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核心素養】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跟蹤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核心素養】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課件+教學設計+同步跟蹤練習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化學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單元的實驗活動8。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酸和堿的化學性質,初步掌握取用藥品、酒精燈使用等實驗基礎技能,這些知識與技能為本節課的實驗活動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節課對酸、堿的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既鞏固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識點,鍛煉了實驗操作技能,又加深了對酸堿化學性質的理解與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角度認識酸、堿的化學性質。通過實驗操作,有助于學生掌握酸、堿的化學性質,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學
會觀察、記錄與歸納描述并交流分享。提高設計方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學以致用,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情分析】
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酸、堿的化學性質。知道用酸能與指示劑作用,能與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溶液反應;知道堿能與指示劑作用,能與酸、鹽溶液反應。但該認識還較表面,停留在課本理論知識上,缺乏實驗操作與生活現象的支撐。在基本實驗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學生初步具備并能夠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得到較直觀的結論,但是觀察記錄與描述表達實驗現象、收集證據與分析實驗結論、獨立設計實驗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尚顯薄弱。通過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動手實驗與思考交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靈活掌握和應用知識。。
【教學目標】
1.通過化學實驗及相關分析,進一步理解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
2.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實驗分析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進一步了解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酸堿的中和反應。
3.通過探究,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增加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并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
鞏固幾種常見酸堿的物理性質、特性,鞏固酸堿的重要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
能運用酸堿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實驗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引導探究、講練結合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白色點滴板、試管、鑷子、蒸發皿、坩堝鉗、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膠頭滴管、火柴。
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
還需要:氯化鈉溶液、檸檬酸。
【教學過程】
實驗目的:
1.加深對酸和堿的主要性質的認識。
2.通過實驗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實驗用品:
白色點滴板、試管、鑷子、蒸發皿、坩堝鉗、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膠頭滴管、火柴。
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
還需要:氯化鈉溶液、檸檬酸。
【新課導入】你吃檸檬、Vc時,是否感覺很酸
你能否用學過的知識,采用可行的方法確定其中含有酸 在前面我們學習酸和堿的各化學性質時,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師的演示實驗,今天,讓我們自己動手操作,來探究一下酸和堿的各項化學性質。引入新課。
新知探究:
一、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檢查實驗桌上的儀器用品是否齊全?
實驗活動一:取點滴板,向其中四個穴分別滴加2-3滴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分別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取點滴板,向其中四個穴分別滴加2-3滴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分別滴加2-3滴無色酚酞。
實驗結論: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變藍,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2.選擇實驗室或生活中的幾種溶液,進行下列實驗:
(1)分別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二、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3.(1)取兩個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各加入約2mL稀鹽酸,觀察現象。
(2)當觀察到鐵釘表面沒有鐵銹,鐵釘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
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將鐵釘取出,洗凈。
比較兩個鐵釘。
實驗現象:(1)銹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變得光亮,溶液變成黃色;
(2)當鐵釘變得光亮后,可觀察到鐵釘表面出現氣泡。
長時間反應后的鐵釘比提前取出的鐵釘小。
實驗目的:考察鐵及其氧化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它們與稀鹽酸的反應。
化學方程式:Fe2O3 + 6HCl=2FeCl3 + 3H2O
Fe + 2HCl=FeCl2+ H2↑
【金屬與酸的反應】:
鎂和鹽酸:Mg + 2HCI = MgCl2 + H2↑
鋅和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鐵和鹽酸:Fe + 2HCI = FeCl2 + H2↑
鎂和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鋅和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鐵和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實驗結論:金屬+酸→鹽+氫氣
【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實驗步驟:取黑色固體氧化銅于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稀鹽酸、稀硫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為藍色。
CuO + H2SO4 = CuSO4 + H20
CuO + 2HCl = CuCl2 + H2O
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實驗結論: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三、堿與鹽和酸的作用
