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自然界的水主題情境-探秘空間站中的水策劃思路簡介一、設計理念為提高中考復習階段的效率,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單元知識體系,使零散的知識系統化。依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大概念教學設計出本課件。基于大概念的建構,整體設計單元復習,并以真實情境為主線串講知識點,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單元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化理解與應用二、適用時間總復習階段一輪復習時使用單元知識結構圖物質的組成與結構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依據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可對物質進行分類物質組成認識物質物質分類物質的分離凈化宏觀-物質是由元素組成微觀-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純凈物、混合物電解水、氫氣燃燒、化學式的意義及相關計算、元素的化合價學科大概念次級大概念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水的凈化方法及原理物質使用物質的利用具有兩面性,要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主題情境探秘空間站中的水情境線問題線知識線空間站中的水之“源”空間站中的水之“用”空間站中的水從哪里來?空間站中是怎樣進行水循環凈化再生?自來水的凈化流程是什么?地球水資源現狀及保護措施是什么?空間站中的水有哪些用途?怎樣驗證水的組成?哪些實驗可以驗證水的組成?你能用哪些方式表示水,不同形式的表征具有什么含義?書寫空間站再生系統中涉及的物質的化學式并計算物質中元素的化合價凈化水的方法和原理;水資源現狀和保護水資源的措施電解水、氫氣燃燒、化學式的意義及書寫、物質的分類、化合價的計算目 錄情境導入2情境串知識3構建知識體系4學習目標11. 通過了解空間站中的水之“源”,回顧生成水的化學反應,了解凈化水的方法和原理、水資源現狀和保護水資源的措施,能通過水凈化的方法和原理總結混合物分類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 通過了解空間站中的水之“用”,了解水的用途,能夠從宏觀、微觀角度解釋電解水的過程 ,并通過電解水、氫氣燃燒實驗總結研究物質組成的思路和方法,知道物質的分類,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能分析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根據化學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學習目標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神舟十九號乘組將在空間站駐留約6個月,按計劃管理空間站并開展航天實驗。情境導入水是維持人生命的重要物質,空間站中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空間站中的水之“源”你知道有哪些反應可以生成水嗎?H2CO3 === H2O + CO2↑CaCO3 + 2HCl === CaCl2 + 2H2O + CO2↑NaOH + HCl === NaCl + H2O2H2 + O2 2H2O2H2O2 2H2O + O2↑2NaOH + CO2 === Na2CO3 + H2O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情境串知識你認為上述反應適合在空間站內使用嗎?空間站中的水從哪里來?資料卡片空間站中的水的來源:①從地球攜帶;②水循環利用(包括汗水、尿液、呼吸中的水分等) 。水循環利用是空間站水的主要來源,目前天宮一號的水資源再生率已達到95%,國際空間站的水資源再生率已達到90%。收集預處理除Ca2+等旋轉蒸餾深度凈化空間中的水的來源主要是通過水循環凈化再生,那水具體是如何循環再生的呢?在水凈化系統中使用了類似于濾紙的反滲透膜,它能讓水分子、氧分子穿過,這個過程相當于基本實驗操作中的什么操作呢?過濾自來水廠凈水過程吸附水中懸浮的雜質沉降雜質除去不溶性雜質主要除去部分可溶性雜質,如色素、異味殺菌消毒自來水廠又是如何凈化水的呢?通過水的凈化方法和原理,分析總結混合物中分離雜質轉化為純凈物的思路與方法天然水泥沙帶色或異味的物質細菌可溶性物質小顆粒大顆粒沉淀過濾消毒蒸餾吸附蒸餾水混合物純凈物水的凈化:單一凈化程度由低到高分析混合物成分尋找成分性質差異利用性質差異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分類混合物分離的一般思路:空間站中的水資源一方面是從地球攜帶,一方面經循環再生使用,可飲用的水資源是極其寶貴,空間站中的每一滴水都會物盡其用。地球上的總水儲量雖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還以冰雪等形式分布在兩極、高山和永久凍土層中,難以被人類直接利用。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現狀是怎樣的?保護水資源,我們能做什么呢?1. 節約用水a. 工業上:使用新技術,改進工藝使水循環使用等;b. 農業上:改大水漫灌為噴灌、滴灌等;c. 生活上:一水多用、使用節水型器具等。噴灌 滴灌淘米水澆花工業用水重復使用2. 防治水體污染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污水處理流程示意圖對污水進行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準保護水資源,我們能做什么呢?空間站中的水之“用”空間站中的水有哪些用途?供航天員飲用、清潔科學實驗培育植物空間站中的水除了上述用途之外還有哪些用途呢?還可以電解水制氧!為什么電解水能制備出氧氣呢?