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課題2《化學與可持續發展》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跟蹤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課題2《化學與可持續發展》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跟蹤練習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十一單元《課題2化學與可持續發展》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課題是九年級化學第十一單元課題2的內容,本節內容編排在課程的最后一節,站在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這一角度,進一步闡明化學與人類可持續發展之問的關系,目的是讓學生意識到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做到合理開發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資源,還要保護好環境,以增強學生珍惜資源、珍愛生命,愛護地球等現代公民應該具有的意識,提高他們愛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自覺性和行動力。
【學情分析】
學生前面已學習了金屬礦物,以及煤、石油、天然氣綜合利用的相關內容,對工業流程也有一定的認知。本節知識內容與人類的生活關系密切,學生在學習中需要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了解哪些活動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并思考如何用化學方法去消除這些污染,使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環保意識并樹立綠色化學理念。
【教學目標】
1.會初步區別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了解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與用途。學會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滌綸的區分方法。
3.了解合成材料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機合成材料。
【教學重點】
學會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滌綸的區分方法。
【教學難點】
學會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滌綸的區分方法。
【教學方法】
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歸納法、概括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本了解化學的內容。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在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在這個過程中,化學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引入新課。
【新知探究】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思考與討論】:請從物質的組成及轉化視角,舉例說明空氣、水、化石燃料和金屬礦物等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
想一想還有哪些自然資源通過化學方法得到了開發和利用,產生了哪些材料或能源。
利用膜法富氧技術,分離空氣得到富氧空氣;電解水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對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可得到焦炭、煤氣、煤油、汽油等物質;金屬冶煉就是將金屬礦物中的金屬元素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用于生產各種金屬材料。
【思考與討論】:回顧第七單元學過的知識,討論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們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而采取的措施。
提高燃料質量
如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改進生產中使用的脫硫設備;
用天然氣代替煤;
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等。
改進使用技術
改進汽車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用催化凈化裝置,加大尾氣檢測力度;
【提出問題】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1.通過化學反應將化石能源轉化為清潔、便利的二次能源,如乙醇、電能、石油制品等,開發新能源。
2.開發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等。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化學在材料的研制和創新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
【塑料】主要性能: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
常見類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合成橡膠:】主要性能:彈性和絕緣性好。
常見類型:順丁橡膠、丁苯橡膠、異戊橡膠、硅橡膠等。
【合成纖維:】主要性能: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腐蝕。
常見類型:聚丙烯纖維(丙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滌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等。
【實驗探究】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
【問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過實驗區分這三種纖維
從物質組成和轉化的視角分析:
三種纖維的主要成分都屬于有機物,可以燃燒;同時,三者的成分不同,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不同。
【實驗步驟】收集三種纖維,依次用坩堝鉗夾持,將其點燃,觀察、記錄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
【結論與思考:】(1)設計表格對比和分析三種纖維的化學組成和上述實驗現象,總結通過燃燒區分三種纖維的方法。
優點 鑒別:
天然纖維 羊毛:
棉花:
合成纖維
(2)以上探究活動對你制訂廢棄材料的處理方案有哪些啟發
“白色污染”是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的現象。
如何解決“白色污染”這個問題?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如何做?
