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教科科學三年級上冊2.認識氣溫計第三單元 天氣學習目標1.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2.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3.養成運用氣溫計測量氣溫的興趣;知道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測量氣溫的準確性。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氣溫計、氣溫計讀數練習模型。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不同的人對冷暖的感受相同嗎?用什么工具測量氣溫呢?運用氣溫計測量周圍空氣的溫度,就可以知道我們所在區域的氣溫了。氣溫計的組成部分有哪些?單位符號攝氏度(℃)華氏度(℉)液柱液泡面板刻度認識氣溫計如何正確讀取氣溫計上的度數呢?讀數口訣零刻度,讀數起;向上數,攝氏幾;向下數,零下幾。讀取溫度計示數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讀數。讀作:寫作:讀作:寫作:讀作:寫作:三十八攝氏度38℃零攝氏度0℃零下五攝氏度-5℃我們在讀氣溫計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注意什么?①要等氣溫計內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讀數;②讀數時視線要與氣溫計中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③讀零下的度數時,一定要注意是從上往下數,而不是從下往上數。利用氣溫計測量溫度對于我們描述天氣有什么幫助?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能讓我們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交流測量數據對描述天氣、發現天氣變化規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延伸拓展紅外線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電子溫度計水溫計體溫計體溫計類型 相同點 不同點水溫計體溫計 氣溫計 ①都是依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用于測量溫度的儀器。②都具有一定的量程。①刻度:水溫計:每一小格是1℃體溫計:每一小格是0.1℃氣溫計:每一小格通常是1℃②量程:水溫計:-10℃到110℃體溫計:35℃到42℃氣溫計:-30℃到50℃課堂總結測量氣溫的儀器叫做氣溫計,又叫寒暑表。由面板、單位符號、刻度、液柱、液泡組成。小試牛刀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都屬于溫度計,測量范圍相同。( )×小試牛刀如果氣溫計10—20℃之間有5個小格,那么一個小格是( )。A.10℃B.5℃C.2℃D.1℃ C小試牛刀如圖是測量溫度的儀器——氣溫計,圖中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讀數方式正確的是_______同學,此時溫度是_______ ℃,讀出的溫度示數偏大的是_______同學。乙48甲本課結束,及時復習版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認識氣溫計》教學設計課題名 認識氣溫計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 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 2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用符號℃表示。 科學探究目標: 利用氣溫計模型練習掌握氣溫計的正確讀數方法。 科學態度目標: 養成運用氣溫計測量氣溫的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知道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測量氣溫的準確性。教學重點 對氣溫計結構及功能的認識。教學難點 零下的正確讀數方法及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氣溫計、氣溫計讀數練習模型。 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1.老師:不同的人對冷暖的感受相同嗎?用什么工具測量氣溫呢?。 學生思考并回答。 老師:運用氣溫計測量周圍空氣的溫度,就可以知道我們所在區域的氣溫了。 【設計意圖】 以生活情境切入本課內容,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氣溫計,讓學生覺得科學來源于生活。 二、認識氣溫計 1.老師:氣溫計的組成部分有哪些? 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 老師:氣溫計由面板、刻度、液柱、液泡、單位符號:攝氏度(℃)、華氏度(℉)各部分組成。 播放視頻——認識氣溫計。 學生觀看視頻,回顧氣溫計的組成部分。 老師::如何正確讀取氣溫計上的度數呢? 學生根據已有經驗(溫度計)回答。 老師:讀數口訣:零刻度,讀數起;向上數,攝氏幾;向下數,零下幾。 播放視頻——讀取氣溫計示數。 老師展示氣溫計讀數練習模型。 學生小組討論,嘗試讀出、寫出氣溫計上的讀數,并分享交流。 老師:讀作:三十八攝氏度,寫作38℃; 讀作:零攝氏度,寫作0℃; 讀作:零下五攝氏度,寫作-5℃。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觀察,發現了氣溫計的結構,接著用模型進行練習讀數,學生在組內發現讀數規律。 三、研討活動 老師:我們在讀氣溫計時遇到了什么問題?需要注意什么? 學生回顧并分享。 老師:①要等氣溫計內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再讀數; ②讀數時視線要與氣溫計中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③讀零下的度數時,一定要注意是從上往下數,而不是從下往上數。 老師:利用氣溫計測量溫度對于我們描述天氣有什么幫助? 學生思考并回答。 老師:氣溫計是測量氣溫的專用工具,能讓我們獲得更加準確的數據。交流測量數據對描述天氣、發現天氣變化規律具有重要的作用。 【設計意圖】 研討交流中的兩個問題實際上是氣溫計在使用過程中,學生容易忽視的問題,提出這兩個問題:一是讓學生精細化角度考慮科學操作中的問題;二是引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意義的思考,認識到科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延伸拓展 老師展示圖片——紅外線溫度計、雙金屬溫度計、電子溫度計、水溫計、體溫計。 播放視頻——水溫計、體溫計。 學生觀看圖片和視頻,了解各種各樣的測試儀器,并詳細了解水溫計和體溫計的結構及使用方法。 出示觀察記錄表。 學生小組討論,填寫表格。 老師:水溫計、體溫計和氣溫計相同點: ①都是依據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用于測量溫度的儀器。 ②都具有一定的量程。 不同點: ①刻度: 水溫計:每一小格是1℃ 體溫計:每一小格是0.1℃ 氣溫計:每一小格通常是1℃ ②量程: 水溫計:-10℃到110℃ 體溫計:35℃到42℃ 氣溫計:-30℃到50℃。 【設計意圖】 這個問題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考察了學生觀察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比較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細致地觀察、比較并結合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進行考慮,經過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才能得出比較全面的結果。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有適度的引導,引領學生最終完成問題的解決。課堂總結 教師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的知識? 學生交流并回顧。 教師總結:①測量氣溫的儀器叫做氣溫計,又叫寒暑表。 ②由面板、單位符號、刻度、液柱、液泡組成。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提問互動的形式,學生回顧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氣溫計、體溫計、水溫計都屬于溫度計,測量范圍相同。( ) 答案:× 如果氣溫計10—20℃之間有5個小格,那么一個小格是( )。 10℃ 5℃ 2℃ 1℃ 答案:C 如圖示測量溫度的儀器——氣溫計,圖中甲、乙、丙三位同學的讀數方式正確的是____同學,此時溫度是____℃,讀數的溫度示數偏大的是____同學。 答案:乙 48 甲教學反思 亮點:充分利用實物和圖片,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了氣溫計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增強了他們的理解。同時,通過小組活動,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氣溫計,觀察并記錄氣溫變化,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 不足:部分學生對于氣溫計刻度和讀數方法掌握不夠熟練,我在教學中應更加注重這一方面的指導。此外,由于學生操作氣溫計的經驗有限,部分學生在實踐中出現了誤差,需要在后續教學中加強操作規范的訓練。 教學建議:繼續探索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 《認識氣溫計》教案(表格式).docx 體溫計的構造與使用.mp4 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認識氣溫計》課件.pptx 氣溫計的構成.mp4 讀取氣溫計.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