡單氫化物中,最穩定的可能
是Y的氫化物
C.Y、Z之間可形成離子化合物
D.X、Z、W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強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
Y可能為C、N、O,Y、Z同主族,且為短周期元素,
二者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故C錯誤;
當X、Z、W分別為N、S、Cl時,對應最高價含氧酸分別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都是強酸,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1.(2021·浙江6月選考,15)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價為+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還原性:ZQ2B.X能從ZO2中置換出Z
C.Y能與Fe2O3反應得到Fe
D.M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與其最低價氫化物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ZQ2為CS2,ZR4為CCl4,CS2的還原性強于CCl4,
A錯誤;
Mg和CO2發生反應:2Mg+CO2 2MgO+C,B正確;
Al和Fe2O3發生鋁熱反應:2Al+Fe2O3 Al2O3+2Fe,C正確;
M為N,N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最低價氫化物為NH3,二者發生反應:HNO3+NH3===NH4NO3,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五、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綜合應用
12.有A、B、C、D、E、F六種主族元素,有關信息如下:
①短周期元素C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E的單質可在空氣中燃燒。
②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一部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③A、B同周期,其電離能數據如下(單位: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I1 I2 I3 I4
A 738 1 451 7 733 10 540
B 578 1 817 2 745 11 575
(1)F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C、D、E元素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A、B的電離能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A通常顯+1價,B通常顯+4價
b.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小,其活潑性比A強
c.A、B的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放出等量氫氣時,消耗單質的物質的量之
比為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S>P>Si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根據題意,滿足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的短周期元素
為碳、硅;元素C、D、E在同一周期,假設C為碳,則
E為氧,氧氣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所以C為硅,則D為磷,E為硫,單質硫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SO2,所以F為硒。
根據表中數據,A的第三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二電離能,則A是第ⅡA族元素,通常顯+2價,B元素的第四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三電離能,則B是第ⅢA族元素,通常顯+3價,a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但它在反應時需要失去3個電
子,判斷其活潑性不能只看第一電離能,根據同周期
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知,b錯誤;
產生等量的H2,A、B失去電子數相等,即可得出消耗A、B的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3.現有七種元素,其中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請根據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元素 相關信息
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
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元素 相關信息
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
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已知BA5為離子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則A為H元素;
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B元素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
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陡增,故C處于第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為第三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故D為P元素;
E為第三周期元素,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應為第ⅦA族元素,故E為Cl元素;
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故F為K元素;
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G為Mn元素。
NH5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N,陰離子是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B基態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  個方向,原子軌道呈   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啞鈴
元素 相關信息
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
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
氮元素能量最高的電子為2p軌道上的電子,p軌道電子云在空間有3個方向,呈啞鈴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某同學根據上述信息,推斷C基態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該同學所畫的軌道表示式違背了     。
泡利原理
元素 相關信息
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
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
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
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
3s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平行,違反了泡利原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4)G位于第   族  區,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
ⅦB
M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最后填充的電子為3d軌道,故屬于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d
3d54s2
元素 相關信息
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
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
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
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
14.電離能是衡量元素失電子能力的重要依據,隨著元素核電荷數的遞增,電離能的值呈現周期性變化規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的變化關系(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根據圖示變化規律,可推測S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最小)范圍為  <  (填元素符號,下同)。
Si
P
由圖中數據可知,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有突變,因此S的第一電離能的最小范圍為Si< S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②據圖可知,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I1出現反常的元素是
    。
③圖中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e和N
第四
周期第ⅠA族
同周期,從左向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由圖中數據可知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為K。
④根據對角線規則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應該具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兩性
Be、Al根據對角線規則,性質具有相似性,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氫氧化鈹)也應具有兩性。
(2)用In表示元素的第n電離能,則圖中的a、b、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a為I1、b為I2、c為I3
B.a為I3、b為I2、c為I1
C.a為I2、b為I3、c為I1
D.a為I1、b為I3、c為I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a中Na元素的電離能遠大于Mg的電離能,則a應表示的是I2;b中Na元素的電離能小于Mg的電離能,Mg的電離能遠大于Al的電離能,則b應表示的是I3;c中Al元素的電離能遠小于P的電離能,S元素的電離能遠小于Cl的電離能,則c應表示的是I1,故C正確。
(3)銅、鋅兩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第二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離能/(kJ·mol-1) I1 I2
Cu 746 1 958
Zn 906 1 733
Cu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10,而鋅為[Ar]3d104s1,銅達到了較穩定狀態,所以Cu的第二電離能相對較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徐水县| 林芝县| 长宁区| 咸阳市| 弥勒县| 鹰潭市| 瑞丽市| 定兴县| 长治市| 余江县| 和林格尔县| 防城港市| 墨竹工卡县| 额尔古纳市| 铜山县| 高安市| 甘德县| 邹城市| 玛纳斯县| 武宣县| 斗六市| 宜都市| 仁怀市| 兴隆县| 宜阳县| 绵竹市| 荔波县| 双柏县| 若尔盖县| 阜城县| 富阳市| 安泽县| 石楼县| 天峻县| 微博| 平凉市| 勃利县| 罗江县| 临泽县| 辽宁省| 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