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 (分值:100分)(選擇題1~11題,每小題6分,共66分)一、元素周期表結構的應用1.已知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區分別是 ( )A.第四周期第ⅡB族;s區B.第四周期第ⅧB族;d區C.第四周期第Ⅷ族;d區D.第四周期第Ⅷ族;ds區2.原子序數在前36號的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則該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位于 ( )A.第ⅠA族 B.第ⅥB族C.第Ⅷ族 D.第ⅠB族3.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圖所示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鈦元素原子的M層上共有10個電子B.鈦元素是ds區的過渡元素C.鈦元素原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D.47.87是鈦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4.(2024·合肥高二檢測)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下列關于該元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元素為過渡元素B.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A族C.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D.該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34s2二、“文字敘述型”元素推斷5.(2023·全國甲卷,11)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Y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X>W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C.Y與X可形成離子化合物D.Z的最高價含氧酸是弱酸6.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元素 相關信息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W是Fe元素B.X的電負性比Y的大C.Z2Y2中陰離子和陽離子個數比為1∶2D.XY2是一種直線形分子7.(2021·山東,4)X、Y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6,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X>YB.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中Y氧化性最強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X的元素有4種三、“微粒結構型”元素推斷8.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達到了8電子穩定結構,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r(W)>r(X)>r(Y)>r(Z),W的單質可用來制取漂白劑或用于自來水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YZ2屬于酸性氧化物B.X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C.第一電離能:Z>Y>XD.Z分別與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種9.某種化合物(如圖)由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其中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 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半徑:WB.簡單離子的氧化性:WC.X與Y、Y與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D.W元素只能形成離子化合物四、“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斷10.X、Y、Z、W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Y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ns2np5B.四種元素所形成的最簡單氫化物中,最穩定的可能是Y的氫化物C.Y、Z之間可形成離子化合物D.X、Z、W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強酸11.(2021·浙江6月選考,15)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價為+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還原性:ZQ2B.X能從ZO2中置換出ZC.Y能與Fe2O3反應得到FeD.M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與其最低價氫化物反應五、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綜合應用12.(6分)有A、B、C、D、E、F六種主族元素,有關信息如下:①短周期元素C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E的單質可在空氣中燃燒。②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一部分。③A、B同周期,其電離能數據如下(單位:kJ·mol-1):I1 I2 I3 I4A 738 1 451 7 733 10 540B 578 1 817 2 745 11 575(1)F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C、D、E元素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A、B的電離能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A通常顯+1價,B通常顯+4價b.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小,其活潑性比A強c.A、B的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放出等量氫氣時,消耗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3.(14分)現有七種元素,其中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請根據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元素 相關信息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 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 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1)已知BA5為離子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 。 (2)B基態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 個方向,原子軌道呈 形。 (3)某同學根據上述信息,推斷C基態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該同學所畫的軌道表示式違背了 。 (4)G位于第 族 區,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 14.(14分)電離能是衡量元素失電子能力的重要依據,隨著元素核電荷數的遞增,電離能的值呈現周期性變化規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的變化關系(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①根據圖示變化規律,可推測S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最小)范圍為 ②據圖可知,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I1出現反常的元素是 。 ③圖中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④根據對角線規則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應該具有 。 (2)用In表示元素的第n電離能,則圖中的a、b、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a為I1、b為I2、c為I3B.a為I3、b為I2、c為I1C.a為I2、b為I3、c為I1D.a為I1、b為I3、c為I2(3)銅、鋅兩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第二電離能如下表所示:電離能/(kJ·mol-1) I1 I2Cu 746 1 958Zn 906 1 733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精析1.C [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可知共4個能層,為第四周期元素,價層電子排布為3d84s2,為Ni,最后填充d電子,為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2.C [第ⅠA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第ⅥB族的Cr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第Ⅷ族的Fe、Co、Ni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都為4s2;第ⅠB族的Cu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故選C。]