① 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 回收各種廢棄塑料。(直接作為材料,制燃料油,制燃料氣。)
化學與相關技術的發展,遵循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合理控制風險等原則。
各種資源從開采、提煉到制成產品,再到產品的使用與回收,其中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物質的轉化,與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應用密切相關,而這些正是化學的研究對象。
【學完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化學與能源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板書設計】
【課后作業】
1.練習與應用
2.同步練習
【教學反思】
亮點:本課題有較多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如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等,學生學起來顯得陌生而枯燥。所以本課題有相當一部分內容需要老師講解,但是,單純由教師講授,學生的學習方式單一,容易產生大腦疲勞,學習效果較差。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用多媒體手段營造課堂氛圍,教師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及時補充有機合成材料發展的新成就,新進展,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不足: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沒有充分體現。
教學建議: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并使學生體會化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初中科學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十一單元課題2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同步分層練習
【基礎篇】
1.下列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質 B.乙醇 C.淀粉 D.聚乙烯
2.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的確良 B.尼龍 C.真絲 D.腈綸
3.當前我國亟待解決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  )
A.冶煉廠的白色煙塵  B.石灰窯的白色粉末
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
4.今年我國環境日主題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下列與該主題不相符的是(  )
A.加大汽車尾氣檢測力度,禁止未達環保標準的汽車上路
B.為了增產增收,大量使用農藥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達標后排放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污染”
5.為了防止廢棄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B.將用過的塑料袋立即焚燒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購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能力篇】
一、單選題:
1.如圖是某品牌服裝標簽。由此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羊毛和滌綸可用燃燒法區別 B.羊毛是合成纖維
C.該服裝面料不耐高溫 D.加入滌綸可增強面料的耐磨性
2.分類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物質歸類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 歸類
A 氧化銅、水、過氧化氫、氧氣 氧化物
B 氯化鈉、碳酸鉀、硝酸銀、硫酸銨 鹽
C 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金 有機合成材料
D 甲烷、醋酸、乙醇、二氧化碳 有機物
3.口罩之下,天使的戰“疫”烙痕讓人心疼。圖中相關材料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鈦合金眼鏡框 B.橡膠彈力耳繩 C.聚丙烯纖維布 D.塑料防護眼鏡
4.東營市“小藍桶”助力垃圾分類進校園項目正在推廣。下列垃圾不能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內的是( )
A.廢口罩 B.塑料礦泉水瓶 C.廢紙 D.鋁制飲料罐
5.材料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
A.大理石華表 B.塑料水管
C.陶瓷餐具 D.黃金面具
填空探究題:
1.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
(1)我國“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選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組成雙元動力推進劑,二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2N2O4 2CO2↑+3N2↑+4X↑,則X的化學式為    。
(2)航天服能保障航天員的生命活動和工作能力,其編織層數達數十層,用到的材料有尼龍、滌綸、玻璃纖維、鋁等,其中尼龍屬于      
(填“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
(3)中國空間站為航天員配備了種類豐富的航天食品來保證營養和口感,如藜麥桂花粥、辣味金槍魚、醬香油麥菜等,其中“辣味金槍魚”富含的營養素是    。
2.將新鮮蔬菜泡在低濃度食鹽水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會生成亞硝酸鹽[如亞硝酸鈉(NaNO2)],對人體產生危害。室溫下,用5%的食鹽水泡制芹菜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如圖。實驗還表明,泡菜發酵過程中,泡制溫度較高時,亞硝酸鹽含量最大值出現得早且數值低,這與溫度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關;泡制過程中添加姜汁或維生素C都能有效地減少亞硝酸鹽的生成。
(1)室溫條件下,用芹菜制作的泡菜,最佳食用時間是    (填字母)。
A.泡制2~3天    B.泡制5~6天
C.泡制12天后
(2)下列關于制作泡菜的說法中,合理的是    。
A.最好加一些姜汁
B.最好在較低溫度下泡制
C.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3)請你為喜歡吃泡菜的人提一條食用泡菜的建議:      。
【拔高篇】
1.“天問一號”搭載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1)火星車使用的新型鎂鋰合金屬于__________(填“金屬”或“復合”)材料,實現了探測器的輕量化。
(2)火星車熱控材料——納米氣凝膠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學式為__________,其中硅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
(3)火星車集熱窗內裝有正十一烷(C11H24),此物質屬于___________(填“無機物”或“有機物”),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
(4)火星車的動力來源于太陽能,人類正在利用和開發的新能源還有___________(寫一種)。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
