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6張PPT)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2溶解度逐點導講練課堂小結作業提升學習目標課時講解1課時流程2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及影響因素氣體溶解度及影響因素溶解度曲線及應用結晶的方法感悟新知知識點1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知1-講感悟新知(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還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知1-講感悟新知特別提醒:區分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溫度、一定量溶劑中”,因為溫度、溶劑量改變,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就可能會變成不飽和溶液(或飽和溶液)。一定溫度下,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只是不能繼續溶解原來的溶質,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質,如往一定溫度下的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硝酸鉀固體,可看到固體逐漸溶解,因此一定要強調是哪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知1-講感悟新知知1-講2. 判斷溶液是否飽和的方法觀察法實驗法若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體溶質,且固體溶質的量不再減少向溶液中加入該固體溶質固體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溶液是否飽和的判斷方法固體溶質能繼續溶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感悟新知知1-講3.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一般規律: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特殊情況:飽和石灰水 不飽和石灰水因此改變溶質、溶劑的量及溫度可使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之間進行相互轉化。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或降溫(大多數固體溶質)增加溶劑或升溫(大多數固體溶質)降溫升溫感悟新知知1-講4. 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濃溶液與稀溶液區別 含義不同溶液是否飽和取決于溶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里的含量是否達到最大限度 溶液的濃與稀取決于溶質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量的相對多少溫度影響 受溫度影響, 必須指明溫度 與溫度無關感悟新知知1-講關系 (1) 溶液的飽和、不飽和與溶液的濃﹑稀沒有必然的聯系。(2) 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飽和溶液。(3) 在相同溫度下, 同種溶劑、同種溶質的飽和溶液要比其不飽和溶液的濃度大感悟新知知1-講知識拓展:圖示法表示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關系:A 既是飽和溶液,又是濃溶液;B 既是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C 既是不飽和溶液,又是濃溶液;D 既是不飽和溶液,又是稀溶液。知1-練感悟新知室溫下, 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 g 氯化鈉固體, 充分攪拌后, 尚有部分固體未溶解, 加入10 g 水后, 固體全部溶解。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加水前一定是飽和溶液 B. 加氯化鈉前可能是飽和溶液C. 加水后一定是飽和溶液 D. 加水后一定是不飽和溶液例1A考向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題型1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判斷感悟新知解題秘方:解題時可運用關鍵詞法解答,如“部分未溶解” 即溶解一部分,可判斷原溶液及所得的溶液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解:向一定質量的氯化鈉溶液中加入10 g 氯化鈉固體,固體部分溶解,說明原溶液是不飽和溶液,得到的是飽和溶液;加水后固體全部溶解,所得的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因為由題中信息無法確定該溶液是否能繼續溶解氯化鈉。知1-練知1-練感悟新知現有下列方法:①升高溫度;②降低溫度;③增加硝酸鉀;④減少硝酸鉀;⑤增加溶劑;⑥恒溫蒸發溶劑。能用于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是( )A. ①③⑥ B. ②③⑥C. ①③⑤ D. ②④⑥例2B題型2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感悟新知解題秘方:不飽和溶液可通過改變溫度,溶質和溶劑的量使之達到飽和。解:硝酸鉀的溶解能力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強,可以采用降低溫度、增加硝酸鉀、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使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知1-練知1-練感悟新知化學中有許多概念既是相對的又是統一的。如圖2所示反映了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濃溶液和稀溶液的關系。例3題型3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間的關系知1-練感悟新知(1)從圖中可以看出,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9% 的生理鹽水可歸于圖中_____________(填“I”“II”“III”或“IV”)區域;現有一瓶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若使它變為飽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恒溫蒸發溶劑或___________________。飽和溶液與濃溶液和稀溶液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飽和溶液可能是濃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III增加溶質感悟新知解:(1)本題中涉及的兩對概念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溶液的飽和與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里,溶解某種溶質的量是否達到最大限度,達到最大限度的為飽和溶液,否則為不飽和溶液,濃溶液不一定是飽和溶液。(2)0 .9% 的生理鹽水是氯化鈉的不飽和溶液,同時也是稀溶液。知1-練感悟新知知識點21. 結晶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結晶知2-講感悟新知2. 結晶的方法知2-講結晶方法 原理 應用舉例冷卻熱飽和溶液法(降溫結晶法) 將溶液制成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 再降溫冷卻, 析出晶體, 過濾得到晶體 從KNO3 飽和溶液中得到KNO3 晶體蒸發溶劑法(蒸發結晶法) 將溶液加熱蒸發溶劑, 使其達到飽和后, 繼續蒸發溶劑, 溶質會結晶析出 海水曬鹽感悟新知3. 結晶的應用——海水曬鹽(1) 原理: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水分蒸發,食鹽從海水中結晶析出。知2-講感悟新知知2-講海水貯水池蒸發池結晶池粗鹽母液(將泥沙沉降)(也叫苦鹵,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利用風吹和日曬使水分蒸發)氯化鈉多種化工產品(2)主要過程如下:感悟新知特別提醒:1. 