3.A [鈦元素原子的M層為第三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2,共有10個電子,A正確;鈦元素是d區的過渡元素,B錯誤;鈦元素原子最外層為4s2,有2個電子,C錯誤;47.87是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D錯誤。]4.B [根據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可知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1)d3ns2。又知該元素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則該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4s2,應為過渡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5.C [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Mg、Z為S。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W>X,A錯誤;X的簡單氫化物為H2O,Z的簡單氫化物為H2S,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Z,B錯誤;Y與X可形成MgO,為離子化合物,C正確;Z為S,硫的最高價含氧酸為硫酸,是強酸,D錯誤。]6.B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X是C;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n=2即2s22p4,Y為O;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質子數為11,Z為Na;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W為Fe。]7.D [由題意分析可知,X為P元素,Y為Cl元素。P與Cl在同一周期,則P半徑大,即原子半徑:X>Y,A項不符合題意;二者對應的簡單氫化物分別是PH3和HCl,半徑:P3->Cl-,所以PH3的失電子能力強,還原性強,即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B項不符合題意;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各元素對應金屬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逐漸增強,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強,C項不符合題意;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依次為Na、Al、Mg、Si、S、P、Cl,所以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P的元素有5種,D項符合題意。]8.D9.C [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則Z為H元素;Y能夠形成2個共價單鍵,則Y最外層含有6個電子,結合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可知,Y為O元素,W為Al元素;根據圖示化合物的結構可知,X為Na元素。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ZX,故B錯誤;Na與O形成的過氧化鈉、O與H形成的過氧化氫都是強氧化劑,具有漂白性,故C正確;Al可以形成共價化合物AlCl3,故D錯誤。]10.B [根據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Y可能為C、N、O,Y、Z同主族,且為短周期元素,二者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故C錯誤;當X、Z、W分別為N、S、Cl時,對應最高價含氧酸分別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都是強酸,故D錯誤。]11.A [ZQ2為CS2,ZR4為CCl4,CS2的還原性強于CCl4,A錯誤;Mg和CO2發生反應:2Mg+CO22MgO+C,B正確;Al和Fe2O3發生鋁熱反應:2Al+Fe2O3Al2O3+2Fe,C正確;M為N,N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最低價氫化物為NH3,二者發生反應:HNO3+NH3NH4NO3,D正確。]12.(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 (2)S>P>Si(3)c解析 根據題意,滿足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的短周期元素為碳、硅;元素C、D、E在同一周期,假設C為碳,則E為氧,氧氣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所以C為硅,則D為磷,E為硫,單質硫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SO2,所以F為硒。(3)根據表中數據,A的第三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二電離能,則A是第ⅡA族元素,通常顯+2價,B元素的第四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三電離能,則B是第ⅢA族元素,通常顯+3價,a錯誤;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但它在反應時需要失去3個電子,判斷其活潑性不能只看第一電離能,根據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知,b錯誤;產生等量的H2,A、B失去電子數相等,即可得出消耗A、B的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c正確。13.(1) (2)3 啞鈴(3)泡利原理 (4)ⅦB d 3d54s2解析 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則A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B元素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陡增,故C處于第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D為第三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故D為P元素;E為第三周期元素,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應為第ⅦA族元素,故E為Cl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故F為K元素;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G為Mn元素。(1)NH5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N,陰離子是H-。(2)氮元素能量最高的電子為2p軌道上的電子,p軌道電子云在空間有3個方向,呈啞鈴形。(3)3s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平行,違反了泡利原理。(4)M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最后填充的電子為3d軌道,故屬于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14.(1)①Si P ②Be和N ③第四周期第ⅠA族④兩性 (2)C(3)Cu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10,而鋅為[Ar]3d104s1,銅達到了較穩定狀態,所以Cu的第二電離能相對較大解析 (1)①由圖中數據可知,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有突變,因此S的第一電離能的最小范圍為Si階段重點突破練(一)第一章<<<一、元素周期表結構的應用1.已知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區分別是A.第四周期第ⅡB族;s區B.第四周期第ⅧB族;d區C.第四周期第Ⅷ族;d區D.第四周期第Ⅷ族;ds區√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某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84s2,可知共4個能層,為第四周期元素,價層電子排布為3d84s2,為Ni,最后填充d電子,為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2.原子序數在前36號的某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則該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不可能位于A.第ⅠA族 B.第ⅥB族C.第Ⅷ族 D.第ⅠB族√1234567891011121314第ⅠA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1,第ⅥB族的Cr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第Ⅷ族的Fe、Co、Ni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都為4s2;第ⅠB族的Cu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4s1,故選C。