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時 氯氣的性質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 試卷講評課□ 其它課□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第一冊,第二章,第二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前一節金屬鈉及其化合物學習的延伸,共同完成無機物及其應用這一主題的學習,又是以后學習元素周期律的基礎,所以本節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Cl2 是一種比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屬元素,教材安排此內容不但可以讓學生了解典型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還可以對學習其他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形成正確的觀點、掌握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建構起到引導的作用。教材對氯氣的單質及其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檢驗等介紹較為全面,這對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鞏固學生的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大有裨益。同時也培養學生全面認識物質,辯證認識物質的能力。本節課著重體現化學學習內容的應用性,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面對新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化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培養學生對化學的應用意識。學情分析(1)化學基礎:初中化學編排來源于生活,知識系統性不強。通過第一章學習學生已經有離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基礎,有了第一節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經驗。(2)學生年齡特點及學習狀態:學生感性認識大于理性認識。本屆高一學生化學基礎知識較零散薄弱,而且自主學習能力較弱,若把如何探究氯氣能否與水反應的問題交給學生,學生沒有這種設計和實驗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精心設計“導學”的問題或環節,引導學生思考,逐層推進,既能體現教師的導學,更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節課,需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如何設計探究的問題方向,提出假設”,然后再引導學生逐步學會設計實驗以實現假設的檢驗,學會記錄現象以及分析現象總結結論,逐步理解科學探究的設計思路和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學習目標(1)結合真實情境,通過實驗研究氯氣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氯氣跟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及水和堿溶液的反應),培養實驗探究和歸納總結的能力,提高創新能力。(2)運用物質分類、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等知識解釋氯氣的化學性質,并學會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正確的表示,自覺地將這些方法和過程運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去,提高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能力。(3)通過了解氯氣在社會與生活中的應用,感受化學與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環境保護等的關系,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和培養社會責任感。重難點(1)通過學生課前對氯氣的相關知識的預習與討論,了解學生認識物質及自主學習的能力。(2)通過對氯氣的化學性質實驗設計的交流與評價,了解并提升學生學習物質的實驗探究水平。(3)通過對氯氣的化學性質的學習,并將其運用到生活實例中去,了解和發展學生用辯證的思維能力去看待化學,提升學生環境資源利用能力水平及對化學價值的認識水平。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新聞導入,歸納物理性質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一則與氯氣相關的材料,可以從新聞中歸納出氯氣的哪些物理性質呢?對,氯氣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空氣大,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有毒氣體(當然,毒性不是物理性質)學生活動歸納氯氣的物理性質,發言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環節二:分析結構,預測化學性質并驗證教師活動氯氣的化學性質有哪些呢 我們都知道結構決定性質,能不能通過率原則的結構預測氯氣的性質呢 1氯原子是幾號元素?請寫出原子結構示意圖。根據氯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預測氯氣可能有哪些化學性質呢?2我們學習過一種氧化性氣體----氧氣。氧氣可以和那些物質反應?預測氯氣可以跟那些物質發生反應?老師總結:與金屬反應:Na,Fe,Mg與非金屬反應:H2 、紅磷,S3我們選取常見物質Na,Fe在氯氣中燃燒進行驗證,觀看視頻,發現加水后溶液顏色是三價鐵離子的顏色,證明氯氣和鐵反應生成金屬高價態氯化物。銅的化合價也有兩種,我們再用銅絲在氯氣中燃燒,證明金屬可以在氯氣中燃燒,生成金屬的高價態氯化物。4 觀看氫氣在氯氣中燃燒實驗,證明非金屬可以在氯氣中燃燒5燃燒是否一定有氧氣參與?講解燃燒的定義是什么?學生活動1學生寫氯原子結構示意圖,并預測氯氣具有強氧化性2學生根據氧氣的性質,應該可以回答出: Na,Fe,Mg、H2 、紅磷,S 等均可以和氧氣發生反應。3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設計意圖: 自主學習氯氣的物理性質和氯氣的氧化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建構能力環節三:分析氯水,探究成分教師活動氯氣可以溶于水,我們把氯氣的水溶液稱為氯水。氯水是單純的氯氣溶于水呢?還是氯氣和水發生了化學反應?通過觀察氯水顏色,我們知道還有黃綠色的氯氣分子在溶液中。根據氯水中Cl、H、O三種原子猜測如果氯氣和水反應應該會生成鹽酸,我們可以設計怎樣的實驗來驗證鹽酸的存在呢?溶液中確實生成了HCl,但是石蕊試紙褪色是什么原因呢?是氯氣分子嗎?設計氯氣的漂白性實驗。得出結論:干燥的氯氣是沒有漂白性的濕潤的氯氣具有漂白性。經過查閱資料,和分析化合價,我們要認識一種具有漂白性的新物質---次氯酸。課本45頁數字化實驗幫助我們很好的認識次氯酸。最后我們完善氯氣與水的化學反應方程,并且分析一下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學生活動學生設計實驗: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溶液中的H+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檢驗Cl-設計意圖: 實驗演示,形象直觀的實驗現象幫助學生理解氯氣溶于水,激發學生課堂積極性板書設計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鼻子對著盛有氯氣的瓶口聞氯氣的氣味B.實驗室里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氯氣C.貯氯罐意外泄漏,應沿逆風方向疏散群眾D.氯氣車間液氯泄漏時,應彎腰逃離氯氣泄漏區域2.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過單質間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3.下列關于氯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新制氯水中的微粒只含Cl2和H2OB.新制氯水可使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后褪色C.光照新制氯水有氣泡逸出,該氣體是Cl2D.新制氯水在密閉無色玻璃瓶中放置數天后酸性將減弱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燃燒一定伴有發光現象 B.燃燒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C.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參與D.燃燒一定會放出熱量5.氯水中含有多種成分,因而具有多重性質。根據氯水分別與如圖四種物質發生的反應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質間反應,且氯水足量)。(1)能證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 (填“a”“b”“c”或“d”)(2)c過程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3)b過程中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4)a過程中發生的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特色學習資源分析、技術手段的應用說明 新聞導入,預測氯氣的物理性質,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教學反思與改進本著“先學后教、學案導學、實驗探究”的思想,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氯氣的物理性質和氯氣的氧化性,既培養學生了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知識建構能力,又能提高化學實驗探究能力,培養學科思維。課堂通過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從而提出問題→提出假設→活動探究,仔細觀察現象,記錄實驗現象→ 引導分析現象→得出結論”的手段和方法來處理氯氣與水之間有什么樣的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