4.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再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生成藍色沉淀,溶液變為無色;
藍色沉淀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化學方程式】:CuSO4+2NaOH=Cu(OH)2↓+Na2SO4
Cu(OH)2+ 2HCl=CuCl2 + 2H2O
【實驗結論】:堿+酸→鹽+水
鹽 + 堿 → 新 堿 + 新鹽
四、堿與酸的作用
5.(1)在試管中加入約1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邊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邊不斷振蕩試管,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
(2)取上述反應后的無色溶液約1mL,置于蒸發皿中加熱,使液體蒸干,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
溶液滴加酚酞變為紅色;
滴加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玻璃片出現白色固體。
【化學方程式】:HCI+ NaOH=NaCl+ H2O
6.(1)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用藥匙的柄把一端挑一點),然后各加入約1mL水,振蕩;再各滴入兩滴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2)繼續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水,振蕩;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稀鹽酸,振蕩;比較兩支試管中的現象。
【實驗現象】:
1.試管中出現白色渾濁液體
2.白色渾濁液體變為紅色澄清液體,另一試管中仍然是紅色渾濁液體。
3.紅色渾濁液體變為無色澄清的溶液
【實驗結論】:
①氫氧化鈣不易溶于水,即微溶于水。
②無色酚酞溶液遇堿溶液顯示紅色。
因氫氧化鈣粉末逐漸被酸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問題與交流】該實驗可以驗證氫氧化鈣的哪些性質
1.氫氧化鈣微溶于水。
2.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3.氫氧化鈣能與稀鹽酸反應。
鞏固提升:
【提出問題】: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鹽酸溶液的容器中,將出現的現象是雞蛋上浮又下沉又上浮……,請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因為當雞蛋放入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受重力作用而下沉,碳酸鈣與鹽酸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附著在蛋殼表面而使蛋殼的浮力逐漸大于重力,而使得蛋殼上浮;當上升到一定時, 附著在蛋殼表面的二氧化碳氣泡破裂而使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又會下沉。
【學完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酸的通性:
與指示劑作用;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與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堿的通性:
與指示劑作用;與非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板書設計】
【課后作業】
總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并寫出解決方案。
【教學反思】
亮點:本節課重點是通過實驗讓學生掌握酸、堿的主要化學性質。1.酸、堿能和指示劑反應。2.酸能和金屬、金屬氧化物和堿反應。3.堿能和酸、鹽的反應。學生通過實驗探究,以表格的形式進行處理問題,填寫表格內容并總結化學性質,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通過實驗解釋生活的一些現象。學生在實驗時能逐步養成善于觀察對比、敢于質疑、參與實驗、交流合作的學習方法。通過實驗探究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不足: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在活動中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建議:以后的教學,更多的使用小組合作抓住學生,運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初中科學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同步分層練習
【基礎篇】
1.使酚酞變紅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   )
A.紅 B.藍 C.紫 D.無
2.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觀察到雞蛋冒氣泡,該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
A.H2 B.CO2 C.O2 D.N2
3.下列物質不屬于堿類的是(   )
A.苛性鈉 B.純堿 C.熟石灰 D.氫氧化鈉
4.下列氣體中,可以用氫氧化鈉干燥的是(   )
A.H2 B.SO2 C.CO2 D.HCl
5.NaOH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關于NaOH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俗稱純堿、苛性鈉
B.若濺到皮膚上,要用大量的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易潮解,應密封保存
D.可用于處理SO2尾氣
【能力篇】
一、單選題:
1.5角硬幣的外觀呈金黃色,它是銅和鋅的合金,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寶行騙,小明同學用-種試劑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會用的試劑是( )
A.稀硫酸 B.稀鹽酸 C .硝酸銀溶液 D.硝酸鎂溶液
2.廢舊計算機的某些部件含有Zn, Fe、Cu, Ag、 Pt,Au等金屬,經物理方法初步處理后,與足量稀鹽酸充分反應后,然后過濾。剩余固體中不應有的金屬是( )
A.Cu, Ag B.Fe、 Zn C.Pt、 Cu D. Ag、Au
3.含有少量水蒸和二氧化硫的空氣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硫酸和灼熱的銅網,剩余氣體是( )
①稀有氣體②氮氣③氧化碳④二氧化硫⑤水蒸氣⑥氧氣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② D.①②③④
4.酸類物質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本質的原因是( )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C.酸在水溶液中都能解離出H+
D.酸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
5.小華想除去瓷磚上的鐵銹痕跡,在用清水洗滌之前,他從家里選擇了一種合適的物質對鐵銹進行處理,該物質是(   )
A.汽油 B.白醋 C.米酒 D.食鹽水
二、填空探究題:
1.生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的原因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在食品中常用它作干燥劑,它使用一段時間后殘留物質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檢驗它能否繼續使用的方法是取樣加入________,觀察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則可繼續作干燥劑。若該干燥劑已完全變質,則兩種可能存在的物質的檢查方法是取樣分別加入________、________,若對應的現象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這兩種物質都存在。
2.如圖是酸堿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酸堿度變化的曲線。
①向a點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c點處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______。
②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
【拔高篇】
1.用溫度傳感器測定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前后溶液溫度變化的情況,