無論是哪種方法結晶,結晶后剩下的溶液均為新條件下的飽和溶液。2. 冷卻熱飽和溶液法結晶的主要步驟:溶液制成熱飽和溶液、降溫冷卻析出晶體、過濾、洗滌、干燥。知2-講知2-練感悟新知如圖4 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鹽的過程。根據海水曬鹽的原理, 下列說法中:①海水進入貯水池, 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②在蒸發池中, 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逐漸增加;③在蒸發池中, 海水中水 的質量逐漸增加;④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其中說法正確的是( )A.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例4C考向 結晶的方法感悟新知解題秘方:理解蒸發結晶的原理,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海水引入貯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變,①正確;蒸發池中,在NaCl 未達到飽和狀態析出晶體之前,海水中氯化鈉的質量保持不變,蒸發過程中水的質量一直在減少,②③錯誤;析出晶體后的母液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④正確;故C正確。知2-練感悟新知知識點3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知3-講1. 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 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中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感悟新知知3-講達到飽和狀態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狀態在一定溫度下單位標準在100 g溶劑中條件以“g”為單位感悟新知2. 影響因素(1)溶質和溶劑的性質。(2)溫度。①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如氯化鈉;③ 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知3-講增加溶劑并不能增大固體的溶解度,可通過改變溫度來改變溶解度感悟新知知3-講3. 固體溶解度與溶解性之間的關系一般稱為 難溶 微溶 可溶 易溶溶解度/g(20 ℃ ) < 0.01 0.01~1 1~10 > 10舉例 CaCO3 Ca(OH)2 KClO3 KNO3感悟新知知3-講深度理解:1.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的四要素可簡記為“定溫、定量、定狀態、定單位”。2. 溶解過程中攪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增大固體的溶解度。3. 20℃時物質溶解性與溶解度之間的聯系可用數軸表示( 數軸法):知3-練感悟新知下列關于氯化鈉溶解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 t ℃時,36 g 氯化鈉完全溶解在100 g 水中,所以t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B. t ℃時,36 g氯化鈉溶解在水中能形成100 g飽和溶液,所以 t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C. 把36 g 氯化鈉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達到飽和,所以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D. t ℃時,把36 g 氯化鈉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達到飽和,所以t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36 g例5D考向 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題型1 對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感悟新知解題秘方:理解固體溶解度,需緊扣“四要素”,即一定溫度、100 g 溶劑,飽和狀態,單位為“g”。解:A 中氯化鈉完全溶解,不一定達到飽和狀態,無法計算溶解度;B 中100 g 是飽和溶液的質量,不是溶劑的質量;C 中沒有指明溫度。知3-練知3-練感悟新知下列因素,其中不影響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的有( )①溫度 ②固體物質的種類③水的質量 ④固體物質的顆粒大小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例6D題型2 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感悟新知解:①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化,如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②同溫度下,不同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一般不同,如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而硝酸鉀的溶解度為31.6 g,所以溶質種類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度;知3-練感悟新知③溶解度是指某溫度時100 g 溶劑中最多溶解的溶質質量,例如,20 ℃時100 g 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6 g 氯化鈉,則 2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 g,該溫度時,200 g 水則最多可以溶解72 g 氯化鈉,但溶解度不是72 g,換算成100 g 水中最多溶解溶質的質量,溶解度仍為36 g,所以溶劑質量不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度;④溶質顆粒大小不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只是影響溶解速率。知3-練知3-練感悟新知將3 g 某物質在20 ℃時溶于200 g 水中,恰好形成飽和溶液,則該物質屬于( )A. 易溶性物質 B. 可溶性物質C. 微溶性物質 D. 難溶性物質例7B題型3 根據溶解度判斷溶解性感悟新知解題秘方:先求出物質20 ℃時的溶解度,再確定溶解性。解:20 ℃時該物質的溶解度為1.5 g,1 g<1.5 g<10 g,故屬于可溶性物質。知3-練感悟新知知識點41. 列表法——以表格的形式表示某種固體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1)優點:列出的數據精確,一目了然。(2)缺點:①不能反映未列出的數據;②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趨勢不能直觀表述。溶解度的表示知4-講感悟新知2. 曲線法——溶解度曲線(1) 概念:用縱坐標表示溶解度,橫坐標表示溫度,表示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改變而變化的曲線。(2)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意義知4-講感悟新知知4-講內容 表示意義 舉例(以圖4為例)點 曲線上的點 表示物質在對應溫度時的溶解度 如A、B 表示物質N、M 在T1 ℃時的溶解度分別為a g和c g兩曲線交點 表示兩物質在該點對應溫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如C 點表示M、N 在T2 ℃時的溶解度相等(均為b g)感悟新知知4-講內容 表示意義 舉例(以圖4為例)線 表示物質溶解度隨溫度改變而變化的趨勢 如M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N 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面 曲線下面的點 表示溶液為不飽和溶液 如D 點表示T1 ℃時N 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面的點 表示溶液飽和且有未溶固體 如D 點表示T1 ℃時M 的飽和溶液感悟新知特別提醒:溶解度曲線的應用:1. 