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原子結構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立足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的歷史情境,學生學會用宏觀和微觀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的能力。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感受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修正和完善,歸納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律,提高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力。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探秘原子結構差異,樹立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觀念,提升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素養。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歷程道爾頓模型(1803年):堅實的、不可再分實心球湯姆孫原子模型(1904年):平均分布著正電荷的粒子,鑲嵌著許多電子,中和了正電荷,從而形成中性原子。盧瑟福原子模型(1911年):中心有一個帶正電荷的核,電子在它的周圍沿著不同軌道運轉,就像行星環繞太陽運轉一樣。玻爾原子模型(1913年):電子在原子核外空間的一定軌道上繞核做高速圓周運動。 +++++++++++原子結構模型的演變歷程奧地利物理學家薛定諤等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提出電子云模型電子云模型現代物質結構學說電子云模型(1926年)一、原子結構1.構成原子的微粒及其性質原子原子核質子:相對質量近似為1,帶1個單位正電荷中子:相對質量近似為1,不帶電核外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質量很小(可忽略不計)質子電子中子參考數據:①1個核外電子的質量:9.10×10-31 kg②1個質子的質量:1.6726231 × 10-27 kg③1個中子的質量:1.6749286 ×10-27 kg2.質量數(1)概念:如果忽略電子的質量,將原子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值相加,所得的數值。常用A表示。(2)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兩個關系①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②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思考]原子的質量數是否就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請舉例說明。不一定。S的質量數為32,而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06,兩者數值上相近但不相等。3.原子的表示方法質量數質子數S1632質量數 A=32質子數 Z=16中子數 N=32-16=16原子 質子數(Z) 中子數(N) 表示方法F 9 10 ___Na 11 12 _____Al 13 14 _____FNaAl元素符號核外電子在原子核外的排布規律是用電子云來表示的,在高中階段為了好理解,出現了下圖排布方式。二、原子核外電子排布1.電子層(1)概念: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電子分別在能量不同的區域內運動。我們把不同的區域簡化為不連續的殼層,也稱作電子層。(2)不同電子層的表示及能量關系各電子層 由內到外 電子層數 1 2 3 4 5 6 7字母代號 K L M N O P Q離核遠近 由近到遠 能量高低 由低到高 下表是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電子層排布,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1. 當K層為最外層時,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除了K層,其他各層為最外層時,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2. 次外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多少?3. 你能歸納出第n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嗎?4. 根據歸納的規律,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表示核電荷數為1~20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2.電子分層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電子總是優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電子層里,即按K→L→M→N……順序排列。(2)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①第n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如K、L、M、N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分別為2、8、18、32。②最外層電子數目最多不能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能超過2個)。③次外層最多能容納的電子數不超過18個。3.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或離子)結構示意圖粒子符號原子核質子數(或核電荷數)電子層該電子層上的電子數+112 8 1Na畫出下列原子或離子的結構示意圖①S: ,S2-: ; ②Ca: ,Ca2+: 。在1~20號元素的原子中:(1)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 。(2)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 ,3倍的原子有 。(3)次外層電子數是最外層電子數2倍的原子有 。(4)電子層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的原子有 。Be、ArCOLi、SiH、Be、Al4.常見的10e-和18e-微粒(1)常見的10e-微粒F-、O2-、N3-、OH-HF、H2O、NH3、CH4Na+、Mg2+、Al3+、、H3O+(2)常見的18e-微粒H2SF2K+、Ca2+某同學在畫某種元素的一種單核微粒的結構示意圖時,忘記在圓圈內標出質子數,請你根據核外電子排布,推測可能的微粒符號。可能為中性原子Ne,也可能為陽離子Na+、Mg2+、Al3+,也可能為陰離子F-、O2-、N3-。判斷正誤(1)在多電子原子里,電子的能量不完全相同(2)M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18個電子(3)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都是8(4)Mg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5)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的原子必定是金屬元素的原子原子結構原子核核外電子中子體積很小質量很大質量近似相等質量可以忽略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能量規律核外電子總是盡可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上然后由內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較高的電子層上數量規律每層最多容納2n2個電子最外層不能超過8個電子(第一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能超過18個電子質子1.科學家于2000年發現了核電荷數為116的元素(Lv)。下列有關質量數為293的Lv原子的描述錯誤的是( )A.質子數為116 B.中子數為177C.電子數為116 D.原子中質子數比中子數多61D2.下列關于電子排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離子(O2-)的核電荷數與最外層電子數相等B.在多電子的原子中,能量高的電子通常在離核近的區域內運動C.核外電子總是先排在能量高的電子層上D.某原子M層電子數為L層電子數的4倍A3.主族元素X、Y,已知X的質子數為a,X2+比Y2-核外少8個電子,若Y原子的質量數為b,則Y原子核內中子數為( )A.b-a-4 B.b-a-8 C.b+a+8 D.b-a-12A4.填空(1)3216S2-中的質子數是__________,中子數是________,核外電子數是________,質量數是________。(2)微?!癆Xn-”核外有18個電子,則它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___,核內中子數為__________。1618183418-nA-(18-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