①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了反應并________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②a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改用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固體反應進行實驗,無法得出
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步分層練習答案
【基礎篇】:
1.B 2.B 3.B 4.A 5.A
【能力篇】:
一、選擇題:
1.D 2.B 3.C 4.C 5.B
二、填空探究題:
1.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
Ca(OH)2和CaCO3 ;水 ;是否有熱量放出;有熱量放出;
酚酞溶液; 稀鹽酸; 酚酞溶液變紅; 有氣泡生成。
2.①溶液變藍; NaCl、HCl ②Na+ 、Cl-
【拔高篇】:
1.①放出
②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
③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出大量的熱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7張PPT)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

第十單元 實驗活動8
常見的酸、堿的化學性質
01
學習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分層作業
核心素養教學目標
通過化學實驗及相關分析,進一步理解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
01
02
通過實驗探究,提高實驗分析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進一步了解酸、堿的各項化學性質,酸堿的中和反應。
03
通過探究,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并進而增加學習化學的興趣,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認識到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并培養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實驗目的和用品
實驗目的:
1.加深對酸和堿的主要性質的認識。
2.通過實驗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實驗用品:
白色點滴板、試管、鑷子、蒸發皿、坩堝鉗、玻璃棒、藥匙、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膠頭滴管、火柴。
稀鹽酸、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
還需要:氯化鈉溶液、檸檬酸。
新知導入
你吃檸檬、Vc時,是否感覺很酸
你能否用學過的知識,采用可行的方法確定其中含有酸
探究新知
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硫酸銅溶液、氫氧化鈣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試紙、生銹的鐵釘等。
儀器:
試劑:
藥匙 點滴板 玻璃棒 試管 坩堝鉗 蒸發皿 酒精燈 鐵架臺
一、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1.檢查實驗桌上的儀器用品是否齊全?
一、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取2個點滴板,分別向2個點滴板四個穴分別滴加2~ 3滴稀鹽酸、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鈣溶液,然后分別滴加2~ 3滴紫色石蕊溶液和無色酚酞,觀察現象。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堿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變藍,使無色酚酞變紅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鹽酸
稀硫酸
稀NaOH
氫氧化鈣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仍然為無色
溶液變成藍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仍然為無色
溶液變成藍色
溶液變成紅色
實驗結論:
1.酸和堿與指示劑的作用
(1)分別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2.選擇實驗室或生活中的幾種溶液,進行下列實驗:
選擇的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滴加酚酞溶液后的顏色變化 溶液的酸堿性 pH
稀鹽酸
稀硫酸
稀NaOH
氫氧化鈣溶液
氯化鈉溶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仍然為無色
溶液變成藍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變成紅色
溶液仍然為無色
溶液變成藍色
溶液變成紅色
酸性
酸性
堿性
堿性
4
4
11
11
溶液仍為紫色
溶液仍為無色
中性
7
3.(1)取兩個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各加入約2mL稀鹽酸,觀察現象。
(2)當觀察到鐵釘表面沒有鐵銹,鐵釘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洗凈。繼續觀察另一支試管中的現象,過一段時間將鐵釘取出,洗凈。比較兩個鐵釘。
(1)銹釘表面的鐵銹逐漸消失變得光亮,溶液變成黃色;
(2)當鐵釘變得光亮后,可觀察到鐵釘表面出現氣泡。
長時間反應后的鐵釘比提前取出的鐵釘小。
實驗現象: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問題與交流:
Fe2O3 + 6HCl=2FeCl3 + 3H2O
Fe + 2HCl=FeCl2+ H2↑
化學方程式:
該實驗的實驗目的是什么?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
實驗目的:
考察鐵及其氧化物的化學性質,特別是它們與稀鹽酸的反應。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鎂和鹽酸:Mg + 2HCI = MgCl2 + H2↑
鋅和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鐵和鹽酸:Fe + 2HCI = FeCl2 + H2↑
鎂和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鋅和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鐵和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都有氣泡產生
金屬+酸→鹽+氫氣
金屬 酸 鹽 氫氣
實驗結論: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金屬和金屬氧化物與酸的作用
取黑色固體氧化銅于試管中,然后分別加入稀鹽酸、稀硫酸觀察現象。
黑色固體溶解,溶液變為藍色;
CuO + H2SO4 = CuSO4 + H20
CuO + 2HCl = CuCl2 + H2O
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金屬氧化物+酸→鹽+水
金屬氧化物 酸 鹽 水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4.在試管中加入約2mL硫酸銅溶液,然后滴入幾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再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觀察現象。
生成藍色沉淀,溶液變為無色;
藍色沉淀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Cu(OH)2+ 2HCl=CuCl2 + 2H2O
堿與鹽和酸的作用
堿+酸→鹽+水
鹽 + 堿 → 新 堿 + 新鹽
實驗結論:
5.(1)在試管中加入約1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然后邊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邊不斷振蕩試管,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
(2)取上述反應后的無色溶液約1mL,置于蒸發皿中加熱,使液體蒸干,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溶液滴加酚酞變為紅色;
滴加稀鹽酸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
玻璃片出現白色固體。
白色固體是什么?