【基礎篇】:
B 2.C 3.B 4.D 5.B
【能力篇】:
一、選擇題:
1.B 2.B 3.A 4.A 5.B
二、填空探究題:
1.(1)H2O (2)合成纖維 (3)蛋白質
2.(1)C (2)AC (3)食用泡制超過12天的泡菜(合理即可)
【拔高篇】:
1.金屬 ; SiO2 ; +4 ; 有機物 ; 11:2 ; 核能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6張PPT)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十一單元 課題2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分層作業
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會初步區別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了解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01
02
知道有機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與用途,學會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滌綸的區分方法。
03
了解合成材料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及解決方法;初步了解新型有機合成材料。
新知導入
為了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在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在這個過程中,化學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請從物質的組成及轉化視角,舉例說明空氣、水、化石燃料和金屬礦物等自然資源的利用方式。
想一想還有哪些自然資源通過化學方法得到了開發和利用,產生了哪些材料或能源。
利用膜法富氧技術,分離空氣得到富氧空氣;
電解水可得到氫氣和氧氣;
對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可得到焦炭、煤氣、煤油、汽油等物質;
金屬冶煉就是將金屬礦物中的金屬元素從其化合物中還原出來,用于生產各種金屬材料。
探究新知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回顧第七單元學過的知識,討論化石能源的利用方式,以及人們為降低化石能源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而采取的措施。
01
加大檢測尾氣力度
禁止未達環保標準的汽車上路
02
使用催化凈化裝置
使有害氣體轉化為無害物質
03
改進發動機的燃燒方式
使汽油能充分燃燒
04
使用合適的燃料
使用壓縮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乙醇汽油作燃料減少空氣污染
05
使用無鉛汽油
禁止含鉛物質排放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探究新知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1.提高燃料質量
2.改進使用技術
如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改進生產中使用的脫硫設備;
用天然氣代替煤;
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等。
改進汽車發動機的燃燒方式,使用催化凈化裝置,加大尾氣檢測力度;
脫硫煤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探究新知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1.通過化學反應將化石能源轉化為清潔、便利的二次能源,如乙醇、電能、石油制品等,開發新能源。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探究新知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2.開發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新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氫能、生物質能等。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傳統能源的利用方式呢
潮汐能
風能
地熱能
探究新知
一、化學與能源利用
風電制氫
我國利用高原和海上豐富的風能資源發展風電,并通過風電電解水制氫,有效克服了風電的天然缺陷,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清潔能源。
(風能與氫能聯合開發,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
多學科融合協作和科技創新,資源、技術與產業密切配合,實現了自然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統一。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化學在材料的研制和創新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稈等
煤氣、沼氣等清潔燃料和化工原料
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比較大(通常在1萬以上),淀粉、蛋白質、橡膠等高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可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探究新知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天然橡膠
輪胎
乳膠枕
橡膠手套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棉花
羊毛
蠶絲

用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是有機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天然材料)
天然材料吸水性、透氣性好但不耐磨且縮水。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
塑料:
常見類型: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酯等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彈性和絕緣性好
合成橡膠:
常見類型:順丁橡膠、丁苯橡膠、異戊橡膠、硅橡膠等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
主要性能: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腐蝕
合成纖維:
常見類型:聚丙烯纖維(丙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纖維(滌
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等
合成材料的生產優勢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合成材料的生產優勢
年產10萬噸的合成纖維廠
約8萬公頃棉田一年的產棉量
約2千萬只綿羊一年的產毛量
產量相當于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無機非金屬材料——如耐高溫、耐腐蝕、高強度及可導電的各種新型陶瓷;
復合材料——玻璃鋼、碳纖維、芳綸復合材料等;
納米材料——將聲、光、電、磁、熱性能呈現新特性。
這些材料在醫藥,航天航空、建筑、機器人、生物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將對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的進步產生深遠影響。
