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油的煉制 乙烯 一、教材分析(-)知識脈絡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已經對石油用途以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認識;本節課進一步從化學元素組成、化學反應原理的角度介紹石油的加工過程、主要產品及其用途。重點學習石油化工的基礎原料乙烯的性質,同時認識有機化學反應—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深化結構決定性質的觀點。新教材的主要特點:與舊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從石油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烴類;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二、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本相關內容,能說出石油的煉制方法的區別。2、通過分析乙烯的分子結構及觀察乙烯和高錳酸鉀溶液、溴水及氧氣反應的實驗現象,能寫出乙烯反應的方程式,并能總結出乙烯的主要性質和重要應用。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乙烯的性質、加成反應、氧化反應。四、教學準備教學媒體、課件;五、教學方法問題推進法、交流研討法、六、課時安排一課時七、教學過程教師用“加油站不同型號的汽油”引出新課,并板書。展示學習目標利用課件學習1、石油的成分按元素來看:碳、氫含量為97%--98%按物質來看: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2、石油的煉制過程 原理 產品及用途脫水、脫鹽 除去原油中的鹽和水,減少對設備的腐蝕。分餾 利用加熱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點范圍的產物。 石油氣,汽油,煤油,柴油,石蠟油、潤滑油、重油。裂化 在一定條件下加熱,把相對分子質量大、沸點高的烴斷裂為相對分子質量較小、沸點較低的烴。 輕質液體燃料(裂化汽油)裂解 以石油分餾產品為原料,采用更高的溫度,使其中的長鏈烴斷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 乙烯(有機化工的原料)通過分析乙烯的用途引出乙烯。引導學生觀察乙烯分子結構的特征。1、碳碳雙鍵2、平面分子觀察*思考根據教師給出的模型,學生自己組裝乙烯的球棍模型。并總結乙烯分子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并講解三者的區別。乙烯的組成與結構。分子式 電子式 結構簡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C2H4乙烯的分子構型為平面結構,即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面。3.乙烯的化學性質。① 在空氣中燃燒。學生觀察實驗視頻,并記錄現象。化學方程式:CH2=CH2+3O22CO2+2H2O。現象: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同時放出大量的熱。②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學生觀察實驗視頻,并記錄現象。現象:乙烯能被酸性KMnO4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加成反應。乙烯與溴加成。用模型分析乙烯與溴加成反應原理。學生觀察實驗視頻,并記錄現象。現象:乙烯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反應方程式為:CH2=CH2+Br2―→_CH2BrCH2Br。完成乙烯與H2、Cl2、HCl、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乙烯與H2反應:CH2=CH2+H2CH3CH3b.乙烯與Cl2反應:CH2=CH2+Cl2―→CH2ClCH2Clc.乙烯與HCl反應:CH2=CH2+HClCH3CH2Cld.乙烯與水(H2O)反應:CH2=CH2+H2OCH3CH2OH①總結加成反應的概念:有機物分子中的不飽和碳原子與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結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應。②學生根據模型分析加成反應的特征。雙鍵變單鍵,只上不下。學生小結:乙烯的性質。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總結,老師板書:石油的煉制分餾裂化裂解學生分析三種方法的區別。乙烯的性質燃燒與酸性高錳酸鉀的反應 褪色加成反應問題:怎么檢驗乙烯和甲烷?學生討論分析,總結方法a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b溴水褪色。課堂檢測:1、能用于鑒別甲烷和乙烯的試劑是 ( )A.溴水 B.酸性高錳酸鉀溶液C.苛性鈉溶液 D.四氯化碳溶液2、制取一氯甲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氣反應 B.乙烯和氯氣反應C.乙烯和氯化氫反應 D.乙烷和氯化氫反應3、可以用來鑒別甲烷和乙烯,又可以用來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 )A、混合氣體通過盛溴的四氯化碳的洗氣瓶B、混合氣體通過盛足量石灰水的洗氣瓶C、混合氣體通過盛酸性高錳酸鉀的洗氣瓶D、混合氣體跟適量氯化氫混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