HCI+ NaOH=NaCl+ H2O
堿與酸的作用
6.(1)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氫氧化鈣粉末(用藥匙的柄把一端挑一點),然后各加入約1mL水,振蕩;再各滴入兩滴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2)繼續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水,振蕩;向另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mL稀鹽酸,振蕩;比較兩支試管中的現象。
(1)試管中出現白色渾濁液體;白色渾濁液體變為紅色.
(2)一支試管中仍然是紅色渾濁液體。另一支試管中紅色渾濁液體變為無色澄清的溶液。
實驗現象:
實驗解釋:
①氫氧化鈣不易溶于水,即微溶于水。
②無色酚酞溶液遇堿溶液顯示紅色。
因氫氧化鈣粉末逐漸被酸溶解形成無色溶液。
堿與酸的作用
問題與交流:
該實驗可以驗證氫氧化鈣的哪些性質
1.氫氧化鈣微溶于水。
2.氫氧化鈣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溶液變紅色。
3.氫氧化鈣能與稀鹽酸反應。
堿與酸的作用
雞蛋跳舞
將一只生雞蛋放到盛有鹽酸溶液的容器中,將出現的現象是雞蛋上浮又下沉又上浮……,請解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因為當雞蛋放入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受重力作用而下沉;
碳酸鈣與鹽酸發生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氣體附著在蛋殼表面而使蛋殼的浮力逐漸大于重力,而使得蛋殼上浮;當上升到一定時, 附著在蛋殼表面的二氧化碳氣泡破裂而使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又會下沉。
鞏固提升
課堂練習
1. 下列各組物質,相互不能發生反應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
B.氧化鐵和鹽酸
C.三氧化硫和氫氧化鈉溶液
D.鹽酸和二氧化碳
D
課堂練習
2.伍角硬幣的外觀呈金黃色,它是銅和鋅的合金,有人用它制成假金元寶行騙,小明同學用一種試劑揭穿了他。小明一定不會用的試劑是( )
A.稀硫酸
B.稀鹽酸
C .硝酸銀溶液
D.硝酸鎂溶液
D
課堂練習
(1)在燒杯中加入10 mL的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此時溶液呈_______色;滴加稀鹽酸,當觀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學們認為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學習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做了如下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紅 
溶液恰好由紅色變為無色時 
NaOH+HCl= NaCl+H2O
(2)滴加鹽酸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過程中,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時,溶液中溶質的組成最多有________種情況,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銅粉末、碳酸鈉、氯化鋇溶液確定反應后的無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充分反應
驗證酸和堿發生了反應及其反應程度 
2(或兩)
氯化鋇溶液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課堂總結
1
2
酸的通性:
與指示劑作用
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與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
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堿的通性:
與指示劑作用
與非金屬氧化物生成鹽和水
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與某些鹽反應生成新堿和新鹽
實驗活動8
常見酸、堿的化學性質
分層作業
【基礎培優】:
1.如圖,向點滴板①~④的孔穴中分別滴入指示劑后,①②③④孔穴內溶液顯示的顏色依次是(  )
A.無色、紅色、藍色、紅色
B.紅色、藍色、黃色、紫色
C.藍色、紅色、紫色、無色
D.無色、藍色、紅色、藍色
分層作業
【能力提升】:
1.取兩枚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兩支試管中,然后各加入約2mL稀鹽酸。當鐵釘表面的鐵銹除去,鐵釘變得光亮時,將其中一支試管中的鐵釘取出,另一支試管中的鐵釘過一段時間再取出。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鐵銹在稀鹽酸中逐漸消失,同時溶液變黃
B.用鹽酸除鐵銹,生成了FeCl2和H2O
C.在稀鹽酸中,除去鐵銹的鐵釘表面會產生氣泡
D.產生的氣泡是氫氣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东光县| 宁国市| 舞钢市| 乌拉特中旗| 延寿县| 大渡口区| 昌吉市| 泗阳县| 八宿县| 葵青区| 简阳市| 洛隆县| 凤冈县| 平潭县| 永吉县| 从化市| 晋城| 沙洋县| 怀柔区| 龙口市| 沾益县| 太仆寺旗| 新泰市| 桃源县| 江华| 瑞丽市| 格尔木市| 凤城市| 乌苏市| 达孜县| 宜兰县| 于田县| 自治县| 金川县| 阿拉善盟| 石柱| 大田县| 县级市| 柏乡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