查找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2. 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 分析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趨勢。4. 分析溫度變化時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知4-講感悟新知5. 判斷結晶的方法:(1) 若固體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明顯增大,則可采用降低熱飽和溶液溫度的方法獲得晶體( 如硝酸鉀);(2) 若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則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得到晶體,如工業上利用海水曬鹽得到粗鹽。知4-講感悟新知3. 溶解度曲線的類型(1)陡升型(多數):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銨、硝酸鈉、硝酸鉀等。(2)緩升型(少數):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如氯化鈉等。(3)下降型(極少數):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等。知4-講知4-練感悟新知[中考·天津]溶液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A. 食鹽 B . 面粉 C . 泥沙例8考向 固體溶解度的表示題型1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A知4-練感悟新知(2)氯化銨和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表所示。① 10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________ g。② 20 ℃時,將20 g 氯化銨加入100 g 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為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溫度/ ℃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33.3不飽和知4-練感悟新知③ 60 ℃時,將60 g 硝酸鉀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 g。④ 將60 ℃相同質量的氯化銨飽和溶液和硝酸鉀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0 ℃時,析出晶體的質量:氯化銨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硝酸鉀。105小于感悟新知解題秘方:認真分析表格中溶解度的數據,結合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進行解答。解:(1)食鹽易溶于水,與水混合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能形成溶液;面粉、泥沙難溶于水,與水混合不能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不能形成溶液,故選A。知4-練感悟新知(2)①從表中可知:1 0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3 3 .3 g;② 2 0 ℃時,氯化銨的溶解度為3 7 .2 g,將2 0 g 氯化銨加入1 0 0 g 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③ 6 0 ℃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1 1 0 g,則6 0 ℃ 時,5 0 g 水中最多溶解5 5 g 硝酸鉀,則6 0 ℃時將6 0 g 硝酸鉀加入5 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5 5 g 硝酸鉀,所得溶液的質量為5 5 g+5 0 g=1 0 5 g;④從表中可知,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氯化銨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故將6 0 ℃相同質量的氯化銨飽和溶液和硝酸鉀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2 0 ℃時,析出晶體的質量:氯化銨小于硝酸鉀。知4-練知4-練感悟新知[中考·連云港]我國鹽湖地區有“夏天曬鹽(NaCl),冬天撈堿(Na2CO3)”的做法。NaCl、 Na2CO3的溶解度曲線如圖7 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20 ℃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40 ℃時仍是飽和溶液B.30 ℃時,在100 g 水中加入40 g NaCl ,形成不飽和溶液C.NaCl 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大D.“夏天曬鹽”經過蒸發結晶過程,“冬天撈堿”經過降溫結晶過程例9D題型2 溶解度曲線的意義感悟新知解題秘方:找準溶解度曲線中的“點”,認清“線”的變化趨勢。解:20 ℃時Na2CO3 的飽和溶液,升溫到40 ℃時,溶解度變大,變為不飽和溶液,A 錯誤;由溶解度曲線可知,30 ℃時,NaCl的溶解度小于40 g,所以30℃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NaCl,NaCl不能完全溶解,形成飽和溶液,B錯誤;比較溶解度大小時必須指明溫度,C錯誤;夏天曬鹽是因為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經蒸發結晶析出氯化鈉;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冬天撈堿”是降溫結晶析出碳酸鈉,D正確。知4-練感悟新知知識點51. 概念氣體的壓強為101 kPa 和一定溫度時,在1 體積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溶解的該氣體體積。氣體的溶解度知5-講感悟新知2. 影響因素(1)氣體的性質。(2)溫度 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3)壓強 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增大而增大。知5-講如喝可樂后會打嗝如打開汽水瓶蓋,瓶口有大量氣泡冒出感悟新知知識鏈接:氣體溶解度和固體溶解度的比較知5-講氣體溶解度 固體溶解度溶劑的量 1 體積水 100 g溶劑條件 一定溫度和壓強 一定溫度單位 體積 克(g)知5-練感悟新知[中考·云南]夏季下雨之前,天氣悶熱,水中的含氧量降低,養魚池中的魚往往會浮出水面。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氧氣的溶解度會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B. 氧氣的溶解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C. 為了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養魚池中通入空氣D. 為了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養魚池的水噴向空中例10B考向 氣體的溶解度感悟新知解題秘方::氣體溶解度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溫度越高,氣體的溶解度越小;壓強越大,氣體的溶解度越大。解: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A 正確;夏季下雨之前,池塘里的魚常躍出水面,是因為夏季氣溫升高,氧氣的溶解度減小,B 錯誤;空氣中含有氧氣,為了增加養魚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養魚池中通入空氣,C 正確;把養魚池的水噴向空中,增大水和氧氣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加養魚池的含氧量,D 正確。知5-練課堂小結溶液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結晶溶解度溶解度曲線概念影響因素溶質溶劑溫度、壓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