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請說出電解水實驗的原理和現象原理:2H2O 2H2↑ + O2↑現象:1. 電源兩極玻璃管內均有氣體產生;2. 負極與正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2:1用燃著的木條驗證:正極:產生的氣體可以使燃著的木條燃燒更旺,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可以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是氫氣如何檢驗電解水實驗產生的氣體呢?正極負極若一名航天員在太空中駐留1個月需要24 kg氧氣,通過電解水制取氧氣,理論上需要消耗水的質量是多少呢?解:設需要消耗水的質量為 x36 32x 24 kg答:需要消耗水的質量為 27 kg。2H2O 2H2↑ + O2↑還有哪些實驗可以驗證水的組成呢?氫氣燃燒實驗實驗現象:燃燒時產生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熱,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實驗結論:氫氣能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2H2 + O2 2H2O氫氣點燃前需要驗純若發出尖銳爆鳴聲,則表明氫氣不純;若聲音很小,則表明氫氣較純。H2氫氣燃燒干燥的燒杯根據研究水的組成的思路和方法,總結研究物質組成的思路和方法水的組成2H2O 2H2↑+O2↑(分解法)2H2+O2 2H2O(化合法)物質1物質2物質3+ + ……分解化合未知化合物已知單質(或化合物)宏觀 氫氧元素組成微觀 水分子構成氫元素氧元素宏觀微觀水這種物質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1個水分子大量水分子聚集你能用哪些方式表示水,不同形式的表征具有什么含義呢?H2O化學式的意義:(1)宏觀:表示一種物質,如H2O表示水這種物質;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如H2O表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2)微觀: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或一個原子,如H2O表示1個水分子;也可以表示該物質一個分子的構成,如H2O表示1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H2O(1)相對分子質量,水的相對原子質量=(2)元素的原子個數比,水中氫、氧原子個數比=(3)組成元素的質量比,水中氫、氧的質量比=(4)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水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從水的化學式中,還能獲取到什么信息?1×2+16×1=182:11×2:16×1=1:8= ×100%=11.1%H2O要保障航天員要在密閉的空間站中正常生存,除了氧氣之外,空間站還需要處理二氧化碳,如何保證空間站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呢?資料卡片 國際空間站的水氣循環——薩巴蒂爾系統薩巴蒂爾系統可以將電解水的產物氫氣與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水和甲烷。并實現氧氣的再生,部分流程如圖所示:人富集裝置薩巴蒂爾系統二氧化碳電解水裝置水甲烷氫氣氧氣二氧化碳(1)寫出上述再生系統中二氧化碳、氧氣、水、氫氣、甲烷的化學式二氧化碳 CO2 氧氣 O2 水 H2O氫氣 H2 甲烷 CH4(2)二氧化碳、氧氣、水、氫氣、甲烷的物質類別是哪種?單質:氧氣、氫氣;化合物:二氧化碳、水、甲烷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屬于氧化物;甲烷屬于有機化合物人富集裝置薩巴蒂爾系統二氧化碳電解水裝置水甲烷氫氣氧氣二氧化碳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等酸:H++酸根離子,如HCl、H2SO4等堿:金屬離子/銨根離子+OH-,如NaOH、Ca(OH)2等鹽:金屬離子/銨根離子+酸根離子,如Na2CO3、NaCl等純凈物單質化合物無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混合物分離混合: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如空氣、食醋、石油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鹽等除外),如 CH4、C2H5OH等由同種或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O2、H2等(3)單質和化合物都屬于純凈物,它們的分類依據是什么?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分類依據呢?(4)標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價,并說明你的計算依據是什么 +1+4H2O CO2.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空間站水、氣環境的維持與調控一直是航天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國航天 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自然界的水常見元素及原子團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計算原則相關計算宏觀書寫意義微觀水資源及其利用水的凈化化合價物質的分類化學式探究水的組成混合物純凈物有機化合物化合物單質無機化合物凈水方法:沉淀、過濾、吸附、消毒、蒸餾自來水的凈化過程節約用水防治水體污染水資源現狀氫氣燃燒電解水實驗構建知識體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