新型有機合成材料:
陶瓷
復合材料
納米材料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從物質組成和轉化的視角分析:
三種纖維的主要成分都屬于有機物,可以燃燒;
同時,三者的成分不同,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不同。
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
問題: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過實驗區分這三種纖維
信息搜索:
查閱資料,了解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的化學組成。
預測:
實驗步驟:
收集三種纖維,依次用坩堝鉗夾持,將其點燃,觀察、記錄燃燒時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
優點 鑒別:
棉纖維
羊毛纖維
滌綸
灼燒,聞氣味
成灰,燒焦羽毛氣味
成灰,無味
熔化,冷卻后成硬球刺激性氣味
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腐蝕
吸水性好
透氣性好
吸水性好
透氣性好
(1)設計表格對比和分析三種纖維的化學組成和上述實驗現象,總結通過燃燒區分三種纖維的方法。
結論與思考:
“白色污染”是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環境的現象。
塑料垃圾
(2)以上探究活動對你制訂廢棄材料的處理方案有哪些啟發
結論與思考: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① 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可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
② 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 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④ 回收各種廢棄塑料。(直接作為材料,制燃料油,制燃料氣。)
如何解決“白色污染”這個問題?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如何做?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各種資源從開采、提煉到制成產品,再到產品的使用與回收,其中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物質的轉化,與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應用密切相關,而這些正是化學的研究對象。
化學與相關技術的發展,遵循增進人類福祉、尊重生命權利、合理控制風險等原則。
二、化學與材料開發
探究新知
(1)垃圾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2)請查閱資料,了解世界環境日(6月5日)的由來和近幾年的主題,以及化學在解決環境問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的作用。
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這有助于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清潔能源的開發:這些清潔能源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從而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化。
環境監測與評估:這為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有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環境保護政策和措施。
跨學科融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思路
解決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
我們要應用化學知識和觀念,從物質的組成與結構、變化與轉化、性質與應用等視角,分析該問題然后,結合這些物質的獲取途徑和相關變化的實現方法,提出解決方案。
實際問題涉及不同領域:
例如,風能的有效利用,涉及地理、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以及材料、機械、電力等技術領域,需要全面考慮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多方面的需求,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
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物的是( )
①食鹽 ②淀粉 ③蔗糖 ④油脂 ⑤蛋白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3.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過程中做好消毒工作至關重要,75%的酒精(學名乙醇,化學式為C2H5OH)是常用的消毒劑。下列關于酒精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酒精屬于有機物
B.酒精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酒精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6
D.酒精是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B
D
課堂練習
3.為了防止廢棄塑料帶來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B.將用過的塑料袋立即焚燒
C.使用可降解塑料
D.用布購物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4.下列屬于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膠 B.陶瓷 C.合金 D.合成纖維
B
D
課堂總結
1
2
化學與能源利用:
通過化學反應將化石能源轉化為清潔、便利的二次能源。
開發可再生和環境友好的新能源
化學與材料開發:
天然材料:天然橡膠、天然纖維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區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
課題1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分層作業
【基礎培優】:
1.載人航天技術對于我國空間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航天員的宇航服所用的下列材料中不屬于合成材料的是 (  )
A.長絨棉      B.聚氯乙烯
C.氯丁尼龍     D.聚酯纖維
分層作業
【能力提升】:
1.古代漁網一般使用麻纖維制作,現代漁網常使用尼龍纖維制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麻和尼龍兩種纖維中只有尼龍纖維屬于合成材料
B.尼龍纖維耐腐蝕,所以現代漁網已不用經常曬網
C.在空氣中灼燒兩種纖維,產生燒焦羽毛氣味的是麻纖維
D.古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因為麻纖維吸水性好,易腐爛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阿县| 安溪县| 福建省| 阿瓦提县| 澳门| 海城市| 新晃| 北安市| 渝北区| 宝鸡市| 鲜城| 文水县| 观塘区| 维西| 临澧县| 响水县| 育儿| 陆河县| 奉贤区| 工布江达县| 昌都县| 铁力市| 小金县| 吉木乃县| 宜良县| 阿拉善盟| 深水埗区| 武冈市| 嘉祥县| 囊谦县| 洪洞县| 辛集市| 丰台区| 浮山县| 留坝县| 双牌县| 松江区| 麻江县| 牡丹江市| 东莞市|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