3.元素周期表中有如圖所示的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鈦元素原子的M層上共有10個電子B.鈦元素是ds區的過渡元素C.鈦元素原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D.47.87是鈦原子的近似相對原子質量√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鈦元素原子的M層為第三層,電子排布為3s23p63d2,共有10個電子,A正確;鈦元素是d區的過渡元素,B錯誤;鈦元素原子最外層為4s2,有2個電子,C錯誤;47.87是鈦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D錯誤。4.(2024·合肥高二檢測)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并且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下列關于該元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元素為過渡元素B.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ⅡA族C.該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D.該元素基態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Ar]3d34s2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為2,價層電子數為5,可知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1)d3ns2。又知該元素是同族中原子序數最小的元素,則該元素位于第四周期,其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34s2,應為過渡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B族,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區。1234567891011121314二、“文字敘述型”元素推斷5.(2023·全國甲卷,11)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9。Y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其K層電子數相等,WX2是形成酸雨的物質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X>WB.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C.Y與X可形成離子化合物D.Z的最高價含氧酸是弱酸√12345678910111213141234567891011121314分析可知,W為N、X為O、Y為Mg、Z為S。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原子半徑依次減小,所以原子半徑:W>X,A錯誤;X的簡單氫化物為H2O,Z的簡單氫化物為H2S,簡單氫化物的沸點:X>Z,B錯誤;Y與X可形成MgO,為離子化合物,C正確;Z為S,硫的最高價含氧酸為硫酸,是強酸,D錯誤。6.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元素 相關信息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W是Fe元素 B.X的電負性比Y的大C.Z2Y2中陰離子和陽離子個數比為1∶2 D.XY2是一種直線形分子√元素 相關信息X 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Y 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Z 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W 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1234567891011121314X的基態原子L層電子數是K層的2倍,X是C;Y的基態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nsnnpn+2,n=2即2s22p4,Y為O;Z存在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的核素,質子數為11,Z為Na;W有多種化合價,在溶液中生成的其白色氫氧化物在空氣中會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W為Fe。12345678910111213147.(2021·山東,4)X、Y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和為6,二者形成的一種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原子半徑:X>YB.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單質中Y氧化性最強D.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X的元素有4種√1234567891011121314由題意分析可知,X為P元素,Y為Cl元素。P與Cl在同一周期,則P半徑大,即原子半徑:X>Y,A項不符合題意;二者對應的簡單氫化物分別是PH3和HCl,半徑:P3->Cl-,所以PH3的失電子能力強,還原性強,即簡單氫化物的還原性:X>Y,B項不符合題意;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各元素對應金屬單質的還原性逐漸減弱,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逐漸增強,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強,C項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第ⅡA族、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電離能從小到大依次為Na、Al、Mg、Si、S、P、Cl,所以同周期中第一電離能小于P的元素有5種,D項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三、“微粒結構型”元素推斷8.某化合物的結構如圖所示,分子中所有原子都達到了8電子穩定結構,X、Y、Z、W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徑:r(W)>r(X)>r(Y)>r(Z),W的單質可用來制取漂白劑或用于自來水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YZ2屬于酸性氧化物B.X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弱于W的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C.第一電離能:Z>Y>XD.Z分別與W、X、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不止一種1234567891011121314√9.某種化合物(如圖)由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組成,其中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 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WB.簡單離子的氧化性:WC.X與Y、Y與Z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D.W元素只能形成離子化合物√1234567891011121314Y核外最外層電子數是W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的二倍,W、Y、Z分別位于三個不同周期,則Z為H元素;Y能夠形成2個共價單鍵,則Y最外層含有6個電子,結合W、X、Y三種簡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可知,Y為O元素,W為Al元素;根據圖示化合物的結構可知,X為Na元素。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則原子半徑:Z1234567891011121314元素金屬性越強,對應簡單離子的氧化性越弱,金屬性:AlX,故B錯誤;Na與O形成的過氧化鈉、O與H形成的過氧化氫都是強氧化劑,具有漂白性,故C正確;Al可以形成共價化合物AlCl3,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四、“周期表片段型”元素推斷10.X、Y、Z、W均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Y的價層電子排布式是ns2np5B.四種元素所形成的最簡單氫化物中,最穩定的可能是Y的氫化物C.Y、Z之間可形成離子化合物D.X、Z、W的最高價氧化物所對應的水化物不可能均是強酸√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可知,Y可能為C、N、O,Y、Z同主族,且為短周期元素,二者不可能形成離子化合物,故C錯誤;當X、Z、W分別為N、S、Cl時,對應最高價含氧酸分別為硝酸、硫酸和高氯酸,都是強酸,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1.(2021·浙江6月選考,15)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價為+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還原性:ZQ2B.X能從ZO2中置換出ZC.Y能與Fe2O3反應得到FeD.M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與其最低價氫化物反應√1234567891011121314ZQ2為CS2,ZR4為CCl4,CS2的還原性強于CCl4,A錯誤;Mg和CO2發生反應:2Mg+CO2 2MgO+C,B正確;Al和Fe2O3發生鋁熱反應:2Al+Fe2O3 Al2O3+2Fe,C正確;M為N,N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為HNO3,最低價氫化物為NH3,二者發生反應:HNO3+NH3===NH4NO3,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五、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綜合應用12.有A、B、C、D、E、F六種主族元素,有關信息如下:①短周期元素C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E的單質可在空氣中燃燒。②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一部分。1234567891011121314③A、B同周期,其電離能數據如下(單位:kJ·mol-1):1234567891011121314 I1 I2 I3 I4A 738 1 451 7 733 10 540B 578 1 817 2 745 11 575(1)F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 (2)C、D、E元素的電負性相對大小為 (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A、B的電離能數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A通常顯+1價,B通常顯+4價b.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較小,其活潑性比A強c.A、B的單質分別與鹽酸反應放出等量氫氣時,消耗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1234567891011121314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S>P>Sic1234567891011121314根據題意,滿足價層電子排布式為ns2np2的短周期元素為碳、硅;元素C、D、E在同一周期,假設C為碳,則E為氧,氧氣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所以C為硅,則D為磷,E為硫,單質硫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SO2,所以F為硒。根據表中數據,A的第三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二電離能,則A是第ⅡA族元素,通常顯+2價,B元素的第四電離能遠遠大于第三電離能,則B是第ⅢA族元素,通常顯+3價,a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B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但它在反應時需要失去3個電子,判斷其活潑性不能只看第一電離能,根據同周期元素的性質遞變規律可知,b錯誤;產生等量的H2,A、B失去電子數相等,即可得出消耗A、B的單質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c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3.現有七種元素,其中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請根據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元素 相關信息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1234567891011121314元素 相關信息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1)已知BA5為離子化合物,寫出其電子式: 。 1234567891011121314A、B、C、D、E為短周期主族元素,F、G為第四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則A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B元素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層,為1s22s22p3,故B為N元素;由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數據可知,第三電離能陡增,故C處于第ⅡA族,原子序數大于N元素,故C為Mg元素;1234567891011121314D為第三周期元素,D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最外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3,故D為P元素;E為第三周期元素,E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應為第ⅦA族元素,故E為Cl元素;F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故F為K元素;G在周期表的第七列,G為Mn元素。NH5是離子化合物,則含有N,陰離子是H-。1234567891011121314(2)B基態原子中能量最高的電子,其電子云在空間有 個方向,原子軌道呈 形。 12345678910111213143啞鈴元素 相關信息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氮元素能量最高的電子為2p軌道上的電子,p軌道電子云在空間有3個方向,呈啞鈴形。1234567891011121314(3)某同學根據上述信息,推斷C基態原子的軌道表示式為 。該同學所畫的軌道表示式違背了 。 泡利原理元素 相關信息A 元素的核外電子數和電子層數相等,也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B 元素原子的核外p電子數比s電子數少1C 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分別是I1=738 kJ·mol-1;I2=1 451 kJ·mol-1;I3=7 733 kJ·mol-1;I4=10 540 kJ·mol-13s軌道的兩個電子自旋平行,違反了泡利原理。1234567891011121314(4)G位于第 族 區,價層電子排布式為 。 ⅦBMn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3d54s2,最后填充的電子為3d軌道,故屬于d區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1234567891011121314d3d54s2元素 相關信息D 原子核外所有p軌道全充滿或半充滿E 元素的主族序數與周期數的差為4F 是前四周期中電負性最小的元素G 在周期表的第七列14.電離能是衡量元素失電子能力的重要依據,隨著元素核電荷數的遞增,電離能的值呈現周期性變化規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I1隨原子序數的變化關系(其中12號至17號元素的有關數據缺失)。1234567891011121314①根據圖示變化規律,可推測S的第一電離能的大小(最小)范圍為 < (填元素符號,下同)。 SiP由圖中數據可知,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有突變,因此S的第一電離能的最小范圍為Si< S1234567891011121314②據圖可知,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I1出現反常的元素是 。 ③圖中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 1234567891011121314Be和N第四周期第ⅠA族同周期,從左向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呈增大的趨勢。由圖中數據可知第四周期第一電離能最小的元素為K。④根據對角線規則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應該具有 。1234567891011121314兩性Be、Al根據對角線規則,性質具有相似性,鈹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氫氧化鈹)也應具有兩性。(2)用In表示元素的第n電離能,則圖中的a、b、c分別代表 (填字母)。 A.a為I1、b為I2、c為I3B.a為I3、b為I2、c為I1C.a為I2、b為I3、c為I1D.a為I1、b為I3、c為I21234567891011121314C1234567891011121314a中Na元素的電離能遠大于Mg的電離能,則a應表示的是I2;b中Na元素的電離能小于Mg的電離能,Mg的電離能遠大于Al的電離能,則b應表示的是I3;c中Al元素的電離能遠小于P的電離能,S元素的電離能遠小于Cl的電離能,則c應表示的是I1,故C正確。(3)銅、鋅兩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第二電離能如下表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銅的第一電離能(I1)小于鋅的第一電離能,而銅的第二電離能(I2)卻大于鋅的第二電離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離能/(kJ·mol-1) I1 I2Cu 746 1 958Zn 906 1 733Cu原子失去一個電子后,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10,而鋅為[Ar]3d104s1,銅達到了較穩定狀態,所以Cu的第二電離能相對較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docx 第一章 階段重點突破練(一).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